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乱世权臣 >

第212章

乱世权臣-第212章

小说: 乱世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见到前几次出现在战场上的大白鱼骑兵。

    不过谢衣此战也没有摆出那两千西北陌刀。

    步兵的短兵相接要远远迟于弓箭手之间的较量,在这上面,晋军明显是占不到便宜的。在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之后,以刀盾兵为排头的府兵精锐率先接触到了秦军的大方阵。

    厚实的阵型以及密集的枪头,能够保证秦军几乎不费多大力就能压制住晋军的进攻,侧翼的轻骑总能在晋军做出应对之时及时的策应,以弓箭压制晋军的行动。

    晋军一度陷入不利的局面,不过在谢衣的指挥下,屡屡将秦军轻骑抵挡在外,大方阵也始终被拒之于晋军弓箭手射程之外,战况一度胶着。

    此战从清晨到正午,双方交战达两个时辰,战场已被浓烟遮蔽了太阳,入眼满是焦黑与血红。

    秦军最终无功而返,在大方阵的掩护下,有序撤退,谢衣下令以一支八百人的骑兵远远的尾随了一段时间后,也撤军了。

    这就是谢神策达到西线之后,参与的与秦军的第一场较量。

    只不过这个参与,是全程参观的意思。

    谢衣在虞家堡的行辕里制定了又一阶段的作战计划,之后与谢神策说了会儿话。

    “秦军与鲜卑人,与燕人,与山贼如何?”

    谢神策答到:“鲜卑人几乎全部骑兵,机动性极大,战争的自主性强,难以捉摸。燕人则是骑兵占绝大多数。侄儿在晋州的时候,看过慕容城的行军列阵,各种兵种的使用进退有度,十分厉害,其中幽州范阳铁骑又冲击力极强,与他对阵,压力更甚今日的秦军。山贼不必去说,组织纪律都比不上各国精锐。”

    “至于秦军,大白鱼骑兵没有出现,这一战还不能说明什么,侄儿不敢妄下定论。”

    谢衣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今天秦军的战力,连往日的一半都没有。你没有见过秦军展示完全战力的样子我要说的是,不要被秦军的表象迷惑了。今天这一战,我军阵亡不过三百人,秦军也相似,却打了两个多时辰,不是双方惜命,只做试探性进攻,而是调度合理的结果。”

    “在当年的函谷关大战之后,我在西线曾经与白颜的大白鱼骑兵有过交手,完全不输后来的奚人铁骑。秦人的河西军战力比之洛阳精锐府兵,丝毫不差。需要注意的是,秦军对于弓箭的使用,秦弩的厉害,你今天也看到了,相同的距离,无论是我大晋,还是草原人乃至是北燕,都处于绝对的劣势。”

    “今天领军的是河西军总管徐欢,他对于调度一事尤为娴熟,比之白良玉犹有过之,其人堪称名将,是个难缠的人,你要注意。”

    谢神策一一记下,然后取来缇骑的情报,对比归纳,然后总结出秦军河西军总管的徐欢的用军章法。

    不过章法这种东西,只能说作为参考,倚为战阵之上的破敌之策是不可能的。历代兵家都奉行“兵者诡道”的思想,行军打仗都力求让人捉摸不定,脱离窠臼,最是追求变化,力争奇正相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

    谢神策当然知道这样的总结不会有太大的实际作用,不过作为缇骑,记录分析已经是习惯,就当做是作业了。这样的材料以后当做一种参考分析也未为不可,虽然不一定正确。

    两天后,谢神策随着两百黑甲卫与一百斥候侦查秦军动向。

    这一拜斥候,就是由太行山山贼的军神尹中和率领。

    在夜间,谢神策等人在伍姓湖畔扎营,看着倒映着火光的湖面,谢神策就着星光想着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一些事。

    从讲武堂到太行山山贼,从四面树敌到各个击破,从朝堂到地方,谢神策觉得自己忙碌,这让他有些累。

    身体的劳累,多次受伤倒在其次,主要还是有些人再也回不来了,这让他在怨恨之余,产生了深深的无力。

    (ps:准时奉上!弱弱的求个推荐~。~)

    。。。

    。。。

第二百八十章 天边一线大白鱼() 
尹中和带领的一百名斥候,就是从他本部的三百亲兵中挑选出来的,经过西北军的训练之后,战力已经接近西北军的游骑兵,相当不俗。

    再见尹中和,谢神策没有什么多余的话,尹中和也没有任何多余的表示,除了必要的请示以及报告,两人几乎没有任何言语。

    尹中和有没有融入西线的气氛?执行任务的成功率是多少?与哪些人关系不错?又与哪些人交恶?谢神策统统不关心。

    之前是有过将尹中和纳入缇骑司体系之中的想法,但谢神策在结束与山贼的大战之后又改变了注意。

    尹中和为了山贼能亲身赴险,这一点他很欣赏。但在战局已定之后的彻底投诚,则让谢神策对其有了些不屑,虽然之后尹中和在对严杰崆的追杀中竭尽全力,但最终也还是没有杀死严杰崆不是?

    所以谢神策对尹中和还是不放心。

    谁知道尹中和是不是追上了严杰崆然后又放走了他,最后以错误的信息将自己滞留在了后面?

    谢神策是阴谋论者,这样腹黑的揣测,几乎就是顺理成章的。

    而在尹中和没能完成军令状而负荆请罪的时候,谢神策却只是微微笑了一笑,然后将尹中和派到了西线,美其名曰“戴罪+∽,。立功”。

    不相信是一回事,但谢神策也不会借机对尹中和做些什么,至于杀了他,更是不可能。

    这里面,有谢神策自己的考量。

    当然,派到西线不是借谢衣之手杀之,也不是存了什么险恶的心思要将尹中和玩死,只是出于更合理的安排罢了。

    事实证明,谢神策将其丢到西线战场上后,从未有过半句过问,尹中和也很好的发挥了他军神智囊的作用。在斥候营中的作用日显,很快就凭借军功晋升成为了队长,麾下有自太行山时的亲兵中挑选出来的一百人。

    尹中和为人谦逊、懂礼、守纪,又有谋略,善于表达,因此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获得了整个斥候营的喜爱。在多次受功之后,地位也水涨船高。

    谢神策看着远处洗刷战马的尹中和,微微的露出了笑意。

    也算一个不错的人才了。

    就着清水,谢神策简单的吃了一些东西,然后将食物包好,放进行囊里,走进帐篷,很快的睡着了。

    第二天,三百骑兵继续往西北查探,搜寻秦军可能的痕迹。

    临近中午的时候,斥候来到张镇,在这里,尹中和报告,发现了马蹄的痕迹。

    根据马蹄存留的深浅与大小来看,有一队百人规模的骑兵曾经过这里,约一个时辰前才离开。

    谢神策与尹中和才刚刚到这里,那么这之前经过这里的人,自然不会是晋军。

    不是晋军,就只能是秦军了。

    秦军有动向?

    谢神策下马,来到马蹄印记残留处,蹲下捻起一撮泥土,慢慢揉捏,仿佛是要感受马匹留下蹄印时的力量。

    有经验老道的缇骑黑甲卫说道:“是往东南方去的,跟我们来的方向有点偏,因此没能遇上。提督大人,是不是追击?”

    谢神策摇了摇头,然后说道:“不追,写成密信先寄回去,我们继续搜索,注意监视查探,小心让秦人发现。”

    尹中和说道:“提督大人,秦军的斥候出现在这里,一定是有原因的,属下建议,要不要先弄清楚秦军的意图?”

    摇了摇头,谢神策拍了拍手,站起身来,说道:“不用了,这是河西大马,速度极快,我西线的的战马虽耐力极佳,但凭借速度,难以追上。你之前也说了,秦军斥候离开也有一个时辰了,这时候去追,得不偿失。”

    “反正往东南,是我们的地盘,他们钻的越深,也就越危险。”

    否决了尹中和的建议,谢神策执意不追,继续向西北方查探。

    此时的主战场在山西道境内,谢神策探查的区域也都是大晋的国土,但因为之前秦军的推进,山西道靠近黄河的相当一部分区域,已经变成了沦陷区。

    坚壁清野之类的举措没有必要,也来不及,谢神策如今所在的张镇,周围的村庄还有晋国的居民,只不过从军事意义上来说,是一块飞地。属于两军谁来谁占领,撤走就没人要的这么一块地方。

    村庄的青壮年都已经逃到附近的城镇了,剩下的基本都是老人与妇孺,靠着丁点的粮食维持生存。

    谢神策没有进入镇子,镇子里面有两军的谍子,谢神策不想引起注意。只在原地等待与镇子里面联系的黑甲卫归队。

    有黑甲卫早大队人马大半个时辰进入镇子,估摸着也应该要回来了。

    果不多时,有数名黑甲卫飞奔而至。

    数人也不下马,就在马上抱拳说道:“提督大人,情况有变。”

    “适才过去的一百多人,确实是秦军斥候,目的不详,但我军安插在张镇的谍子已经遭到了袭击。”

    “卑职等只发现了一个幸存者,伤势太重,没能带回来。”

    “秦军斥候貌似是在找什么东西。”

    谢神策皱起了眉头。

    找东西?会是什么?

    但谢神策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

    按道理说,张镇这么一个不小的镇子,处在前沿阵地,有敌我双方的谍子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秦人怎么可能将己方的谍子连根拔起呢?

    蜂房在晋国还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吧?

    难道夏侯佉皇执蛟斓奈飨咔楸ㄏ低呈侵胶的么?

    打死谢神策也不信。

    夏侯伒哪芰θ绾危谢神策与周锦棉最是清楚,不说之前在谢神策改组缇骑司时还能够保持西线固若金汤,就是在近两年,在大晋最为危急的时候仍然能保持对山西道世族的绝对掌控,其人做事滴水不漏,可见一斑。

    所以说,这次张镇的谍子被秦人拔出,应该不会是夏侯伒氖误。

    不是自己人的失误,难道是叛徒?

    那也不可能。

    一个张镇,不管是秦军推进还是晋军反扑,都不是战略要地,秦人不至于在这样一个地方,因为找什么东西就暴露手中的底牌。间谍的使用,尤其是对方阵营中的暗桩的使用,从来都是极为谨慎的。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一个可能了。那就是他们早就被蜂房盯上了。以至于在今天因为找什么东西,被一举拔出。

    黑甲卫的到的讯息并不完全,实际上当黑甲卫找到那名拼死逃过一劫的谍子之后,就发现那名谍子已经不行了。而那名谍子至死也没弄清楚秦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谢神策感到了一阵的莫名,但他本能的觉得有危险。

    于是谢神策下令,直接向东边撤退,避免与秦人接触。

    然而“你说你想要逃,偏偏注定要落脚”一般,谢神策在当天下午,还是迎头遇上了回来的秦人。

    转过一道山坡,谢神策看见一道白色的线,从远处奔来。

    白色的线,自然就是秦军斥候。只不过颜色让人害怕。

    天边一线,如白云般席卷而来。

    大白鱼骑兵。

    (ps:晚上还有一章,大概十一点。)

    。。。

    。。。

第二百八十一章 交战() 
大白鱼骑兵。

    清一色的白盔白甲白袍,长枪秦刀,每人配秦弩,箭矢二十四支,机动性与战斗力都是世间之最。

    谢神策的神色变得极为凝重了。

    谢衣不止一次的给他与谢神威科普过大白鱼骑兵的恐怖,就在最近,谢衣还不断的提醒他要注意可能会遇到的大白鱼骑兵,说是兵力相同或是稍微超出的情况下,能不战就不战,若是处于劣势,则是不管其他,只管逃命要紧。

    而此时,谢神策两百黑甲卫与一百斥候,拢共三百人,遇上了将近一百五十骑大白鱼骑兵。

    尽管兵力上几乎是敌军的两倍,但谢神策的直觉告诉他,自己是处在劣势的。

    处在劣势,按照谢衣的话,什么都不用做,只管逃便是,然而现在的状况却是,逃也逃不掉的。

    只不过是三四里路,就算是要逃,以大白鱼骑兵的速度,这样空旷的地形,不要两刻钟就能追上。

    而且追上之后的短兵相接,对于晋军而言,就更加不利了。

    毕竟是逃跑之后被追上的,士气上就会处于下风。

    不能跑。

    这是谢神策的第一反应。

    于是在与两名黑甲卫队长还有尹中和4,。对视了一眼,谢神策下了决心。

    “我们面前的,是秦人精锐中的精锐!大白鱼骑兵!曾经的天下第一强军!”

    “我们将要迎战!”

    “不因为别的原因,就因为他们此时在我晋国的大地上策马!就因为他们此时脚下的土地是我们晋国的,是我们的!”

    “我知道大白鱼骑兵的意义,知道他们的战力,也知道我们的战力!会有人以为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

    “但本提督要说的是,你们错了!”

    “当年白颜的大白鱼骑兵被我大晋西北陌刀打败,就证明了他们也不是无懈可击的!他们也是人,也会失败!”

    “既然他们以前会失败,那么现在为什么不能?”

    “同是大晋强军,陌刀军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一样能做到!”

    “缇骑与西军斥候并不弱于大白鱼!他们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这里,就是对我晋人的讽刺!就是在挑战我晋人的底线,就是在践踏我晋人的尊严!既然如此,我大晋士兵,唯有一战!”

    “杀!杀掉秦人的嚣张气焰!”

    “杀!杀掉秦人的狂妄无知!”

    “你们可敢与本提督一道,杀他个血流成河人仰马翻?”

    谢神策环视四周。

    沉寂一息,身后的三百骑猛然爆发出一声惊天的呐喊。

    “有何不敢!”

    “好!”谢神策抽出汉刀,大声说道:“今天就让那些自诩天下第一的秦人知道,我大晋不光有让他们胆寒的陌刀,还有骑兵的战刀!杀!”

    “杀!”

    “杀!”

    “杀!”

    呐喊过后,潮水般的,以黑甲卫为前锋,三百晋军骑兵雁翅形展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