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药业巨子 >

第62章

重生之药业巨子-第62章

小说: 重生之药业巨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屈广全拿手摁住阿诗玛:“一点心意,来日方长。”

    孙院长好像是挺为难的,“那好吧,看样子不收下,屈经理是不放心了。”

    桑建设立即拿起院长室的报纸,把烟卷了起来。

    “咱医院这两年效益很好,外面几个镇的农民都是来咱们医院治疗。每个月的中药材需求也不小,说实话,这一块原来都是从光明医药公司拿货,他们年底都是返利的。”孙院长看着屈广全。

    屈广全点点头:“孙院长,他们大概是个什么比例。”

    “这咋好说。我不是那个意思。”孙院长摆手。

    “您别客气,安场长和我再好的关系,那打交道的不还是咱们吗?细水长流不是吗?”屈广全坐直了身子。

    “他们是这些。”孙院长先张开两只手亮出十个手指头,然后右手单出一指来。

    “他们是什么价钱呢?”

    桑建设从一个黑皮包里拿出进货单,屈广全接过来一看,算了算市场价,应该不低于三倍的利润。

    屈广全伸出两个手指头。

    孙院长两个人互相点点头。

    “能到你们仓库看看吗?”

    “可以。”孙院长站起身,“我先给院长打声招呼,建设,你领屈经理过去。”

    仓库在新建小楼的后面,西药的东西摆放得还好,中药材这一块只能够用“杂乱”一词来形容。

    货架上乱七八糟的一堆,地上,窗户上到处都有。

    桑建设解释:“品种太多,咱医生开方子也是随意,今天开这个,明天又开那个,每个方子都是十几味二十几味中药,找起来确实是太麻烦。而且,有的想发霉,还得晾晒晾晒。”

    “为啥不用塑料袋一公斤一公斤包装,这一大包一大包都用麻袋装,太不方便了。”屈广全问。

    “药材公司就这样发的。咱也没有那样的封口的东西啊。只能够这样了。”

    “这样吧,桑主任,以后我们给你们供货的时候,一公斤一装,碰到像通草、白花蛇舌草那样的实在很泡的东西,0。5公斤一装,你看这样行吗?”

    “哎呦!那太好了!”

    这还算好!

    到了2015年以后,医院采购中药材那可是几克几克装的,碰到易发霉变质的,还有可能是真空包装。

    说话间。屈广全弯腰打开袋子看里面的药材,没有多长时间,居然发现了有不少是假货。

    比如酸枣仁应该是鲁省冀北省产的饱满的才对,而麻袋里面的居然是进口的干瘪的酸枣仁,依据药典来判断就是伪品。

    刚刚说的白花蛇舌草里面居然有不少是水线草冒充的,那是绝对假货了。

    屈广全拎起这几样,“桑主任,你放心,我们供货,这样的,绝对没有。”

    桑建设一愣:“啥样的,这可都是常用中药材,你们不能够供应吗?”

    “您理解错了。我说的是达到国家药典标准的我们才供,和药典标准不一致的我们一滴子都不会有。”

    桑建设终于听明白了意思。

    “屈经理,我过去在大队里面是当赤脚医生的,这不是老爷子退休之后,顶替过来的吗,中药材这一块确实是太复杂!太复杂!进修过两次,不过人过三十不学艺,这个耳朵听那个耳朵扔,也没有记住多少。”

    “那也没有什么仪器设备,或者是化验室?”

    “咱仓库弄它干啥,仪器设备啥的那都在前面门诊和住院部。”桑建设挠挠头:“嗨!检验药品的仪器和检查身体的仪器弄混了。咱们现在是没有钱买,院长说,可能过几年要制备吧。”

第一一四章 那个年代怎么样向医院供货() 
八十年代,医院进药的自主性是很强的。

    无数背着一袋子白芍闯天下的桥州人,只需要两包烟把药剂科混熟,就可以把白芍卸下,然后拿着卖白芍的钱打通院领导的关节,开始了给医院供应中药之路。

    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逐渐做大做强,就成了大药商。

    后来市场门槛提高,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医药公司,有了自己饮片厂,桥州的中医药发展也跟着上了新台阶。

    到了2001年后,随着各地卫生系统的改革,产品要想进入医院销售,还要通过卫生局的招标,只有进入卫生局招标目录的产品,才能进入医院销售。

    而且各种规则一个个陆续出台,越来越规范。

    到那时再想到医院销售,尤其是个体户,单打独斗的,费的周折就大了。

    到了2015年以后,随着国家食药监局的严格飞检,白手起家的个体户是不可能的了,就连规模较小的医药企业也是很难生存。

    屈广全很庆幸自己算是赶上了难得的创业好时代。

    光明农场,老场长安国庆依然有个小院,小院的石榴树下,有一个石桌子,石桌子四面是四个石凳子。

    “你们自己有证照,还是制药厂下面的大集体,好好,这就足够了。”安国庆掏出香烟分了,坐在中间,屈广全和任怀峰坐在两边,下首是安国良。

    任怀峰从包里面拿出一份保证书,递给屈广全:“这个《质量保证协议书》你回家以后盖上你们的公章,发货的时候,随货一起带过来。也没啥,就是个程序。一年一签。”

    屈广全接过来,认真看了一下,协议的基本内容是要求保证质量的条款,保证所供药品合法、合格。

    “任院长可以放心,质量上绝不会出现纰漏,我可以保证坚决杜绝假冒伪劣的药材流进咱们医院。”

    “既然你知道85版药典,质量要求我就不再多说了,一旦桑建设认为你的药材不符合标准,这个货,就不能够如我们的仓库。”

    屈广全心中慨叹,桑建设自己都不懂!这个不符合标准的“标准”,到底是个什么标准。

    实际上,这个时候,只要是找一份医药公司的手续,盖个公章证明药品来自合法企业,就可以了。

    至于药品质量,药监的抽到谁,谁要提前做好工作的。工作做通的,有问题也没有问题,没有做好的,没问题也有问题。

    “每次进货,老孙都会给你下一份计划,盖着我们医院药剂科章,以后结账就凭这个计划。”任怀峰看了一眼屈广全。

    “那这个计划,你们一般都是什么时间下呢?”

    “月底吧,一般月底盘库存,不过,有时候哪一样可能临时缺货,偶尔也有不固定的,最好你们的人员能够随叫随到。”

    “好,我记下啦。”

    “货款吗,原来我们从医药工资进货,是一月一结账,既然,你和我们安家是这样的关系,我也不加码,也是一月一结账。不过,要拿着你们公司正式的票据才可以啊。”

    “既然你们过去已经形成了规矩,就按规矩办。”

    “小屈啊,这可是三十多家职工医院啊,你咋跑完呢?”下首的安国良插了一句。

    “我们准备一个地级市或者地区排一个业务员,一般住地级市,每星期最少到你们医院跑一趟,你看这样行不行。”

    “那当然好了。”任怀峰笑着说:“没想到你的应对策略这么细致,刚刚我还和大哥说呢,一下子给你推荐这么多医院你怎么应付得了。”

    屈广全暗笑,医药公司的业务员只是很低级的形式。

    后世更是发展出事无巨细,可以直接和医生建立联系的医药代表。

    屈广全在乡镇医院工作多年,深知后世医药代表对于医药公司以及制药厂的重要性,夸张一点说是可以决定一家药企生死存亡的。

    最起码后来雄踞国内医药销售前茅的企业,都有着数量庞大的医药代表。

    安国庆脸色有点不自然。

    屈广全看了一眼:“安叔叔,光靠我们这些业务员肯定是不行的,他们和药剂科的打交道还行,但是遇到院里面的领导,就不一定行了。还得靠安叔叔想办法。”

    安国庆脸色有了转圜:“这样的,咱们农垦厅刚刚成立了一个服务公司,他们有心想帮助职工医院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呢,又都是过去的领导。”

    “那太好了。”屈广全很兴奋的样子,“要不咱们联合一下,我们的人负责具体业务,农垦厅的领导负责管理。我们每年缴纳管理费,您看怎么样?”

    安国庆手指一点屈广全:“你个小屈,你个小屈,好吧!这样,所有的要货计划呢,医院要先报到我们服务公司,然后我们服务公司再转给你们。你们负责送货,保证质量。”

    “那货款呢?”屈广全问。

    “货款当然是先打到服务公司,然后再转给你们。”安国庆看了一眼屈广全:“小屈,只要是我安国庆在这个位置,你的货款我保证该多少是多少,一分不少。”

    任怀峰咳嗽了一声:“小屈,你别以为服务公司是占你便宜,大哥服务公司的这些人,不是农垦厅的领导的亲属,或者就是退休的领导,可以保证下面的职工医院的货款不拖欠。”

    屈广全笑容可掬:“我咋能不知道呢!三十多家职工医院,要是没有安叔叔在后面掌舵,我是真不敢吃下的。这要是一家一家像光明这样跑,我学都不要上了。”

    “这就对了嘛!”安国庆一摆手:“下个星期,我就让他们先下去,把各家职工医院跑一遍。你们的人等他们把计划带回农垦厅,然后再去供货。”

    “农垦厅领导这么辛苦,安叔叔你看这个管理费怎么订?”

    “总销售的百分之二十吧,你们拿大头,我们就水过地皮湿吧。”

    屈广全确认是总销售额的百分之二十,而不是利润的百分之二十,那就意味着农垦厅拿的还真不能够算小头。

    “行,就按照安叔叔说的这样办。”

    安国庆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纸,“小屈,这些都是各个职工医院院长的联系方式,具体住址。我不可能一辈子都在这个位置上,而且服务公司也是为了安慰上上下下的领导。要想做长远,你可要把工作做细。”

    屈广全双手合十,“安叔叔,太谢谢了。”

    “别客气,我也是看你小屈是个人才。”

    屈广全沉吟了一下:“安叔叔,我建议咱们服务公司一年组织一次院长出去考察,这个费用由我们来出,你看行吗?”

    “那敢情好啊。不过去哪儿啊,院长们可是口味很叼的,对大医院或者大学之类的,一般是很感兴趣。”

    “哪能啊,你看看像桂林阳朔,黄山九华山,这样的地方,前两天请专家作报告,后几天组织参观,你看行吧。”

    眯着眼看了屈广全一眼,安国庆又用手指点着屈广全:“你这是要截胡啊!好!就按照你说的办。”

第一一二章 今天抓住一次机遇,后世就是一番大业() 
安国庆拉着屈广全,安芳回到光明已经下午了,县委县政府的光明龙虾座谈会刚刚开完。

    吃完饭,金教授他们就要回芦城了,屈广全看看时间,还有半个小时,立即去按金教授的门铃。

    “来来来,正等着你呢。”金教授拿了一份会议记录递过来,“你来提提意见。”

    屈广全摆了摆手,“金教授我就是个媒人,现在你们农大和光明县都已经进洞房了,我就不掺乎了。我想给您说另外一件事。”

    双港合作社要想平稳发展不受干扰,金教授的支持是离不了的。

    “是不是王松涛说的那个事?”王松涛连夜回桥州,已经把情况给金教授讲明了。

    “是。”屈广全说:“国外是小政府大服务,我们是大政府大服务,方向一致的话,事半功倍,方向不一致的话,可能就得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从省里到你们县里方向都是一致的,这个你可以放心。我比较忙,不可能在双港那边投入过多的精力。我已经和王松涛沟通了,这个事交给安芳!”

    金教授拿起电话拨到安芳的房间:“双港的课题让屈广全给你说说,你来落实一下。”

    安芳推门进来,看到屈广全直摇头:“我都不知道你咋有这么大的精力!你干这么项目,没有一个省心省事的,让我单干哪一项我都得拼劲全力!更不敢相信你还是个高二学生?”

    “时不我待,现在可是五千年中国历史最好的机遇期!”

    “不会那么夸张吧。历史上有文景之治、康乾盛世,还有贞观之治。。。。。。”

    “安芳姐,记住我今天说的话,我们面临的创业机遇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今天抓住一次机遇,后世就是一番大业。”

    吃了晚饭,安芳没有和农大的师生们一起坐上大巴回学校,准备留光明陪爷爷奶奶玩两天,上一次回来因为支玉存没有陪上。

    回宾馆的路上,安芳奇怪地看着屈广全:“全子,我感觉你干啥事都是自信满满的,怎么说起‘公司+农户’的项目,好像有什么纠结似的?”

    “是有一点。”屈广全点头。

    “好项目啊,省里面都列为重点课题,你有啥可担心的?”

    屈广全想了想,把背后的情况叙述了一遍,包括自己和张倩的关系,张倩与马天成、马长青的矛盾也说了。

    安芳食指弯曲了,翘起脚尖敲了一下屈广全的头:“你呀,才多大!才17哎!”

    屈广全赶紧装作腼腆状。

    “好了,你安芳姐虽然傻点,但是绝对是热心肠。当然,要不是热心肠,也不会受骗!”安芳理了理辫子:“你啥时候回桥州?”

    “明天。”

    “我算一下时间啊。”安芳翻了翻眼:“要不,明天我和你一块儿去桥州。”

    屈广全蒙了,这安芳真是个想啥是啥!

    不过,明天要拉货回桥州,还安置了不让黄新东过来。要是和安芳一块回桥州,实在不方便,“安芳姐,我还有事!”

    “啥事吧,不交代清楚,宾馆你也不要回了。”安芳以为屈广全是客套,怕自己去桥州感谢屈广全的家人。

    屈广全看拧不过,轻描淡写地说明天拉中药回桥州,牵涉到内幕的,一字不提。

    安芳围着屈广全转了三圈:“你居然这么有钱!光明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