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乱世权臣 >

第311章

乱世权臣-第311章

小说: 乱世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神策接过包着红薯皮的油纸包,心道这话你吃之前怎么不说?只是心里这样想,脸上却笑着说道:“得,您说的我记住了。”

    钱老摆摆手,于是百官在他身后,依次穿过宫门。

    司马瑜在经过谢神策身边的时候笑了笑,谢神策恭敬的弯腰行礼。

    不久之后,含元殿前升起了熊熊火焰。

    谢神策看着那火,想着那一年还是自己陪爷爷点燃,心里有些感慨……

    老头子……但愿你能一直那样骂我,如果有一天晋都听不见你的声音了,或许我会很伤心吧……

    你是爷爷现在唯一的朋友了。

    谢神策在下午的时候觐见晋帝,简单的分析了一下奚人内乱带来的影响。在最后要结束的时候,晋帝看似漫不经心的提了一句“西北通商做的还不错”,让谢神策吃了一惊。

    西北商路并没有完全开发出来,至少目前还只局限于关外道、山西道与鲜卑人的贸易。

    而更为系统、大宗的晋商、淮商还未完全重视这一块,或者说也还在观望。

    毕竟这只是西北一隅,不代表整个大晋,而晋帝的意思,还不明确。

    也就是说,一些真正的富商大贾对此并不乐观。

    因为一些人隐约觉得西北此举已经触犯了晋帝的底线。

    北方军也做生意,但是北方军的生意是挂在朝廷名下的。每年所获得的收入还要按照比例向朝廷上交税银。虽说上交的税银在充入国库以后会一分不差拨回去作为军费,但至少程序上、名义上,是朝廷在主导。

    而西北通商则不然。

    这是出于自给自足的目的。

    换句话说,这是西北的事情,不是朝廷的。

    所以人们不看好西北就情有可原了。

    西北财政自由,实力强大,是要割据,还是自立?

    大晋已经有了一个不听话的北方军,要是西北军再……

    后果不堪设想。

    谢神策明白有些商人的考虑,同时也理解晋帝的顾忌。然而顾忌之余,只怕也有些力不从心。

    去年与秦人的大战让晋帝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面对外敌的时候,终究还是西北军最能打。西线府兵在面对河西军的时候,脆弱的就像是瓷器。

    也亏得谢衣硬是用这堆瓷器抵挡住了秦人的利刃。

    而今年收到的情报表示,奚人又内乱了。

    这就表示,秦国最大的威胁没有了……他可以掉过头全力对付大晋了。

    所以这个时候,单靠西线府兵御敌……是做梦。

    最终依靠的,还只能是西北军。

    既然如此,那就要保证西北军最强的战力。

    而战力的保持,还是在一个字上——钱。

    谁都知道,最强的军队从来就是用最多的金钱堆出来的!

    我有钱,可以买最好的战马。

    我有钱,可以买最坚固的铠甲。

    我有钱,可以买最锋利的兵器。

    我有钱,可以招募到最勇敢的士兵。

    只要有钱,甚至连粮草补给都完全不用担心,能无限的强大。

    西北军要想保证战力,同样不能缺了钱。

    西北通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强大西北军的战力。

    一念及此,谢神策便明白了晋帝的心思。

    不是晋帝愿意看到西北通商,而是目前的状况,不得不让西北通商,以寻求西北军的强大和稳定,抵抗将来秦国可能发动的倾国之战。

    走出皇宫,谢神策笑了笑。

    晋帝这是在给自己警告么?

    然而……这个警告确实有些苍白无力。

    随后谢神策心中警惕了起来。

    有人越过了他直接向晋帝高密了。或者也不是缇骑的人,而是晋帝自己的眼线。

    这个人要挖出来,留着绝对是个祸害。

    谢神策回到了威侯府,静下心来将西北送到的情报与奚人的情报仔细的分析了一遍,然后晚上去大伯家赴宴。

    谢神策就在客厅与几名姐夫以及大伯的军中袍泽说话,王解花等一干女眷在后院闲聊。

    “……听说奚人内乱了,大首领粘罕博律已经战死了?”

    谢衣笑着说道:“凤之应该很清楚,说说?”

    谢神策于是说道:“奚人确实内乱了,而且奚人大祭司也就是大首领粘罕博律确实死了。占布什尔族仅以四百人身免。如今控制着奚人诸部的,是奚人的前任王辅娄靖涵。”

    “娄靖涵?”

    在坐的几乎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是一个入赘到奚人部族的汉人。”

    “汉人?”

    “居然还是入赘的?”

    “实在野心勃勃,实在心狠手辣。”

    一些人看不起娄靖涵,一些人也是称赞不已。

    其实谢神策对于这个娄靖涵,倒也是佩服的紧。

    一介汉人,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流亡到奚人部族,忍辱偷生做了赘婿,然后逐渐掌权,最终寻觅时机,一举登顶。

    这样的人,无一不是有着强大心性的人,着有阴谋家政治所应该拥有的一切美好品质。

    “我倒是对这个娄靖涵比较好奇。”

    谢神策于是将娄靖涵的事迹说了一遍。

    这不是太大的机密,周锦棉已经查的比较清楚了。

    说完,谢神策总结道:“此人……堪称枭雄。”

    谢衣也深以为然。

    大姐夫皱着眉头说到:“然而此人既然杀了当初栽培提携他的粘罕博律,可见得也是一个阴险小人。”

    谢衣满不在乎的一挥衣袖,说道:“奚人以成败论英雄,不能以汉人的仁义礼智信来要求。”

    大姐夫有些尴尬。

    谢神策笑了笑,没有说话。这个大姐夫到底还是中原世族出身,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时下最规矩主流的三观。对于奚人的风俗,确实难以理解。

    然而这样的背叛、仇杀之类,绝对不是汉人鄙视奚人的唯一理由。

    近亲通婚,配偶父死子继,许多中原都极少使用的残酷刑法等等,都是汉人眼中蛮人之所以是蛮人的原因。

    “那个逃出来的奚人小王子呢?”

    谢神策说道:“应该是归附了秦人。”

    “何以见得?”

    “缇骑的情报中有提到过,这次奚人内乱,很可能有秦人的影子。”谢神策解释道。

    “原来如此……”

    “这就是了。”谢衣说道:“娄靖涵一介赘婿,即便是掌握了一族大权,也不见得能够联合大半奚人谋反,所以说,有秦人的影子是再正常不过。”

    “而秦人在促使奚人内乱之后,本意应该是让奚人诸部各自攻伐,自己削弱自己,直到最后彻底灭亡。如果秦人还有那么一点眼光的话,甚至会扶持其中一支,让其灭掉其余诸部之后,收为己用——奚人的骑兵可是很好用的。”

    “而凤之说那个小王子可能投靠了秦人,哈哈,也就说明,秦人原本的计划失败了。奚人诸部没有互相攻伐,反而是联合起来了——凤之也说了,他们现在有了新的大祭司,就是那个汉人。”

    “所以说,秦国计划破产,奚人的威胁并没有完全的祛除。那么此时,那个小王子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谢神策暗暗赞叹谢衣的老辣。

    (ps:第二章!!评书区混乱,大家不要担心,有坏人搞破坏,网站已经在处理了。)

第四百一十五章 老军头;大学士() 
谢神策对谢衣的感叹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他发现,在坐的老军头们,都很老辣。▲∴,

    谢衣的话刚说完,一名瞎了一只眼、须发半白的汉子拍掌大笑道:“大帅说的有理!只要能将那个小王子控制住,就可以给那个娄靖涵制造无穷的麻烦。”

    又一人说道:“娄靖涵应该就是秦人最先扶植的那一股势力,但遗憾的是,他在获得了足够的好处以后,拥有了强大的实力,于是便不再愿意当秦国的傀儡。所以秦国与奚人之间于是就有很大的矛盾。而对于一些人来说,或许秦国还得为他们背叛粘罕博律背上罪名和骂名

    再有一人说道:“如此一来,小王子站到了秦人一边,那么局势就可能变成小王子召集旧部为父报仇的情景。”

    “如此,秦人坐看群狼斗,便可以把一切都牢牢掌握,然后伺机东进!”

    “好一个狼子野心!好一个滴水不漏!”

    “能做出如此完美计划的人,当真是天才!”

    “如果有机会,老夫定要将他的头颅取来,敬他三大碗!”

    “哈哈哈……”

    众人层层分析之下,竟然是将秦人的计划近乎完整的再现。而这些老军头们只用了片刻功夫,分析的结果便与谢神策苦思良久的一般无二。

    这帮老军头真是……厉害。

    明显,客厅的几人除了大姐夫一个人还有些晕晕乎乎以外,其他人都基本上明白了事件的整体过程。

    “秦人如此做法,不过是为了对付我大晋而已。”

    “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从此之后,只怕我西北军要更为艰难了。”

    “希望陛下不要将我西北军分做两部。”

    “分军?陛下真要做得出来,老夫就撞死在宫门前!”

    “还是这火爆脾气,就不能往好处想。”

    “那又怎地?未虑胜先虑败,若是我西北军从此一分为二,西北军还是西北军吗?当初裁撤西军移师西北岂不是多此一举?”

    “总之事情还没有定下来……”

    “总之西北军不能分家!”

    几个老军头吵吵闹闹,客厅好不热闹。

    这种情况,就是谢衣也不会阻止,有时候还会发表几句自己的看法,也不看时机,也不在乎会不会添油加火,让争吵更激烈。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争辩就理所当然的变成了争吵。

    “瞎子!你强词夺理!”

    “娘咧,老子瞎了一只眼睛还不是为了救你!要不然你早就死在了苏州城下!这时候有命骂老子!”

    “老子第一个登上无锡城头,受伤最重,要不然打苏州城用得着你救?”

    “两个混账!大帅府上岂容你们咆哮!”

    “你他娘的哪根葱,闭嘴!”

    “老子吵老子的,不愿意听滚一边去!”

    “你娘的!敢吼老子!”

    “……”

    谢神策看着一帮年过半百、个个穿的像是富家翁一般的老军头,有些头大。

    这些人都是跟了大伯二十多年的老兵,都是参与了当年宋晋大战的老人,有几个甚至留下了一辈子的残疾。比如瞎了眼的,缺了手指的,腿脚不利索的……

    谢神策看着他们脸红脖子粗的指着对方骂娘,突然觉得很感动。

    “瞎子钱炳是当年校刀营的伍长,后来跟了我。”

    “右手缺了三根手指的郑二指当年是给我牵马的小卒。”

    “斜着坐的范长腿在苏州城水门下膝盖中箭,长腿成了瘸子,那一营就他一个活了下来。”

    “年大嘴脸上的疤是跟奚人拼命留下来的,那次是为了救我。”

    “梁海是降卒,他的家人都被宋人杀死了……”

    谢衣不管他们吵架,而是用手指着他们,一个一个说给谢神策听。

    谢衣说着,谢神策听着,那些老军头的声音便小了下去,然后有人开始哽咽。

    “……他们,都是我西北军的人。”

    “所以你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吵起来了吧?”

    谢神策轻轻点头。

    “他们都是跟我我十几二十年的老人。都是天南海北的人,有的还是外族,年大嘴就是鲜卑人。但他们都是西北军士兵。他们在西北军中,最少都呆了十年。有些人在西北军中的时间甚至比你活的时间还要久。”

    “对于他们来说,西北军就是他们的家。西北就是他们的根。所以他们不想看到西北军分家。”

    谢神策沉声道:“我不会让西北军分家。”

    谢衣拍了拍侄子的肩膀,然后说道:“哭什么哭!要是舒服日子过久了,回头滚回西北吃沙子去!”

    年大嘴裂开了大嘴笑,脸上伤疤扭曲的吓人,嘿嘿说道:“大帅让我们回去,我们可就真回去了。”

    “就是,晋都呆着虽好,可就是不自在。”

    “可不是,世子走了以后,晋都的二世祖们又死灰复燃了,一个个跋扈的厉害,我看着不舒服。”

    “还不是在晋都,打不得。要在我西北,早上手了。”

    “牛皮吹的不小,那些将军公子你也敢打?”

    “他别让我看出来啊。”

    众人说说笑笑,仿佛刚才的凝重根本没有发生过。

    这时候,一个侍女过来,说是晚宴已经备好了,请大家过去。

    谢衣家的晚宴不同于威侯府的一大桌子,而是男女分席,开了两桌,分外东西两个院子。谢神策在东边,王解花等人在西边。

    这边男人的一桌,自然是喝酒划拳行令,谢神策酒量不错,尚能应付,而大姐夫则是喝到一半就被抬下去了。

    谢衣喝酒极为豪迈,号称千杯不醉,一连拼倒了两个,上了趟茅房回来继续拼。

    谢神策在他回来以后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药味,于是断定老家伙做了弊,肯定是抽空醒了个酒,心中大为鄙视,但是没有揭穿。

    谢神策酒量本不差,但喝到最后,谢衣酒兴大发,竟然不知从哪儿抱出来两坛割喉刀子,这下子就是谢神策也撑不住了。最终也不知道怎么出的帅府,只知道在马车上王解花问了很多话。

    酒醒已是半夜,王解花与彩衣又起来给谢神策更衣,最后弄到下半夜才睡。期间王解花什么都没说,只是谢神策觉得王解花的笑有些渗人,而彩衣的眼神……是同情?

    第二天,谢神策被自己的梦吓醒了。

    他梦到他将所有的秘密都告诉了王解花,包括给王青槐王青盐的吊坠,密会徐锦鱼,慕容姑娘,李念儿……

    醒来之后的谢神策见到王解花的笑容有些心虚。

    然而王解花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谢神策无形之中像是矮了一头。

    吃过早餐以后夫妻二人去了周锦棉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