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乱世权臣 >

第305章

乱世权臣-第305章

小说: 乱世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解花若有所思,然后说道:“还有一件事要问你。”

    “你说。”

    “太湖楼的姑娘是谁?”

    “哪个姑娘?”

    “太湖楼的。”

    谢神策的眼皮微不可查的动了动,然后说道:“我们在滁州城,太湖楼在无锡。。。。。。哦,你说慕容姑娘啊。”

    “慕容姑娘是谁?”

    “一个商人,我在无锡城外的时候顺手帮了她一些小忙。”

    “只是帮了一些小忙?”

    “那不然嘞?”谢神策将他与慕容姑娘相识及之后的事情,略去了一些要点说了一遍。

    王解花将信将疑,然后将此事略过不提。

    谢神策背后已然汗湿。

    不用说,这件事肯定是王逵告诉王解花的。

    太子并未在淮扬道呆多久,在三天后便启程了。王臻携淮扬道众官员,王鼎携淮军大小将领送行。

    谢神策头一天在琅琊山上与老禅师辞行,临别的时候,大师兄将曹冠交给他,让他给曹冠安排一个去处,最终谢神策答应将曹冠送到西北军历练。

    王解花与父母离别,两眼有些红肿,此时坐在车中情绪低落,谢神策看在眼里,不由得一声叹息。

    他向王鼎方向看了一眼,互换一个眼神之后,便上马前去。

    出了嫁的女子回娘家本就不容易,再加上晋都与滁州相距极远,如果不是老尚书去世,王解花很可能十年都回不了一次娘家。

    二十天之后,太子还京,谢神策回到了威侯府。

    回到家的谢神策给老太傅写了一封信,将在淮扬道发生的所有事情都详细的叙述了一遍,然后提出了几个问题,寻求解答。

    老太傅在几天之后回了一封信,只说了简单的几句话,谢神策看到之后便心安了下来。

    老太傅的指点很简单,就是让谢神策将精力放在重点上。

    换句话说,老太傅以为,谢神策的重点不在淮扬道,而在西北。

    谢神策很快明白了老太傅的意思。

    所谓抓住重点,不在无谓的事情上浪费时间,积蓄力量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才是关键。

    西北是谢神策拟定的未来基地,一旦谢家能够掌控西北,就算是晋帝要对谢家下手,也要掂量。

    司马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只是谢神策仍旧有些放不下那些巨额的利润,心中也为王臻的背弃而不忿。

    不能释怀,其实与心胸并无太大关系。还是眼界格局。

    谢神策很明白,以他目前的胸襟气度,还很难做到“失城十座不损一人而我则无损”的境界。

    老太傅很早的时候就说过让他将眼光放远一些,谢神策并非做不到,只是还不成熟。对于一些事情,他还是有介怀,对于一些人,他还不能真正做到等闲视之。

    每遇大事有静气,是他一直在学而且做的不错事情,但离完全的制怒,则还有很远的距离。

    。。。。。。

    。。。。。。

    乌云密布,仿佛是要压到地面上一样,寒风像刀子一样将地上的草皮割碎,然后卷到空中,呼啸着往人类聚居的地方涌去。

    一顶顶低矮的灰色牛皮帐篷在一个斜坡后散乱的分布着,每个帐篷四周都压上了巨大的石头,以防止帐篷被风刮翻。

    一名大汉躬身爬进了一顶帐篷,结成小辫的头发与胡须被风刮起,等到他将帐篷的门顶住才落下来。

    “王子,估计暴风雪就要来了,我们的粮食不多了,这样下去,恐怕完成不了任务了。”

    昏暗的帐篷里面有一盏豆大的小油灯,一名尚且稚嫩的少年正在看一幅地图,听着这话,说道:“我们还有两百里,才能到达鲜卑人最近的一个牧场,只要到了那里,就能获得牛羊、烈酒,甚至还有女人。”

    那汉子迟疑了一下,说道:“秦人不是东西,让我们在这个时候偷袭鲜卑王庭,是想让我们为他们去死!王子,之前某说的话。。。。。。要再说一遍!我们走了吧!不回去了!一走了之,二十年过后,王子自然能靠着自己的力量杀回去!何必靠那秦人!”

    那小王爷抬起了脸,接着昏暗的油灯望着那个面容粗犷的大汉,说道:“达奚叔叔,没这么简单的,像那个秦人说的,我们这些人,就算是逃到草原上了,也活不了多久的,只有依靠他们秦人,才能生存下去,我们是走不了的。不说我们人少,就算有足够的人,没了天山,我们也还是孤魂野鬼。达奚叔叔,等暴风雪过去吧,让族人们在坚持几天,那个部落人不多,我们会挺过去的。”

    达奚看着少年的脸,咬着牙齿,最终叹息一声,掀开门帘出去了。

    少年小心的护着油灯不被风吹灭,继续查看地图。

    这个少年,就是奚人大首领的儿子,占达山。

    此时他正率领着两百奚人王帐狼骑,千里奔袭鲜卑人的草场。

    但由于天气反常,他们意外的遭遇了暴风雪,而且粮食也不多了。但他们只能等。

    三天过后,暴风雪停了。

    奚人的狼骑再次上路,只是原本两百人的队伍,这一次只剩下一百八十人了。

    剩下的二十人,全部永远的留在了雪中。

    占达山骑在马上,回头看了一眼那些插着黑幡的沙包,夹、紧马腹,继续往前。

    两天后,鲜卑人最西南的一个牧场被马贼袭击,那个小部落的战士全部战死,剩下的无论男人女人老人孩子全都成了奴隶,最终在几天后与他们一同踏上南归道路的,还有数千头牛羊。

    达奚建议道:“王子,那些老人和女人只会浪费粮食,如果不杀了他们,还请将他们放掉。”

    这个时候将老弱妇孺放掉,其实就是变相的杀死他们。

    而在返程的一路上,已经死了很多人了。

    占达山摇了摇头,说道:“还有四百多里就到部落了。只要将他们中的一半带回去,就是胜利。老人不能打仗,但是能够织网,他们会制造工具,会搭建帐篷,只要给一定的好处,他们也能发挥作用。”

    “如今我们人少,这段时间的劫掠,拢共加起来也不过千人,力量太过弱小。所以只要是人,现在就都对我们有用处。他们是我的财产,我不会丢下他们。”

    达奚于是不再说话。

    曾经强大至极的奚人王族,如今只剩下一个小王子。曾经强大到没有敌人的王帐狼骑,只剩下不到四百人。至于曾经人数虽少但战力堪称天下最的奚人铁骑。。。。。。如今已经不再是他们的了。

    而流落到秦人国土上的他们,不得不仰人鼻息,为异族战斗流血,换取生存的条件。

    终于,在距离汉人新年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占达山带领着一百七十名王帐狼骑回到了他们的居住地,随行的还有一百匹马与将近一千五百头牛羊,以及近百奴隶。

    当然,那些奴隶现在都是青壮了。

    。。。。。。

    。。。。。。

    谢神威在雪地上练刀,斩马、刀如同猛虎,将雪地上的雪花卷起,呼啸着向四周蔓延,在远处的门槛上,站着一对母女,穿着白色的棉衣,前面是白雪,后面是粗犷的建筑,很是宁静好看。

    “娘亲,爹爹好看。”

    小女孩儿仰起冻的红彤彤的小脸说道。

    何若雀将她的小手握在手中,笑着说道:“昨天你也说舅舅好看,那你喜欢舅舅多一些还是爹爹多一些?”

    小女孩儿被问住了,思考了很久,说道:“爹爹。”

    何若雀一怔,然后问道:“为什么?”

    小女孩儿说:“因为以前舅舅在的时候娘亲也不开心,只有爹爹来了娘亲才经常笑。所以我更喜欢爹爹。”

    何若雀笑道:“这话娘亲可不会告诉你舅舅。”

    小女孩儿为难的说道:“可是我也很喜欢舅舅啊。。。。。。娘亲一定不要说,舅舅昨天说,过年的时候会送我一匹小马驹的。”

    何若雀笑着,看了眼收刀的谢神威,说道:“接你爹爹回来。”

    于是小女孩儿慢慢的下了台阶,然后迈着小短腿在其膝盖深的雪地里艰难的奔跑,一边跑一边喊道:“爹爹,爹爹。”

    谢神威像是冰山一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嘴里不住的说着:“慢些慢些,别摔着了。”

    站在台阶上的何若雀看着这一幕,微微的笑着,脸上有着淡淡的红晕。

    而在不远处的拐角,一个身材修长的男子牵着一匹红色的小马驹,看着这一幕,缓缓的转过身,低着头走开了。

    (ps:第二章!呼。。。。。。没能万更,不过会不定期爆发的!加油!

    真的很喜欢贺若缺的孤独……)

第四百零七章 西北商路() 
临近新年的西北雄城铁门关比以往要更热闹,就算是黄沙铜炉两关,也因为节日的喜庆多了许多暖意。

    不过这只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因为家里的亲人,或是父叔丈夫,或是兄弟儿子,都有几天的假期。新年团聚不仅意味着来年的好兆头,更是现世的幸事自家没有人战死。

    然而往年,如果要是照着常年在边塞吃沙子的军汉们来说,其实过年倒真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虽说年假有几个银钱可以为自家娃儿婆娘扯几尺布缝个新衣裳、买两双鞋,阔气一些的还舍得买十个大钱的灯笼让自家小崽子快活炫耀。家人多了笑容,他们却还是有些不习惯。

    毕竟姑娘们也是要休年假的,赌场也照例不开门。

    可如今的军汉们却不至于如此,西北的娱乐可不仅仅局限于窑子与赌场了。

    大晋西北,自从来了一个姑娘家家之后,就有了很多的变化。

    西北是大晋边关,而依照各朝各代的传统来说,边关历来油水极多。

    西北连接鲜卑大小部落,与秦人也有接壤,加上因为西北军的强大,给予了许多商人以安全感,因此西北商业一直极为繁荣。

    正经的商业往来,走私,马贼销赃几乎每一件商品都**要经军方的手。而每经手一件商品,军方就能刮一块银钱下来。

    就算是走私,如果你不把军方先喂饱了,那么西北铁骑就是草原上最凶猛的马贼。

    至于马贼销赃,劫过来的无论是丝绸瓷器,还是马匹奴隶,最好的销售渠道反而是军方。只有军方才最敢接手这样的东西,也只有军方敢于跟他们长期合作而不担心有人找麻烦。相对而言,军方给出的价钱虽然不可能高,但只要说定了,该给的还是会给。至于黑吃黑,那就是马贼们犯了忌讳。

    所以关外道每年获利不在少数,而西北尤甚。

    所以每个西北的将军,无论大小都有不错的宅子,就算是没有宅子的,至少也在晋都囤积了不少金银。

    西北军能够在朝廷逐年减少漕运的情况下顽强生存这么多年,不得不说与西北军设立下的宽松的经商政策有很大关系。

    在王青盐来之前,西北的商税极为繁杂的,名目众多,甚至还有重复收税的。

    而收税的军方,只要你能交得齐税,那么只要你开门做生意,无论大小,军方就是你的靠山。

    而如果交不齐税收,那么军方还有很多的方式让你偿还。

    比如以资产抵债,做劳役,帮军方务工,甚至是充当临时士兵等等。

    西北经商不设限制,给西北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但也给军方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早年姜起为了管理这么多的事务,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笼络读书人干事,以至于形成了一个专门的部门。而养这么多部门花的钱,也不再少数。每年西北军因为商业纠纷而出面的丑事,也不在少数。

    王青盐来之后就不一样了。

    首先是整改了很多不规范经营的店铺商家,从铁门关开始一直到整个关外道,最后是管理整个对外贸易,以至于走私劫掠都制定了一套规章制度。

    这套制度得到了姜起的大力赞同,但在起始阶段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他们的利益。

    无论是是将军还是校尉还是都尉,都与做生意的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然而在姜起的执意推行之下,只是三个月就将众多不平抚平了。

    毕竟不断增加的真金白银摆在那里,很多人也就默认了王青盐的做法。

    而开始反对最激烈的文书部门,在经过王青盐的细心安排之下也开始转型,基本上也没人再反对。

    王青盐的大部分整改固然让军方加重了负担,比如说军方负责安全,大宗货物可以秘密申请军方匿名护送等等都让军队疲劳,但无疑让本来杂乱的西北商业流畅了许多。

    而直接体现出来的好处就是商人的往来更加频繁,草原上的劫掠也减少了许多。军方到手的钱更多了。

    如今的关外草原上,很多马贼都已经改行做了雇佣军,他们有鲜卑人与西北军都承认的身份证明,只要不犯法不越界,就可以随意的接手护卫任务,换取酬劳。

    这是王青盐的一项创举,得到了全体商人乃至是马贼的一致拥护。当然草原上不服从这一提议的,如今基本上都做了死鬼。

    就是鲜卑人的一些小部落,都开始慢慢加入这样的行列之中。

    晋人的商队可以最大限度的安全来往,在为鲜卑人送去货物的同时收购药材皮毛以及马匹。

    鲜卑人在获得晋人的茶叶丝绸瓷器的同时,将储存的货物通过这条路运过去,普通族人在获得生活必需品的同时,部落酋长们也能收获大笔财富。

    而他们的军队,就是财富不被侵吞的保证。

    这是西北与鲜卑人的默契。因为离不开,所以双方都在尽力维护这条商路。

    西北的漕运因为谢神策的河工述疏而渐渐恢复,但是姜起仍然不愿意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而且他也没有刻意隐瞒,就算是这些政策,他也都不禁止人们散播。

    在缇骑的监听之下,姜起不认为能够瞒过晋帝很久。就算缇骑司提督是谢神策,他也不会认为就能串通起来瞒过晋帝。

    之所以要瞒,还是因为害怕漕运被再次遏制。而最终又没有瞒,是因为瞒了反而适得其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