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乱世权臣 >

第483章

乱世权臣-第483章

小说: 乱世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人的土匪与草原上的马匪可是两个概念,后者的成员基本上都是优秀的草原骑兵,而前者,或许只是拿着锄头铁锹的武装泥腿子罢了。

    之前又不是没见过。

    只不过……能达到上万人的规模,想来真打起来,还是有些实力的。

    但随后一名亲卫告诉他,当年晋国缇骑司的提督,带着几百人就打败了太行山中原来的十万大军后……

    于是纳罕将军一拍屁股,就启程了。虽然启程之后,他很是后悔自己的冲动。

    该多准备一些吃的用的,万一那帮穷光蛋做出来的饭食不和高贵的燕国贵种的胃口,那才实在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而且,既然是土匪,那里的姑娘肯定尖嘴猴腮又黑又瘦——有钱有势力的人家才养的出漂亮姑娘,既然是这样的家庭,又怎么会沦为土匪呢?

    所以纳罕还担心那里的姑娘不好,后悔没有带两个侍妾过来。

    毕竟是公务顺带旅游嘛,放着大城市不呆跑去深山老林,总得对自己好一点儿。除非路上出什么事。

    谨慎的纳罕将军带着一丝的疑虑来到了华夏城,然后发现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这个……山寨,建设的还算干净,道路也还算宽敞。

    房子的样式居然比那些城市里的还好看,而且很适合防守作战。见鬼,这样鸟不拉屎的地方,谁脑袋被驴踢了费时费力费钱过来打?

    更重要的是,纳罕将军发现,这里的饭菜很可口,不管是河北道著名的面食还是传说中晋国的淮扬菜,这里居然都有。

    ……姑娘还跟热情,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干瘦,都很健康强壮,所以都很美。

    (经过兵灾的筛选,在这里的姑娘谁不是健康且强壮的?瘦弱的也不会出来干活了。)

    在一个草原文化根深蒂固的贵族看来,毕竟强壮的女人,才能生出优秀强壮的后代。

    只可惜的是,这些姑娘并不提供特殊服务。

    这让纳罕将军很郁闷,为此当着华夏城接待的面,很是不愉快了几次。

    如果说,吃的好,饱暖之后不能淫、欲是身体上的不爽,那么一连十来天都没能见到山寨的头领,则让纳罕实实在在的感觉被羞辱了。

    我是上国派来的天使,是为你们这群迷路羔羊带去青草与露水的天使,你们居然不受我的召见?!

    简直太失礼了!

    于是在一次午饭后,纳罕将军发了脾气。那名接待于是灰溜溜的回去请示,首领何时能够接见他们。

    纳罕在傍晚就得到了回复。

    三天后。

    固然纳罕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然而也明白,自己虽然代表了绝对强势,但在大山里,有些时候,威风逞出来就好,咄咄逼人就不妥了。

    况且这几天又不是没见过华夏城的士兵。

    纳罕自认为,在不知道具体战力的情况下,单从士兵的装备来看,已经快要赶上晋国二线的士兵了。

    这说明他们多少有点战斗力,所以自己这一百多人,还是不要太嚣张的好。

    于是纳罕便耐着性子又等了三天。

    三天之后,果然见到了这个什么华夏城的头领。

    只是……这是头领?怎么比自己还年轻?

    一瞬间纳罕觉得自己被骗了,是不是对方随便找了一个人来糊弄自己?

    随后纳罕用正式的礼节通报了自己的身份,以及……重新确认对方的身份。

    “纳罕将军,我就是华夏城的首领,你可以称呼我为大首领。”

    纳罕心中还有疑虑,然而一开始代表华夏城接见他们的最高级别的头领都对他毕恭毕敬,也就打消了。

    “既然如此,大首领,本将军作为大燕国的将军,代表了我国右相希中都大人的意志,愿意……”

    “你说什么?!”

    “呃……大首领……”

    “钱三家的母马产崽了?几个?哦……只有一个啊,快带我去看看!”

    “啊?”

    纳罕啊了一声,仔细看看才发现那个年轻的大首领并不是在和自己说话。于是他有些生气,

    “啊哈哈,那个将军是吧?那个将军,实在不好意思,本大首领有要事急需处理,恕不能奉陪,失礼了失礼了……”

    “你!大首领本将军可是……”

    谢神策一脸歉意,笑道:“哎呀哎呀,实在抱歉的很呀,不过那个将军,酒菜还是备下了的,你稍后自去便是,我这边不能奉陪啦。”

    “不过你的来意,我却是明白的,你们燕国贫穷,仰慕我中原文化也是可以理解的,放心,这段时间就在此好好游玩吧,我先走了,恕不奉陪……”

    “大首领……你这……”

    纳罕愤怒难言,就在他欲要爆粗口之际,谢神策已经消失在门口了。

    这……太气人了!居然为了母马产崽就把我们撇在一边?!

    特么本将军还没有马崽重要么?!

    这是**裸的无视,是对我燕国勇士最无情的羞辱啊!

    不能忍!

    谢神策走出很远之后,听见了身后燕人的咒骂。

    此时,原本一脸笑容的谢神策,已经满脸冰霜。

    燕人的手,这么快就伸过来了……

第六百二十章 大与小的细节() 
燕人的手伸过来,带着些许偶然性。

    毕竟华夏城强大起来时,获得比平时更多的关注,是必然事情。

    只是燕国……在河北道仍然算不上立足已稳,如此急匆匆的将目光投到这深山里,是因为……他们太清闲了。

    与司马弼不同,如今占据燕国朝堂大势的右相一党,奉行动则攻势如火,静则步步为营的原则,现在主力都在轮休。

    冀州又打不下来因此一部分主力配合司马弼攻城,其余的全部休整——尽管他们已经在雨季休整了几个月。

    定期的轮换,主力一面休整一面练兵,能够在战争开始之时,第一时间起兵。

    燕人一面占着便宜,一面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百无聊赖之际,便将视线移向了河北道周边。

    于是,近段时间如火如荼的华夏城,便进入了视野。

    这纯粹是碰巧。如果不是因为清闲到一定的程度……燕人才懒得管什么土匪流民。只要他们不添乱,那么怎么折腾——又不是我的事,这是晋人需要操心的。闹得越厉害,作为看戏者的燕人越开心。

    至于谢神策,此时还不能确定燕人来华夏城是既定方针还是偶尔兴起,于是决定先观察观察,再试探一番。

    这就是谢神策晾着乃至是怠慢纳罕的原因。

    于是不久之后,在纳罕再一次发怒之后,谢神策得知了纳罕此来的最终原因。

    招降……

    谢神策心里呼了口气。

    辛亏当时没有让他在接见时候说出来,否则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倒是不好说也不好做了。

    毕竟他是华夏城的首领,归降、投降不投降,大伙儿首先要看他的意思。

    他说打,不一定会打,他说降……改正不太可能降。

    但毕竟要他的态度。

    表态是很关键的。

    在谢神策看来,表态,那是一定要的,偏偏不适合是那个时候。

    因为太突然。

    如果他拒绝,双方必然交恶,如果同意,就会寒了手下人的心。

    别忘了谢神策手下的人,八成是被兵灾祸害的河北道流民!

    不过谢神策也根本不会投降。

    汉奸?怎么可能……

    又数天之后,纳罕将军在一家规模还算可以的酒馆吃酒时候,意外的看到了一起事故。

    两个人因为讨论燕国姑娘而打了起来。

    被打的人很有理,他说燕国姑娘也是姑娘,也有好姑娘,这话博得了纳罕的好感。

    打人的家伙并没有道理,说所有的燕人都是丑陋的,都应该被杀死!这话让纳罕将军怒发冲冠,几欲拔刀相向。

    只是忍住了。忍住的原因,不是因为纳罕将军热爱和平,而是随后发生的状况。

    只是呼哨几声,便有二三十人聚拢过来,帮着不讲理的人,围殴有道理的人。

    纳罕将军实在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于是有手下亲兵告诉他,这里的人,似乎非常仇视燕人。

    仇视?纳罕很郁闷,想着那天数十人疯狂殴打一个人的场景,不解之余还多了一分畏惧。

    当然在温文尔雅又骁勇善战的纳罕将军看来,那根本不能称之为畏惧,只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本能避让罢了。

    是的,一定就是这样。

    这些野蛮的晋人,枉费了诸子百家的教化。

    因此在酒馆一事之后,纳罕虽然心中对所谓的土匪再次报以不屑,却再也不愿意随意出门晃悠了。

    这直接导致纳罕将军绘制地图的任务半途而废了。

    只是半途而废的话……回去了即便能交差,也不会太好了。

    ——一匹千里神驹的诞生,自然是值得庆祝的,何况是谢神策自己的那匹踏雪骅骝的后代。

    不负众望生下马崽的踏雪骅骝十分虚弱,谢神策亲自照顾了几天,直到小马驹能过自由撒欢。

    纳罕将军所担心的一切,本就不是谢神策应该关心的,他才不会管,在确认踏雪骅骝无恙之后,便投入了华夏城如今面临的重要问题上。

    粮食,还有兵员。

    当初晋帝向谢神策寻求富国强兵的方法,谢神策以讲武堂应对。

    讲武堂确实能够在诸阀林立的大晋朝堂上,为晋帝分担负担,也能够适当分权,削弱世家门阀对皇权的分散,但就如晋帝所察觉的那样,这对于治本,作用终究是不大的。

    晋帝有所察觉了,谢神策更是无比的明白,讲武堂,只能管一时,最多二三十年,不能管一世。

    为什么?

    讲武堂其实已经是在根本上动摇了世家士族的力量,但其实,还有更厉害的法子。

    谢神策没有说。

    他也不敢说。

    那就是——分田地。

    这个分田地,不是千年之后为万世开太平的那群人一般,带着锄头刀枪去打土豪,而是……另一种分田地。

    即丈量天下,将地主固有之外的土地,全部分给百姓。

    这是很庞大的工程。

    谢神策不敢说,其实也还不是因为这项工程太过庞大,而是因为,这项工程根本无法开展。

    纵观谢神策当年学习过的历史,大规模丈量天下的工程,开展过几次?

    不是因为国力不够,甚至不是因为豪绅会反对,而是,这项工作,根本上就不会有几个人敢于尝试。

    春秋以后,井田解体,私田合法化,使得私人占有土地、私人财产不可侵犯成为理所应当的规矩,于是大地主大世家占有数量巨大、质量上乘的土地,变成了常态。

    随后,整个天下人都觉得,这是应该的。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不是么?

    在这种思想下,不早说将地主的土地分给百姓,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就算是重新丈量土地,对于君主而言,都是一件极富挑战性的事情。

    因为即便不分地主的土地,分荒地,对地主们来说,都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

    泥腿子们有了田,还会给我们种地?土地没人种,我们吃什么?

    维护统治的每一块砖石,其利益都是需要统治者仔细掂量的。

    于是分田地,就成了忌讳。

    这个忌讳,其实一定程度上,皇帝们是愿意尝试的。

    首先,大量的荒田无主田被清理出来,再被分出去,就直接能增加财政税收。

    其次,百姓有了自己的田地,手上宽裕了,人健康了,军队会更强大。

    最后,田地还可以将依靠其生存的百姓,死死拴在上面二不用担心他们不安分。

    当然,好处绝对不止这三点。在如今这样诸国争霸求统一的时代,富国强军更是每个国家每个君王都梦寐以求的。

    只是,改土必然要变法,而变法,岂是那么容易的?

    李恢管仲商鞅,王安石张居正,有哪一个下场好了?

    做臣子的没有好下场,做君王的,在后世的史书上,会有好名声?

    每个人都怕。不但生前事,而且身后名。

    然而……

    这一切,在谢神策这里,就不存在了。

    没有中央集权那么高大上的东西束缚,华夏城就是一张白纸,谢神策用红墨,画出来就是红的,谢神策用黑墨,画出来就是黑的。

    于是在这个冬天第二场雪的时候,华夏城第一批田山地的分配,就开始了。

    这样的分配,在谢家幕僚的指挥下进行的井井有条,辅助以鼓动性的宣传,仿照商鞅二十等爵制的激励条例发行出来,着实让一些人振奋。

    毕竟,有自己的田山地,那是所有流民梦寐以求的。

    谢神策在这段时间,异常忙碌,不只是分田地的事,更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处理,常常到深夜书房依旧灯火通明。

    淮扬道来的书信,经过数到中转运过来的物资,与西北的沟通,谢家铁卫各处渗透传回来的情报……

    此时的华夏城,就像一个巨大的大脑,集中了谢家隐藏的各种人才,在谢神策的指挥下,对四面八方的信息进行梳理分析,然后做出决策,再传送到信息发出的位置。

    这样的工作其实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之所以这段时间最忙,是因为十二月,已经是正隆十一年最后的一个月了。

    在这最后的一个月,那些这个时代叱咤风云的枭雄们,其目光依然是在有数的几个地方。

    西北,河北道,湖北道,淮扬道……

    于是一些地方的细微动作,就被一些人,无意识的忽略了过去。

    比如在十二月中的时候,一个哑巴与一名奚人狼骑共进晚餐。一个翩翩如玉的少年公子在有红衣陪伴的男子帐中,下了一盘棋。一个相貌极其普通的男子,用小西瓜那么大的圆球,炸开了一块万斤巨石。

    轰……这个时代人们最引以为豪的战争模式,从此彻底发生了改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