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药业巨子 >

第99章

重生之药业巨子-第99章

小说: 重生之药业巨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北亭一笑:“我哪能写得了小说!这不是看《人民日报》有个征文,准备凑个数。”

    李桂芳赶紧拍马:“赵老师绝对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陈瑶居然也是马屁精:“谁不知道咱一中教政治的赵老师,写论文那是一把好手!”

    屈广全正要紧跟形势,被赵北亭打住了:“别夸我,我的水平什么样,我知道。倒是该给屈广全贺贺,我看征文评委里面就有一个叫屈广全的!没想到啊我学生能当评委了。”

    大家一愣。

    赵北亭笑了:“开玩笑的。里面有个评委的名字也叫屈广全。你们看看”

    赵北亭拿出登《征文启事》的报纸,果然在评委里面找到了屈广全的名字。

    “光明龙虾杯改革开放十年征文大赛!”陈瑶一闪念:陈平原同志说过屈广全在光明的光辉事迹。有没有可能真是这个屈广全。

    但是,请屈广全当评委,不可能啊。这是党报,第一大报,不可能开这个玩笑的。

    屈广全同学也有自知之明:“没想到啊,我这个名字居然也有重名的。我以为就王梅那样的名字重名的才多。”

    王梅一伸舌头:“要是真是你就好了。你看看一等奖奖励一万块,还被邀请到燕京参加国庆节活动!”

    “赵老师,您老要发财了!”

    “赵老师,其实拿个第三名也不错额,第三名奖励一千,也可以参加国庆活动的。”

    。。。。。。

第一八二章 制药厂厂长发现时代变了() 
赵北亭一摆手:“哎,给你们说,你们也不是太懂,我明年参加中学高级教师评定,缺少一篇像样的论文。能不能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篇论文无所谓,只要是能获个奖,应该说争取高职就没有什么缺陷了。”

    那是,作为政治老师能在党报上有一篇获奖政论,确实是很见水平的一件事。

    屈广全挠挠头:“那赵老师,您的论文,我能够瞻仰一下吗?”

    要说赵北亭的文章写得还真不错,但是,要是想在《人民日报》这个等级的报刊上获奖,还是有点距离。

    原因有三:1、观点不够鲜明;2、事例不够典型;3、语言上还欠火候。

    屈广全揉了揉眼睛,得帮老赵这一把。

    “赵老师,我说的,您权切一听啊,你这篇文章写得是真不错。生动详实,观点正确,尤其是这些段落写得是真好,有着高屋建瓴的感觉,但是。。。。。。”

    赵北亭一笑:“‘但是’前面说的都是废话,你说吧,老师不是小肚鸡肠的人!”

    “那您老忍住了啊!您的问题是。。。。。。”屈广全这次毫不留情地指出了缺点,而且,每一点直指问题的核心,听得老赵心服口服。

    三个女生认真看了老赵的文章的,觉得真是像屈广全所说的那样去改,确实是很有道理。

    陈瑶的疑问又增加了一层。

    这屈广全好像是知道内幕的一样啊!不行,得诈诈!

    “屈广全你不要隐瞒了,你既然是评委,干脆给赵老师一个名额就是了!”

    屈广全哪敢承认:“老班,我要是评委就好了,赵老师不用改,直接给个第一名就是了!”

    “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啊,你在光明的所作所为,咱们公安局都知道的,我哥还负责你的安全的!”陈瑶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屈广全有点信。

    真是有可能被陈瑶知道了,赶紧转移话题:“老班,别开玩笑了,说正事!”

    陈瑶瞪了屈广全一眼,只好先说献血的事。。

    好事,确实是值得去做。

    陈瑶一住嘴,赵北亭就表示支持:“你们这个活动,准备安排到哪一天?”

    屈广全一指陈瑶:“看陈瑶今晚的表现,得趁着陈部长有时间参加不是,这样,电台,电视台,报社的记者绝对比咱去请积极得多。”

    赵北亭点点头开始布置,先通知班干部做好准备,等候陈瑶的消息,再决定时间地点。

    很晚了,陈部长才回家,一推开门,平时窝在卧室里一天不带出窝的女儿,居然神采奕奕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瑶瑶,难得啊,今天什么喜事!”

    “我今天参与了一个策划,感觉到很有意义的,想请爸爸支持!”陈瑶接过老爸的包,递上茶水。

    “说说!”

    “明年3月12号就是我18岁的生日,按照《宪法》就算成人了吧,这个活动就叫:我的成人礼。。。。。。”

    “好创意,好创意!”

    “我觉得这个叫刘云凤的女生挺有正义感的,而且活动策划得也好,这样的学生真是分回淮上,太可惜了。”陈瑶用眼的余光去看爸爸。

    “这根分配有啥关系?”小狐狸的尾巴一露,老陈就有察觉。

    “爸,这个刘云凤不仅提出来这么好的倡议,而且还会使用电脑,她用电脑做的销售统计表更是值得推广!。。。。。。”

    会电脑,在当时可真是人才!毫不含糊的人才。因为绝大多数人根本都没有见过电脑,只知道那玩意儿一定属于高科技!

    会电脑的,绝对属于高科技人才。

    这下陈部长有些关注了:“你咋认识的刘云凤?”

    陈瑶小心尽量少提屈广全,只说刘云凤和制药厂的关系。一句话,刘云凤这样的人才,留在桥州制药厂绝对是人尽其才。

    陈部长沉吟了一下:“这样吧,后天上午你们人到血库,我来负责召集记者,趁机见见这个刘云凤。”

    第二天,像上紧了发条,各人围着各人的任务旋转起来。屈广全的任务是去制药厂说明情况。

    毕竟自然堂头顶的是人家制药厂的金字招牌,刘云凤留在自然堂也得先把关系留在制药厂,而且这是制药厂厂长接触宣传部长的好机会。

    制药厂厂长办公室,屈广全话音一落,屈厂长皱起了眉头:“小全,要把刘凤云说成计算机高科技人才,关键是我们制药厂根本就没有计算机,人家一问不就露馅了。”

    “那你们制药厂就应该买一台,确实是很有必要。”

    厂长摇头:“我听几个去你那边见过电脑的人说,没有啥用,还贵的要命!买回来当摆设,人家得戳我的脊梁骨。”

    计算机未来是制药厂自动化的灵魂中枢,怎么可能没有用!就是现在,制药厂也有很多方面可以用到计算机!

    额,关键是没有去用。

    “爸,这样吧,我先给你几个例子,你就可以看出来计算机有多大的用途了。”

    按照儿子要求屈长隆叫来仓库库管,报来厚厚登记本。

    “李主任,请问咱们这个月注射液辅料亚硫酸钠还有多少?”屈广全问库管。

    这有点太生猛了,李主任根本没有思想准备,赶紧去翻,一页页翻过去,终于三分钟以后抬头:“还有。。。。。。”

    “那成品药藿香正气水发出去多少?”屈广全又问。

    哒哒哒,又是一通查找:“哎呦,咋发出去这么少!屈厂长,这个藿香正气水这月生产的太多了,销售不好啊!”

    问的越多,屈长隆越发现问题越大,庞大的工厂千丝万缕牵涉面太广,库管查一项就得费很大的功夫,而且,这里面还有个登记出入问题,就是登记的和实际上有可能不符。

    屈长隆好气地问:“你说,计算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屈广全点点头有摇摇头:“计算机可以使得这些数据一目了然,但是,解决问题还得靠人。李主任手中的登记本,可以完全录入计算机,在计算机上查找这些数据,只要轻轻一点。刚刚我问李主任这些问题,计算机也就是几分钟就可以解决。”

    “你给我们试试——”厂长来了兴趣。

    交易中心的楼上。陈坤让出位置,厂长坐在了屈广全的旁边,库管则挤在了厂长的身后。

    “那我想看看,你们这个月截止到昨天卖了多少红参!”厂长发布命令。

    屈广全噼里啪啦敲了几下键盘:“到昨天为止卖了547公斤,其中红参个300公斤,片247公斤,还有个里面具体规格的销售。。。。。。”

    “那我想知道,你们平均价买多少钱一公斤?”屈长隆以为这个绝对是个难题,这是将所有的两个月的总销售要加在一起平均。

    没想到这次更快,屈广全三下两下就出来了:“平均每公斤101。25元。”

    库管也问了几个问题,比如进货和出货,都是他认为的难题,但是却是屈广全不需要多次敲击键盘的容易问题,几乎都是一分钟搞定。

    “李主任,爸,这些还都是简单问题,我们还可以计算出销往各地的实时统计,比如我们这个月的白参主要销到了。。。。。。”

    屈广全又演示了一遍。

    哎呀,这东西太神奇了!

    制药厂应该搞一台,不,未来像屈广全说的要便宜了,屈厂长感觉到最少要买八台,最起码一个每个部门得一台

第一八三章 螳臂当车能挡住历史车轮吗() 
桥州市的血站是正在筹建之中。

    桥州市四县一区,将近七百多万人口,虽然经济落后,但是有眼光的领导却从血浆经济中看出来这里面有大大的商机。

    随着国外血液制品的停止进口,有眼光的领导都或多或少地听到了“卖血”是个好生意。哪怕这七百万人有百分之一二愿意卖血,哪怕每年只卖一两次,也能创造上千万的价值。

    与此同时,可以带动大批采血人员就业——于国、于民、于商都是只赚不赔的好事。

    8月3日,血站筹委会主任李经续,接到市委办公室通知,8月4日也就是明天,桥州籍贯中专生刘云凤要带领自己的同学到血站无偿献血。桥州一中奥赛班部分师生将陪同其举行一个“我的成人礼”的仪式。

    分管科教文卫的宣传部长陈德创,将亲自参加,桥州市的主要媒体都会安排记者前来报道。

    这无疑也是血站一次难得的宣传机会。

    李经续先召集全体人员开会,布置现场,带领工作人员顶着酷暑加班。

    4号八点,血站的门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常。节奏铿锵的进行曲经久不息。

    未完工的主楼横亘着一条醒目标语:献血光荣,救死扶伤。

    主楼的下面简易的主席台上,放着连夜印刷出来的宣传资料,以及对献血者馈赠的印着血站标识的毛巾肥皂。

    台下是自然堂来献血的职工,刘云凤的同学,奥赛班的师生。

    台上是卫生局、血站的领导,刘云凤和陈瑶。

    大家都在等待,等待着陈德创为首的市委领导的到来。

    刘云凤时不时就要低头看一下屈广全给自己写的发言稿,已经熟稔于心了,但还是害怕自己万一紧张。

    这是要面对记者采访时说的,屈广全的要求是要说的发自内心。

    倒是陈瑶往那一坐,大大方方,盯着台下的屈广全略略有点走神,这家伙居然搞了个《人民日报》征文比赛的评委,太匪夷所思了。

    昨天晚上,有几个记者去陈部长家,找陈瑶了解今天举行仪式的事情,陈瑶顺便咨询了一下,几个记者表示,从没有听说过哪里有叫“屈广全”的这号人!

    结合种种,陈瑶相信这个“屈广全”绝对就是台下的“屈广全。”仪式结束后,陈瑶准备再问个水落石出。

    记者们纷纷到了,在李经续的引领下,楼上楼下的一顿猛拍,李经续关于献血光荣的豪言壮语在嘈杂声中时有耳闻。

    屈广全手心里都是汗水。

    采血经济是一条经济巨轮,自己的小身板甚至连只螳螂也不能够算上,但是,作为曾经的历史亲历者,他很希望借自己的螳臂当车,能引起人们的警醒。

    毕竟,那是人间悲剧。

    八点二十,楼前的草坪上,几辆小车鱼贯而入。记者们纷纷拿起长枪短炮,扛起摄像机。

    陈德创望着女儿轻轻一笑,然后大步流星地走向主席台。

    音乐停止,全场肃静,大喇叭里传来李经续的声音:“尊敬的陈部长,各位领导,各位同学,我谨代表桥州血站筹备组全体成员,感谢你们的到来。”

    “自1978年开始我们国家实行的义务献血制度,是改变我国输血工作的落后面貌,解决医疗和战备用血的一项根本出路。十年的实践说明,这项制度是正确的,伟大的。今天刘云凤同学能够带领她的伙伴们来血站献血,更是对这一制度的良好诠释。”

    要不是已经给刘云凤写好了稿子,屈广全真想站起来打断:无偿献血和义务献血不一样,哥们!

    李经续的讲话还在继续:“。。。。。。去旧血,换新血,有利于新陈代谢。对身体有益无害。你不去献血,说明你身体不健康,有病。”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血站将会购买世界上最先进的采血设备,其中一个设备叫离心机,这台机械的神奇之处,就是可以将献血者的血抽出离心净化之后,只留血浆,将下层的400cc红细胞回输给献血者,这种方法的一个妙处是由于负责运输氧气和养料的红细胞并不减少,所以献血者即使抽掉400CC,也不会觉得明显的虚弱和精神不振。”

    台下,听得津津有味,充满向往。

    只有屈广全心惊胆战,这个设备才是真正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艾滋病得以蔓延的温床。好在,目前还没有出现。

    “下面,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德创给大家做重要指示。”

    高大的陈德创站起来,先和刘云凤握了握手:“感谢刘云凤同学,你的成人礼是时代进步的缩影,我谨代表市委。。。。。。”

    终于轮到了刘云凤发言:“。。。。。。血是无价的,献血是人类对爱的奉献,是人道主义的集中体现。无论是从献血的本质和献血的实践来看,无偿献血都是我们国家血液事业发展的唯一途径。”

    刘云凤越说越激动,慷慨激昂,终于把屈广全的语言变成了自己的语言:“这是我,一个刚刚成人的青年的一声呼唤:中国的血液事业的根本方向就是无偿献血!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