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清爽人生 >

第241章

重生之清爽人生-第241章

小说: 重生之清爽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妙芙眼睛一亮道:“好主意,也不用给钱,看中了直接打赏采纳就是。”

    微支付打赏可以提现,所以很多人在微博运营公众号赚钱。

    运营好的,不比打工差。

    “你总算提了一个建设性的主意,我去跟岳勤说一下,做出来效果好的话,回头给你加分。”杭雨笑着起身,告别沈妙芙去了中心办公室。

    “说话算话。”沈妙芙喜悦道。

    杭雨真没想到,自己的演讲会启发一个人。

    找到岳勤后,杭雨直入主题:“岳经理,刚才沈妙芙给我提了一个建议,在微博公众号添加约稿和投稿的功能,你看看有没有必要。”

    杭雨把自己的构思说出来,岳勤听了后也是神色一动。

    杭雨的演讲不算长,被人发到网上后引起了一些讨论,玻璃心这个词逐渐走红。

    能在网上走红的东西,往往是符合大众的,说明确实有很多玻璃心。而且玻璃心形成群体后,大家不以为耻,说多了觉得很正常。

    我就是玻璃心,大家都这样。

    然后心安理得。

    “你那天的演讲好像没什么用,江都大学没几个毕业生来应聘。不过申请入驻软件园区的团队倒是挺多的,有六个团队通过申请。”沈妙芙说道。

    “所以我不爱演讲,这玩意当时听着有趣,回头就忘光了。要不是校长极力邀请,我才不会浪费时间。”杭雨淡淡地说道。

    演讲这件事要是在古代,绝对能引起一片震撼,改变不知多少人的思想。但是现在演讲太多了,网上无数心灵鸡汤,大家早就习惯了。

    “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有些事情看起来简单,却是真理。”沈妙芙说道。

    “这个东西就跟电磁炮,核聚变一样,原理听着简单,但是要实现它却很困难。我们做产品,做事也是一样的。”杭雨说道。

    “恩,我突然有个想法,编辑部能不能约稿?”沈妙芙受到启发。

    其实沈妙芙早就想到了约稿,但是想来想去,公司好像不需要约稿。直到今天跟杭雨谈话,沈妙芙突然觉得,或许约稿对编辑部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改变。

    “约什么稿,跟谁约?”杭雨问道。

    “是这样的,我发现编辑部人太少,很难出优质的文章,人太多又浪费。所以我想跟微博用户约稿,微博几亿用户,肯定有很多擅长写文章的。”沈妙芙说道。

    “不错的想法。”杭雨点头。

    微博当然有很多擅长写文章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运营好的公众号。

    紧接着杭雨念头一转,说道:“干脆给微博公众号添加一个约稿功能,很多人想运营公众号,苦于才华不足,可以向其他用户约稿。还有一些人则是颇有才华,但是没有耐心运营公众号,只喜欢偶尔写一写。偶尔写一写出不了名,也赚不到钱,投稿很适合他们。”

    沈妙芙眼睛一亮道:“好主意,也不用给钱,看中了直接打赏采纳就是。”

    微支付打赏可以提现,所以很多人在微博运营公众号赚钱。

    运营好的,不比打工差。

    “你总算提了一个建设性的主意,我去跟岳勤说一下,做出来效果好的话,回头给你加分。”杭雨笑着起身,告别沈妙芙去了中心办公室。

    “说话算话。”沈妙芙喜悦道。

    杭雨真没想到,自己的演讲会启发一个人。

    找到岳勤后,杭雨直入主题:“岳经理,刚才沈妙芙给我提了一个建议,在微博公众号添加约稿和投稿的功能,你看看有没有必要。”

    杭雨把自己的构思说出来,岳勤听了后也是神色一动。

    。。。。。。。。。。。。。。。。。。。。。。。。。。。。。。。。。。。。。。。。。。。

    找到岳勤后,杭雨直入主题:“岳经理,刚才沈妙芙给我提了一个建议,在微博公众号添加约稿和投稿的功能,你看看有没有必要。”

    杭雨把自己的构思说出来,岳勤听了后也是神色一动。

第535章 微博新闻() 


第536章 网络文学() 


第537章() 


第538章 手机屏幕量产() 
重复章节,明天刷新

    ——

    “独立的文学网站跟微博有什么联系,而且长篇小说也没办法在微博约稿。”一个名为齐圣海,三十来岁的男性责编说道。

    “怎么不能,文学网站一般是按订阅收费,我们可以在微博悬赏约稿,挑选质量好的小说进行推广。而稍差的小说则放到网站上充书库,能赚多少看他们自己,也不会浪费。”江志森说道。

    他这个想法其实跟起点的征文活动差不多,不过放到微博上,效果不好说。

    “可以,新网站需要尽快充实书库,悬赏是个好办法。”沈妙芙点头。

    “什么样的作品才算质量好呢?难道根据我们的个人爱好来选。”另一位主编康演义说道,他一张国字脸,戴着眼镜,虽然只有二十八岁却显得稳重斯文。

    康演义爱看小说,不是网络小说,而是各种传统文学和杂记野史。他的阅读量很大,文笔也是一流,而且对当前的网络文化也有独特看法。

    三位主编当中,只有江志森的年龄比较大,康演义和沈妙芙都是年轻人。

    毕竟是网络编辑,需要赶上时代,太老派的撰笔人反而不行。

    “我看了很多网络小说,最近正在追读一本叫阳神的书,这本新书很火。按照我的理解,网络小说应该突出痛快二字,而不像传统小说那样自怜自艾,生离死别。”一个名为陈仓的男性责编说道。

    “也就是说,剧情越痛快的小说越好,文笔反而是次要的。”陈仓说道。

    “看来我们得多看看网络小说,连读者胃口都搞不明白,这网站办不下去。又或者招聘新的责编,要熟悉网络小说才行。”江志森说道。

    “要不我推荐几本书给大家看看,都是现在比较火的。”陈仓说道。

    “好啊,说书名。”沈妙芙道。

    陈仓给她推荐了一本名为星辰变的玄幻小说,沈妙芙当即用笔记本搜索。

    结果出来后,众人大吃一惊:“两百八十万字!”

    在座只有少数人看过网络小说,觉得很正常,其他人都被吓到了。

    “字数未免太多了,什么时候才能看完。”戚从心说道,在她的印象当中几十万的小说便属于长篇,需要几个月时间细细品味。

    “看得快一个星期,看的慢一个月吧。”陈仓说道。

    众人闻言表示难以置信,一个星期怎么可能看完两百多万字。

    没有看过网络小说的人,无法理解老书虫的节奏。

    “网络小说写得快看的也快,有的作者一天能写一万字,两百万也就一年的事。文笔肯定没有传统小说那么精练,不过故事剧情往往天马行空,有其独到之处。事实上,有些传统小说还不如网络小说呢,那些全家死光光,掉下山崖,练成神功回来装哔的套路,老掉牙了。”陈仓说道。

    平常大家都不看网络小说,陈仓只能自己一个人爱好。公司突然要做网文网站,陈仓顿时激动起来,他感觉自己可能等到了一个机会。

    “陈仓,你对网络小说很了解啊。”沈妙芙说道。

    “我从高中就开始看,大学还写过,但是没有坚持下来。”陈仓说道。

    “为什么没有坚持下来呢,是写的不好没人看,还是太长了不想写?”沈妙芙好奇道。

    “额,我的文笔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网络小说不能用传统思维去看待,一般人还真写不好。我知道剧情要痛快,但是思维习惯老是改不过来,可能没有那方面的天赋。”陈仓自己也说不清。

    其他人若有所思,照陈仓的描述看来,网络文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这样的新兴事物,往往需要一定天份才能尽快掌握,而没有天份的人则需要很长时间。

    “这样吧,我成立一个网络文学组,熟悉网络小说的都加进来。”沈妙芙说道。

    有四个责编举手,其中一个还是女的,估计看的是女频小说。

    四个人肯定不够,但是要手下从现在开始熟悉网络小说,效率未免太低了。而且沈妙芙也猜得到,不是真心喜欢网络文学,只是为了工作去看,多半没什么好结果。

    “陈仓,你来担任组长,另外再招聘五个熟悉网络文学的新编辑。”沈妙芙说道。

    “谢谢经理。”陈仓大喜,没想到自己的爱好竟然有发挥的机会。

    “其他人如果有心,也可以去熟悉网络文学,如果没有兴趣就继续原来的工作。”沈妙芙说道。

    众人点点头,各有心思。

    戚从心本来有心参与到新网站建设,没想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差别那么大。

    这时她十分犹豫,是马上去了解,还是继续自己的专栏?

    “戚从心,你还是继续原来的工作,不要三心二意。”沈妙芙看出她的犹豫,主动给她做出选择。

    “好的。”戚从心下意识地答应了。

    答应完后,戚从心无奈地笑了笑,看来自己这回真是想多了。

    这时戚从心也不敢肯定,做专栏更好还是网络文学更好。

    “算了,尽全力去做。”戚从心很快调整过来。

    会议解散后,沈妙芙和另外两名主编留下来继续讨论。

    “我们三个都不熟悉网络文学,难道要把这个任务交给陈仓?”江志森说道,他年龄最大,对网络文化了解最浅,他在编辑部的作用是提升文笔水平。

    江志森阅历丰富,藏书五车,文笔十分老道。

    编辑们写的文章给他润色一下,文笔水平往往提升好几个等级。

    但是要他靠自己写一篇流行文章,江志森又写不出来。江志森知道自己的缺点,所以他感觉很危险,可能没办法参与文学网站的制作。

    留在编辑部当主编,前途显然没有创立网站那么广阔。

    “只能去学,不然搞不定。”康演义说道。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如果想参与进去,只能去学。”沈妙芙说道。

    她心里比较轻松,就算自己不熟悉网络文学,但她身为经理,只要用人用得好,一样可以摘到最终的果实。

第539章 软件园区最大的优势() 
硬件园区发展比较慢,除了江燕公司和王志峰的厂,只入驻了几家低端手机组装厂,部件代工厂,都不是给江燕公司供货的,所以杭雨没有去看。

    代工厂就是帮别的品牌代理生产,自己没有技术,靠其他品牌提供技术。如果杭雨没有入股王志峰的工厂,那么他的厂也属于代工厂。

    此时国内还有很多低端手机,键盘手机市场,所以做这个的很多。而高端品牌的代工厂,一般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搞技术含量的人家不会放到中国来做。

    国内做手机屏幕的工厂,一般只做最后工序。

    主要就是一些组装的工作,因此一些台系面板厂如奇美,韩系面板厂如三星,都在中国大陆地区设置有LCM工厂,进行液晶面板后段模组的组装,这样可以方便大陆地区各大显示器代工厂与液晶电视厂商采购,可以在整个制造环节中降低人力与运输成本。

    软件园区改了审批条件后澎湃发展,隔三差五便有老板来看项目搞投资。

    但是国内互联网发展比较晚,熟悉互联网的几乎都是年轻人,没有钱投资。而有钱投资的又不熟悉互联网,因此老板们来了之后,左看右看不知道投资什么项目好。

    对软件产品的陌生,使得老板们十分谨慎,偶尔有人投资了十来万几十万。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老板在一项产品上,投资超过一百万的。

    这样的投资力度,显然没有达到杭雨的预期。

    别说那些不懂互联网的老板,便是江燕公司的专业人士,也十分谨慎。首先没有完成的产品是不可能得到投资的,投入市场一个月没有任何成绩,也很难得到投资。

    “只要有一份合理的完善的设计书和技术水平专业的团队,就能入驻软件园区。你们这条件够宽松的,难怪一下子多了两千多人,光伙食费就是一笔大的开销。”刘盛建十分关注江燕公司的发展情况,尤其是跟政府合作的项目,两个园区和耕耘科技。

    软件园区的变化,令刘盛建很吃惊,这速度未免太快了。

    “如果要有成品才能入驻,那我们提供的这些帮助未免太小气了。新人创业初期最难的,就是从无到有这个过程,他们需要场地设备和饮食住宿。而已经做出成品的创业团队,说明他们有场地有设备,也有维持生活的办法。”夏明解释道。

    之前杭雨提出的要求,就是有成品,还要考察成品的质量。

    结果显而易见,极少团队被吸引。

    “而且不是进来了就安安稳稳,我们还有后续审查制度,定期检查他们的成果。如果发现浑水摸鱼的团队,会毫不留情地请出去,保持软件园区的活力。”夏明说道。

    “这么多创业团队,总能飞出一两只金凤凰吧。”刘盛建说道。

    “当然可以。”杭雨微微一笑,解释道:“您知道我们做这个园区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吗?并不是单纯地把他们吸引过来,关键是他们聚集起来后,可以相互交流。”

    “你想想,一个创业团队才多少人,如果他们躲在某个疙瘩闭门造车,成功率很低。但是上千的创业人才聚集在一起后,不仅可以形成一种活力十足的创业氛围,还能相互探讨。为了让他们多交流,我们公司会介入其中,每月发布一场研讨会,签了保密协议才能参加。大家把自己的项目,自己的想法公布出来,让所有人一起帮忙完善,总有人会冒出灵感。不用担心自己的创意被人窃取,每一个入驻软件园区的团队,我们都会向其提供原创保护,记录产品资料和创意作为证据。”杭雨说道。

    “好办法!”刘盛建忍不住鼓掌,这个模式实在太棒了。

    北京上海也有这样的创业聚集地,但他们仅仅是聚集地,并没有一只强有力的手把大家统筹起来,有多少金凤凰全看他们自己。

    而仙女镇的软件园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