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药业巨子 >

第89章

重生之药业巨子-第89章

小说: 重生之药业巨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学曾经指给屈广全:护林员小木屋后面自建的茅厕后边!

    可怜的护林员天天在那儿参拜五谷神,居然就是没有看到国宝就在自己的屁股后边。而放山的山农更是没有一个人突发奇想去看看厕所后面。

    直到1989年,有个背运的、一上山就拉肚子的农民,在坑位被占的时候饥不择食地跑到了厕所后面,一下子被幸运砸中!

    一个半小时以后,屈广全终于站到了十三道沟的山脚下。

    茂密的森林无边无际,一条羊肠小道消失在森林深处。屈广全的记忆一下子模糊了,这个上一世2000年以后曾经到过的地方,现在截然不同。

    记忆中的满山玉米,现在是满山的苍翠。记忆中的宽阔大道,现在只有羊肠小道。记忆中的一幢幢散落在路边的民房,现在只有高大挺拔的美人松。

    。。。。。。

    人参价位1988年达到了顶峰,种植一亩人参可以收入上万元,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积极性。

    人参是娇贵的,对土质的要求很高,最好是树林里面的腐殖质比较多的土,要想达到最大产量最好是新伐的林地,对海拔也有要求,最好是山坡地。

    不存在环保意识或者说环保意识还比较低的那个年代,森林砍伐几乎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人参还有更娇贵的地方,人参真正长大要六年,但是参地种参四年后土质就不行了,还要再换一次土,要么去买土,要么就得移栽。

    就等于种一亩人参,最少要开一亩多的林地。

    这还不算,人参种植不能够重茬,一块地种过人参之后,理论上要过三十三年以后,才可以种第二次。

    而参农们则说要想种好,最少要六十年。

    这就等于参农要想再种人参,还要再开新林地。

    到了2014年,据航拍人员目测,长白山林区三分之一以上的林地已经采伐一空,百分之八十的山顶是光秃秃的!

    出于对参王的迷信,十三道沟林地砍伐的速度更是超过了其他地方。

    。。。。。。

    群山遮望眼,那处护林员的木屋在哪?

    背起背包上山,即使不能够采到那株参王,也应该好好领略一下后世再也很难见到的长白山美丽风光。

    山坡上大片大片的是美人松,一棵棵像仙女下凡,翩翩起舞,多彩多姿。

    有的像仙鹤展翅,有的似舞女献花,有的似嫦娥奔月,有的像美猴王倒海翻江……

    点缀在于山坡的岩石缝隙中的蒙古栎、糠椴,色木槭、胡桃楸、黄菠萝、山杨,五颜六色。

    屈广全无限的遐想,似乎进到了一片虚幻的境界。

    松涛阵阵过耳,犹如海浪轻轻拍打着海岸,但是比海浪更让人心静。

    “哎,小伙子,前面是林区没有路了,走进去会迷路的!”一个四十多岁大叔模样的人在后面喊起来。

    “额!”屈广全张开双臂:“大叔,这里是真美啊!”

    “这还叫美啊!”大叔用手指画了一个大圈,“五十年代的时候,这里这里,统统都是原始森林,那个时候才叫真美!”

    中年人神采奕奕,背后是无尽的青山。

    “别动,您往那一站,就是风景!”屈广全从背包里拿出相机,轻快地按下快门。

    “哎,要知道你给我照相,我怎么也得洗个脸。”

    大叔有点遗憾,当年照相机很稀罕的,农村人要照个相得跑到城里,好容易照了张相,居然没有洗脸!

    “没事,我买的胶卷多。您洗去吧!”屈广全从包里拿出几只胶卷比划着。

    中年大叔脚步轻快地走着,阳光一缕缕穿下树叶,一道道在脊背上跳跃,脚下是踩倒的一朵朵美丽的野花。

    屈广全停下脚步,又一次按下快门。

    尼康F3的快门声音很清脆,静静的山林传出去很远。

    要去找水的中年大叔停下了脚步,没想到城里人这样不拿胶卷当回事,腼腆地笑了:“小伙子,要不你跟我一起到一趟我家,我叫上婆娘!”

    “好啊!”

    传说中的护林房,应该不会吧?

    果然,不是。

    房子虽然也在山坡,但是却是四间平房的小院,小院用树枝围了个篱笆墙,圈出来的有半亩菜地,菜地里一个中年妇女正在摘茄子。

    “艳玲,别摘菜了,洗把脸,这个小伙子带着照相机,让他给咱俩照个相!”

    “啥,豹子爸,照相啊!我的娘来,你看看我一脸的泥!”艳玲直起身子,可能是薅草的时候擦了一把汗吧,脸上清晰的一道泥印,不过却是很质朴,很可爱。

    屈广全笑着说:“阿姨,别动,我先给你来一张。”

    豹子爸也觉得老婆一脸泥挺好看,“艳玲,就这样照,好看,好看!”

    中年的艳玲终于在菜地边,留下来一张泥脸照片,参与指挥的豹子爸满脸的幸福。

    照完一张合影像,艳玲眼中充满了渴望,“小伙子,我能不能照一张单的?”

    “行,没问题!阿姨,叔,你们想怎么照都行的!”那个年代胶卷虽然很贵,但是对于屈广全来说,已经提不到话下了。

    豹子爸不好意思了,“这咋好法?”

    “哎,您就别客气。我就是出来玩,放松心情。你们高兴,我也高兴!”

    屈广全的相机照的不是那个年代还在流行的黑白照,还是彩色的。

    两口子趴在后面看了几张,更是兴奋,也更不好意思了。

    “艳玲,你让俩孩子照!赶紧的,做饭去,让人家小伙子吃个中午饭!”

    “好,豹子爸,你骑着车子到屯子里买点酒去!”

第一六三章 传说有野山参的地方都有大蛇() 
炕头上,屈广全盘腿坐下,两只小豹子一左一右,对面是豹子爸。

    豹子爸叫个乔如意,屈广全在墙上的奖状上看到的。

    炕中间是一盘硬菜,豹子爸刚刚打的野兔。外圈是四盘素菜,一个花生米,一个茄子,一个土豆另一个是豆角。茄子土豆豆角都是水煮以后蘸酱吃。

    乔如意拿起酒瓶找碗分了一半屈广全:“小屈,农村人生活简陋,别嫌弃啊。”

    屈广全剥了半个土豆蘸酱香甜地吃了一口:“我敢吗?你这地道的山珍海味!在我们老家,煮熟的土豆不能蘸酱吃的,别说普通人吃不下,就是给要饭的也不吃!”

    “是,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去过你们江北,好像有个大泽乡,就是那个陈胜吴广起义的地方,去送苞米。就说用土豆蘸酱吃呢,谁知道你们那边的土豆煮出来就像烂红芋一样,实在是吃不下。”

    一样的东西长到了长白山上,味道就不一样。

    长白山的土豆切成土豆丝还能够打汤喝呢!味道鲜美的不行不行的。

    其他地方更是不行了。

    “去过我们桥州吗?”

    “没有,倒是在二道白河,额,就是你坐火车下来的地方,和你们桥州人打过交道。他们在那边收桑寄生,我从林子里划拉了不少,那一阵天天去卖。”

    东北的桑寄生寄生在松树上,叶子多杆细,当年长白山植被茂密的时候,是市场上寄生的主要来源之一,只是后来人力值钱,长白山山林严重采伐,再加上人工种植以后,长白山的桑寄生才渐渐淡出市场。

    “那我们桥州有没有到这收人参的?”

    “收人参的,一般去福松。那边种的多,从清朝民国都是主产地了,现在,我们这嘎达的农民就是种了也得拉过去卖。”

    怪不得王富海要去福松,原来市场在那边。

    “上山采山参的多吗?”

    “不多了,都采不到了。山下屯子里的几个老把式前年都不干了。你那个棒槌针,回家做个纪念好了。”

    山上护林员的小木屋呢?

    凭记忆屈广全是找不到具体位置了。

    “那现在山上还有人上去吗?”

    “有啊,咱长白山的野生蘑菇可是宝,还有木耳、野菜,采了下来到山货行里去卖,或者直接到二道白河摆摊,都是可以换钱的。”

    “回头麻烦您带我上山,我看看能不能采点蘑菇木耳之类的带回去,再说要是万一在采个野山参,就发了!”

    “行!要不回头让大豹子带你上山,你把照完的胶卷给我,我去二道白河找照相馆去洗了。”

    中年大叔生怕屈广全将来洗了胶卷忘了给自己寄过来。

    “别介,大叔,有一半以上都是按照我心意照的,我来洗,我还打算把你们的照片带回去,做个纪念呢!”

    当年要冲洗彩色照片最少得六毛钱张,还有胶卷冲洗费,加在一起起码要30块钱左右,对乔如意这样地地道道的农民,是笔不小的开支。

    “你个小屈,我知道你啥意思!”

    看样子还是担心自己不守諾言啊。屈广全从兜里掏出五十元钱:“这样吧,大叔,你冲两份,给我一份,你们留一份,这是五十块钱,你冲好之后按照这个地址给我寄到桥州去,你看好不好?”

    乔如意不同意。

    屈广全威胁,要是不收下这五十元钱,说什么也不把胶卷给乔如意。

    终于还是梅艳玲,也就是豹子妈看得开:“豹子爸,让你收你就收,等给兄弟寄照片的时候,你就不能够给他寄点咱的蘑菇吗!以后,有机会去桥州,咱就和人家小屈当亲戚走着。”

    吃了饭,乔如意高高兴兴地骑车子去了二道白河。

    大豹子带着屈广全上了山。

    羊肠小道没有几步,就断了,参天蔽日的大树,钻进去还没有走上几分钟,就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屈广全很是庆幸,要是上午自己一头扎进来,真是大麻烦。

    蘑菇有的是,木耳也不少,还有山坡到处红彤彤的五味子,不过屈广全最想的还是护林员的小木屋。

    “大豹,冬天上不上山?”

    “上过,不多。”

    “那要是晚了,下不了山了,怎么办啊?”

    “额,那个山头上,对,就那里有个小木屋。我们一般都会去那里升起一堆火。”

    屈广全目测了一下对面山头,不算远。

    看山跑死马,这话真对。

    眼见着不远,可是一上一下,再钻一下树林,赶过去差不多用了一个半小时。

    熟悉的画面出现了,那个窝在树荫下,藏在半山坡的护林员小木屋出现了。

    只是这个滥菜乱伐还没有成气候的年代,护林员尤其是夏季的护林员,是很少出现在小木屋的。

    屈广全认为此时应该又脏又臭的厕所,出乎意料的干净无比。

    还有,曾经同学给他指的那颗野山参出土的地方,杂草丛生,无论怎么划拉,也没有野山参的影子!

    半小时以后,依旧无影无踪。

    我曹,难道是以讹传讹!

    不过1989年才到305克的野山参应该不假,十三道沟地毯式的采山参也应该不假,也就是说那颗野山参此刻应该还在十三道沟!

    但是,茫茫山林,如果没有熟悉地形的大豹带着,自己连出去都出不去,要去大海捞针一样去找那颗野山参太难了吧!

    那么先缩小一下范围:野山参一般都会出现在阴暗潮湿的山坡或者山缓坡,还有传说有野山参的地方,会有蛇!

    不是灵异的原因,是因为人参在结果子的时候,很多动物都喜欢吃它的果子。

    蛇蹲守在旁边可以守株待兔!!!

    五百年的野山参,人参果应该更多,据说四两重的人参就可以结果一百多粒,那六两的绝对是它的一倍半还要多。

    “大豹,在山里面见过蛇吗?”

    “见过,有一条大蛇,得有棍那么长,得有擀面杖一样粗!”大豹很勇敢地说:“不要怕蛇,只要你不去惹他,他也不会惹你。”

    “在什么地方见的,你还有印象吗?”

    “我想想啊,好像就是在这一片,去年就在这个小木屋旁边,我看它慢慢地爬着,肚子可粗了,我爸说,可能是刚吃了个小老鼠!”

    大豹很调皮,往草地上一趴就学起来,肚子贴着地,然后双手在地上巴拉着。

    屈广全正哈哈大笑,大豹突然蹦了起来:“叔,蛇,大蛇!”

    屈广全顺着大豹指的方向,就在厕所的后边二十米开外,有棵高大的红松,一条大蛇红松树干上缠了几圈,正吐着长长的芯子。

    屈广全一激灵,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顺着树干往下看,各种不知名的鲜艳的野花,茂密丛生的叶草丛中像小伞一样聚在一起的红色人参果,露出半个身影来。不特别留心看,根本就发现不了。

    野山参啊!

    应该是那个305克是参王!

    只是太难发现了,自己有备而来,就没有发现,更何况匆匆而过的山民!

第一六四章 搞不好就有杀身之祸() 
大豹紧紧搂住屈广全,没有了刚才的威风和自信:“叔,快跑。”

    屈广全没有动。

    我曹。参王在此,怎么也得确定了方位才能够走!

    “你是不是想抓那条蛇啊?”看着屈广全一动不动盯着那条大蛇,很镇定,大豹猜测。

    屈广全摇摇头:“蛇是人类的朋友,就像你说的,我们不去惹他,他也不会惹你。”

    “天晚了,叔,那咱快回家吧。”大豹还是有点抖。

    屈广全看看树林的阳光,果然已经有些昏暗了了。五百年的野山参,根须一定很长,要采下来,绝对不是一会儿半会儿能够完成的。

    回到山下,乔如意已经从白河回来了,从白河又买了一些酒菜,说什么也要留屈广全在家住上一宿。

    在照相馆,人家老板说,屈广全这样进口柯达胶卷一卷就是三十多块,又给了五十元的冲洗钱,就等于白送了一百块钱给乔家。

    长白山的晚上星辉漫天,远远近近的鸡鸣狗叫,像一首乡村交响曲。

    “乔大哥,刚刚在山上发现了很多五味子,好东西!”

    (回到家乔如意说啥不让屈广全喊他叫叔,一定要兄弟相称。)

    “好是好,可是没有人来收。那玩意都是野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