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乱世权臣 >

第151章

乱世权臣-第151章

小说: 乱世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着蒸笼回到小院子里,谢神策看到彩衣已经起来了,正在整理房间。

    四目相对,彩衣红透了脸,谢神策微微一怔,然后无比坦然的说道:“过来吃早餐,给少爷剥两个蛋,不要蛋黄的。”

    彩衣小心翼翼的走了过来,然后剥了两个蛋,把蛋黄摘取,放在了谢神策的碟子里,然后埋头喝粥。喝几口粥,彩衣试着夹起一个蛋黄,趁谢神策不注意扔进了嘴里,腮帮鼓起一个大包,快速的嚼了嚼,然后又赶紧喝了一口粥咽下去,心里暗自高兴。

    这也算得是吃了同一个蛋吧。。。。。。就是差点噎着。

    就在彩衣准备故技重施夹起第二个蛋的时候,谢神策猛然抬头,用筷子头拍了一下彩衣的手背。

    “蛋黄一天只准吃一个,多了胆固醇会高的。”

    彩衣大囧,虽然不知道什么是“蛋谷春”,也小声的“哦”了一下。

    谢神策吃完饭就出门去缇骑司了。

    杨总司站在马车旁,已经准时在威侯府门前候着了,谢神策上了马车,然后跟上来杨总司也进来了。

    “提督大人,就如那人昨天傍晚时在饭馆说的一样,情况就是司马家三位公子发生了争执,然后可能有动手。这件事情当时有很多人看到,只不过迫于司马家兄弟的威势,不敢到处乱说,倒也不是秘密。只是那人当时说的与谢大小姐有关,不是很确定,那人也只是对了个口型猜的。”

    谢神策想了想问道:“那人已经监视起来了?”

    “已经监视起来了,包括他的雇主家,也都安排了人手。至于那句根据口型而来的话,卑职正在秘密派人打听,这件事情难度不大,在京城中要掩人耳目却有些难,卑职估计最少需要两到三天才能有结果。”

    “嗯,一有情况就通知我。另外,大学士府那边,尽量将情况收集的详细些,最迟在三天后,本提督要看到你的报告。”

    “大学士府那边卑职昨晚已经派人了,应该能尽快的将情况汇报上来。”

    杨总司说完,谢神策便不再说话了,头靠着车壁闭目养神。杨总司见状便退出了马车。

    到了缇骑司,谢神策看了一些公、文,然后周锦棉就过来了,身后还有两个人,怀里抱着一些资料。

    “北方战事的一些资料,都在这里了。另外,关于赈灾中的一些情况,也在这里了。需要提督大人看过之后做一些批示。”

    谢神策示意周锦棉坐下,然后说道:“先说说,本提督懒得看。”

    周锦棉耸了耸肩,然后说道:“上个月二十,北方军已经收复了定州,郭费追击慕容城五十余里,之后与范阳铁骑大战,损失惨重,退回了定州。目前据守定州城。安国则是在收复定州之前,燕军主动弃城的。如今北方的领土,就只剩下河间府尚在燕军手中,不过收回来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谢神策点了点头,然后让一旁的缇骑打开了地图,说道:“郭费能收复定州是肯定的,收不回来郭费就可以去死了。毕竟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们这边,然而就算这样,他还是比本提督预计的要迟了大概五天。五天,这就是他之后大败的原因。他们能收复定州是应有之举,但是追击慕容城就是做梦了。没有伏兵的话,慕容城会让他追?蠢猪!”

    周锦棉听着谢神策对郭费的评价,忍俊不禁。

    “好了好了,人家郭将军也不容易,当人人都是提督大人你神机妙算了?”

    调笑之后,周锦棉正色道:“不过郭费这一仗损失不小,缇骑谍子身份太过特殊,不能接触更高级别的机密,只知道损失大概在两千以上,精确数字就不清楚了。至于战马的损失更是严格保密,缇骑这边也得不到更多的情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郭费短时间应该无法主动出击,不能配合沧州给燕国施加更大的压力。”

    “啪!”谢神策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废物!玛德,都是废物!老子差点把命丢在那里才给他扳回了战局,他就给老子交了这么一份成绩单!早知道就让他死在晋州城了!一群废物!司马弼养的都是一群废物!”

    周锦棉看着大骂不止的谢神策,也不去劝,他是知道谢神策的辛苦的,也是能推测出当时在太行山谢神策面临的危险,这样以身犯险创造的机会,居然就让北方军挥霍一空,以至于影响到了后来的战局,任谁心里也是不舒服的。

    等谢神策停止了臭骂,周锦棉苦笑了一下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早先在北方的缇骑,一部分被司马弼收买,之后清洗出了好大一批,缇骑在北方军的人手严重不足,以至于去年六月份的时候,被燕人打了个措手不及,也没能发现司马弼背后捅刀子。如今北方的情报系统等于是要重建,目前虽然初见效果,但是要达到完美的程度,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最少也要三五年。情报系统的不成熟,也是这次郭费马失前蹄原因之一。”

    骂归骂,谢神策仍旧清楚找原因要客观,不能一股脑往别人身上推,自身的不足也是要反省的。

    “那也是他北方军窝囊。不过仗怎么以后都是他们的事,跟我们无关了。缇骑再北方的恢复工作,在今年以至未来三年,都是重要任务,要确保陛下能够随时掌握北方的动态。至于司马弼背后捅刀子一事,嘿嘿,你不说本提督也不会忘!定然要让他十倍偿还!”

    (ps:家乡有句老话,叫“二十八,洗邋遢”,就是腊月二十八要洗澡~~,今晚你洗了么?)

第二百零六章 一些关于土地的东西() 
谢神策对司马弼事没有半点好感的。因为司马弼对缇骑背后下黑手,让北方多死了那么多人,因为司马弼还曾对他显现出杀意。

    周锦棉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就这次的战况,在呈送陛下的奏折中,郭费并没有将战损统计在内,我们是不是可以做点什么?”

    谢神策微微一笑:“说他是蠢猪他就是蠢猪,把脸贴上来让咱们抽。。。。。。不过这一次如果真的做点什么的话,虽然可以恶心一下司马弼,但是动不了他的根本,闹开了还会打草惊蛇,暂时压下吧。不过陛下那边可以提一下,先让陛下心里有个数。这个阶段报喜不报忧是惯例,谁都能理解。。。。。。但是以后,适当的时候,就能拿出来做文章了。”

    周锦棉也笑了笑,他自然明白谢神策的意思,这个时候就是说了,晋帝也不会怎么理会,顶多是做个口头批评。但是以后就不一样啊。

    你想,要是以后谢神策准备对司马弼下手了,例举了一些司马弼什么什么,然后加一句:司马弼以前打了败仗隐瞒不报,这是欺君,他早有不臣之心。。。。。。晋帝会怎么想?那么效果不就出来了?

    当然,这个时候,要让晋帝知道,但是不要让晋帝对此有所表示,让所有人都知道。晋帝自己知道就好,在心里留下一个印象就好,这就能方便缇骑司以后发挥。

    这有点像谢神策之前的做法,先是将司马弼与蜂房谍子的一切接触过程都罗列出来,然后说一句:大将军跟敌国有来往?我是一定不信的。

    都是种下种子,然后等着生根发芽再收割。

    周锦棉说道:“嗯,缇骑司的奏折我来写,然后拿给你过目。”

    待得谢神策点头之后,周锦棉接着说道:“北方的灾情,基本上已经遏制住了,死亡人数,缇骑综合各方得出的最新数字是四十四万。加上去年秋天的。。。。。。我大晋如今算得上是元气大伤。北方战事开启之后,燕军掠夺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力,加上死去的这一批,如今情况很不乐观。”

    谢神策点了点头,他已经拿起了一份报告,配合着周锦棉的话,看的很快。

    谢神策说道:“陛下定下的策略是先北再西再南,如今来看,怕是十年之内,都不见得能将北方摆平。。。。。。又是一场持久战啊。”

    周锦棉笑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后春秋时代以来,天下一共出现过四次可以统一的机会,我大晋两次,秦国一次,燕国一次,但是无一例外,都在将要发动之际被天灾给破坏了,以至于这天下四分五裂持续两百多年。说起来,我大晋也不是第一次遭遇这样的状况了,如今还算不得是最为强大的时候,所以想想,心里也能得到些安慰。”

    瘪了瘪嘴,谢神策道:“聊以自。慰。”

    “没错,就是聊以自。慰!”周锦棉哈哈大笑。

    “你说的那些商业上的东西,我是说你在北方传回来的一些密信,我看了,虽然能明白一些,但不是很懂,听上去倒是很有道理的。通过投入、买入、在投入,就能将价格操纵起来,这很神奇。不过你是王老尚书教出来的,能有如此见识我不奇怪。”

    谢神策心道如果你看过一本叫《国富论》的书,你才真的能不奇怪,如果你女朋友修了经济学学位而逼你陪她一起看书你才真的能不奇怪。

    “行了,说重点吧。北方的那些商人,到底怎么了?”

    周锦棉在一堆文件中抽出了一册,丢给谢神策,让他自己看。

    谢神策接过那策文件,看着看着,嘴角就泛起了冷笑。

    “呵呵,呵呵,不知死活。。。。。。”

    河北道的商人,因为去年两场大灾,其中有谢神策的插手,几乎没有多少人赚到钱,大多数人都是亏了的,少数能持平的就已经是幸运的了,所以很多人都非常不满。

    这里面,有大地主,有大商人,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有是高门大族,与朝廷的方方面面都有牵扯。

    这些人因为是晋国的门阀阶层,是田氏江山的坚定支持者,彼此间又都有关系,所以在吃了这么大一个亏之后,就想着要讨回点什么。

    河西郡、山东郡,都有人闹事。

    理由倒是很特别,说是因为天灾,春耕的粮种不足,希望官府发放,又说耕牛稀缺,田地破坏等等,无法耕种,等等等等,反正就是一句话:春耕我们干不了了。

    粮种是经由官府发放一部分的,但是绝大多数粮种,都由官府制定规格,拿出样板,然后农民自己买的。在大楚朝,因为国力雄厚,春耕的粮种都是官府负责,农民认领,但是在后春秋时代,耕田制度遭到战争的破坏,这一项惯例早就继续不下去了。所以如今的大晋,在耕田制度上,采取的是一种折中的办法,即官民合作。

    官府出一部分粮种——稻子以及麦子等农作物的种子,发到地主家,然后由地主家补齐,农民购买。官府会给予地主一部分的政策优惠,以此来确保春耕以及税收。

    河北道的一些商人地主,如今就是拿这个来卡官府,或者说是来卡朝廷。

    已经是二月了,春耕在即,如果此事无法解决,春耕就不能正常进行,没有春耕,自然也就没有秋收,没有粮食,那么晋国将连年灾荒,然后被拖垮。

    而已晋国目前的状况来说,河北道可就是指望着这一次春耕秋收呢!别指望朝廷调粮,淮扬道、山西道的人就不吃饭了?朝廷收购粮食也是要钱的,战争还没有结束,灾情才得到控制,还没有完全解决,何况灾后重建还任重道远,这哪一头不是要消耗大量银子的?朝廷还有多少钱粮可供消耗?

    晋国耗不起。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谢神策看完之后,将那册文件往桌上一放,然后说道:“这件事,户部如今也不好办,依照那些人的想法,怕是一定要捞回一些好处的,不然不会用这么忌讳的事情来当借口。。。。。。他们想要什么?”

    周锦棉摆了摆手,表示自己不知道。谢神策想了想,然后“呵呵”笑了笑。

    周锦棉问道:“大人因何发笑?”

    谢神策舒服的“啊”了一声,浑身舒畅。

    当年程昱就是这样子逢迎曹操的吧。。。。。。这感觉果真是爽啊。

    嗯,如果将“大人”改成“主公”就更好了。

    周锦棉见谢神策表情古怪,不禁再次问道:“提督大人?提督大人你怎么了?”

    谢神策赶忙咳嗽了两声,然后恢复了严肃。

    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谢神策吐出了两个字:“土地。”

    “土地?”

    “土地。”

    谢神策挥了挥手,让所有人都出去之后,微微笑了笑说道:“是的,他们就是想要土地。你知道的,地主、额咳,世族,也包括士族,他们的根本,就是土地,土地是他们最根本的支撑。这很好理解,因为人需要吃饭,吃饭就需要粮食,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土地里种出来的,所以只要有了土地,就能养活人。因而,谁有土地,谁就能养活人,谁拥有的土地多,谁就能拥有养活更多人的权力,而这个养活人的权力,体现在平时,就是我们所说的征收赋税、编辑户册、发动群众、享受拥护等等,说白了就是。。。。。。嗯,就是‘我们这些人’,所能拥有的对百姓的权威。”

    周锦棉所有所思。

    “所以说,谁的土地多,谁就拥有更大的权力,然后相应的,金钱,美女,名望。。。。。。都是会水涨船高的。而为了更多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你应该能明白了,拥有土地的人,已经尝到甘头(甜谐音田,避讳)的人,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来获取更多的土地。。。。。。所以,这些人,不惜威胁朝廷也想要得到的,就是土地了。”

    “北方死了很多人,七八十万,隐瞒不报的,加上被燕人掳走的——燕人缺劳力——我估计得有九十万,这些人有商人,有工人,但绝大部分,都是有土地的。这些人死了走了之后,会有大量的田山地被空出来,这些土地,等到灾情过去以后,官府会统计,然后将统计出来的土地重新收归官有。。。。。。所以,这些人想做的就是从朝廷的嘴里抠食。他们在打那些死去的百姓留给朝廷的土地。”

    “而这些土地,谁敢明要?通过买卖,乃至是强买强卖,都可以,但前提是那土地上有人,是能签订契约的人!而这些空出来的土地上,是没有人的,那么一旦官府丈清了,就没人能动了。这么多土地,不同于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