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药业巨子 >

第60章

重生之药业巨子-第60章

小说: 重生之药业巨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主任,我想说的意思呢,你们供销社联社,今后如果想继续收中药材的话,可以直接给我。”屈广全必须得再下点本钱,“我准备再收个50吨板蓝根,这个预订款一万元,可以这次就拿出来。”

    “收购价什么价呢?还是五块?”郭熙兰明显动心了。

    “是的。”屈广全知道望梅止渴那可是经典案例:“我准备按照5年收,每一年不少于50吨。”

    “给不给定金?”

    “当然的。我们订货不仅要预付定金,还要签合同。”屈广全继续描述梅子的可爱,“我听说咱们供销社还有一个加工厂,可以加工杜仲,我们还可以直接从你这里买直接加工好的。”

    “那敢情好啊,他们厂里面前几天还吵吵着发不了工资呢!”

    “郭主任,下面供销社搞承包,他们的货如果不尽快收上来,卖出去,可能就会被低价抵出去换钱。”

    “这事其实我们也知道,这不是正在做吗?”

    屈广全暗笑,上一世是崔少平悄悄吞下的,供销社联社,可是不敢冒险的!

    “这样,郭主任这么辛苦,我每次不管拉多少,都给你五千。不记账的。”

    郭熙兰竖起食指,天花板比划了一下。

    屈广全盯着看了郭熙兰一眼,拿水在桌子上写了两个字:一样。

    郭熙兰把水喝完,放下杯子:“小屈老板,今天的话,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不能够第三个人知道!”

第一一零章 光明龙虾() 
早上八点。光明县晚稻最大的种植乡镇陶湖镇,一片等待着插秧的稻田,一行人边走边说。

    “我国的稻田养殖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稻田养殖的国家。”金教授走在前面,李县长和农大的师生跟在后面,“SXM县出土的汉代古墓中,就出现了稻田养鱼的模型。”

    “金教授,为什么我们县一直的老百姓并不是很热衷于稻田养殖的,好像稻田养虾的也不多。”李县长的秘书问。

    “经济效益!”金教授用了简明扼要的四个字概括之后,补充:“主要还是技术上、市场培养上没有跟上,老百姓稻田养殖没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才导致他们兴致不高。”

    随行的一个种植方面的老师解释道:“技术不过关,过去稻田养殖都是先挖大池塘,破坏了稻田的土地结构,结果稻子减产,养出的鱼又卖不出去,反而没有填塘还田取得的效益高。”

    “那为什么养虾,尤其是小龙虾呢?”秘书接着问。

    “屈广全,你来回答吧。”金教授指着屈广全说。“他来说最合适,就是他提出来的。”

    “我先问大家,是鲤鱼贵还是小龙虾贵”屈广全先抛出一个问题。

    “鲤鱼一块五一斤,小龙虾六块钱一斤。”安芳接腔。

    “一般的虾都要精养才可以丰产,小龙虾的生长与繁殖,不需要精养。”屈广全很有专家范地讲:“我看过一个资料,说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用了150年实践证明了的,小龙虾要养,最好就是在稻田里。”

    “关键是咱们光明好像没有听说谁在稻田里养殖小龙虾呢?”安芳脑子里打了个问号。

    “咱们说的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又称克氏螯虾、红色沼泽螯虾。原产北美洲,1918年由美国引进RB,1929年由RB引进我国。为什么我推荐稻虾轮作呢?原因是克氏原螯虾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病害少,耐低氧,而且能较长时间离水或穴居,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很强,运输方便,运输成活率高。这是其他虾类所无法比拟的。””

    李县长的秘书甩了甩手说:“怪不得我查了很多档案,都没有查到我们光明县养殖小龙虾的历史记录。现在可以说前无古人,我很担心,一旦有那么大的产量,还能卖六块钱一斤吗?甚至我都怀疑那么多能卖得出去吗?”

    金教授笑笑:“培养市场啊。这点屈广全在行。”

    屈广全自信地一挥手:“欧美国家目前是克氏原螯虾的主要消费国,在美国该虾不仅是重要的食用虾类,而且是垂钓的重要饵料,年消费量6~8万吨,自给能力不足1/3。欧盟和美国每年从国外进口达几万吨。”

    李县长眯起眼睛:“外国人喜欢吃这个,那就是还能够换外汇?”

    屈广全说:“是,瑞典就是狂热消费国。每年瑞典举行为期3周的螯虾节,全国上下不仅吃螯虾,而且人们在餐具、衣服上绘制螯虾图案,情景十分隆重,瑞典每年进口克氏原螯虾就达5~10万吨。西欧市场一年消费克氏原螯虾6~8万吨,而西欧自给能力仅占总消费量的20%。”

    农大的一个老师进一步解释:“小龙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达16%~20%,干虾米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高于一般鱼类,超过鸡蛋的蛋白质含量。虾肉中锌、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高于其它食品,且肌肉纤维细嫩,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将来就是国内消费,那也是个过百亿元的大市场。”

    李县长的秘书:“那就别搞什么试点了,多浪费时间,干脆就全县养殖!”

    金教授说:“关键还在于技术,比如,田垄多宽,水草要不要,养殖模式等等,我们现在还是很缺第一手的资料,尤其是咱们江北省南北纬度差异大,像屈广全他们淮北是不种稻子的,到黟山那边一年可以两季稻。你们光明只能够种晚稻。”

    农大的老师接着也指出,尽管国外也有非常丰富的晚稻养殖经验,但是能不能照搬过来,必须摸索。

    安芳的叔叔,光明农场的副场长安国良立即停下脚步:“金教授,我们农场热烈欢迎农大师生到我们那边搞试点,我们先拿出五十公顷吧,需要怎么投入您只要一句话。”

    李县长指指脚下:“安场长,这可是光明县境内,不带这样截胡的!再说,这事可是人家小屈老板的倡议,要截胡必须征得小屈老板的同意。”

    屈广全笑笑:“李县长太抬举我了。不过,李县长这样一说,倒是让我产生一个想法,金教授,如果在光明稻虾轮作实验能够成功的话,能不能用光明龙虾来命名。做成一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好。”金教授暗挑大拇指:“市场意识真是很前卫,我看你们二位县尊真得好好请请屈广全。一旦光明龙虾叫响全国,就等于给了光明一块金字招牌!”

    屈广全点点头,“李县长,我觉得最好还是宣传一下,把名头叫响了,万一别的地方捷足先登,想抢也抢不过来了”

    后世有个盱眙龙虾可是响彻全球,仿佛小龙虾他们才是原产地!

    李县长沉吟了半天:“王秘书,回去之后请文联的那些吹鼓手们好好地策划一番,围绕着光明龙虾吹捧吹捧。”

    安国良计上心来:“李县长,要不我们农场出点经费,咱们搞一个“光明龙虾”全国征文大赛。”

    “好主意。”李县长立即拍手:“征文的主旨是什么?”

    “就以改革开放十年,新农村的发展为主体,面对全国征文。”安场长指了指远处的未插秧的稻田:“讴歌新农村,新农民,新气象。”

    安芳出个主意:“要不和中央的媒体合作吧,如果只是局限光明,或者咱们江北省难免气度小了,宣传的力度也不足。”

    安国良装作生气地说:“安芳啊,我刚刚才说咱们出钱,你这一刀下去,可是要大出血啊!”

    李县长摇摇手:“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光让你们出钱,县委县政府不会袖手旁观的。安芳同学说得对,既然是宣传,那当然是力度越大越好。我有个建议,评委会里面我们要两个名额,一个给金教授,一个给小屈。”

    金教授连忙摆手,“李县长,谢谢你的好意,我真没有时间!”

    屈广全摇手:“李县长,您这是捧杀!再说我现在已经三头六臂,焦头烂额了。”

    李县长:“就是个挂名评委,真正评选还是让人家专业的来,不然,有失公允了。”

    屈广全还是摆手:“挂名的也不行,我哪有那个资格?”

    “你太有资格了,要没有你,就没有光明龙虾这四个字!”李县长转身对秘书说:“联系一下县志办,记录一下光明龙虾这四个字的来历。真像金教授说的那样,有一天光明龙虾叫响全国,我们得知道谁是功臣!”

    金教授拍拍屈广全的肩膀,“我支持李县长的提议,可以给屈广全一个挂名。这也是对年轻人的一个鼓励,要大胆假设,更要大胆创新!如果我们起点就是高标准的话,叫响全世界都有可能。”

    李县长凑近屈广全,“昨天石书记还说你占了我们光明县的大便宜,这么多的中药材赊账卖给你,等于给了你一笔贴息贷款。今天你这四个字一提,我看这笔贴息贷款值了!”

    屈广全向上拱手:“屈广全真心领情了,只要李县长有用到我屈广全的地方,定当肝脑涂地!”

    “要说感谢的应该是我们!”李县长低语道:“有什么创意尽管给我联系,只有条件允许,我一定排除万难。”

第一一一章 大集体() 
中午工作餐,石书记和李县长又一次联袂而来。

    两个人联手把屈广全按在了上首,和金教授坐在了一起。

    “小老弟,这一场你必须坐这儿。别人可能感受不深,我可是刚刚从外面考察回来,非常清楚‘光明龙虾’这四个字多大价值。”石书记说。

    “你觉得‘光明龙虾’的价值能值多少呢?”屈广全问。

    “最起码得值个几个亿吧。你像怀远石榴,砀山梨,还有符离集烧鸡,那都是金字招牌,当地的龙头产品,更是标准。你外面的石榴再好,人家只认怀远的,就是贵上个一块两块的,人家也愿意掏钱买。”

    李县长也跟着说:“其实烧鸡现在不算稀罕了,但是,这一辈子要不吃一回符离集烧鸡,总觉得是个遗憾。”

    屈广全点点头:“二位领导说的很对。不过,真正要把光明龙虾的名号叫响,最关键是质量。从一开始就得把质量当做重中之重,一旦形成品牌,‘光明龙虾’的价值远超几十个亿,最起码得百亿起步!”

    “是吗?”石书记刚刚那样说,是有意夸张,以彰显自己对于‘光明龙虾’的重视,没有想到屈广全比自己还夸张。

    后世‘盱眙小龙虾’在2015年中国品牌价值发布活动上,被估值高达166。8亿元,牢牢雄居国内淡水水产品品牌榜首位。

    现在光明发展小龙虾比盱眙还要早上几年,而且起步点一点不低于盱眙,应该是更高,所以品牌价值只会更高。

    “你怎么推算的呢?”金教授很感兴趣。

    “主要从产业发展上来看。光明是咱们江北省沿淮大县,要按照国际上公布的每亩养殖标准看,年产个10万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按照现在的市场价,交易额很容易就能突破50亿元。”

    屈广全继续计算:“这还只是最低层次的收益,如果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小龙虾可以进行深加工,还可以出口,更能够带动旅游,抬升光明的知名度,那收益每年都得几十个亿吧。”

    “这四个字值几百个亿,真是金字招牌。”

    “几百亿,我的个天,那咱光明一个人不得分好几千块!”一个县委领导感叹。

    “老李,那是无形资产,没法分!”

    “石书记,这可是你任上的大成绩啊!恭喜石书记。”

    “关键是咱石书记招贤纳才,咱光明县这几年才有了这么大的发展!”

    “石书记,你这眼光深远,为咱光明发展打开了指路明灯。”

    。。。。。。。

    石书记满脸红光,搂住屈广全分了一杯酒:

    “小老弟,关于你要收购的中药材问题,你得能理解。光明县那么多的收购站收的中药材可以给你,但是,不能够像你在簪城,陶湖那样子交易,不然的话,我和李县长要被戳脊梁骨的。”

    屈广全低下头,和石书记脑袋碰在一起:“您让县联社收上来这一招,老道啊!”

    “小老弟,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如果放任你们去压价,不仅我们要落骂名,就是对你小老弟也不好,毕竟我们光明人要世世代代记住你屈广全的大名的。”

    “石书记,在商言商,你们县联社一过手,最少也得加上三分之一的钱,甚至不止啊!”最少十万以上,谁不肉疼。

    “不能够那样看,多花出来的这个钱,是你的信誉!”石书记贴着屈广全的耳朵继续说:“没有想到小老弟的脑子这么厉害,轻轻一张嘴就送了我们光明百亿,我也略表敬意,原来你说的先付一半,可以全部赊账!不过小老弟,你可要讲信誉啊。”

    屈广全认真地回答:“石书记,我还年轻,信誉是我将来安身立命的根本!”

    “那好,我马上就安排县联社垫资先把周边乡镇的货源集中起来,明后天你就可以带着第一批货离开,争取一个月之内所有的货都到位。”

    “谢谢了!”

    “不客气,小老弟,不敢相信你才是17岁的少年。”石书记端起一杯酒:“你将来的前途无量,希望能记住你这个哥哥,有朝一日,你发达了,我也能跟着沾点光!”

    酒席散了,回到房间屈广全立即拿起电话给刘大伟打过去:“大伟叔,上次让您帮我问的供销社联合大仓情况怎么样?”

    “我问了,现在是基本上空完了!关键是那个大仓有点太大了吧,你一次买个十吨二十吨货,用那么大的仓库,是不是浪费了。”

    屈广全事先也没有说死,刘大伟没有敢和那边签合同,怕浪费。

    “签吧。我马上安排我表姐过去给你送钱。公司的证照办下来是不是还要一段时间?”

    “额,小全,个人公司虽然有领导吹风,我打听了到现在咱们江北省还没有一家。很难办!”

    “那6月18号开业咋办?大伟叔,还得麻烦您给工商的说一声,别到时候再说我无照经营。”

    这个时代行政机关的办事效率那可是气死蜗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