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药业巨子 >

第84章

重生之药业巨子-第84章

小说: 重生之药业巨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陈又捂住话筒传达了一遍,然后,提起话筒:“唐经理,您说吧,你想要个怎么样的标准。”

    “水分不超过12%,总灰分不超过5%。”唐宗义叹了一口气:“老陈,要是只有15吨呢,我凑凑乎乎地也要了,但是这个是27吨啊,我得让领导们满意了,你说是不是?”

    “哎呀,唐经理,前几天一直连阴雨,还有这个5%的灰分要求太高了!”老陈一报质量要求,屋里的这七家差一点要骂娘。

    货越干越不出称,等于自动掉价。

    总灰分5%更是要勒脖子,就再是单支连那也是有点毛须的,毛须上带点泥土砂石的也是在所难免的,这么高的干度,更是容易断裂破碎,产生灰分会更多。

    唐宗义毫不犹豫:“老陈,你说我给没给你面子,15吨货现在已经加成了27吨,本来我还可以压压你的价,我压了吗?”

    “那个,那个——”老陈也只是做做样子。

    买卖双方是按照交易斤数给自己拿费用,至于谁亏谁占便宜,那就得靠你们造化了。

    你要是觉得亏,可以不卖啊!

    不卖行吗?眼见着要大落价,眼见着不抓紧时间处理了,就得窝在手里,等下一次药价上扬,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呢!

    。。。。。。

    祁州药市,单支连两天内掀起了一个微澜。

    “单支连掉价了,居然比上个月还要便宜,当家的,咱们的川芎会不会掉啊,我看价格是够高的?”

    “不可能的,单支连那玩意儿,要的人少,川芎是大货,我看还得涨!”

    “现在都快30一公斤了,够呛,要不,咱收手吧。”

    “头发长见识短,你就不能看见有一个落价的。你看看从前年开始,到现在哪有落价的,我看了,川芎最起码得卖到35一公斤。咱们这10吨货。到35一公斤的时候,再出手!”

    。。。。。。

    桥州的老李又在市场遇到了一块来的赵大:“山萸肉,买了多少了?”

    “老李,我算服气了,这么多人居然没有睁眼的,价钱飙到132了,没办法了,赔钱就赔钱,买了一吨应应急吧。”

    “赵大,你傻啊,家里面才卖130,你在这儿买132!”

    “你知道我今天早上打回家电话,咱家卖多少了?——135了!”

    “你说的是真的?”老李一喜:“要不,我拉回去个几吨,倒一吧。”

    “别介。和咱们一起来的那个小伙子,你知道吗。上个月从咱医药药材公司拉了5吨单支连,来祁州赶行市,放了一个月,赔了一万多今天才出手。我正好顶头碰见了,我看药市的行情,够危险的!”

    “你说行情会落吗?你看看市场上人来人往,红火的很那!”

    “老李,咱弟兄俩也多年的交情了,我说一句最值钱的话:你看看市场上买来买去的人,有几个是真实需要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倒手!老是在卖家手里倒来倒去,价格是倒上来了,市场上的货,没有消费下去!”

    可笑的是祁州药市只有少数人看到了单支连掉价的危机。

    绝大多数依然沉浸在泡沫里欢笑跳跃,尽情享受着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瞬间就可以发财的梦。

    。。。。。。

    屈广全从药市转了一圈出来,抬眼便看见很多可以晾晒中药材的空地上,骄阳下出现了一片又一片的单支连。

    满头大汗的屈广全打了个冷颤!

    邮局电话间,屈广全指示:“晓芬,不能够停止放货!价格再高,挣到手里的才是真的。”

    张晓芬犹有不甘:“山萸肉都卖到135了。药市疯了。各行各业的人都挤进了药市,这两天所有的中药材没有不涨价的!”

    。。。。。。

    唐宗义一挥手:“上菜,摆宴!”

    马莉:“唐经理,还没有过到手,您的这酒,是不是有点早啊!”

    唐宗义一笑:“这是上阵之前的壮行酒。喝下这酒,就得当好关公,必须替咱们通任堂严把质量关。”

    “您老这摆明了,是让我们给您拼刺刀去。”

    唐宗义:“行百里者半九十,下午才是重头戏!不过,我的角色已经完成,下面就看诸位的了!”

    “下午?下午能行吗?”

    唐宗义指了指外面的炎炎烈日:“您在外面站个半小时试试?”

    果然,酒席刚结束,电话就到了:“唐经理,今天可是38°的高温,这一个毒太阳地,石头都能烤化了,他们的人正筛着呢,你看下午四点钟过货怎么样?”

第一五三章 奖励我一百盒安宫牛黄丸吧() 
晚上七点,东风宾馆最豪华的药王餐厅。

    祁州单支连药商鄙夷至极的小年轻屈广全,诚惶诚恐地被一群老大哥老大姐们按在了唐宗义的身边。

    理由是:这一仗小屈功不可没,坐在中间理所应当。

    酒宴自然是热闹。

    即使是酒量还算不错的屈广全,也是微醺。

    那些拿到钱的单支连药商应该不会庆祝吧,即使达到了他们的心愿,把货从自己手里抛了出去。

    他们中应该有不少人会觉得是画了一个句号。不再去想,不愿意去想。

    也会有人把它当做逗号。

    三年五年以后,可能拿出来当做笑谈的,应该是真正在这件事上得到教育的人。

    ——各行各业都是要交学费的。

    生意场就是个游戏场,你进来了,就得学会游戏规则,就得会玩游戏。你赢了你就是王者,你输了你就被淘汰。

    尽管无数人同情你,很同情你,但是你还是得出局。

    比起股票套牢之后跳楼的玩跳楼游戏的,单支连这一局只能够算是小娱乐。

    唐宗义红光满面:“小全,是不是想说无奸不商?”

    屈广全摇摇头:“不,我更愿意理解为审时度势。”

    唐宗义:“这一场之所以顺利,主要是祁州现在的药商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演技如此粗劣,他们还是跟风上来了。以后,想再这样玩,肯定是不行的了。”

    屈广全略一沉吟:“不一定。唐伯伯说的是吃一堑长一智吧。那个只能够对一个人。大多数的情况别人吃的堑再多,也不会长他一智的!”

    当年的海灯法师辟谷饿死,真像撕得鲜血淋漓,他的得意门生照样出来骗钱!

    卖仙人掌的某某公司圈钱几个亿国内东窗事发之后,又一家桥州的公司以同样的名义照样又在全国圈了几十个亿!

    后世看到许多连傻子都感觉不对劲的电话诈骗,照样坑得的人民币数以亿计。

    唐宗义舒缓了语气:“本来我想提醒你,市场有风险,逢事多思考。看你这样说,我的心可以放下了。”

    “您是让我把手里的货放出去吧。上午我已经安排了。”

    唐宗义指了一下屈广全的头:“你小子,点眼就过啊!好,就应该这样,做一番事业不能够单凭一腔热情,必须要有韬略。通任堂发展六百年,值得你去思考的地方很多。”

    有清一朝就多大的变化,汉人的皇帝被赶走,扎着辫子的满人一统江山。历经18个皇帝,成为宫廷专贡。

    而从清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多年更是乱象丛生,更迭不断。

    没有足够的韬略和智谋,通任堂早就烟消云散了。

    “想当初京师有四大药业,通任堂、鹤寿堂、千芝汤和庆仁堂,几乎名声相近,尤其是鹤寿堂,解放前不比通任堂名气小。”唐宗义揉了一下脑袋:“这脑子一喝酒,就不行了。那个王赞,原来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就说老京师人买药到咱们和鹤寿堂。。。。。。。”

    “要吃丸散膏丹到通任堂,要吃汤剂饮片到鹤寿堂。”王赞顺口答道。

    “不错,就是这句老话。”通任堂的职工看样子都很了解。

    “我听老一辈说好像鹤寿堂非常有名气那。鹤寿堂是京师时间最长的老字号,比通任堂还要早上200年,在1920~1930年“废止中医案”中登高一呼,全国响应,是当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医药企业。”

    “只要是老燕京人,没有不知道鹤寿堂的!”

    。。。。。。

    “小全,你是桥州长大的,你们这一辈的知道鹤寿堂的有多少?”

    屈广全摇摇头,别说别人了,自己对这个名号也不是太熟悉。

    这一议论才知道鹤寿堂居然是京师老字号第一。

    “小全,老字号的东西一定真,不然不能够成为老字号,为啥一样都是老字号,而通任堂现在名满世界,而要是比通任堂还早200年的鹤寿堂现在只退缩于一隅?这里面值得你去琢磨的地方很多。”

    屈广全默念着刚刚王赞的话:“丸散膏丹到通任堂,汤剂饮片到鹤寿堂。”这说明解放前,通任堂的优势在成药,鹤寿堂的优势在药材本身。屈广全似有所悟:“唐伯伯,通任堂的优势在于你们制的药别人无可替代,鹤寿堂的中药饮片再好,别人都能够学习。”

    “那是,我们通任堂的做出的成药别人无法替代。”一个员工满脸自豪。

    “这只是其中之一,解放前鹤寿堂还是有点自己的方子的。最终使通任堂战胜鹤寿堂的是我们通任堂的审时度势。1952年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改造时,通任堂把握住了机会提前申请加入改造。三年以后到了1955年,西鹤年堂才申请公私合营。”唐宗义意味深长。

    “怪不得,怪不得。我听说公私合营的时候,鹤寿堂的中药生产划给了咱通任堂和宣武医院,秘方给了国家,特色没有了,想再和咱们通任堂平起平坐是不可能了。”

    “是,是这个理!”

    “当年咱们通任堂的老板,可是受过主席,总理接见的,鹤寿堂的人最多也就是见见眼睛市委的领导也就不错了。”

    “眼光!一前一后只差了三年,就把对手几百年的优势就化作了乌有。我看比咱们买单支连要高明得多。”

    通任堂的职工们不加掩饰地自豪。

    。。。。。。

    药业发展的特色就是优势,吃了你的药就是比其他家的要有效,用了你的方子就是能把病治好,你想不发展都不可能!

    在审时度势上差了一步的鹤寿堂,从1992年开始,燕京旧城改造更是拆散了鹤寿堂骨架,从那一年开始到三十年后,一共历经了四次拆迁,在寸土寸金的燕京城里硬是生生损失了3000多平方米的经营面积。

    在日益发展的过程中,优势不再的鹤寿堂还面临着很多老字号都存在的困难:发展缓慢,资金人才匮乏,历史包袱重。

    而与政府关系密切的通任堂,1989年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命名为“中国十大商标。”

    1991年通任堂制药厂被认定为“国家一级企业。”

    1992年燕京市政府更是把燕京所有的中药资源统一起来交给通任堂来管理。

    。。。。。。

    一说起三十年后通任堂的发展,屈广全脑海里忽然闪出一个通任堂就要成为历史的成药名字来:“唐伯伯,您说的审时度势太好了。能不能也让我审时度势一回?”

    唐宗义呵呵:“提要求,是吧?行,该奖励一下功臣!只要是不违背原则的,我可以代表公司答应了。”

    “呵呵,我的要求不高,就是给我来上一百盒安宫牛黄丸吧!”

    “嗨,我还以为什么要求呢?这个我现在就可以答应你,那个王赞,明天一回燕京就给屈广全办这事!”

    马莉愤愤,拍了一下屈广全:“你个傻弟弟,这么大的功劳,要点订货计划,也比要那个安宫牛黄丸好,除了傻贵,平常又不能够用,卖也不是太好卖!”

    王赞也是一脸的不平:“你这样一做,还让我们怎么跟唐经理提要求!”

    屈广全赶紧赔礼道歉:“哥哥姐姐,多多原谅,我听说安宫牛黄丸,你们已经报请物价局要涨价,这不,多买点,以后涨价了也能够挣点钱不是?”

    “切,那才涨多少!”

    “现在买啥啥涨价,买安宫牛黄丸太不值!”

    。。。。。。

    太不值吗?错,大错特错!

    三年后,加入了世界保护动物协会的中国,就不再允许通任堂用天然的犀牛角,天然的麝香,天然的牛黄生产安宫牛黄丸了。

    有天然成份的安宫牛黄丸到了2016年正式拍卖,1988年原价不到一百元的一盒,拍出了三万元的高价。

    最关键的是疗效:当对症的中风发作时,天然的安宫牛黄丸可以救性命于一刻,好多及时服用安宫牛黄丸的中风患者,中风之后,绝大多数是不留后遗症的!

    人工合成的,差距甚远!

第一五四章 朝圣() 
祁州和燕京只有二百公里的路程,五点出发,九点钟就到了燕京通任堂。

    头顶老江湖唐宗义的牌位,而且王赞始终跟班一样前后照应着——屈广全还是感觉到蜗牛一样的速度。

    要办的事很简单:供应商建档,结货款。

    具体就是把自然堂的手续交给了办公人员,按照要求做了供应商应该的登记,然后拿出盖有红章的票据,交给财务科,结清了两次发货的款项。

    屈广全带的手续都是全套的,路径也是吻合的,而且今天来办事的人也是不多的,即使有需要排队的,王赞也都是轻车熟路的直接加塞的。。。。。。

    但是,就这点事,从九点,一直等到了十二点半,最后一道人家急等着要下班,王赞买了冰激凌,说了无数掏心掏肺的感谢话,终于给了大面子、

    十二点半财务科的最后一个章盖上,答复:在一个月之内通过公对公账户,打到屈广全带来手续挂靠的桥州制药厂综合服务公司,而不是自然堂药业。

    看着墙上已经指向十二点半的指针,屈广全长舒了一口气。国有企业员工优越感太强了,尤其是通任堂这样牛X的国企!

    上班期间看报纸吹牛,那都是小意思了,女工们抽空去街上买个菜那也是很正常的,你要敢催,对不起爷不伺候了,转身就可以给你个脊梁骨。

    比如档案登记室,小姑娘正低头抄录,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