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乱世权臣 >

第148章

乱世权臣-第148章

小说: 乱世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是灾民!又是灾民!凤之。。。。。。说说吧,朕不准你有半点隐瞒,将你看到的,如实说给朕听。”

    于是谢神策清了清嗓。

    “臣自沧州至济南府再到晋都,一路所见,便如缇骑先前所报,大雪深度几近二尺,除官道外,决不能有人通行。就是官道,若是清理不及时的话,车马不前。臣这一路走来,在官道上所见,灾情倒并不显得那么重。”

    “这个朕知道。大雪封山,山里的人都出不来,能上官道的人又都是多少有些财产的,或是有亲戚可投的,情况好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不是朕想听的,朕想知道。。。。。。想知道些别的。”

    谢神策道:“这些,都是臣在官道上看到的。诚如陛下所说,这些人,倒还真算得上能挺过去的。然而在一些城池中,陛下,恕臣直言,尸骸枕藉。”

    晋帝的呼吸明显粗重了起来。

    “城中有大量的富户,有原住民,这些人,算是城市中的原住民,但是如今只能占到城中总人口的一半不到,甚至某些地方只有三分之一。原因就是大量的灾民涌进了城市,造成了极大地拥堵以及混乱。赈灾工作很难及时的展开。”

    “据臣所知,非是朝廷赈济不力,而是灾民实在太多,有产的富户都已经在朝廷的授意下开始施粥,但仍然是杯水车薪。加上取暖所需要的木炭棉被等物资极度缺乏,很多人即便是不被饿死,也会被冻死。这些饿死的人,几乎全部是农民。他们的尸体堆在城里,往往占到两到三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摆在道路两边。”

    晋帝的手用力的攥住了龙椅上的扶手,咯吱作响。

    “臣得知,在山东道,米价已经涨到二十六两银子一石!在山西道,是二十四两五钱,即便是在我大晋最富庶的淮扬道,也已经涨到了二十两银子一石。而在河北道,如今掺杂了一升石子的一石粮食,是三十两。”

    晋帝的表情有些狰狞。然而谢神策继续往下说。

    “陛下可能不知道,在今年秋北方雨季的时候,一个健康的男孩子,可以换一石粮食,而且是最少八岁的。同样的女孩能换五斗。而如今,在某些地方,百姓已经不卖儿鬻女了,有些孩子。。。。。。是用来吃的。。。。。。”

    “住口!”

    “嘭”的一声,龙椅的扶手被晋帝生生掰断,晋帝猛然起身,将身前的书案一把掀飞,一块砚台砸在了谢神策的额头,顿时涌出鲜血。厚重的书案擦着谢神策的头皮越过了头顶,然后轰然撞在了御书房的门上,将两扇门撞的破碎,然后落在了外面的石路上,摔得四分五裂。

    谢神策直直的坐在锦墩上,直直的看着发怒的晋帝,丝毫没有在意头上的鲜血淋漓。

    暴怒的晋帝犹自站在龙椅前,黑色的龙袍剧烈的翻滚,皇冠已经被掀翻,上面串着的玉珠滚落一地,发出清脆的噼啪声,黑色的长发披肩,英俊的脸庞上一片通红,狰狞而又。。。。。。美丽。

    巨大的动静让周围的大内侍卫迅速集结,长枪与弓箭对准了谢神策,而此时闻声赶来的蔡公公已经吓得魂不附体,御书房内的一名小太监已经吓得瘫软在地,一旁的起居郎以面贴地趴在地上,身旁是墨迹未干的起居注。

    谢神策的一只眼睛已经被鲜血遮住了,透过这只眼睛看御书房内,是迷蒙的红色。

    在先前那一刻,谢神策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晋帝身上激射而出的杀意,汹涌澎湃,刹那间,将自己周身锁定。谢神策在书案飞过来的那一瞬一动不动,除了死死地将自己按住,告诉自己绝对不要动以外,也有这样一层原因。

    两名大内侍卫统领上前,跪在御书房门外请旨,蔡公公也跪在一边,一动不动。

    良久,晋帝脸上的怒气消了,他深呼了一口气然后挥了挥手,说道:“整理一下。”

    大内侍卫们迅速收刀,在蔡公公的带领下很快的将御书房清理干净了,有太监将晋帝的皇冠捡起,然后为晋帝重新束发,也有太监拿来了药箱,为谢神策止血。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声响发出。

    最多一刻钟,御书房便被重新收拾的干干净净,就连晋帝掰断了一截扶手的龙椅都被大内侍卫抬走然后换了一张新的。

    晋帝摒退了所有人,包括那名小太监,待所有人出去之后,对着那名已然浑身湿透的起居郎说道:“将刚才的都删掉,然后,下去吧。”

    起居郎随即叩旨退下,如蒙大赦。

    晋帝让谢神策重新坐下,说道:“适才朕失仪了。”

    一挥手,止住了刚要说话的谢神策,晋帝接着说道:“你说的话,跟有些人报给我的话,不一样。朕不认为自己当得起明君,但自认也不会是昏君。朕一直肯勤恳,一直江山社稷,兢兢业业。然而朕自知,仅凭朕是不能把这么大的国家治好的,所以朕很高兴,有一群良臣,有一群能臣,有一群忠臣肱骨。。。。。。但是,朕今天,不高兴。”

    “朕不高兴了。”

    晋帝低沉着好听的嗓音,很是失落,谢神策静静地听着。

    晋帝需要一个聆听着,那他就安静的在一旁听着。

    取下一副地图,然后挂起来,晋帝自己看了一会儿,然后取下一根长鞭,指着地图对谢神策说道:“凤之啊,你看,这是我大晋的地图。。。。。。是我田家先祖和诸多的先人打下来的国土。其中就有你的祖辈。”

    晋帝做了一个大大的拥抱,仿佛要将整个天下都囊括进自己的怀抱。

    “朕希望天下太平。”

    “朕希望,有一天,百姓不再流离,能安定的在土地上生存。”

    “朕希望,有一天,商人不再逐利,能为国家的繁荣快乐的奔走。”

    “朕希望,有一天,读书人读书不是只为了升官发财,而是真的为了教育好下一代人。”

    “朕希望,有一天,做官的,当兵的,都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争斗,是为了整个国家而奋斗。”

    “朕希望。。。。。。朕希望很多很多。朕就是希望,我,我大晋,能给天人带来安定!”

    晋帝谢神策看了晋帝一眼,沙哑着声音艰难说道:“陛下,你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晋帝看向了谢神策,双眼的光芒有如实质。

    “为什么,不可能?”

    “因为,这本来就是不能的啊。人若是没有了私欲,世间又怎能会真的前进。人本来就是有**的,就是为了自己而活,这没什么不对。”

    晋帝想了想,然后垂下了头,颓然的坐到了龙椅上。

    “虽不能至,朕。。。。。。心向往之。”

    晋帝低声的说道。慢慢的,晋帝眼中又恢复了神采。

    “朕,心向往之!”

    “哈哈哈哈。。。。。。”

    晋帝开心的大笑了起来。

    谢神策看着晋帝癫狂的样子,有些怜悯,又有些敬佩。

    他不知道,在他死后很多年,真的有人将他向往的事情,开始做到了。虽然还不够好,但是已经让所有心向往之的人,看到了曙光。他们描绘的蓝图,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

    那个世界,真的是接近了晋帝的希望。

    人们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能对他人产生长久的好的影响。。。。。。

    自己,是见过的。。。。。。

    晋帝的向往是不可能实现的,至少他看不到,所以即便不能至,也要向往之。他是值得敬佩的。

    **********

    你坐在树枝上说,我要把树干锯掉,结果只能是你掉下来,然后摔死。

    (ps:今晚包了个红包,不多,希望大家能抽到,一点心意~。~

    正常更新,稍后还有。)

第二百零二章 聚头() 
晋帝的怒火过去之后,说了一些平时不会说的话。

    谢神策估摸着经过这一闹,晋帝心中对于太子的愤怒,应该已经去的七七八八了。

    晋帝今年是晋帝十分“不顺”的一年。年初缇骑司改组,让他很多本该提上日程的方案都被搁置或者被迫减缓了下来。好不容易等到缇骑改组告一段落了,本想着将讲武堂的事情提出来,没想到北方又发生了战争,一打就是大半年,耗了大量的钱粮不说,还差点引出了一个“司马弼事件”出来,好在最后证明司马弼虽然别有用心,但还是有底线的。然而在打仗的时候偏偏碰上了雨季,北方民不聊生,好在是打了胜仗,可以缓一缓。没想到入了冬,在要反攻收复失地的时候,又突然天降大雪。

    好在今年黄河大堤保住了。要不然。。。。。。

    秋冬两次天灾加上战争,让晋国的国库紧张无比,让晋国的官员都绷的紧紧地,让他这个晋国的皇帝,更是无比的辛劳。

    虽然一般没人绝对看不出来晋帝的疲惫。

    唯一能知道晋帝的辛苦,唯一能安抚晋帝的内心的人,就是皇后娘娘。在这一年中,皇后娘娘经常看到晋帝在御书房熬通宵,大多时候,都是她在半夜为晋帝送上宵夜,叫醒因为疲劳而趴在桌子上睡着的晋帝。可以说皇后娘娘一直是晋帝身后最为坚定的支持者。而晋帝软弱的一面,也只会在皇后娘娘面前表露出来。

    晋帝的勤政在后宫并不是一件受欢迎的事情,至少有两名妃子就曾经私下里发过牢骚。不过这两名妃子已经被打入了冷宫,他们的家族在朝堂上也隐隐有被排挤掉的危险。

    只有皇后娘娘知道,晋帝是逼到了什么程度。晋帝本人更是无比清楚。

    晋国一乱,去年好不容易安分下来的秦人,必定不会坐视,一旦大晋陷入两面作战,同时与燕国和秦国开战,那必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晋帝不想这样,所以才会让太子远赴北方监军,让齐王担任转运,让谢神策这个他极为重视但是资历尚浅的人,去北方历练。他举全国之力对抗燕国,就是想让北方乱不起来,他就是想为晋国再争取一些时间,能真正做好主动发动统一战争的准备。

    如今,谢神策完美的、超额的完成了任务,不但解了北方的危局,而且还让战争可以提前结束,而且让晋帝看到了燕国的七寸——内政与经济——还有抓住的可能,以制裁燕国。晋帝自信,这场仗胜利以后,他可以在有生之年,灭掉燕国。

    而齐王,在这场战争中,充分的展现出了一个皇族应有的品质:坚决,果断,高效,威严。。。。。。让他很是欣慰。

    至于太子,则不用说了,太子到了北方,虽然名为监军,但是实为将军,不仅参亲身与了几场重大的战役,而且在其中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还对整个战局的疏漏之处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赢得了相当一部分北方军的尊敬,有他当年的风范。

    这本是让他十分高兴,甚至是“当浮一大白”的一幕,如今却让无比的愤怒。

    太子私调军粮!

    而且不顾劝阻,杀了两名后勤军需官,带兵直接拉走了两万石粮食,然后。。。。。。公开卖。

    这是什么?

    这是抢夺军粮!

    这是藐视军法!

    这是恃功犯法!

    这是。。。。。。这是在挑战皇帝的权威!

    太子,抢军粮,去卖啊!

    你是太子啊,你就这么缺钱吗?

    你发国难财啊!

    你发国难财的国家,还是你自己家的啊!

    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培植党羽?

    还是谋朝篡位?

    就只差这一点,就是一个完美的局面。

    。。。。。。

    所以在接到密信,说太子私调军粮用以私售谋财的时候,晋帝还笑了一下,小人谗言嘛,向来都是有的。所以一封两封他不在乎,但是河北道观察使与司马弼与齐王的联名八百里加急奏折送到御书房的书案上了,他就不能不在乎了。起初他是不信的,但是后来,由不得他不信。

    最终拿到那封奏折的时候,他相信了,事情是真的。

    于是他很自然的暴怒了。

    于是他很想知道原因。

    于是在谢神策进来之后,他想从谢神策嘴里听到一些什么,他想看看,自己的儿子,是不是真的想钱想疯了,或者,或者是有什么苦衷?

    结果他失望了。

    百姓大量的死去,尸骸枕藉,白骨露於野,百姓易子而食,且山东马匪肆虐。。。。。。

    这个时候太子还在圈钱。

    所以当谢神策道百姓宁食亲子的时候,晋帝掀了桌子。

    晋帝不知道让他暴怒的罪魁祸首,就站在他面前。

    说了一些平时不会说的话,晋帝平静了下来,恢复了往日那个冷峻的帝王的形象。

    谢神策然后向晋帝汇报了他这一行的种种经过,然后出了宫。

    然后谢神策直接回了缇骑司,他有公、文要处理。

    在经过秘书处的时候,谢神策看到了周锦棉与田汾。

    这两人已经低调的成婚了,如今田汾已经辞去了缇骑司的职务,转而成为了周锦棉的贤内助。

    周锦棉在见到谢神策的时候意外了一下。

    “提督大人受伤了?没接到大人您受伤的报告啊?”

    谢神策尴尬的摸了一下额头,笑道:“走路不小心,跌破的。”

    周锦棉自然是不相信的。

    “走路能跌破额头,但是提督大人您受伤的地方,可不是能摔出来的,那位置。。。。。。有点偏。”

    谢神策咳嗽了一声:“我撞树上了不行么?赶快将最近的情报整理过来,本提督要过目。”

    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周锦棉看着谢神策急匆匆的身影,摇了摇头,对着里面还在沏茶的田汾喊道:“不用了,提督大人已经走了。”

    田汾问道:“不进来看看么?提督大人以前不是很喜欢进来说话的么?”

    周锦棉笑了笑:“谁知道呢,也许是今天身体不舒服吧。”

    谢神策在接到周锦棉整理过后送来的资料,然后细细的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写写画画,也参考周锦棉给出的思路,然后将其汇总,形成一个总的印象,再将其分门别类的整理,画成树状图,让秘书处的人过来将其补充完整,张贴在墙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