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无冕之王 >

第143章

重生无冕之王-第143章

小说: 重生无冕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郭阳捡了大便宜了!

    但他已经不敢再做什么了。因为这事有省里介入,黄凯作为省府副秘书长亲自出面,如果他再在背后搞小动作,搅黄了这次并购,无疑会真正激怒省里。

    几家银行的分管副行长和他们的下属们面面相觑,后悔不迭。蓝星集团套现了十个亿,把蓝星钢铁的经营权和所有权交给了女婿的艾丙集团,以极其高明的方式摆脱了资金困境,而银行却因此与这样的大客户断绝业务往来。从长远来看,吃亏的还是银行本身。

    沈晓曼和周定南签署了并购协议,黄凯代表省政府发表了重要讲话,无非是一些官话和套话。接下来,市长马平山代表市里也讲了讲话。马市长的讲话倒是很诚恳,言下之意很明确,不管蓝星钢铁的产权和所有权如何发生变化,作为市里来说,希望项目还是尽快投产落地,产生效益,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协议中约定,艾丙集团的并购资金会在三个月内分三次到账,首批资金到账三亿元。从协议签署的即日起,蓝星钢铁正式更名为艾丙钢铁,变成了艾丙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第二百三十五章 跳槽() 
一  接下来的几天中,省内媒体对于艾丙集团并购蓝星钢铁的事儿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所谓蓝星集团遭遇资金链断裂危机、周家即将破产的各种传闻一扫而空。【。m】

    包括北方晨报在内,都对这起资本并购事件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毕竟对于当下一个北方三线城市来说,并购金额超过十个亿,已经算非常庞大的项目了。

    而在省城,随着艾丙集团与人民商场资产重组的尘埃落定,以人民商场原上市公司st北方更名为st艾丙为标志,以艾丙集团再次大手笔并购蓝星钢铁为旗帜,加上艾丙集团介入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艾丙集团在北方省已经成为引起省里高层高度关注的重点民营高科技企业集团之一。

    为了处理这些事务,郭阳请了几天的假。

    这天一早,郭阳回到报社上班,两天没来,他一进报社就感觉到气氛不太对劲,几乎所有人都处在了某种精神亢奋状态,无论是记者还是编辑,或三五人聚集在办公室议论纷纷,或一群人凑在一起高谈阔论。

    耳边传来各种声音,郭阳这才恍然大悟。

    进入公元2000年之后的国内媒体,实际上进入了改革的深水期,市场化的改革正在政策的引导下不断推向深入。这一段时间,国内市场上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很多新兴报纸,比如商报和都市报系列。

    党报继续维持舆论垄断地位,但非党报系列的市场报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市场化改革。

    在省级媒体的层面,几家行业报整合为专业报,新创办的有北方商报和北方都市报、北方时报,三家省级媒体。而在地市级媒体的层面,以本市来说,今日商报也正在金锣密集的筹建之中。

    体制的变革,市场环境的变化,产生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影响到普通编辑记者的是,跳槽和寻找更高的从业机会变成了可能。

    正在筹建中的商报抛出了橄榄枝。高薪,职位。不少具备条件的编辑记者都在蠢蠢欲动。

    郭阳深吸了一口气,推门进了新闻中心办公室。

    他还没来得及坐下,林美美就嘻嘻笑着凑了过来,胀鼓鼓的胸压在他的办公桌上:“郭阳,你知道不,眼镜张去了商报了,据说对方给了一个副总编的岗位,工资翻了一倍呢。”

    郭阳讶然:“是吗?那还不错啊,老张停职在家,有了新出路也是好事。”

    眼镜张因为老婆的事儿被晨报停职,至今还在家呆着。头上戴了顶绿帽子,以他的心性,就是让他回来复职,他也没有脸再在晨报呆下去了。所以,眼镜张去商报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结局。

    郭阳是由衷地为眼镜张高兴。

    林美美压低声音:“郭阳,我也被邀请了,对方说可以让我干部门副职,工资也涨不少。老张还让我问问你,愿不愿意过去?”

    “你过去的话,商报可以给你一个编委的位置,至少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是跑不了的。”

    郭阳指了指自己:“我?我在这里挺好的,我还真没想过这事——至于你,愿意去就去吧,不过呢,如果没有十足把握,我劝你还是不要轻举妄动。”

    林美美迟疑了一下:“你不去的话,我也不想去了。”

    郭阳眉头一挑:“林美美,你别介啊,个人前途重要,你可别因为我耽误了个人发展,到时候,我可承担不了这个责任!”

    林美美直勾勾地望着郭阳,突然眼圈发红,跺了跺脚,一句话都没说,转身就跑去。

    郭阳心里轻叹一声。

    说实话,他是不希望林美美去商报的。他比谁都清楚,日后商报的体制比晨报更灵活,但这家报纸是完全市场化的报纸,背景是省商业厅集体改制的北方商业集团,因为完全市场化,所以人员的流动性很大,而且工作压力很大。以普通编辑记者来说,每人都要承担一年几十万的广告创收任务,完不成,工资奖金都要受影响。

    林美美的业务能力不强,社会人脉也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过去商报完全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但郭阳又不能直接开口挽留她,只能让她自己做决定。

    至于自己,郭阳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晨报。他的很多思路和想法都要留在晨报才能实现,高薪什么的对他来说都是浮云。以他现在的身份和身价,他之所以还坚持要躲在幕后干新闻媒体,主要还是为了弥补前世的遗憾。

    一旁的李曙光高声接着电话,声音多少有点兴奋劲。不少正在写稿的记者都扭头望着他,见李曙光站在那里,重重地放下电话,转过身来,环视众人,目露得意之色。

    高嵩皱了皱眉:“李曙光,大家都在工作,你接打电话小点声,不要影响到别人!”

    李曙光哈哈一笑,径自大步走了过来,拍着高嵩的肩膀,却面向郭阳露出挑衅之色。

    “老高啊,不好意思,从今天开始,我就不归你们管了。我已经同意去商报干总编室主任了,明天就过去报到!我说哥几个,有谁愿意去商报的,可以找我,我跟他们的陆总关系很好,我这里打个包票啊,只要是愿意过去的,收入肯定比晨报更高!”

    李曙光指指点点,自以为有些指点江山的味道,但落在郭阳眼里,其实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

    没错,商报筹建过程中,为了吸引人才,开出了各种优惠条件。但随后不久,这些从各大媒体跳槽到商报的人就开始体会到市场化压力之苦,每年拉广告就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完不成广告任务,就拿不到全额的工资奖金。

    李曙光自以为得了一个要害的中层岗位就不得了,实际上商报的体制与晨报和日报截然不同,中层干部的流动很大,能者上庸者下,一切考核无处不在,都与业绩挂钩,你今天还是中层,但明天未必就是。

    以郭阳对李曙光的了解,他这个被挖过去的中层肯定干不了几天。

    但现在,确实有不少人动心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 改革的思路() 
报社内部人心不稳,还是引起了高层的密切关注。

    今天召开的党委会上,本来主要议题是研究中层干部考核,但半路里蒋琬提出了这个问题后,就旋即变成所有党委成员一致热议的焦点。

    不仅仅是市里正在组建商报,省里也有两家省级媒体创办运营,市场下一步肯定会打到市里来,这对于整个长期习惯于按部就班的传媒行业产生的刺激性影响和鲶鱼效应是不容忽视的。

    换言之,未来北方晨报面临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组建中的今日商报,还有北方商报、北方时报和北方晚报这几家省级媒体,北方晨报不能受体制限制,不能在全省发行,可上述三家省级媒体可以啊,人家并没有这个限制。

    而事实上,他们已经在本市建立了记者站和发行点。

    新报纸大量开始挖人,想要和已经跳槽的业务人才蠢蠢欲动,一夜之间,一潭死水的局面就被打破了。

    人才的流失,对于一家报社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日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竞争会更加激烈。所有的纸媒都在拼命抢市场,抢广告,谁的脚步慢了,谁就会输在起跑线上。

    赵国庆眸光深沉,环顾四周,突然朗声道:“各位,形势逼人啊,现在我们这个行业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化已经成为主流和大趋势。如果我们继续维持过去的状态,用不了几年,我们就会被淘汰!”

    在这个问题上,蒋琬与赵国庆的观点倒是惊人的一致:“我赞同赵社长的意见,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要有对策,首当其冲的是,就是正视和面对今日商报系来我们报社挖人啊!如果我们坐视不管,我们的业务人才恐怕都要被人家用高薪和各种优惠条件给挖走了!”

    辅助性的人员无所谓,但业务人员——一线的编辑记者即便尤其是那些经验丰富和文字水平高的编辑记者,是报社花多年苦心培养起来的,流失一个就少一个,后果严重。

    但反过头来说,辅助性的行政人员,没有人会高薪挖的,对于一家新创办的报社来说,他们看中和需要的还是业务人才,他们靠这种手段付出一定的代价,就能省去了大量的培养成本和时间成本。

    赵国庆向蒋琬投过微笑的一瞥:“大家也都议论一下,我们该怎么办?”

    张玉强苦笑一声:“赵社长,蒋总,按照我们现在的体制机制,我们对商报来挖人束手无策。人家体制灵活,投资商说了算,可以给高薪,我们给不了。只要薪酬有诱惑力,人才就会流失,我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孙亮等人也开始随口附和。

    事就是这么个事,晨报现在还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跟党报基本一个运行模式,而正在筹建中的今日商报却是完完全全的都市报和市场报,上级主管单位是作为国有企业的北方省商业集团,企业的体制比事业单位要灵活很多,关键是人家的经费完全自筹,不需要财政拨款,所以自主权和市场空间更大。

    现在的晨报跟商报竞争,肯定毫无竞争力。

    赵国庆神色变幻,他缓缓起身环顾众人,凝声道:“各位,我早就有在报社推进改革的想法,不过是因为过去想法不成熟、时机也不成熟,就没有提出来过。可今天我们已经被逼到了悬崖尽头,如果再不推行改革,留给我们的就是死路一条!”

    众人吃了一惊。

    说归说,做归做,所谓改革肯定是触动个人或者小团体利益的事情,而且赵国庆一向铁腕示人,他要推进的改革必然会动静很大。对于这些求稳怕乱安于现状的党委成员们来说,他们是不希望看到这种局面的。

    况且,报社的改革不是说说话就能完成的。真正的改革必须要伤筋动骨,触及不少人的既得利益。

    首先是管理体制要改革,具有相应的灵活度。

    其次是收入分配机制要改革,打破过去大锅饭的收入分配模式,建立按劳分配按绩效分配的新机制。

    第三是市场化的广告运营模式要改革。从坐在家里等广告,变成出门拉广告。这几乎是本质的变化。

    第四是新闻稿件的质量要提升。新时代,纸媒存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说白了还是内容。没有内容,就吸引不来读者,没有读者订阅,报纸怎么生存?

    蒋琬笑了笑,望着赵国庆轻轻道:“赵社长,报社改革事关重大,是一个系统命题,我看是不是这样,光靠我们几个领导坐在会议室里拍脑袋是不成的,是不是把几个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喊过来,听听他们的意见?”

    赵国庆点点头:“老田,你去通知采编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过来,还有人事部门和行政部门,列席本次的党委会。蒋总,我看我们这次的党委会干脆就开成党委扩大会吧,党办过后形成一个党委扩大会的会议纪要,先确定一下改革的思路,过后再拿一个具体的改革方案来上党委会讨论。讨论通过,我们再给市里上报。”

    编办主任田慧泽赶紧去通知。

    郭阳走进会议室,发现不少部门负责人都列席会议,也不吃惊。他心中有数,这次党委会必然是涉及报社体制改革的重大命题,开成党委扩大会也在情理之中了。

    在座的党委成员和部门负责人热切讨论起来,围绕着报社改革,郭阳一直保持着异样的沉默。在他看来,改革是必须的,但具体到怎么改革,其实还是顶层设计,让部门参与进来讨论,完全没有必要。

    另外,报社毕竟是一个特殊的体制单位,不是单纯的企业,一些所谓改革思路的落实至少在政策上体制上拥有很大的障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法突破。

    所以,郭阳以为,所谓晨报现在要做的改革,无非就是创收和提高发行量。只要能创收,员工的收入就会提高,只要员工的工资奖金有保障,工作就会有积极性,人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而只要解决了人的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效率低下和吃大锅饭的问题,报社也就随之而来产生了活力。

    至于不少人大胆建议,直接进行改制,改成像今日商报一样的企业体制进行运营,郭阳觉得完全是无稽之谈。北方晨报虽然不是市委机关报,但主管部门还是市委宣传部,实际上跟党报没有半点区别。

    当时的市委决策,从日报社分离了一部分资源和人员,与团市委主管的青年报一起联合创办了晨报。至今,晨报的体制与日报一般无二,都是在编的事业单位。

    当然,这种体制日后肯定还是会改变。但现在却不行。

    蒋琬目光投向沉默着的郭阳,突然摆摆手笑道:“小郭主任,你怎么不说话?今天党委会召集大家一起来参加,就是要听听你们的意见和建议,事关咱们报社改革,我们必须要群策群力哟!”

    赵国庆也在一旁笑了:“对,小郭,谈谈你的意见和建议,别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