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净化空间 >

第13章

重生之净化空间-第13章

小说: 重生之净化空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完王峰略为粗浅的讲解,小燕这才明白,光是出行的准备就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一般人还真的玩不来。紧接着,在村委会成立了一个相关的工作小组,由王峰教授负责全面事物。

    就在王峰准备进山的时候,省大已经对外发布消息,宣布黔省首次发现野生娃娃鱼,具体数据正在考察之中,这个消息一下子就轰动了整个环保界。无论是在环保界厮混的记者、环保工作者还是那些热心公益的各界人士,都清楚野生娃娃鱼数量的稀少,虽然它只是二类水生保护动物,但是架不住那些珍稀的水生动物已经开始灭绝,现在能保护的也就这些二类的水生动物。现在居然在黔省发现大量野生娃娃鱼,不说环境影响价值,就是它的经济价值,不引起极大的关注才是怪事呢。

    王峰抵达李家村之后的第三天,一个白发苍苍的省大研究所负责人冉正涛带领下,一支由几位老教授组成的队伍也是来到了李家村,跟着他们一起抵达的是,大量的野外科考物资。为了能够尽快对连云山脉深处“一线天”的野生娃娃鱼进行专业的考察,省大研究所不惜花费巨资,把大量的物资通过货车托运送到了李家村。

    有了更加专业的教授指导,王峰等人也没有贸然地进山,他们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进山前最后的准备。

    因为整个李家村,也就小燕家最适合住宿,因此考察组的全体人员都住在那里。就这样,跟在考察队身后跑腿的小燕,总算知道了,每一项科考活动并不是报纸上写的那么简单,它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

    考察组先是从务真县档案馆拿到了李家村周边地区有记录以来的各种气温变化、降雨范围,然后还有关于连云山脉的地形地貌的描述。此外,队员们还从县志以及一些文献资料之中查询,连云山脉曾经出现过那些稀有的物种,哪一些物种最近一次出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毕竟,这一次进山考察,研究对象不可能仅仅是野生娃娃鱼,多了解一些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就可以做到有备无患了。

    除了在资料上做文章之外,考察组也在不停地调试各种设备仪器,包括卫星导航仪、卫星电话、对讲机以及高像素相机、红外线、微光拍摄器材等等。五花八门的器材让小燕看得是眼花缭乱,特别是那些价格昂贵的仪器,更是让小燕暗叹,所谓科考活动,其实考的就是钱!

    小燕也在悄悄的进行准备工作,由于空间里面没有土壤,所以小燕准备了许多装好土壤的花盆放在空间里,方便到时候收集一些树苗;在空间里面放置大量兑好的源水,一是为了净化山里的土壤,二是用来浸泡一些珍贵的种子。

    等到考察回来的时候,就可以培养出许多高价的花木,上次高价花木的种植成功,让小燕对这方面有了极大的信心,而且这里面的利润也是非常丰厚。

    最后寻找向导的事情也解决了,一天两百块的补助,让李家村的村民兴奋不已,不过,科考组的要求很高,性别、年龄、体力还有其他一些考核标准,把大多数村民淘汰了,只留下了两个村民当作向导。毕竟若是有了熟悉连云山脉的村民带领,考察组在山里面的行动会顺利不少。

    就在村民的共同期盼之中,科考队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

    这天,考察组除了几个老教授坐镇村委会,作好联络工作,应对突发事件,其他的工作人员全部出发。进山人数总共17人,教授6人,助手(研究生)8人、向导2人、编外人员1人(小燕)。

第二十六章 桃花盛开() 
连云山脉深处人迹罕至,超然的地理位置的因素使其原始生态保存的很好。因为受到造山运动的影响,皱褶紧密,断层成束,悬崖峭壁随处可见。

    有些地点在地图上看,直线距离很近,但是要想徒步翻越,那就是很困难的事情。再加上连云山脉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的交界处,每年的降水丰沛、阳光充足,这里的植被茂盛,即使现在万物凋零的冬季还未完全过去,但是那些山民采药、打猎开辟出来的山路,只要一个月没有人走过,杂草和蔓藤就会把小路遮掩得严严实实,就好像这些道路从来不曾出现过。

    “一线天”位于连云山脉深处,曾经没有禁止打猎的时候,村里的老一辈基本都去过。最近几十年在生态保护的号召下,“一线天”已经是无人问津,谁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从李家村并没有线路可以直达“一线天”,因此在两个向导和卫星定位的帮助之下,定下了这次考察的线路。

    他们得先翻越两座高山,下到山谷,再沿着村民称为“月亮河”的河流往西南方向走,绕过河流,进入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向着正南方向,就可以到达“一线天”。

    在连云山脉的外围,有许多小村落,村民开辟的小路很是方便。因为人类活动频繁,考察组在路边偶尔能看见几只山鸡、野兔之类常见的动物。

    对于6个经验丰富、常年在野外考察的教授来说,见惯了珍稀野生动物,这些小动物是无法引起他们太多的关注。只有8个研究生比较好奇,特别是容教授的女学生蒋璐璐,估计是她没有来过农村,一路上看见什么都感觉大惊小怪。至于小燕,这些东西小时候都不知道吃过多少了,自然也是见惯不怪。

    沿着村民在崇山峻岭之间开凿的山间小路,考察组一路前行,唯一觉得不好的就是带着沉重的背包。从李家村进山之后,时不时还能看见那些在山间若隐若现的村寨,听见树林里传来鸟类的动人歌声。

    沿途的美景让考察组犹如置身于人间仙境,或许,只有连云山脉这种还未曾有工业污染,也没有旅游开发的地方,才能看到如此原生态的自然美景。

    考察队进入连云山脉的?任В?⊙嘀沼谔寤岬搅艘恢中目跎疋?母芯酢k淙挥行┢1梗嗟氖且恢址路鹑谌氪笞匀坏母芯酢t谙执?缁幔?捎诠ひ滴廴竞腿死喙?瓤?3?负跏峭耆?寤岵坏秸庋?母芯酢?p》  这次的两个向导是村里的人参叔和老烟叔,人参叔是因为曾经进山找到了一颗人参,所以村里都称人参叔;老烟叔完全是因为喜欢抽土烟得名。

    越往南方走,春天的气息越浓,小草都冒出了头,植物都发了新芽,小路上那些杂草和蔓藤都恢复了生命力。走在前面的人参叔必须拿着雪亮的大砍刀,劈荆斩棘,为身后的队伍开出一条可以勉强通行的道路。小燕是女孩子,和蒋璐璐被留在中间,一点也没有遭罪。

    虽然合金打造的砍刀锋利无比,但是相互缠绕的蔓藤也不是那么好对付,人参叔的体力消耗非常大,不到一个小时就得换上别人开道。

    小燕见状,对人参叔说:“叔,让我试试,在家我可是干活的好手。”

    人参叔本来想拒绝的,但是看着小燕跃跃欲试的表情,改口说“行,给你!自己小心点,等会累了就换人啊。”

    接过人参叔手中的砍刀,小燕兴致勃勃,举起砍刀就朝着面前两根缠绕在一起的藤条砍去。人参叔在旁边看了,也是不住地点头,心说,这样的架势,不愧是我们村里的人。小燕在前面挥舞着砍刀,人参叔在后面做些辅助工作,这个时候,其他人的看着小燕的目光满是佩服。

    为了在天黑之前赶到宿营的地方,午餐很随意,找到一个开阔的地方,坐在树叶或者石头上,吃着准备的干粮,很快就解决了。

    经果长时间的负重爬山,考察组的人员都已经很疲惫。眼看着到了下午三点多,只要爬过连云山脉的这座大山,就到了今晚的山谷宿营地。因为四周都是高山,所以这个山谷的温度相对比较高,是比较理想的宿营地。

    当老烟叔在前面带着大家爬上山顶的时候,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写道:“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眼前全是盛开的桃花,不仅仅是山谷里,甚至四周的高山上都是盛开的桃花。从山上往下看,株株桃树活像一个个张开的大花伞;粉红色的桃树默默的装点了这个山谷,即使没有人欣赏,它也充满生机的绽放着。

    和村里才有花骨朵的桃树不同,这是深山里的野生桃树,品种普通,果实酸涩,可是眼前的盛开的桃花确实令人心驰神往。

    在阳光下,清风吹拂着它的花瓣。那些美的令人惊异的花瓣就随风散落,有的在风中摇曳着;有的在树前打转着;有的在草丛徘徊似乎不愿离去;还有的不住的狂舞飞旋,像是一定要展现它最秀美的一面给人们看到才肯罢休。

    大家从桃花盛开的震撼中醒来,纷纷冲向山谷,这一刻,身上的疲惫不药而愈。

    还未走进桃花林,就听到蜜蜂采蜜的嗡嗡声,只见蜜蜂正在辛勤地劳作,一朵一朵花地采蜜。

    走进桃花林,一阵清香扑鼻而来,馋得小燕大口大口地吸气。走近一看,只见桃花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含苞欲放,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花瓣已经完全展开,一丝丝红色的花蕊,顶着嫩黄色的小尖,调皮地探出头发,似乎在炫耀自己的婀娜身姿……

    “天啦,这里好漂亮,就是这桃花盛开的美景也不枉我来此一趟。小燕,快过来先和我合影一张,然后我们全部要合影纪念一下。”蒋璐璐惊叫着、嚷着、兴奋的拉着大家在桃花林里面疯狂合影。

    等到这股兴奋劲稍微平复下来,蒋璐璐感叹的说:“开这么漂亮的花,最终结果的只有十分之一,而真正成为有用的果实就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璐璐姐,我觉得它把美景送给我们欣赏,它的使命就已经完成了,毕竟‘女为悦己者容’,所以不要想多啦,你还是学植物的呢。”小燕打趣,这个蒋璐璐虽然年纪比小燕大,但是性格十分单纯,一点也没有染上社会的不良气息。

第二十七章 野外宿营() 
天色渐晚,观赏桃花林的兴奋劲过后,考察组的成员就开始安营扎寨。以前村民来山里打猎的时候,宿营地都是高山旁边山脊边上的空地,那片空地向阳,四周没有高大的乔木,只需要清理一下杂草即可。

    到达宿营地,几个教授都很满意,他们野外考察的经验丰富,一看就知道这个地方很适合宿营。

    一般来说,在山里面的宿营地选择很关键,不能选择在河流下游低洼的地方,避免晚上下雨发生意外。也不能选择巨石下面或者有生活痕迹的山洞里面,不管是山体滑坡还是遇到野生动物,都是九死一生。当然,树木茂盛的树林也不可以,和北方那种落叶针叶林相对宽敞、空旷的林地相比,南方的森林中到处都是杂草、灌木和蔓藤,地面常年不见阳光,使得密林之中的落叶腐烂,滋生了无数的蚊虫毒物,令人防不胜防。

    接着大家就开始各忙各的,王峰教授带着几个研究生除杂草,负责搭帐篷和灶台;人参叔和老烟叔负责打点野味,几个教授负责找点干柴,现实这个季节干柴是最容易找到的;小燕、马大友和蒋璐璐则负责一起去山下的小溪打水。

    “小燕,这些山里的桃树都是自然生长的吗?它们好集中啊,就像世外桃源一样。”蒋璐璐边走便问,可以看出她真的很喜欢这些桃花。

    “璐璐姐,这些桃树应该是野生的,没有人会来这个地方种桃树,而且都是很酸涩的野桃树,估计是地理位置比较适合桃树的生长吧。”

    “你们两个不要聊天了,快来帮着拿水壶,我一个人去装水就行了,你们在旁边等着。”马大友一看这两个姑娘慢吞吞的聊天,就催促着取水,现在大家都等着做晚饭。

    马大友跳到小溪边上的大石头上,先观察了一下水周围环境,才开始用水壶装水。他发现在这条小溪里面生长着一些淡水鱼,主要是一些草鱼和鲢鱼,个头都比较小。

    三个人气喘吁吁的把水壶提到山上,帐篷和灶台都已经搭好。容教授看见三人回来就说:“回来的正好,我们把这些桃花清洗一下,晚上熬桃花粥,这可是难得的美食。”

    “真的吗?我怎么没有听说过桃花能煮粥。”小燕非常惊讶。

    “小燕啊,容教授可是这方面的专家,他都说了桃花能吃,那肯定就没有问题。”刘子善也是对桃花粥比较好奇,虽然他也经常野外考察,可是毕竟不是植物专业,所以没有吃过。

    “对啊,我也知道桃花粥,就是没有想起来,这个粥对女孩子最好了,做法也简单,用水把桃花浸泡30分钟,放米进去煮成粥就可以吃了,可惜没有红糖,不然加红糖就更好吃了。”

    容教授也在旁边笑呵呵的说“红糖没有,我们带了白糖,将就着是可以的。此粥既有美容作用,又可以活血化瘀,不过桃花粥不宜多吃。”

    王峰也说了两句,“桃花不仅可以煮粥,还可以制作桃花茶和桃花酒,桃花茶也不是很特别,将桃花收集,晒干后就可以跟茶叶一样拿出来泡着喝。桃花酒的制作比较复杂,回去可以上网查询,我也记不清了。”

    小燕听到这里就想去把山谷的那些桃花全部摘回去,到时候可以拿来泡茶喝,不过自己要先找个机会悄悄放在空间里。

    等到开始煮粥的时候,人参叔和老烟叔提着野鸡和鱼回来。“我们俩去小溪清理野鸡耽误些时间,看见有鱼就抓了回来,可惜现在还没有野菜,大家就只能吃肉了。”

    省大的三个教授分别是陶教授、谢教授和雷教授,其中陶教授主要是研究水生动物,谢教授和雷教授虽然也研究动物,但是主要偏向于陆地动物。

    陶教授就说:“吃肉好啊,进山考察都是来吃肉的,野菜不吃也罢,只是下面的小溪都有鱼的话,说明这些水质都比较好,估计存在野生娃娃鱼的几率很大啊。”

    老烟叔说:“下面的小溪是‘月亮河’的支流,在上游那里还有一个泉眼,那里的水很甜,就是路不好走。”然后大家商量回程的时候,有时间再去那个泉眼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