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在民国之启示录 >

第141章

重生在民国之启示录-第141章

小说: 重生在民国之启示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就是一个日本的政府官员,加上一个日军军官也一起刺杀了。

    而且还是与上一次一样,转眼间各大报纸也上了头打新闻。

    何庭流处决的的照片,刊登在各大报纸上面,明显的对那些投靠日本人的汉奸,起了很大的震慑作用。

    让那么当汉奸的人,个个吓的人心慌慌的。

    一些亲日分子也保持与日本人的距离了。

    这也让一个中国人大快人心,心想这些汉奸还想搞什么华北国将,华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戴笠在南京也接到闻昊的汇报,他觉得闻昊这一次做的不错。

    没有闹出那么大的动静,而且还成功的刺杀了这个想将华北从中国分裂的汉奸。

    这让戴笠面上有光,同时让他在蒋公面前有了面子,而且对他这个刚刚当特务处长的戴笠,也是一个功劳。

    所以他立刻给闻昊去请功,蒋公一听也挺高兴的。

    “这个闻昊瑞是什么职务呢?”蒋公问一了句。

    戴笠一听难堪的说“自从招了他进特务处,我还没有正式给他一官半职的,只是在特务处挂了个名。‘

    蒋公一听”这样子不好吧,他毕竟对国家,对人民,对党国是有功劳的,你竟然没有他的相应的功劳与奖赏,这个不好吧。这样子吧,先给他一个少校当当吧。“

    戴笠想了下说”按理说,以他的功劳当个少校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年纪太小,而且有时做事过于冲动,不计后果,我觉得不如给他一个上尉吧,以后才有功劳才升他当少校吧,党国还没有这么年青的校级军官,以他的年纪,让他做上尉也是在党国很少见的事。“

    蒋公一听也是的,一会点头同意了。

    宋治国与李天娇他们从吴雅茹那知道,闻昊这次行动没有带他们,这让他们很不高兴,都跑来找闻昊质问这件事。

    闻昊也懒的解释一下说”要么服从要么滚蛋,那来那么多为什么呢?“

    他们看到闻昊蛮不讲理的样子,心里有气不敢发,只好灰溜溜的滚蛋了。

    不过吴雅茹出面解释了一下,让他们心情有好过一些。

    他们也知道,首先这次行动危险性比较大,不适合人多行动,其次是他们毕竟我是新手,还缺少经验与训练。

    所以这件事激励他们更加努力训练起来。

    不过他们也知道一点闻昊是一个也杀鬼子与汉奸的人,跟着他肯定有机会杀鬼子,这一点无用问了。

    现在就是看他们有没有本事跟着闻昊去干了。

    ”这次行动是有惊无险,感觉没什么意思,不知什么时候我们才去大干一场。“郝大海不满意的说。

    这次行动,他就是光开开车了,连个日本人都没有伤到,让郝大海感到很不满意。

    ”我们是去杀汉奸,不是去打打仗去的,你那么想打仗,你干吗不去当兵去。“闻昊一看郝大海有样子,就知道他没找到刺激,心里难过了。

    ”得了吧还有一个石友三这个最大的汉奸,不过现在他躲进了海光寺日军海军司令部,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刺杀了。“张岚对大家说。

    戴笠交给他们的任务是除掉三个大汉奸,现在就剩最后一个,现在也是最难刺杀的一个汉奸了。

    这个人称”倒戈将军“也是火烧少林寺的大汉奸,比白坚武与庭流都要狡猾,同时日本人对这个汉奸非常重视。

    因些他现在躲在海光寺的日军海军司令部里,那里有重兵把守,所以闻昊对此也是很头疼。

    不过闻昊不是那种为了完成任务,不顾手下人性命的人。

    才说刚刚完成了杀了二个汉奸,可把日本人惹急了,这个石友三,日本人不管他有没有,也不能让人随意刺杀了。

    第一是为了他们的华北国,第二是才给杀了,会寒了那些投靠他们日本人汉奸的心。

    当然了在中国找一些人当汉奸也容易,但是有用的汉奸不是那么容易找。

    所以才对石友三进行重点保护,这也造成闻昊想对石友三进行刺杀有一些困难。

    闻昊心想你们紧我们就松,趁机让大家放松一下心情。

    没事出去玩玩,象张岚与周玉英这些女人,最喜欢上街买衣服之类的,你们没事去购物去吧。

    反正刚从丸三药店里抢了不少财物,闻昊也很大方了让她们去花钱。

    在闻昊眼里这些钱,可以用做公,也可以用做私,反正他说了算,所以权力这玩意,用的好为了人民,用不好为了自已。

    这么钱财是大家一起从日本人手里抢来的,可是分配权在闻昊手里,而且他们对闻昊的分配也没有任何意见。

    这些钱财按理说是他们这些人的公有财产,但是权力在闻昊手里,所以这些钱虽属于公,但是分配的方式是不是公平,那就要看闻昊是不是公平了,不公平的分配,这些钱就会流入私人腰包。

    因为闻昊考虑到女人好穿一些,所以在分配上给女人多一些好处吧。

    现在闻昊还没有什么贪心,如果有贪心。这些属于大家的钱财,闻昊也可以将他们变成自已所有。

    公到极致的结果,反而是私心更重,私到极致也许反而更加公平。

    中国人说过物极必反也是这个道理。

    没有说公有好,也没有必要说私有差。

    所以闻昊觉得那社会都是有利有弊的,一味的抵毁某种制度不好,更本就是政治家获得政权的一种恶意攻击罢了。

    只能欺骗一些不懂政治的老百姓而已,让他们为了他们所谓理想奋斗进,成为他们登上权力的工具。

    道家讲阴阳结合,社会制度上也要公私并存才是好的,没有必然非要消灭一种制度。

    也没有必要一个阶级去消灭一个阶级,也许你认为消灭了一个阶级,但是也许你自已不知不觉的转化成了已消灭的阶级了。

    如果去消灭一个制度与一个阶级过程中,也许会造成更大的血腥与杀戮。

每276章 北平() 
从天津开往北平的火车上,闻昊带着周玉英与张岚二人坐在一个包间里。

    闻昊是接到戴笠的命令连夜前往北平去。

    因为张敬尧这个汉奸,暗中接受日本人的巨额钱财,准备收买旧部,想组织队伍进行暴动。

    张敬尧在北平的活动,引起了南京政府的高度重视。蒋公指示说:目前日军向华北进逼,并招诱策动一些下野军阀和失意政客发动叛乱,对中国军队的抗日极为不利,因而必须及时制裁一些已经投敌或准备投敌的汉奸,这样才能稳定国民党在北平的统治。

    关于如何处置张敬尧,蒋公下令说:“鉴于平津地区目前的紧张形势,公开缉拿不仅容易出漏子,弄不好或许反为日军提供了借口,因而采取暗杀是较为可行的措施。”

    命令下达后,戴笠受命负责暗杀张敬尧的工作。

    当时,戴笠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特务处的处长,副处长是郑介民。郑介民同时兼任华北特区区长,常驻北平,直接指挥华北地区的国民党特务活动。

    郑介民即刻乘飞机飞抵南京,经过几天的紧张策划,终于把暗杀计划和方法定了下来,并得到了******的认可。

    这个计划是这样的:郑介民化装成回国做人参生意的南洋华侨巨商,也住进六国饭店,先将张敬尧的活动规律摸清楚,然后再组织实施暗杀。

    郑介民装扮成南洋富商具有很多有利条件。他是海南人,过去到过马来西亚等地,不但能讲一口流利的广东白话,还能说几句英语和马来西亚土话。

    可是本来是一个周密的计划,有很大机会可以刺杀这个大汉奸。

    但是闻昊连续刺杀了二个天津的大汉奸后,日本人对张敬尧的安危非常担心,才对张敬尧进行加强保护。

    而且还将他转移到另外一个安全的地方。

    这让郑介民的计划完全落空。

    闻昊接到命令后不由的心想,本来这个张敬尧大汉奸就是死在郑介民手里,结果随着闻更大的穿越后,竟然小小的改变了一点历史的进程了。

    不过戴笠下命令让他去北平协助郑介民先除去这个张敬尧这个大汉奸。

    所以就留下来郝大海继续对那些学生进行训练,他带着张岚与周玉英二人前往北平与郑介民会合后,一起想想办法除掉这个张敬尧。

    这才有闻昊连夜北上北平的举动。

    “这个郑介民真没有用,一个张敬尧汉奸,都搞不定,我们都杀了二个大汉奸了,还要我们连夜前往北平去杀汉奸,真不知道杀了后功劳归那个了。”周玉英咕叽咕叽的说。

    “你什么时候,变的与郝大海一样计较这个功劳了。”闻昊听了心想这个周玉英,也计较我功劳是谁的了。

    “那当然了,你现在是上尉军衔了,我与郝大海才是少尉,张岚这次一点功劳都没有分到。”周玉英不平的说。

    张岚一听连忙说“我只要能与头一起杀鬼子,不在意这些功劳什么的。‘

    ”不过这个张敬尧,为什么老蒋非要杀他,他比石友三还要坏吗?“周玉英问了一句。

    ”据北平的情报人员说,张敬尧准备策划武装暴动,策应关东军进入平津,所以他的危害比石友三还大,而且必须尽快除掉他。“闻昊对他们低声说。

    ”其实也不能怪北平的的人,没有能力。是我们在天津连除二大汉奸后,让日本人害怕张敬尧也被人刺杀,所以突然加强对他的保护,这才让北平的特务无法得手,要不然也许张敬尧已经死了。“闻昊对她们说。

    不过历史上张敬尧是死在特务的刺杀之中的。

    到了北平后,郑介民亲自带着王天木一起来接闻昊他们。

    郑介民。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特务头目。海南文昌人。

    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后曾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任******侍从副官,从事特务工作。1932年后,历任复兴社中央常务干事会干事、特务处副处长、参谋本部第二厅第五处处长、第三处处长,军统局主任秘书,军令部第二厅厅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军统局局长等。

    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二厅厅长兼保密局局长,国防部次长、参谋次长兼大陆工作处处长等。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国防部次长、国家安全局局长等。1959年12月11日在台北病逝。

    郑介民虽身为国民党特务头子,但与戴笠截然不同,他战略眼光精确长远,又具研究精神,著述甚丰,曾因此获得一枚积学奖章,被国民党内一些同行称为“有政治头脑”和“科学训练”的军事情报专家、“军事谋略家”和“军事理论家”。

    著有《游击战术之研究》、《谍报勤务》、《军事情报学》、《中日战争太平洋列强政略的判断》、《抗战期中对共产党的对策》、《苏俄现阶段的国家战略》等。

    本来郑介民有希望坐上戴笠的位子,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最后中老蒋选了戴笠这个老乡,开始有些不服气,但是后来不得不屈服了戴笠的手段。

    这次郑介民为了这个张敬尧也是费尽心思结果是,准备行动时,张敬尧突然给日本人转移走了。

    而且现在日本人对张敬尧的保护更加严密了。

    他不得已才向戴笠汇报了这个情况,才会让戴笠想到让闻昊来北平协助郑介民来。

    同时也想打压一下郑介民的气势,如果说现在对戴笠最有威胁的人就是郑介民。

    他身边的王天木也是后来军统四大金刚之一。

    但是后来因为被抓进76号,关押了三个星期后,被释放出来后,自然受到怀疑,济南不掉叛徒的嫌疑,所以进戴笠下令除掉王天木,才使王天木一怒之下,真的投靠了日本人,成怕汉奸。

    所以闻昊看到王天木时,心情有些复杂,这个人曾经为抗日做出重大贡献,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使他被误解后,才一气之下投靠了日本人,这种汉奸与别的为了利益,为了权力投靠日本人的汉奸不一样。

第277章 郑介民() 
东交民巷是北京最早的使馆区,位于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东侧,是一条东西向的大街。

    跟它相对的还有一条西交民巷。明代时,东交民巷叫东交米巷,在天安门广场西侧与之相对的叫西郊米巷。

    因为在元朝,北京的皇城外有一条水道,每逢南方的江米成熟季节,都要到北京上贡。运送贡米的船只沿着江河进入北京皇城外的水道,卸米的码头就在一条胡同口上,转运江米的这条胡同,以后就被称为江米巷。

    明代时修建棋盘界,将原来的江米巷截断成为东江米巷和西江米巷

    1860年,英国人选中了东交民巷最豪华的梁公馆作为自己的使馆,而法国则选中肃王府作为法国领事馆。此后,俄国、美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德国、日本等国的外交人员也先后迁入。1871年,东交民巷正式成为使馆区。

    由于义和团事变刺激,列强开始在使馆区周围广筑高墙,上面设置炮台、碉堡,下面挖有壕沟,墙上则有瞭望孔和枪眼。

    在出入口设有铁门、岗哨,由各国派军队驻守,因南面有城墙、护城河做为屏障,东北西三面拆除一切障碍,开辟空地,便于守卫和兼做操场之用,东交民巷俨然为国际兵营。

    各国将使馆界租给洋商经营,各国银行、洋行、邮电局等设施纷纷建立。银行有英国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俄国的俄华道胜银行,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德国的德华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等,洋行则有怡和洋行、顺记洋行、中法实业洋行,以及六国饭店。

    而原来的张敬尧就是住在六国饭店里,因为这里是外国人的势力范围,他觉得这里很安全,但是现在日本人觉得他住在饭店也不安全。

    在东交民巷里找了一处住宅给他住,配了许多人给他做保卫工作,毕竟在饭店里人员比较复杂,不利用保护他的安全。

    这就是闻所见到的东交民巷,国为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带着一种畸形的繁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