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药业巨子 >

第38章

重生之药业巨子-第38章

小说: 重生之药业巨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些好心好意屈广全只能够心领了。

    “唐伯伯,我有资质,税票也是可以开的。”屈广全认真地说。

    “你能开税票?你有公司资质?”唐宗义觉得不可思议。

    屈广全不多解释,从公文包里拿出大自然实业公司的执照,“唐伯伯,你看这是营业执照,这是税务登记证。”

    真是!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不仅包含中药材这一项,而且包括了产种销一条龙服务范围,一看就是大公司的框架。

    唐宗义还看法人代表一栏名字居然是:屈广全。

    “虎门无犬子,虎门无犬子!师傅地下有知,一定含笑九泉!”唐宗义感慨万千。“小全,没有想到17岁的年纪居然敢干公司!”

    “唐伯伯,我也是赶鸭子上架。”屈广全把公司的来历讲了一遍。

    “好了,我也不给你啰嗦了。昨天我也看了你们桥州市药材市场的行情报了,现在统货(就是一般的,普通的货)杜仲都卖到22了,你的货质量这样好,开票发到燕京结账我给你算27一公斤吧。”

    什么?27一公斤!

    激动的黄新东立即捅了一下屈广全的腰。

    屈广全好像没有感到。“别,唐伯伯,要那么高您回去不好做。我看到岸价按26一公斤吧,就这样我们的利润也是不错的。”

    唐宗义拿手指头指着屈广全:“你呀,没有这样做生意的。27一公斤对我们通任堂来说不算贵,要不是买你的货,买其他人的,按照我们通任堂的标准买下来,绝对是要超过30的。”

    “不,唐伯伯我想的是以后。您想啊,你们通任堂在我这里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货,下次,就是您不开口,你们的采购不也得先考虑来买我的货吗。”

    “那是——”唐宗义看着屈广全,“你小子眼光长远啊!行了,把这包货放到车上,我们回宾馆。”

    刚进了房间,三个下市场的业务员就敲门进来了:“哎呦,这桥州人是疯了!”

    “咋回事?”唐宗义问。

    “往日咱们买货看行情表,大概就能够按价买货,可是这次,没有不涨价的!”

    “我看了一家川芎,要28一公斤,我嫌贵,问了一圈居然还是便宜的,我又找过去,谁知道他28说什么都不卖了,非得要29,还不能筛沫!”张坦伟抱怨。

    “别说川芎了,就说唐经理安排我看的杜仲吧,蹭蹭地拔高!我看好一家质量好的,你猜要多少?24一公斤!我问有多少货,他说就500公斤。说市场上是有有大货的,人家不卖!不涨到28、30坚决不卖!”李宗刚气呼呼的。

    “乖乖,就24一公斤开票发到燕京那得30大多了!”

    唐宗义笑笑,“走,下去看看这个货。”

    “漂亮哎,大货都给这一包一样吗?”李宗刚有点爱不释手。

    “一样,你觉得按照今天的行情能卖多少?”唐宗义看着李宗刚。

    “最少得二十五,开票发到燕京,估计得三十一二。”

    “开票发到燕京二十六你觉得合适吗?”唐宗义问。

    “太合适了!”马莉催促道,“估计这个卖货的不知道行情,抓紧时间定下来,有多少要多少!”

    “卖货的太知道行情了!”唐宗义一拍屈广全的肩膀:“你这个兄弟的货,发到燕京给咱们按26一公斤!”

    “太不合适了!”马莉叫到:“唐经理,咱不能做那样的事,每次人家屈厂长好吃好喝的招待,咱咋好意思坑人家儿子!”

    “是!不合适。”

    “对,给价太低了!”

    “哥哥,姐姐,唐伯伯,我给你们按26元一公斤算照样能挣到钱的。咱们是双赢!”

    “双赢啥意思?”李宗刚不理解,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个词。

    “就是英语的win…win的中文翻译,双方都得利、都得好处。”

    “额,那就合适。”

    “这样吧,下午让李宗刚去一趟,先过一下称,把你那个三吨货都给我们发走。”唐宗义拍板了。

    “不合适吧,头,人家不卖给咱,反而挣得更多。我说头,要不咱补偿一下人家广全,再给他两个品种呗。”马莉说道。

    唐宗义笑眯眯地看着屈广全,“要是再给你两个品种,你可以做到像杜仲这样质优价廉吗?”

    “谢谢大家,还真有两个品种,产地存了好多货。一个是蝉蜕一个是板蓝根。可以做到质优价廉。”

    “那好,抓紧时间把你的样品寄到我的办公室,然后报个价钱,我们比较比较,合适的话给你报计划。”

    马莉一拍屈广全的肩膀,“板蓝根可是大货啊,我们一年多用量最少是50吨,有你忙活的!”

第六十八章 华祖堂里论中药() 
刘震源第一次到桥州来,作为一名老中医桥州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华祖堂。

    桥州是神医华祖的故乡,东汉名医华祖,与董奉、张仲景并称“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苏鲁豫皖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很多疑难杂症经他之手得到治愈,因此被称为神医。

    而华祖开创中医外科手术之先河,更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华祖在中国医学的地位很高,形象很大。后世哪位杰出医生大家赞誉的时候都会拿他和华祖并列,最高的称号就是“华祖再世”!

    第一天大家采买完药材之后,大家陪着刘震源到了华祖堂。

    华祖堂的位置就在流花馆的东侧,越过新华大街就可以看见华祖堂的侧影了。

    桥州市政府1988年才拉开修缮华祖堂的序幕,从外面看一片簇新,走进里面,还可以看到很多残垣断壁,1961年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的题词《华祖纪念馆》的石碑还横卧在水塘边。

    华祖堂前后两个跨院,前面跨院正中是华祖的塑像,两侧厢房为历代文人墨客提留的诗印以及后世对华祖研究的文献摘抄样本。

    刘震源在塑像前点了三炷香,鞠躬一拜,神情肃然,看得出老先生对华祖的崇敬,大家一次跟着刘老鞠躬致敬。

    刘震源待众人祭拜完毕,望着屈广全说:“华祖是你们桥州人的骄傲,今天你们的中药材市场之所以这么兴隆,靠的那都是华祖名声。只要你切切实实为社会做贡献了,千秋万代都会牢记的。小子,你年纪轻轻前途无量,记住一定要多为家乡多为老百姓做实事。”

    “您老人家说的是。我一定谨记。”屈广全毕恭毕敬。

    后跨院是一个池塘,池塘外圈种了各样的中药,白芷,牡丹,白芍等等,池塘正中位置一座曲折的石桥直通中心一座巨大的凉亭。

    大家围坐在凉亭里,凉风吹来,杨柳舒展着细枝,格外的清爽。

    刘震源扶着栏杆,望着池水,轻轻叹气:“现在年轻人了解中医中药的越来越少了,有点病都去看西医。”

    唐宗义也摇摇头:“咋说呢?要怪只能够怪社会发展的太快了,找中医一是好医生不多,净点子江湖骗子,就是找到好中医,一个疗程下来最起码得个七天八天的,再碰上卖假药的,多好的方子,抓不来像咱通任堂这样好质量的药,又要麻烦。”

    “谁说不是呢?”采购员李宗刚深有体会:“现在得病,到医院一检查,化验单子多清楚,对症用西药无论是吃药打针还是挂吊瓶,一天两天就可以药到病除,多方便。我自己就是买中药的,可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也是用西药,说起来愧对咱通任堂的工资!”

    大家都沉默了。

    屈广全觉得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中医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有就是中医中药的定位,医学的发展必然是全方面的,中医中药只是其中一部分,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

    比如小时候大家看完春晚,就感觉太完美了,熬夜也得看完。尤其是1982年的那场,更是永生难忘。等到长大了,发现春晚也就那么回事了,看不看也没有遗憾的。

    是不是1982年的就是比现在的好,不是,现在的舞美灯光包括演员阵容都是过去没法比的,只是那个年代的娱乐手段太少了,有一点精彩的大家都会感到新鲜无比,现在娱乐的手段太丰富了,即使变化了很大也还是没有了那么大的吸引力了。

    更何况你还用1982年的那个手段开玩,大家一定兴趣奇缺。

    “唐伯伯,你们通任堂是国药的老大,为什么不引领咱们的中医中药走现代化的道路呢?”屈广全发问。

    “你道我们没有做吗,我们一直在做啊!你看看我们的制药厂,全部是现代化的设备,我们对于药材的质量分析,也都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唐宗义只认为屈广全是误解。

    “唐伯伯,我说的现代化是从生产,加工到销售一条龙的现代化。”屈广全想到上一世自己的思考:“中药材老是靠野生的为上品不是办法,这会引起环境问题,要想保证药材质量,最现代化的办法就是规范种植,道地产地规模化种植,专业化团队管理。”

    “呵呵,太理想化了!”唐宗义笑道:“我先说野生中药材,首先野生的因为最符合药材本质的天然成分,不受年限,农药化肥还有外界污染的影响,家种的再好也还是不如野生的。其次,有些东西只能够野生,家种种不出来。”

    “大家都去采野生的,资源就会枯竭,而且价格就会飙升得更高!”

    “高也是没办法。野生的大家追捧啊,我们用野生药材老百姓才相信我们的质量。即使再贵,他们也愿意。”

    唐宗义说的是事实。但是也是中药材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比如冬虫夏草,一直到屈广全重生之前的2020年,都没有办法人工出来,但是伴随着野生资源的枯竭,冬虫夏草的价格一路飞扬,1988年一公斤统货是1000元左右,到了2016年大涨,价格顶到了230000元,价格涨了230倍!

    再举一个滇南白芨,1988年才3块多钱一公斤,一直到2000年也都是徘徊在一公斤10元左右,伴随着白芨药用价值的开发,野生资源大幅度枯竭,到了2016年一公斤飙升到了900…1200元,价格涨了近300倍!

    这样一来,药材的使用价值其实是降低的,原因是价格太高,市场自然会选择替代品,反而不利于中医中药的发展。

    只有把这些野生资源种植化成功,才是中药材合理的发展之路。既保护了环境,又能够带动中医药的发展。

    比如,有一个叫“猪苓”的中药材,2015年之前,种植一直不成功,一公斤价格由1988年的8元左右一公斤,飙升到了450元一公斤,但是2015年种植成功以后,直接跌落到了85元一公斤。

    这些事实屈广全深有体会,但是,现在还是1988年,说出来唐宗义他们肯定不会接受,这是时代的局限。

    屈广全换了一个角度:“唐伯伯,还有一个药材的标准问题。就说中药材里面比较大宗的丹参,我们江北省产,鲁省产,晋西也产,全国产地很多。因为产地的不同,药材的形状也不同,有效含量也不同。可能同样的人,同样的病,因为产地不同,丹参的用法和用量如果一样的话,可能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那是——”刘震源这一点有体会。“比如丹参,我就喜欢用晋西万荣的货,同样的量,明显更让我治病得心应手。”

    “刘老,那是因为是您,所以才可以左右药房用什么产地的药材。正常的医院和药房,只可能是各个地方的丹参都会有,可能这一批是我们江北省的,那一批是晋西的。那同样的处方,药房只会按方抓药,治病的效果可能就会有差别。”

    “是啊。你小子说得对。所以我们通任堂在质量上严格把关,只选道地产地的药材,比如我们的山药一定是W县的,我们的附子绝对是江油的,我们的。。。。。。。”

    “唐伯伯你这个办法不可取!”屈广全打断了唐宗义:“因为你们通任堂的名声在外,即使再贵也有人买,你们几乎不用考虑中药材的成本价,但是,普通的药店呢,普通的药厂和医院呢,他们要算经济账的。”

    “你说这话,我真不给你抬杠!”通任堂的经理和业务员一脸的自豪。

    “可是,你们的通任堂发展的再好,也不能所有想看中医的都去吧。”屈广全笑着说:“没有通任堂的地方呢?或者,对你们通任堂有意见的呢,他们怎么按方抓药?”

    “那是啊——”马莉也摇摇头。

    “那不按方抓药也不行啊!”李宗刚质疑道:“要是药房里说这个方子,江北省的丹参得用30克,鲁省的要28克,万荣的得25克,才能够达到一样的效果,那不乱套了!”

第六十九章 单味中药颗粒剂的现代化尝试() 
“我看以后国家可以出台政策,鼓励道地产地生产道地药材,不是道地产地,尽量取缔。”马莉想了一招绝的,“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江北省,鲁省还有什么晋西的区别了。”

    唐宗义摇摇头。

    屈广全也是表示不行。

    “比如,白芍一年的消费量大约是7000吨,以前大家都认为道地药材用杭白芍,如果按照你的这个要求,估计愿意种杭白芍的家庭耕地都用完都不够!”

    屈广全指了指池塘边华祖药圃的白芍:“我们桥州的亳白芍质量也是相当好,所以大家也用,其他地方如果事宜种白芍——我说的意思是农民从经济效益上讲的,就是他们种白芍的收益大于种其他作物,可能他们也种白芍。政府的阻拦会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收益。”

    “额,我们白芍的量就比较大,杭白芍肯定不够,有些方面亳白芍比杭白芍还要好,我们也是采购亳白芍的。”之所以唐宗义他们经常到桥州,也是因为要到桥州采购道地药材亳白芍。

    “那有没有办法把各个主产地的药材加工一下,然后都按一个标准,制成成品,药房用起来几乎一模一样,就像咱们喝的可口可乐,不管是哪产的,中国,美国,RB还是澳大利亚都是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