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唐西域少年行 >

第156章

大唐西域少年行-第156章

小说: 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西军士卒的伤亡,也明显增多。不少身着明光铠的尸体,散落在营门口附近,和呼罗珊骑兵葛逻禄骑兵或粟特轻骑的尸体叠在一起。

    望着那些生前厮杀不休的尸体,如好友般挤在一起长睡不醒,谋剌思翰忽然觉得有点荒谬。

    “可怜的人,你们至死都不明白,究竟为何会踏上不归之路!愚蠢的人,你们是否真的明白,究竟为何而死?”对自己的头脑愈发自傲的谋剌思翰,用神一样的姿态,俯视着战场上拼命厮杀的芸芸众生。

    “高仙芝,你战功赫赫盛气凌人,今日终于吃到苦头了吧?封常清,你自以为心掌控安西,这次却失算了吧?艾布?穆斯里姆,你用兵狡诈诡计多端,却没料到会成为我的棋子吧?”想到诸多名震四方的英豪落入自己陷阱而不自知,想到精心的筹谋即将水到渠成,谋剌思翰的内心深处,翻涌着操纵众生的得意和大功将成的畅快。

    至于贪婪无比的谋剌黑山和蠢笨蛮横的谋剌逻多,早已不放在谋剌思翰的眼里了。

    “父汗,你不是一直都因自己的愚蠢而轻视我吗?你不就是因为我的母亲誓不低头而憎恨我吗?今日,所有的一切,我都将如数奉还!”想到母亲,谋剌思翰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谋剌思翰的母亲死得很早,在他脑海中只留下了一团模模糊糊的白雾。

    无数次,谋剌思翰拼命回忆,试图将白雾驱散,以亲的音容笑貌。可无论他如何努力,却始终寻找不到母亲的身影。

    虽然记不清母亲的容貌,可每次想起她,谋剌思翰总是会感觉有人将他轻轻抱住,温柔地抚慰他痛苦的心灵。

    正是凭借着对母亲的追忆,谋剌思翰才挺过了无数的磨难……

    谋剌思翰悄悄将眼泪擦干,恢复了平静。谨慎的他在心中将计划再次考虑了一遍,以确保毫无破绽。

    “艾布?穆斯里姆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一定要想好措辞。”谋剌思翰明白,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越到最后越要小心。

    将一会儿要说的话在心中反复推演了数次后,谋剌思翰才放下心来。

    “王霨不过十岁,谋划军略之才却不亚于叶斛,实在令人惊恐!”谋剌思翰最初计划拉拢所有力量,一起冲到怛罗斯城下,联络上北庭军。可王霨却提议让他折转回来,监控战场局势的同时,实施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幸好此子的打算和我的计划暗合,不然的话,实在棘手!”谋剌思翰对王霨展现出的才华甚是敬畏。

    “真没有想到,谋剌逻多竟然出兵夜袭大云寺。虽知他极度贪色,却还是没有料到,他居然如此丧心病狂!不过,也亏了他对美色的垂涎,才使得事情更加顺遂!”和王霨商定过后,谋剌思翰私下试探询问过王霨,为何会忽然出现在战场附近。得知谋剌逻多的疯狂举动后,谋剌思翰既惊且喜,下意识朝王霨的几名“婢女”望去,果然寻找到了那张明艳如莲的俏脸。

    谋剌思翰自知并非柳下惠,可他绝不会为了一两个绝色女子影响心中的大计。

    “这个霨郎君,小小年纪,聪慧近妖,却如此贪恋美色,走到哪里都带着婢女,实在可笑。”谋剌思翰很庆幸,自以为发现了王霨的软肋。

    “筹谋许久,还是有些许疏漏。没料到霨郎君一行会离开碎叶城西行。幸亏今日之前,他们始终没有和高仙芝汇合,否则还真有可能露出马脚。同时,还是低估了马璘的武勇,百人队竟然死伤十余人……”谋剌思翰反思计划中的意外,稍微有点后怕。

    遐思中的谋剌思翰,如同一斑彩蝶,从杀声震天的战场中悄然穿过,来到艾布?穆斯里姆面前。

    “思翰王子,你既归来复命,想来那一万回纥骑兵已远离战场,不再威胁我军。只是不知回纥部最终去往何方?”艾布?穆斯里姆锐利的目光盯着谋剌思翰的脸,似乎想什么端倪。

    “禀告总督,回纥部已向东而去,准备经碎叶回漠北老巢。”谋剌思翰恭敬地回道。

    “哦,不知思翰王子为何知道的如此详细?”艾布?穆斯里姆奇道。

    “禀告总督,在下抓了几名回纥部的斥候,审问过后方知,回纥部发生了内讧,叶斛王子和曳勒罗发生了激烈争执。”谋剌思翰的话虚虚实实,可听起来却无比真诚。

    “哦,竟有此事?”艾布?穆斯里姆对“回纥内讧”甚有兴趣。

    “禀告总督,回纥部的一万骑兵,名义上是以叶斛王子为主将,曳勒罗为辅。可出征前,回纥可汗秘密赐给曳勒罗一枚金鹘令,命他务必保全回纥部的战力,不得为唐军折损人马。我军抵达之时,曳勒罗拿出金鹘令,夺取了回纥军的指挥权,控制了意图抵抗的叶斛王子,勒令全军回国。”谋剌思翰故意把细节说得特别清楚,因为他深知,谎言之水,只有隐藏在真实的海洋里,才不会被人察觉。

    “竟有此事?!”目光长远的艾布?穆斯里姆本就在寻求大唐内部的缝隙,听了回纥内讧的具体情形后,他更加笃定了自己的判断:“如此唐国对回纥人的控制并不牢靠……”

    “总督,唐军大,但内有裂隙外有我军强攻,必败无疑。”谋剌思翰见艾布?穆斯里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大唐和回纥关系上,便知他不会再留意回纥骑兵的行踪。因此,他开始小心翼翼地引导话题,为下一步行动布局。

    “安西军虽注定失败,可反抗依然十分激烈。我还是低估了唐军的防御。本以为可以一击而中,却被高仙芝打了个反击。之后我军又发动四五轮进攻,虽有所斩获,却每每功败垂成,实在可惜!”艾布?穆斯里姆对战事陷入胶着有些不满。

    “敢问总督,高仙芝可曾派兵北上?”

    “安西军反击之时,趁机派出了五百轻骑,欲图突围。不过我早有准备,已经其全部斩杀,并将唐军轻骑的头颅抛入了安西军大营。”艾布?穆斯里姆轻描淡写道。

    “总督……”谋剌思翰故意迟疑了一下。

    “嗯?有话就说!”艾布?穆斯里姆虽透眼前这位年轻的葛逻禄王子,却知他十分聪颖,常有独到见解。

    “总督,示弱诱敌,进而截杀突围唐军,堪称神来之笔。可是,将头颅抛入安西军大营,或有可商榷之处。”谋剌思翰谨慎地说道。因为他之前并不知此事,此刻只能临场发挥,将话题引向自己预设的目的地。

    “有什么不对吗?”艾布?穆斯里姆询问道。

    “总督,若面对拔汗那国那般软弱之敌,只要将头颅亮出,敌人就吓得魂飞魄散,开门投降了。可安西军乃大唐精锐,自有强军的傲气和风骨。我军将安西轻骑的头颅抛入唐军大营中,恐怕不仅不能摧毁敌人的反抗之心,反而会激发安西军同仇敌忾血战到底的决心。”谋剌思翰的思路已经理顺。

    “哦?”艾布?穆斯里姆沉思片刻,点头赞道:“确如思翰王子所言,此举过后,安西军的反抗愈发激烈。本来有数次打破营寨的机会,都因唐军拼死抵抗而丧失了。”

    “总督,在下有一建议,或可瓦解唐军抵抗之心。”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谋剌思翰也微微有些紧张:“安西军拼死抵抗,缘由有二:一是幻想北庭军能够前来援助;二是担心兵败被戮。此时北庭军来援的希望已断,安西军仍不放下武器,无非是惧怕投降后被杀。若我军承诺投降者免死,甚至同意,允许其放下武器后东归安西都护府。想来安西士卒的抵抗之心会软化不少。”

    “不错!”艾布?穆斯里姆赞过之后,阴深深地笑道:“只是,思翰王子,你的计策,并非是为了纵虎归山吧?”

第七十二章:密信暗传退敌援(二)() 
“总督,只要安西军放下武器,之后如何,不都任凭总督发落吗?”谋剌思翰早已料到艾布?穆斯里姆会如何想:“总督,那安西军辎重营中有不少随军工匠,可都是难得的宝贝,还请总督千万留意。 ”

    “工匠!”艾布?穆斯里姆眼睛一亮。在见识了北庭军的守城器械和安西军的防御力后,他对唐人工匠格外感兴趣。

    见艾布?穆斯里姆已然入局,谋剌思翰轻松说道:“总督,不知你打算如何将‘承诺’告知安西军呢?”

    艾布?穆斯里姆盯着谋剌思翰英俊的脸庞笑道:“思翰王子,你也别藏着掖着了,我知道你心中早有定策。”

    “还是被总督了!”谋剌思翰不着痕迹地拍了个马屁:“总督,战场之上,若十万人高声呼喊,必能让安西军听见。可惜我军中精通唐话者甚少,勉强凑几百人高呼,必将湮没在震天的厮杀声中。不若将内容写在布条上,用千百支羽箭射入安西军营中。如此,安西军人人都有可能更能瓦解其军心。”

    “很好!”艾布?穆斯里姆点了点头:“只是写如此多布条,极其费时……”

    艾布?穆斯里姆话未说完,谋剌思翰就已从怀中抽出了条数寸长的布条,上面写着八个小字:“投降免死!允尔东归!”

    “思翰王子,你做了多少布条?”艾布?穆斯里姆接过布条扫了一眼,便交给身边的亲卫。亲卫立刻会意,拿着布条去找精通唐话的人辨识。

    “禀告总督,一千条!”谋剌思翰朗声回道:“在下监控回纥部之时,听厮杀声久未停歇,想着或许有用,便让手下千人队按照我写的内容,制作了一千个布条。”

    亲卫将很快就将布条送回来,并朝艾布?穆斯里姆点了点头。

    “思翰王子有心了!如此,便由你的千人队负责将布条射入安西军营中。”艾布?穆斯里姆目光炯炯。

    “诺!”谋剌思翰郑重行礼道:“此事繁杂,还请总督派人协助我部。”

    “好!”艾布?穆斯里姆明白谋剌思翰的避嫌之意,毫不犹豫答应了所请。

    面对心思机巧的谋剌思翰,艾布?穆斯里姆颇有些感慨。他实在想不通,为何谋剌思翰与其父的差异如此之大。

    在呼罗珊骑兵的监督下,谋剌思翰的千人队将布条绑在箭尾上,然后策马靠近安西军大营,弯弓仰射。

    五十多名认识汉字的呼罗珊骑兵和粟特骑兵,将所有的布条全部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以确认其中并无其他内容。可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葛逻禄千人队中,有几十名骑兵绑布条的箭杆上,早已贴好了薄薄一层近乎透明的丝帛。

    带着布条的一千支羽箭落入唐军大营时,白孝德正手持步弓,站在北门附近的寨墙之后,充当弓箭手。白孝德身侧,则是安西都护府掌书记岑参。

    当岑参披甲待战时,许多安西士卒以为他只是做做样子。岑参见状,便主动请缨,坚持出战。

    高仙芝本来不允许,可后来形势实在太危急,也就默许了。

    刚苏醒过来的卫伯玉,则重新披上铠甲,手持长剑和巨盾,守护在白孝德身前。

    白孝德等人身后不远,赫然站着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和判官封常清。数名安西牙兵手持巨盾,紧张地遮掩在高仙芝和封常清身前。

    高仙芝却神情淡然地盯着眼前的战场,听着营寨各处报来的一条条军情,然后略一思索,相应调整兵力部署。

    连番苦战,安西军的营寨虽未被攻破,却也死伤惨重。尤其是顶在最前面的刀盾兵和弓箭手,都已经伤亡近半。

    无奈之下,在兵力上有些捉襟见肘的高仙芝,只好命令轻骑兵和安西牙兵下马,补充弓箭手和刀盾兵的缺员。

    战事进行至此,高仙芝为了稳定军心,面上的神情依然很淡然镇定,可他内心早已有些不安和焦躁。

    葛逻禄部背叛,让安西军猝不及防夤夜遇袭;回纥军临阵脱逃,又断安西军一臂;本欲突围求援,五百轻骑却悉数为敌射杀,希望破灭。

    从军几十年,高仙芝还是第一次感到如此绝望,内心如坠入冰窟之中一般冰冷。回忆之前,无论是被数倍达奚部叛军包围之时还是仰望坦驹岭高耸入云的雪峰不知该如何翻越之时,高仙芝从未失去过信心。

    可这一次,诸多打击接踵而来叠加在一起,令高仙芝首次感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迫。

    高仙芝不怕死,可他却不能接受失败!更不能接受安西军的威名毁在自己手中!

    “封二,该如何是好?”高仙芝忍不住再次问到。

    面容憔悴的封常清头发散乱眉头紧缩,他已经接近于疯癫状态,却始终找不到破解困局的良方。

    “唉!”高仙芝见封常清久久不语,低声叹道:“难道安西军的威名要尽毁于此?”

    高仙芝话音未落,就见营寨北部的空中飞起了一团羽箭。

    接战之初,葛逻禄骑兵和粟特轻骑自知骑弓的射程不如安西军的步弓,就不愿意靠近射击。

    呼罗珊骑兵虽然悍勇,他们的短矛射程也有限,无法与安西弓箭手抗衡。因此,数轮进攻,都被安西军化解。

    失败数次后,艾布?穆斯里姆发了狠,命令葛逻禄骑兵和粟特轻骑必须顶着安西军的箭雨靠近营寨,射杀唐军的弓箭手。

    在军令和督战队的威逼下,葛逻禄骑兵和粟特轻骑用累累尸骨,换来了安西弓弩手的惨重伤亡。

    幸亏安西军将士弓马娴熟,几乎每个人抓起长弓举起弩机都可担任弓弩手,安西军才能够凭借长弓硬弩,一次次杀退敌人的进攻。

    此刻,见敌军再次逼近营寨射击,高仙芝急忙令道:“刀盾兵,加强防护!弓箭手,还击!”

    一千支羽箭刚从对面飞起,白孝德用力拉动沉重的步弓,向敌军射出了复仇的长箭。

    岑参的气力要比白孝德小不少,他实在无法熟练使用步弓,只好换了把轻巧的骑弓。

    白孝德的长箭尚在半空飞行,对面的敌军就整齐地调转马头,急速向后撤离。此时,岑参的羽箭才刚刚离弦。

    “奇怪,这次后面没有督战队吗?”白孝德见识过呼罗珊督战队的残酷无情,笑着调侃道。

    之前,曾有一队粟特轻骑兵,顶不住唐军的羽箭,转身逃窜。他们还没有跑远,就被恶狠狠的呼罗珊督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