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乱世权臣 >

第10章

乱世权臣-第10章

小说: 乱世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上,晋国本国生产的马匹基本上是捉襟见肘。由此边关榷场以及朝贡贸易中,战马从来都是胡族对大晋的一项极为重要的筹码。

    如今中原四国,任何国家都承受不起大规模的骑兵竞赛!一来是战马稀缺,二来是骑兵建设投入实在太大。如果骑兵步兵战斗力在一千人以下比例是骑一步五(标准情况下,即没有任何外界影响,完全正面交战),那么养一千骑兵的钱绝对可以养七千以上的精锐步兵。因此,在中原四国,大规模纯骑兵会战仍然是不现实的。

    而在北方游牧民族,动辄数万人乃至十数万人的大战并不少见。纠其原因,谢神策归结为骑兵是其唯一兵种,而且骑兵是花钱最少的兵种。草原从不缺马匹,草原征战也不意味着大规模支出,相反而是意味着大规模进账,打赢了就是烧杀抢掠,打输了后退就是,干的是无本买卖。因此实力强大的鲜卑骑兵长途奔袭一般都是配三马甚至五马!而中原各国对游牧民族的抵抗基本都是以逸待劳以重步兵狙击骑兵。陌刀军就是这样产生的。

    无限制的军备让各国都背负了极其沉重的财政负担。为增加财政,各国相应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实行了诸般措施,大晋国在王老尚书任户部尚书期间就有一条极为得力的举措,那就是鼓励商业发展。

    这里的鼓励商业发展并不像中国历史上的宋代那样一定程度上重商,大晋乃至各国的鼓励商贾买卖的根本目的还是课以重税,进而充盈国库,以扩军备战。

    即使对商人的盘剥已经达到十取四五的恐怖程度,大晋的商业依然较往年繁荣了数倍不止,两大商帮的存在,也每年向国库缴纳了巨额的税银。

    这两大商帮就是晋商帮与淮商帮。天下六大商帮,大晋三取其一。

    而王家,就是淮商帮的发起人与掌舵者。当今王家以及淮商的主事人,就是老尚书的二儿子,王青盐的老爹——王岱。

    。。。。。。嗯,这跟谢神策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

    而且关系绝对不小!这关系到了谢神策的个人小金库。

    让我们从头说吧。

    当年在王家后花园的湖旁烤鱼时,小谢哥就萌发了做生意的念头,奈何掣肘太多,无法实施,因此放了下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小谢哥表现出来了与年龄不相符的才智,让所有人都渐渐接受了他跳脱新奇的想象力后,终于在十二岁那年,小谢哥的发家致富之路,走上正路了。

    十二岁那年,在连续两晚翻墙解决两个小姑娘后的某一日,避开王青盐陪王解花上街散心之时,遇到了一个人。一个穷书生。

    当时的两人正要去西城上马河游玩,路过一家府宅时看到有人被当街暴打,为了在小萝莉面前体现正义感,维护自身伟岸形象,于是小谢哥挺身而出,拦下了继续施暴的某家家丁,要问清事情缘由。王家护卫出面干涉,谁敢不买账?于是这家大管事赶紧出面道清缘由。

    原来,一个落魄的南宋来的穷书生,带着怀孕的妻子流离到滁州城,为讨一口饭吃,书生给这家专做教书先生。

    不出意料的,这家公子小姐们十分玩劣,时常拿先生开刷,每每气到书生拂袖而走,书生寄人篱下,一直以来敢怒而不敢言。以致顽童们越发目无师长。

    今天,顽童们却是将墨水“不小心”泼了先生一身。那是书生娘子当了最后一件嫁妆为书生置办的唯一的一套体面行头了,也就是专为上门做先生,要穿的体面,才背着书生当了头上的钗子。书生知道后独自流泪许久。

    于是,俗套的桥段来了。

    书生积怨已久,终于发怒,一怒之下做势要打,却被引到偏僻处时不想撞到了一位妇人,书生正要赔礼,却被这位夫人极度挖苦,一怒之下打了那泼妇。这下子惹了大麻烦,那夫人竟然是这家主人最疼爱的小妾。

    书生当即被那妇人大叫非礼,在院子里就被家丁打了一顿,此时被扔到大街上因为申辩声音过大又被转身关门的家丁听到,随即出来又是一顿暴打。

    再然后就碰到了小谢哥和小萝莉。

    那管事说的委婉,小谢哥却是非常明白其中的水分。那偶然撞了妇人应该不会是顽劣儿童设计,没那个心计,也不敢劳动长辈,戏弄先生无妨一旦让长辈得知必然也少不了责骂。

    小谢哥几乎可以肯定这年轻书生确实是倒了大霉,撞到了一不讲理的泼妇。再听那书生哭诉他与待产妻子的艰辛,当下就有意化解事端。尤其是小萝莉王解花被书生一段“千里流离、万难艰苦、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感动的泫泫欲泣后,更是果断搬出王家大山,要求管事罢手。

    管事见是王家插手,哪里敢再过分,便当场结算了五钱银子的工钱赔了二两银子医药钱了事。小谢哥也从谢老三手里拿过几两银子给书生安顿妻子。

    后来因为听说书生能说会算,正应了做生意的想法。于是就行动了起来。

    先是向谢大爷诉苦生活清苦手头拮据,从谢大爷处榨来了两千两雪花纹银,再是托王青盐父亲王岱的关系买下了一处地段较好的店面,随后聘请了两名胡人稍加培训作为厨师,再邀王青盐父亲“入股”,办起了第一家烧烤主题的酒楼。当然前期宣传小谢哥采用了后世手法,让谢老三跑断了腿,雇了大批闲散泼皮做宣传,做足了势,再开张,一炮打响。生意越来越好,就打算推广。

    王青盐的父亲王岱一看有赚头,就找到小谢哥,欲用淮商的实力做大做强这个烧烤业后,小谢哥沉吟许久吊足了王岱的胃口后终于同意:毕竟哥借了你的方便还在泡你女儿,吊你太久不厚道。

    然后小谢哥就体会到了什么叫精明,王岱给的提案小谢哥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推敲,确保一字一句都对自己没有不利也不会被盘剥的太过后才签署协议,结果等第一年分红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是被王岱狠狠的坑了一把。

    当时拿到一年的分成,小谢哥脸都青了,一万两白银,小谢哥一年分到了一万两银子!整整一成分红,自己居然就拿到了一万两!那王岱那个混蛋拿了多少?一三六的分红比,小谢哥拿了一万两,王岱拿了三万两!整个淮商集团拿了六万两!

    商标是老子的!创意也是老子的!技术还是老子的!结果特么老子拿最少!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啊!老子只拿了一万两!红果果的剥削!

    不用说,王岱在跟小谢哥签过合同后又跟淮商高层有过协议,所以王岱每年可以拿到三成利润,是小谢哥的三倍!而且这还是第一年。以淮商的能力,第一年整个淮扬道就都有了分店,那不多久整个大晋乃至天下都会有烧烤的影子!到那时每年的利润绝不是番两三番那么简单了。而且附加上小谢哥的许多诸如按摩保健、生活小用品等。

    不过小谢哥随后拿到了一项特权作为补偿,即可以随时使用淮商的情报人力。

    这绝对是一项巨大成就!这意味着淮商整个的系统可以让小谢哥随意支配!这个随意支配当然不会是随意取多少钱那么简单,而是淮商所拥有的整个情报、信息、人力物力等等一切都可以共享!这等于是确定了小谢哥为最信任的合作伙伴,乃至与王家一样的在淮商集团的地位。

    小谢哥当然不会视这么一项特权等闲。事实上,这项特权正是他提出来的。

    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不想以王岱为代表的淮商帮居然会答应,而且很快答应。这让小谢哥惊讶于对方的反应之迅速。

    哥很有魅力?

    不过随即了然。王家这么快表态与小谢哥的魅力值甚至商业能力都没有多少关系。真正原因,还是在谢家。

    在王家看来,真正有关系的是,小谢哥通过此事透露出的意图,支配王家一手掌控的淮商系统,就意味着王谢两家真正的、不可分离的、唇亡齿寒的联盟。如果说谢神策与王解花的婚姻是王谢两家联盟的基石,那么共享资源就是基石上的建筑了。这也意味着两家的彻底捆绑。

    想出这么一招无理手,却是小谢哥的临时决定。他在谢家绝对不可能像王岱在王家一样直接以嫡子身份入商,毕竟王家就是以商起家。他这也是在爷爷表态:我经商不是为了钱,我也是为了家族利益在降低身份,所以我努力了,回头不要打我。

    小谢哥在见到谢家大管家的时候有点欲哭无泪,我就是一时兴起,谁知道你们都当了真……

    真正的谈判很快结束,对于这种可能将要发生的事,两家心照不宣,都会有预案,也都会拿捏的恰到好处不会漫天要价。真正的具有决定性的决定总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的。

    小谢哥把张相作为自己的代言人,不仅总理生意,而且直接对自己负责。张书生虽然饱读圣贤书,却不迂腐,相反脑子好很灵活,只是缺了几分为人处世的经验。

    在把张相推到两家台前后小谢哥就做了甩手掌柜。毕竟自己根本没有时间亲自打理。

    张相很现实,不会秉持君子固穷不事三六九酸腐。的在经历过一路北上的磨难尤其是当街被辱后更是看清了现实,因此在王家专业的指导下学习极快。在与谢神策的几次不浅的交谈后,便决定把一身本事施展出来,而在与谢家大管家的一次会谈后,更是将这个决定深深的种在了心里。

    (ps:啰嗦的部分结束

    马上进入正轨!

    有没有很期待呢?)

第十四章 南宋小夫子() 
临近归期,谢神策已经停了所有学业,整天陪着王解花和王青盐游山玩水。游过了苏州扬州,众人将最后一站定在金陵城。

    金陵,历来是天下重镇,尤其是被当今大晋和南宋灭国的东吴,都城于此。

    历代风水家都言金陵龙气所在,地势绝佳,是大兴之城。然而老和尚却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十四有九,金陵虽为王气福地,山高、水深、原平,极天工钟毓,却过于圆满,有害于国祚。

    这一点,东吴就是最佳例证。当年被大晋奇袭采石矶后,联合南宋水军一举攻破金陵,东吴刘氏皇族被屠戮一空,传国玉玺不知所踪。

    金陵城如今属南宋,与滁州城隔江相对。相比于滁州城的军镇建设,金陵城更具有城市风采。

    延续了东吴纸醉金迷的风气,加上南宋重文,金陵城如今更加奢靡,堪于襄都比。姑姑谢韫就有诗“暖风熏的游人醉,直把金陵做襄都”。一时间金陵更是文人士子、骚客学士的聚集地。

    金陵地理位置顺承南北,承担着大晋与南宋的近四成商贸往来,港口水运极为发达,人口极为繁盛。

    进入金陵城,小谢哥最大的感觉就是城中的繁华与江防的萧条之间的巨大落差。在小萝莉王解花和小酒窝王青盐相竞流连与首饰胭脂、布庄衣店的时候,小谢哥看着大街上的如织游人不禁感叹,自古金陵多妖娆,怎堪几多刀兵。然而奇迹的是不管多大的战乱,金陵总能用极短的时间恢复容貌甚至更甚往昔。

    大晋和南宋之间,看似如胶似漆,实则貌合神离。

    否则,大晋不会围绕滁州城建设一座巨大的军镇。淮泗多健儿,自古以来本就代出强军,如今的淮扬大都督更是节制合淝、滁州、泗州、苏州、扬州诸重镇军政。

    小谢哥可不认为天下数一数二的强大军镇俯瞰金陵南宋只是为了官方所说的“防水患,肃盐枭”这么简单。在王家的遮天势力之下,什么水盗、私盐贩子都是渣。小谢哥在王家八年,十岁以后每年都会和小胖子王逵等随军“剿匪”,但是哪一次剿的是水寇盐枭?

    小谢哥可以肯定的是,淮军大营的沙盘(说起来还是小谢哥的“发明”)里,肯定不下百次的推演了如何再次攻破金陵城,甚至小谢哥可以肯定王鼎绝对连穿什么样的铠甲骑什么样的马从金陵城的哪座城门进入再从哪条大街走进前皇宫都想好了,而且不止一遍。

    从涌金门到万岁山,从花鸟市到绸缎庄,从前大楚朝的报晓寺到东吴的风陵渡,再从观潮亭到前皇宫。几天下来,小谢哥累成了狗,两个女孩却越逛越兴奋,大有视死如归血拼到最后一口气的豪迈。

    其实小谢哥完全可以理解两小姑娘的心情,滁州城确实大,但滁州最根本的还是一座军镇,比起金陵城的繁华,那简直就是拖拉机和法拉利的天壤之别了,好容易来一次这么繁华的大都市,有点小激动也是难免的。

    不过两人的战果可不是一般辉煌,单看账单,三天下来已经“杀敌”八万了!八万两银子啊!不说换成通用的铜钱,就是实在的银锭子,那也能能活埋了两姑娘。估计两个小姑娘都不知道用多少人才能搬动吧?在她们眼中,金钱完全就是报到耳边的数字而已,没有实在概念。你不能指望一件轻衫小披肩就值三百两银子的未出阁小姑娘会在二十两一件的“不入流的新奇小首饰”上还价到十九两七钱。

    不过小谢哥是一点都不肉疼的,王岱王土豪为了这次的金陵行出了大血。临走时撂下豪言,“买!只管买!看顺眼的都搬回来!”这不,两闺女是半点没有拿客气当客气。三天花了八万两,王岱知道了还不吐血!不过小谢哥估计王岱在看到昨天先运送回去的两大车“战利品”后就应该已经吐血了。

    让小谢哥欣慰的是,两个小姑娘除了自己的首饰衣物和带给家人的礼物外,绝大部分银子可是实打实的花在自己身上的。

    比如一双乌金丝绸加蜀锦织就的靴子,七百两!一件天蚕丝的轻衫,一千二百两!一件由八条顶级雪山雪狐皮毛制成的裘衣大袍,三千两!还专门为小谢哥的“神策”汉刀和虎牙捕鲸叉等刀具定制的天价刀鞘、以及各种土豪装备。像衣服什么的都不算什么,玉佩、发簪、腰带啦,各种场合适用的:宴饮用、家居装、射猎服等等,各种风格的:豪放的、风雅的、古朴的等等,各种颜色的:亮丽的、低调的、深沉的等等。经常听到两个小姑娘为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