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燃情年代 >

第234章

重生燃情年代-第234章

小说: 重生燃情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梁一飞还想过,有机会投资冯刚拍拍电影什么的,只要有好本子,电影目前虽然赚钱不多,撑死几千万票房,但是成本小,利润高,回款快,基本属于投资了钱就什么都不用管,很轻松的入账。

    但是后来各种事情一大堆,梁一飞自己的主业发展的实在太迅猛,根本腾不出来时间和心思。

    冯刚渐渐声名鹊起,从一个跟班的,终于能独当一面,而梁一飞崛起的速度更快,两个人之间隐隐约约已经出现了阶层上的差距,这一年多,联系的很少。

    不过联系的少,不代表没交情,或者说,即便没交情,有人肯投资拍电影,导演当然愿意,尤其是冯刚这样才能独立执导的导演,更希望用一部电影来证明自己。

    见杨玉莹有些迫不及待的样子,梁一飞笑了笑,出门给冯刚打了个电话。

    声音还是那个声音,不过语气却比之前牛逼了许多,以前冯刚接电话,一般开口是‘你好,我是冯刚’,许久没打,电话那头张嘴就是‘喂,谁啊?’

    意思是一个意思,味道就不是那个味道了。

    梁一飞笑笑,自报家门,那头稍稍沉默了两三秒,冯刚又变成了之前的那个冯刚,虽然一段时间没联系,可梁一飞混得风生水起,跻身保健品巨头行列,并不是什么秘密,冯刚知道的一清二楚。

    说明了来意,冯刚大喜过望,说正好想找人投资拍电影呢,他手头有好几个本子都不错。

    “大导演,我说在前面啊,投资没问题,不过我得朝里面安排人,也许是女一号,也许是女大配。”梁一飞笑道。

    “这个啊……那……那没问题啊,老板的要求是第一位的嘛。”冯刚只犹豫了一瞬间,立刻改了口风。

    “哪几个本子?”梁一飞随口问。

    一个是刘正云的小说《一地鸡毛》改变的,一个是的王硕写得本子,叫‘冤家父子’。

    这两部戏梁一飞都听说过,有些名气,口碑也好,不过好像没太火,不是那么赚钱。

    现在只是和冯刚打个招呼,落实意向,具体安排还得后面慢慢定,在电话里也没多说,约了他尽快来一趟,当面聊。

    挂了电话,回到包厢,冲盛文峰说:“盛老板,人联系好了,你准备出血吧。”

    “那可不一定是出血,要拍就认认真真拍,争取能盈利。”盛文峰说:“影视剧这一块也是个增长点嘛,将来如果做得好,完全可以成立一个公司。”

    “这倒是。”梁一飞点点头,看了眼正乐得笑眯眯的杨玉莹,坐在盛文峰身边,说:“这个钱赚得踏实,安生。”

    “嗯?”盛文峰听梁一飞这个话里有一些其他的东西,奇怪的看了看他。

    “你不知道,滨海前段时间出了个事,抓了一大批人,判了一大批人,还毙掉一个,这里面有我的朋友,也有我的仇家。”梁一飞淡淡的把何云飞事件、煤矿事件告诉了盛文峰,然后若有深意的说:“虽说从头到尾我都没损失什么,不过作为旁观者,我是蛮震撼的,做生意第一桶金可以沾血,之后,还是应该走正道,否则不知道哪一天就走到死路上了。”

    顿了顿,说:“好在现在各种各样的机会多,只要能把握住,赚钱的事很多。”

    盛文峰微微点头,没吱声。

    仅仅从梁一飞的三言两语里,盛文峰就飞快的有个一个判断,梁一飞他说的这些事里,未必就真的是一个旁观者。

    不过这对盛文峰来说不重要,也不可怕,换成盛家,手段恐怕更加直接和暴烈。

    他真正在意的,是梁一飞最后的几句话。

    这些话里,怎么听都有种‘劝人向善’的意思。

    劝人向善的前提,自然是被劝的人,并不‘善’,在场这群人,真正做着‘不善’的生意的,只有盛家,这话说给谁听的,什么意思,就呼之欲出了。

    借着何云飞事件,在劝诫他,华远集团现在虽然风光,但毕竟做得是非法的买卖。

    梁一飞和他家的业务没有丝毫冲突竞争,更远隔千里,所以讲这个话,绝对没有恶意,盛文峰喝了口酒,说:“前两年吧没什么感觉,反正能赚钱,管它三七二十一呢,有点事,花钱摆平就是了,这几年参与家里的事情越来越多,就越来越发现,好多时候,真得不是自己能讲得算,摊子铺的越大,越有点身不由己了。”

    梁一飞和盛文峰年纪相仿,他两虽然不是那么熟稔,但很多话有一定的共同语言,梁一飞半开玩笑说:“你才多大,就身不由己?现在都身不由己了,那你后面五十年、七十年怎么过啊?盛总,讲句我自己的感受,咱们这些买卖人,其实哪里有什么身不由己,有的,只是欲壑难填。”

第383章 风水不好() 
    有的人,见过一次,便会走过一生,而有些人,一生之中,偶遇一次,然后各自安好。

    梁一飞重生至今时间不算很长,但是和他有过交际的人却不少,其中有一些,在当时当景,甚至还是非常重要的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各自的道路不同,机缘不同,最后渐行渐远。

    冯刚算不上是梁一飞生命中特别重要的人,也不算是一面之后渐行渐远的,两个人一直保持着比较清淡的联系。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像他们两这样,反而容易长久:平时接触不多,行业不同,同时两个人都在飞快的朝前进,谈起对方来,没有矛盾,反而更多是一种欣赏和佩服。

    至少冯刚是比较佩服梁一飞的。

    时间过的和飞一样,不知不觉几年就过去了,冯刚还能很清楚的记得,梁一飞第一次来首都,初次见面,对方只是一个很小的老板,为了一个私营学校的证件问题,连夜来首都找彭元清。

    那时候,梁一飞虽然是小老板,但是冯刚也仅仅只是个小角色,还是要仰望梁一飞,叫彭元清彭老师。

    几年过去,冯刚混得风生水起,连续执导了几部电视电影和舞台剧,他参与编剧的几部戏都大热,以编辑部的故事为代表;他导演的以北京人在纽约为代表更是艺术性、欣赏性双丰收。

    现在在行业内,已经没有人会再把冯刚当成一个小角色来看待了,他也不再是在片场里举着反光板一站就是半个小时,拿着小马扎坐在角落里,给各位大腕跟班跑腿的小喽罗,冯大师还远远谈不上,但是行业里大多数从业者和他见面,已经习惯客客气气中带着三分恭敬三分仰慕的,叫一声冯老师。

    而他自己的圈子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文娱圈边缘玩票性质的,比如彭元清这群人,很久都没有接触了,更多的,是和王硕、马伟都、刘正云这样的行业大咖一起,平起平坐。

    除了行业内人士,最多接触的就是各路的老板。

    上级主管单位,是娱乐圈的亲妈,但是这个亲妈比较严肃刻版,有时候下手也挺狠,所以虽然一路照顾着文艺圈子,可圈子里的人,对这个亲妈并没有太深的感情,反而喜欢和干妈厮混在一起。

    文艺圈的干妈,就是这几年涌现出来的各路老板们。

    这些人拿钱爽快,分账爽快,不干涉导演拍摄的内容,平时还能在一起吃喝玩乐,拓展人脉关系。

    冯刚这两年也接触了不少老板,可是再去看梁一飞,他的感受和当初一样,还是必须仰望。

    他出名了,可人家发财更快,以前他是小跑腿的,人家是地方上小老板,现在他是娱乐圈老师,人家成了娱乐圈的干妈。

    梁一飞主动联系他,说投资要拍电影,冯刚还是比较兴奋的,如今文艺圈也要面向市场,自己找钱,自己赚钱。

    早就不在马伟都的小酒吧里混了,马伟都是个挺独的人,不喜欢起哄,时间久了,在一起玩得也就少了,冯刚正跟王硕刘正云,在西单一个四合院里聊剧本,这时候接到梁一飞的电话。

    挂了电话跟王硕讲了一句,王硕看了看刘正云,笑眯眯的说:“梁一飞啊,我记得记得,这人不错,我挺喜欢的。”

    当初梁一飞客串编辑部的故事,跟这群人在一起玩过几天,也很捧王硕的场。

    这年头的文娱圈,只有王硕不捧别人的场,没谁敢不碰王硕的场子,新文化领袖、新时代作家第一人,年轻人思想风向标和北斗星一样的存在。

    “好像还有沿海的一家大公司的少东家,也是大老板,做进出口的,一起投资。”冯刚点了支烟,说:“就是一个条件,要安排个女演员进来,女几号现在还不知道。”

    王硕和刘正云相互瞧了瞧,脸上都露出会心一笑,刘正云所谓的说:“安排就安排呗,老板安排姑娘进场,总比让剧组的姑娘去老板房间要好。”

    “我可不管这些破事,我只负责写剧本,谁来演,谁来卖,那他们自己商量去,我不拉皮条。”

    王硕从口袋里摸出来一个新淘到的胡桃木长柄烟斗,冯刚化了根火柴,给他点燃了,王硕也是抽着玩,一口下去,顿时被老烟丝给呛得直咳嗽,眼泪都下来了。

    “不行不行,受不了这个。”王硕抹着眼泪,随口问:“他要哪个本子?”

    他们三个聚在一块,就是在琢磨最近的两个本子,一个是刘正云的一地鸡毛改编,一个是王硕自己写的冤家父子。

    “他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觉得这两个都不想要。”冯刚说。

    “那他要什么?”王硕脸色有些沉了下来,说:“我和老刘给他写本子都不行啊?他这个谱可够大了,我两都不行,他就只能到月球上找外星人写!”

    刘正云嘴角也是翘起来,笑得有些讥讽,要说剧本这一块,无论是王硕还是他,那都是国内最顶尖的,也是目前最能把握住潮流的。

    之前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等等几部热播剧,都是他们亲自操刀。

    连他们的本子都看不上,那真的就跟王硕讲的那样,只能找外星人来写了。

    或者说,压根不懂。

    “也不是看不上,他根本不知道这两个剧本的内容,谈不上看得上看不上。”冯刚帮着梁一飞解释了一句,说:“大概有别的想法吧,现在也没定,过段时间我去滨海一趟,把这两个本子带给他瞧瞧。”

    顿了顿,说:“其实他自己也会写剧本,写得还不错。”

    何止不错,冯刚心里明镜似的,当初他能在编辑部的故事挂名当个编剧,就是靠着梁一飞帮他写得几个小故事。

    那几个小故事,在整部戏当中都很出彩,和王硕他们写的相比,丝毫不落下风。

    王硕多少也是知道一些内幕的,呵呵一笑,“行啊,他有本事那就他自己写呗。我先说好啊,我和老刘最近都没空,这两个本子他要是都不要,那还真只能他自己操刀上阵了,我两可没时间帮他想别的。”

    冯刚点头笑笑没说话,跟王硕相处久了,佩服王硕的才华,但是也挺烦王硕有些性格的,作者是一个可以独立创作存在的世界,不用和外界打交道,太有实力太牛逼的人,往往就特别接受不了不同的意见,王硕就比较典型,不要说不同意见,就是任何让他觉得不乐意的地方,他立刻就能炸刺。

    冯刚和王硕不是一类人,王硕可以关上门写好自己的书就行,他不行,作为导演,他得和四面八方打交道,尤其是和那些老板们更要处好关系。

    对于梁一飞,他想的很明白,别看一直联系不多,但这份交情不能断了,这几年人家就从一个小学校,变成上亿的大企业,全国民营企业里都能挂上号的存在,只要不跌大跟头,之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精神上,文艺上,可以抱一抱王硕的大腿,把他当成精神的北斗星,可是实际生活中,还是要抱梁一飞这样的大腿,才能走得稳。

    ……

    电话这头,梁一飞哪里知道自己随口几句话,在首都那边让王硕有了不愉快的想法,回到席间和盛文峰聊了几句,实际上,也的确是出自好心,旁敲侧击得劝一劝盛文峰。

    他伯父到底是个什么人,梁一飞不清楚,可是这位年轻的盛公子,梁一飞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穿越两辈子,梁一飞加起来年纪也着实不小了,心态上,其实有一些老前辈看到比较满意的后辈的感觉,对于年轻俊才的爱惜和关心。

    才20多岁,未来的路还长,尽早从泥潭里出来,还是有未来和前途的。

    盛文峰也听出了梁一飞话中的善意,但是一时半会的,肯定不会因为一两句话就做出什么重大的决定,只是对这些话稍稍上了一些心,然后就聊起了其他的话题。

    在场几个人,温玉春一直有些闷闷不乐的,用沿海的话来说,就是一脸衰样。

    “你商场不是已经招商了嘛,齐建军被抓,后面工程找其他人来做就是了。”梁一飞安慰他说:“资金上周转不开的,我这边借你点。”

    “也不是周转不开。”温玉春一脸苦恼的说:“主要还是工程质量,齐建军被抓后,我不放心,重新找人复查了一遍,大问题没有,可小毛病到处都是,总觉得处处不顺遂。”

    这就不好办了,说迷信也好,其他也罢,做生意的确讲究一个顺风顺水,不怕遇到问题,就怕一直遇到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问题,把气势和气运给磨掉了,那结果一般都不会太好。

    “用不用请风水先生来瞧一瞧?”盛文峰建议说:“香江那边很流行这个的,连李家诚、李兆基这样的顶级大佬都相信。”

    “嗯,是要请人来看看风水。”温玉春是沿海来的,同样相信这个,其实在当初破土动工的时候就已经请了风水先生。

    王自卫忽然在一边插话说:“温老板,不如做点别的投资,分分心思?”

    梁一飞眼皮一翻,开玩笑问:“你不是又来兜售你的国债吧?”

    https: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384章 要觉悟还是要盈利?() 
    上次万国准备筹集资金做空723国债,王自卫大户室分配的份额完成不了,找梁一飞借了几百万过去,算算日子,距离国债兑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