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燃情年代 >

第237章

重生燃情年代-第237章

小说: 重生燃情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光是他们这一批想有所为作、思想新潮的年轻人觉得好,甚至连那些以前混日子的、皮厚无赖的,在这种大环境下,竟然也渐渐的适应习惯,并且为这个新气象叫好。

    梁总有次在内部讲话,华山河印象特别深。

    他都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

    梁总说,人都是图安逸图利己的,厂子风气不好,不能完全怪工人,工人甚至没有主要责任,责任在谁,在领导,在管理工人的这些干部身上,这些干部不敢得罪人,患得患失,考虑自己的利益,怕麻烦,种种不能宣之于口的想法,导致了整个厂子的风气不好。就像放羊,牧羊人不作为,你能怪羊乱跑吗?

    朝后20年,这些话是个人都懂,可在当前,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更不是每个领导都敢说的。

    对华山河启发非常深,让他的思想进行了很大的转变,把以前对工人、对那些不好的同事的鄙夷,转移到了正确的方向,自从他当那个班组长开始,就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华山河以前虽然肯干事,可身上也是有一些传统企业工人的老毛病的,迟到早退、不拘小节什么的,但渐渐的,这些东西他自己有意识的收敛和改正着。

    他觉得,梁一飞像是一颗启明星,指导着他前进的方向。

第388章 不辜负() 
    华山河对于梁一飞崇拜,还来源于另外一方面。

    梁一飞的工作态度。

    在梁一飞才开始接手汽水厂的时候,作为一个其实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普通工人,华山河对于社会上这些老板、领导的观点,和大多数人一样。

    这些人,有钱有权,肯定天天过着奢侈糜烂的日子,一个个肥头大耳,赌博喝酒包小蜜。

    可是渐渐的,华山河发现,自己的认识,是不准确的,严格说,在梁一飞身上,简直是大错特错。

    全厂人现在都明白一个道理:赚钱多,是因为干得多,付出多,越有钱,就说明这个人越是辛苦,谁都别背后羡慕嫉妒恨,有本事,你也吃这份苦,就能抓到这份钱。

    这个‘道理’呢,其实未必放之四海皆准,未必就那么正确,但是在梁一飞手下,它就是真理。

    首先一个,梁一飞年纪轻轻的一个男同志,有钱、单身,长得也不难看,可他完全没有像传说中那些暴发户似的到处搞女人、出国旅游、纸醉金迷,相反,连基层工人都知道,咱们梁老板是地地道道的工作狂,天天忙得不得了,就住在单位,吃喝也不讲究,平时经常看到他在办公室就抱着个铁皮饭盒,吃和大家一样从食堂打得饭,还是一边吃一边工作。

    这不叫以身作则,这叫潜移默化,上行而下效,久而久之,全厂自然就出现一种向领导看齐,以勤奋工作为荣的好风气。

    华山河也年轻过,事实上他现在也不算老,手头又有了些权力,所以他太清楚,对于男同志来讲,做能做到梁一飞这样太不容易了,那得是什么样的自制力?

    第二个呢,在厂里,是有公平回报的,按劳分配绝不是一句空话,只要肯干、能吃苦,那的确就能拿到更多的钱,能有上升空间。

    又能赚钱,又能堂堂正正底气十足的做人,谁不愿意?

    这些事说起来很简单,说出来呢,好像大家也都明白,可是真正能做到的,能让厂子的确发生变化的,又有几个?像华山河这样的国企职工,听惯了领导在台上大义凌然一本正经的喊口号,见惯了假大空,所以对于真正愿干实事、也有能力和魄力把事做好的领导,自然就有那么一份崇拜。

    这跟年龄无关。

    有了这份崇拜,平时工作生活里,像华山河这样一批年轻干部,不光卯足了力气干,行为上,也意无意的开始模仿梁一飞。

    这批人,即是思想上的信仰者,也是理念上的追随者,更是梁一飞亲手提拔起来,有知遇之恩的,所以只要自己争气,普遍上升的很快,忠诚度也很高。

    新厂的中层、和基层的班组长,大多都是来自这批人。

    而一批年纪大的老员工,对这批人其实也很认可,道理很简单,老员工,不服气梁一飞的,早就滚蛋回家了,剩下的,最起码也都认可梁一飞的管理方式和理念,这批年轻人天天学梁一飞,又能吃苦又有热情,怎么会不受欢迎呢。

    尤其是一些年纪大的老员工,很清楚,由于年纪的关系,自己也就到头了,最盼望的,就是厂子能越来越好,关系到自己之后几年包括退休后的待遇,当然希望厂子里能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搁在以前,那是嫉妒,现在更多的是欣慰和鼓励,这就是风气上的巨大变化。

    “梁总,您放心,我代表我们新厂全体干部表个态,今后一定爱岗敬业,再创佳绩!”

    在简陋的临时办公室里,华山河从梁一飞手里接过话筒,站得笔直,脸色微微发红,昂首挺胸的说。

    “好好好,你坐。”梁一飞微笑的点点头,然后对周万新说:“老周,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新厂成立之后,有两个重大的人事变动。

    华山河任职厂长,并不算在内,这两个人事变动比华山河任职厂长还重要。

    最早汽水厂的副厂长何新福,由于兢兢业业的当领导的好跟班,踏踏实实的完成梁一飞交派的任务,始终坚定的站在梁一飞一边,虽然没有太大功劳和能力,但苦劳是大大的。

    不是所有人都有所谓的天赋、天才的,能踏踏实实工作、听领导话,这种人其实是企业很需要的。

    鉴于此,何新福得到了应有的奖励,提拔了,管理华强厂一厂和二厂,算是真正能独当一面、统领一方的‘大员’。

    周万新原来管理着二厂,梁一飞做了新的安排。

    请他去蜀中,建设和管理那一大片的灌装基地。

    蜀中不在眼皮子底下,梁一飞不可能常驻,必须要找一个老成持重、经验丰富,并且深得梁一飞信任的人去。

    周万新显然都符合这些条件。

    今天即是任命会,也是一个小型的欢送会,同时还是接洽会:以后周万新得工作,就直接和新厂打交道,新厂生产原浆,运到周万新那里去灌装。

    老周年纪不小了,又有家室,梁一飞给他提供了两个选择,要么全家都搬过去,房子、车子、家属工作,梁一飞解决;要不就周万新一个人过去,这边,家里也是梁一飞照顾着。

    周万新还是决定一个人去,反正逢年过节能回来,两头接洽,也得常来常往。

    “本来是真有一肚子话想讲的,不放心啊。”周万新接过话筒,感慨万千,看着面前这批‘年轻干部’,说道:“可是坐在这里开会,看着各位,再看看我身边的这个年轻人……”

    说着,冲梁一飞微微点头一笑,才继续说;“我现在只想讲,梁老板赶上了好时代,我和在座的各位呢,赶上了一个好领导,那么事情就简单了,什么都不要想,梁老板乘着好时代的春风,带着我们朝前走,我们乘着遇到好老板的机会,尽全力加油干,简简单单,认认真真,谁都不要辜负这个时代和机会,那时代和机会,也就不会辜负我们这些人。”

第389章 没钱汉子难() 
周万新的发言的确很简单,因为这番话,也的的确确不是事先准备,而是看到了面前这些年轻干部,想到了过去几年和过去几十年,他的工作、战斗经历,有感而发。

    既然是有感而发,那么如果如果和他有同样的感受,自然能有所触动。

    在场的这些干部,有一大半,都和周万新有同样的感受,心中涌上来一股子热气和干劲。

    什么叫做‘不辜负’?

    我给你一块五,你卖我一斤猪肉,这叫不辜负;我给你加班两小时,你多给我两小时工资,这叫不辜负;我给你一份爱,你还我一段情,这叫做不辜负;我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工作,工作给予我应有的回报和尊重,这叫做不辜负。

    ‘不辜负’这三个字听起来有些煽情,但实际上,并不复杂,就是等价交换。

    不一定完全用钱来衡量所谓的‘价’,金钱、感情、希望、尊重等等一切,只要付出,就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这就叫不辜负;

    反过来讲,不付出,就得不到回报,付出多,一定比付出少的回报多,这也叫做不辜负。

    听起来简单,但在这些实际上都已经是中年人的年轻干部的前半生经历中,特别是工作上,这种‘不辜负’却是极为难得和罕见的,是他们求之不得,却又不得不求的。

    然而这一切,在华强厂,却成为了现实。

    所以大部分人,对于周万新这番话,感同身受。

    华强厂、梁一飞没有辜负这些人,那么这些人,同样决定,不辜负梁一飞。

    你不辜负我,我也不辜负你,这同样是等价交换,是不辜负。

    还是那句话,等价交换的价,不一定是钱,它可以是真心换真心,真诚换真诚。

    这场小会开得还算比较成功,会议结束之后,梁一飞单独把周万新留下来,一块吃了顿饭。

    没叫公司其他人,反而把梁义诚和杨爱国之前罐头厂的几个老同事叫上了。

    罐头厂成为了华强二厂之后,杨爱国也留下来了,不过没继续当市场科领导,因为华强厂主要工作是对内的生产,市场销售工作由汇德利去做,所以也就不需要所谓的市场科和宣传科,之前的市场科、宣传科并在一块,成为厂办公室的一部分,杨爱国则是厂办的‘小组组长’。

    说起来,那是降级了,当然没有以前独当一面,管理着一个部门十几个人那么威风,可是杨爱国却没什么抱怨,反而乐意的狠,原因很简单,华强厂待遇好,一个月工资奖金福利,跟原来罐头厂自然没什么可比的,比当前大部分业绩优良的国企大厂都要强上一截,完全能和电力、烟草一类的油水垄断部门相比。

    小组长也算是领导,收入就更高了。

    收入高,事情自然多,可是现在的‘忙’,和以前的忙,完全不一样,以前开拓市场是个很头疼的事,没人知道该怎么做,忙来忙去,就跟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心里没底,干得多,也没特别的好处,没动力。

    但是现在,华强厂一切都上轨道,所谓的忙,无非即是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怎么忙,干什么,怎么干,大方向都是明确的,对于他们这些习惯了稳定,但是吃过苦的老一辈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只要有目标,有方向,就不怕路长。

    席间说起这几年的变化,几个老一辈人都感慨唏嘘,杨爱国喝了几杯,说到那天梁一飞才出狱,他和周万新正好上门找梁义诚想办法宣传罐头,好像就跟在昨天似的,可是这一眨眼,几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变化大的根本不敢想象。

    “厂长,你讲要感谢时代,我觉得这话不对!”之前之后周万新都是杨爱国的厂长,杨爱国也叫习惯了,不过这两年胆子大了点,拍马屁的习惯少了点,加上酒上头,就敢当面讲领导的不是了。

    周万新眯着眼说:“怎么不对了?”

    “时代是好时代,可是好时代就一定有好命啊?不一定吧,再好的盛世,他都有饿死的穷人,是不是。”杨爱国打着酒嗝,面红耳赤的说:“还是得感谢我们梁老板!”

    这个梁老板,当然指的是小梁老板,不是老梁老板。

    梁一飞哑然失笑,原来不是改掉了拍马屁的习惯,而是换了拍马屁的对象。

    梁义诚笑笑,说;“老杨啊,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啊?我跟你讲啊,有想法,那就走流程,别借着酒劲上头来这一套啊,今天就是叙旧,一飞在这,是晚辈,不是你们领导,所以你也别借着叙旧的机会,给他提工作上的事。”

    梁义诚毕竟不是梁一飞,这一辈人还是不可能真的百分之辈冷酷的分开工作和生活,公事和私交的。

    他这番话,表面上是堵杨爱国的嘴,其实呢,等于是帮杨爱国开了口,挑明了杨爱国今天有一些工作上的话想说,要不这个场合,这个口杨爱国自己还真不好直接讲,只能绕来绕去。

    当然了,这话也是提前打了预防针,如果杨爱国的‘想法’过分了,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那梁义诚这些话,就能反过来压他,把杨爱国那些话堵回去,双方还不伤面子:我说了你不要讲嘛。

    老一代人,在办公室里混了一辈子,说业务吧未必就多精良,可这些办公室话语和小心思,却玩得极为纯熟。

    杨爱国嘿嘿嘿一笑,目光有些闪烁了看了梁一飞一眼,说:“一飞啊,听说咱们要盖大楼?”

    “盖什么大楼?”这话倒是把梁一飞搞得一愣。

    哪里盖大楼,盖什么大楼?从来也没说过要盖大楼啊,现在才赚了几个钱,就学着史玉驻那样盖摩天大厦,那不是找死嘛。

    还是说二厂地皮上,原先的那栋半成品政府大楼,以前倒是讲过,未来可以在这基础上,盖一个大型的写字楼,或者作为公司总部什么的,但那都是很久之后的事情,现在还远远谈不上。

    杨爱国从哪听来的这些传闻?

    “就是……就是集资建房嘛。”杨爱国眨着眼睛,笑嘻嘻得说。

    哦,原来是这个事,梁一飞恍然大悟。

    是有,为了让职工们更专注的工作,进行激励,也是为了拿下地皮找个合适的理由,甚至考虑为将来培养一些相关人才,梁一飞是考虑过,先从给员工盖福利房入手,而且过年前就放出过风声。

    但这也不是什么当务之急,年后事情太多,钱也不就手,就没有刻意去抓这个事了。

    不是重点工作,没拨款,没具体负责的,老板又不抓,这事自然就停在那里。

    “原来是这个啊,放心,将来盖起来,肯定是按照职位、工龄这些来算的,达到标准线的,都有。杨叔叔你肯定在线上。”梁一飞这个保票打得不算夸张,杨爱国毕竟是老员工,又是干部,盖福利楼房是个普惠政策,当然有他。

    顿了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