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乱世权臣 >

第19章

乱世权臣-第19章

小说: 乱世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婉婷,你听听,母后就说你读书不用功,你看,错解了你姨姑姑的诗。当众出丑了吧?”

    婉婷公主倒是一点不觉得出丑,笑嘻嘻的说道:“嘿嘿,女儿才懒得和太学里的老头儿相对摇头晃脑呢,傻乎乎的,忒没劲了。”

    皇后摇头道:“你这丫头,只知疯玩,毫无淑仪,将来如何嫁的出去。”

    “那就一辈子不嫁,女儿一辈子陪着父皇母后。”

    皇后闻言,佯作大怒,骂道:“泼皮样子,哪有女儿不出嫁的,改天就将你丢到不知哪家嫁出去!”

    “那母后怎么舍得。。。。。。”

    谢神策听得母女两嬉笑怒骂,竟是极为和谐。不禁感叹皇帝皇后对这个女儿的宠溺真是到了极点。不说别的,在滁州,除了几个特殊的孩子,王家第三代见了王老尚书和父母就跟老鼠见了猫一样,哪里有多少欢笑,更何况是这种婚姻大事上的玩笑。寻常富贵人家就少见亲情了,更遑论是天家。

    谢神策自己就深有体会,那个坐在对面的女人,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十年来跟自己说话不就是惜字如金吗。

第二十六章 有爱一家亲() 
说话间,众宫女将宴席摆了起来。让谢神策吃惊的是,宴席非但不豪华,反而极为简单,亭子里入座的就只四人,居然就只有四菜一汤。菜色也简单,两荤两素,鸡鱼青菜加豆腐。只是分量十足,大概是考虑到了谢神策估计饿了会比较能吃,上的都是大盘。

    谢神策着实有些吃惊,谁能知道后宫饮食居然如此简朴。就不指望满汉全席一百零八道大餐了,可你好歹多加点荤啊,不知道我正长身体么,四菜一汤,按人头算的吗?这是做样子还是干吗呢。

    正腹诽中,皇后笑道:“自陛下登基一来,宫里历行节俭,陛下常说的就是以身作则,体恤民生,莫要奢侈无度,因此宫里吃穿用度一律俭省,陛下日常用膳,也不过如此,今日是家宴,你可莫要怪姨娘小气啊。”

    皇帝平时就这伙食,你敢有意见?谢神策当即表示:“陛下仁德,一饮一食皆思及天下苍生,神策铭感五内。今日有幸,高兴还来不及呢!”

    皇后笑了笑说:“饭食简单,你也饿了,不要拘谨。只是秋收未完,陛下定的规矩,庄稼入仓之前宫里禁酒,今日就没有酒水啦。”

    谢神策赶忙又是一番胡吹海拍。

    完了眼神飘过婉婷公主,小姑娘一脸鄙视,撅着小嘴小声道:“马屁精。”

    谢神策听到这话只能无奈笑笑,我敢不拍马屁吗?他是你爹,又不是我爹,你不拍马屁他疼你都来不及,这时候我要是不拍马屁可就是大不敬之罪了。

    一顿饭吃得倒是没谢神策想象中的那么艰难。

    难能可贵的是小公主居然会跟自己抢菜吃。不过看到小公主胸口远逊色于王解花和王青盐的规模,谢神策还是很大度的在抢菜战中“艰难落败”。皇后和母亲对此一笑置之。看得出来,皇后如此作态倒真不是作伪,至少目前来看,谢神策找不到一丝破绽。

    但皇后的随和可亲越是自然,谢神策心里就越是不自然。以谢神策的观念来说,这样一个开明、随和、大度甚至可以说是贤明的女人,居然能够做出舍弃亲子的事情,是不可想象的。

    太子一旦被废,齐王上位,谢神策并不会天真的认为太子会有什么好结果。以现任皇帝雄才大略、善用贤才的心胸,在继位后三位兄弟两死一庶人的做法,谢神策对齐王绝对无法抱有幻想:让太子做个太平王爷。顺便说一句,现任皇帝,登基前也不是太子。

    谢家的一贯准则就是,坚定的站在皇帝一边,而以目前皇帝与皇后基本琴瑟和弦的状况来看,貌似站在皇帝一边就是站在皇后一边,也就是站在齐王一边。

    而从近几年皇帝打出的旨意以及做的动作来看,谢家可以说已经站在齐王一边了。明眼人都清楚,最近几年一系列的官员以及人事调动都是向着齐王有利的方向去的,太子党的衰落以及齐王党的兴起与此大也有关联。而谢家完全是在一丝不苟的或执行或配合皇帝的命令,那么落在私下里,朝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大臣觉得谢家已经或者快要倒向齐王党。

    然而还是那句话,谢神策截下羽花亭一事打破了绝大部分官员的认知,谢神策截下了本是太子的人,却没有交给齐王,而是通过谢太傅的手直接交给了皇帝。这件事,落在知情人眼里,就变得有趣了。

    按照谢神策的推测,本来齐王甚至可以说皇后都认为谢家隐隐有倒向齐王的趋势,经此一事骤然发现原来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那么这时候向谢家表示一些善意就变得十分迫切了。

    既然谢家不倒向自己,那也不能倒向太子。若是两边都不倒,那反而比较好了。毕竟对皇后和齐王党来说,目前来说优势还在自己手里。

    反正谢家有老太傅在,坚持绝对站在皇帝一边的基本政策不动摇,也不用谢神策费神。所以乐的当个马屁精,时不时讲几个笑话,说些趣闻轶事,把皇后和小公主逗的十分开心,总之,算是宾主尽欢了。

    一直到下午,未时将尽,谢神策直被小公主纠缠到口舌发干。说来也怪谢神策多嘴,在一开始为了活络气氛讲了几件新鲜事后,就被小公主缠上了,死活要听宫外的有趣事儿。可怜小公主十五岁了,去过最远的地方还是晋阳的留下城,也就是横直五十里,基本上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小丫头,哪里见过什么五层楼高的大船、数丈长的鲸鱼、可以飞的小鱼、可以装下人的大蚌、海上仙市(海市蜃楼)等等。

    对于一个出宫看一次花灯就欢呼雀跃好几天的少女来说,谢神策所说的无疑给她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整两个辰,听得眼都不眨一下。听到海上巨兽可以一口吞下整个小船的时候,捂着小嘴巴惊呼、大眼睛瞪得圆圆的,煞是可爱,听到海上海盗杀人越货,会挥舞着小拳头做愤怒状,再听到有海盗是被贪官陷害,家破人亡的时候,居然会同情的流下泪水,在听到贪官伏法冤情昭雪时又会欢呼雀跃。一时间连皇后和母亲都被谢神策所说的故事吸引,亭子周围更是有得宠的大胆宫女也围了过来。

    这就是一个单纯的小女孩,爱恨喜乐都挂在脸上,发自内心,纯真且善良,近乎一尘不染。所以即便皇帝对亲兄弟冷酷无情冷眼看两个儿子互掐也会对她竭尽宠溺,皇后即便会帮着二儿子对付大儿子也会毫无保留的喜欢她。谢神策对这位同龄的小公主不禁产生几丝爱护之心。

    不过就算再爱护,谢神策此时也受不了了,任谁干说了四个小时也是会受不了的。

    就在谢神策口干舌燥快要撑不下去了的时候,一声“皇帝驾到”救了他。

    皇帝大约是处理了什么大事,很开心的样子,免了众人的礼,笑呵呵的问小公主为什么笑的那么开心,小公主依偎在皇帝怀中把谢神策讲的故事大致说了一遍,皇帝也是很配合的哈哈大笑,末了还加上一句:“听故事倒是用心,怎么你读书就没那么用功?”

    小公主马上撅嘴道:“读书有什么好的,那些老夫子不都是嚷嚷着女子无才便是德嘛,父皇您还让我跟一群快入土的老学究酸腐,多没劲,哪有这听故事有趣啊。再说了,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什么比这亭子还大的鱼呢。”

    皇帝笑道:“比这亭子还大的鱼?那最少也得有一丈长了,这么大的鱼,要是遇到你这么个鬼丫头,就一口把你吞喽,省的天天烦我。”

    小公主委屈道:“嘻嘻,父皇才舍不得,女儿这么乖,父皇巴不得女儿天天缠着您才好呢!”

    皇后也笑骂道:“这么大的丫头了,在你姨娘面前也没大没小。”

    母亲笑而不语。

    皇帝突然问:“你真的很喜欢听故事?”

    小公主一脸奇怪:“是啊,怎么啦?”

    谢神策没由来的一阵发毛。

    “哈哈,那好,朕就让你表哥天天给你讲故事!”

    果然!就知道没有好事!

    “真的?”小公主一阵雀跃,“父皇是真的吗?女儿真的可以天天听表哥讲故事吗?”

    谢神策苦笑:果然,直觉真的很准。

    皇帝道:“当然是真的,父皇刚刚封了他一个太学博士,你不是嫌太学的老夫子们太酸腐无趣吗?那父皇给你找个你喜欢的老师怎么样?不过也不会是天天给你讲故事,而且功课还是要做的,书也还是要读的。”

    小公主一听,皱了皱眉,想想还是高兴起来,当即伸出小手指和皇帝拉了勾。

    皇帝笑着配小公主拉了勾,回过头对谢神策道:“谢神策听旨,朕命你为婉婷公主的先生,教导她读书以及功课,莫要等闲视之,朕还是要考查的。”

    小公主一听到皇帝要考查功课,这才有点情绪低落。谢神策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苦笑道:“微臣只怕才疏学浅,有负圣恩,便是罪过了。臣年纪尚轻,入了太学就已是陛下厚爱了,若再不知分寸受了公主师仪,难免力有不逮。”

    皇帝挥了挥手,说道:“但受命无妨,年纪非是问题,闻道有先后,岂因年龄论学问?若说才学,你写的《将军令》朕也有耳闻,甚是大气,非胸怀宽广不能做,朕相信你有才学。”

    谢神策心想,仅因一首歌就断定我有才学?你也有点孟浪吧。再说了,那《将军令》可是《男儿当自强》啊,也不是我写的啊,你就这样把你女儿的教育交给我了?你不怕我误人子弟?

    谢神策再苦笑道:“那只是臣一事兴起,当不得真的。还请陛下三四。”

    皇帝道:“哎,此时莫要再提,就这样决定了。朕口谕已下,岂能更改!你既已是太学博士,朕准你每三天抽空教公主一天,你可自由教授,朕也不规范内容,只要让朕满意就行。”

    如此谢神策再也无话可说了,教便教吧,凭哥三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忽悠一个初中生,应该是没问题的。既然不能推掉,那就试试吧,只要把小公主哄开心,再让小公主把皇帝哄开心,那自己也算有了交待。

第二十七章 齐王宴请() 
第二天清晨,谢神策躺在床上,好好想了一回昨天皇帝对自己的嘉奖。正六品的太学博士,不过是把正六品的散职扶正了,基本上算是平升了。

    按照自己这个年纪,能有个正儿八经的实衔小官儿在身,在京城绝大多数的同龄人中应该算不错的了。但谢神策并不觉得这个官是全凭自己的实力得来的。不说自己家与皇家、司马家那些比烂麻团还纠结的关系,单是陛下对小公主的宠爱就比自己来的够分量。想到这里,谢神策不禁黯然,谢家的忠心耿耿貌似还不如皇家历来淡如水的亲情值得品味。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目前,自己是真真清闲了。

    十五岁的太学博士,基本上比得上南宋的陆小夫子了。

    想到那个陆小夫子谢神策没有来得心里一阵不爽。陆卷对于自己恶毒的言语攻击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愤怒,让他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最主要的还是陆卷看王解花的眼神,别人或许没有发现什么,但谢神策却是真真看到了其中的意味,是垂涎!对!就是垂涎!

    虽然陆卷真心只是欣赏,很纯纯的那种爱慕。

    但谢神策就是就觉得恶心。

    很好理解,如果有人爱慕你老婆你什么感觉?虽然还只是未婚妻。

    甩甩头,把乱七八糟的想法甩掉,再强压下对王家姐妹花的思念,谢神策走到院子里葡萄树下的摇椅上,拿起一本书。

    以前在家的时候,总是喜欢把身体缩在沙发里低头玩手机,在这个原本连手纸都没有的世界,能低头看的只有书了。谢神策不由得又是一阵心神晃荡,十年了,不知道iphone出到几了,到十七了没?

    刚平复的心情又起了波澜。

    有些厌烦的甩开书,走出略带闷热的院子,出门看到谢神威拎着大刀过来,手里有张请柬,递给了谢神策。

    “晚上有个聚会,一起去吧。”

    谢神策翻着请柬,看着不熟悉的人名,微微诧异:“你什么时候喜欢凑这种热闹了?”

    “你刚回来,就有许多人请你,他们鼻子挺灵的,在黄晶河。晚些再去。”

    谢神威说完就准备走,谢神策叫住他,“那个,你平时也去参加这种聚会吗?”

    “不去。”

    “这些人你都认识吗?”

    “不熟。”

    “那你知道黄晶河怎么走吗?”

    “不知道。”

    。。。。。。

    “那你为什么陪我去?”

    “担心你把持不住,做了对不起你未婚妻的事。”

    。。。。。。

    到了晚上,两兄弟让家中侍卫领着去了黄晶河。

    与普通民坊到了二更就灯火全无不同,黄晶河畔的二更则是灯火辉煌。大晋国最为出名奢华的红灯街在夜晚就是晋阳大地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说起来这时谢神策第二次踏足这类烟花地,因为人生的十五年有十年是“气管炎”病发期(遗传基因强大),这辈子最大梦想之一似乎遥遥无期。因此对于摆脱魔掌的谢神策来说,对这男人的圣地还是充满想象和期待的。

    兄弟二人来的不算早,至少在他们来的路上就已经看到了不少各部大小官员的车架。

    黄晶楼,这名字绝对俗气,但也绝对够直接,一方面能用黄晶河命名的销金窟整个大晋就只此一家,另一方面,它绝对当得起黄晶楼这三个字,黄晶河畔最高,黄晶河畔最富丽堂皇,黄晶河畔最销金。简单点说,黄晶楼只招待两种人:显贵和豪富。

    但谢神策还是嗤之以鼻,怎么都没有怡红院来的顺耳接地气。

    谢家兄弟一进场,便引起了全场的关注。

    强大的家族实力和皇帝陛下近乎纵容的宽容让谢神威在晋都拥有极为特殊的地位,绝大多数人对他敬而远之;谢家小侯爷谢神策在淮扬道低调了十年,如今突然回京,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