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燃情年代 >

第314章

重生燃情年代-第314章

小说: 重生燃情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香江的一个电影特技明星。”吴三手把报纸递了过来。

    柯守良目前在大陆名气不显,这位在港台业内很知名的特效和武术指导,其实早在1992年,就在大陆完成过一次飞车穿越驾驶雅马哈250型摩托车,腾空跃过了长城烽火台上空约30米宽的豁口。

    不过在当时,飞跃长城这个行为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90年代初,摩托车杂技表演很流行,经常能在动物园或者其他场合,看到一个大圆形铁笼子里,摩托骑手汽车在笼壁飞驰,在大部分人的感官印象中,92年那次飞跃长城,本质上也就和这些一样,是个特技表演。

    当然,这种认知并没有错,飞跃长城也好,飞跃黄河也罢,本质上就是特技表演。

    不过这一次,报纸、电视上大肆宣传,里面是有一些原因的。

    第一,是为了庆祝97回归。

    这个理由很能振奋人心,而表演者,是一个祖籍大陆,移居宝岛,奋斗成长于香江的国名党爱国人士,这就更能为回归增添一层若有若无的光彩;

    第二个嘛,把穿越黄河作为一个人类的‘奇迹’来渲染。

    中国穷了几十年,近一百年来,更是屡屡被列强欺负,时间久了,难免有一种‘老子祖上也阔过’的自卑和敏感情绪,改革开放之后,国家腾飞,这种情绪也极需要一个宣泄口,任何事一旦牵扯上民族主义,那都能引起一些波澜来,哪怕直到多年之后,拍烂片的动不动就扯什么民族电影,做垃圾产品的动不动就号称是民族产业,胳膊上缠个国旗就能让恐怖分子惊若寒蝉全民……

    老美当世界霸主当习惯了,动不动就拯救个地球什么的,中国人过去长期当霸主被欺负了这么久总算有点崛起的样子了,就立刻要找一找存在感,飞跃黄河本身是一个特技表演,但在附加了众多光环之后,立刻变成一个全民关注的热点。

    “哥你说这能飞过去嘛?汽车可不是摩托车。”吴三手即有些兴奋,也有些担忧的说“这他妈要是砸了,小命怕是就没了吧?”

    “这事怎么可能砸?”梁一飞说“事先都演练过的。”

    “不是现场直播吗?”吴三手奇道。

    “直播之前演练嘛。”梁一飞随手把报纸拿过来看了看,又抬头看看吴三手,说“你觉得看直播的人多不?”

    “那肯定的!怕是比看春晚的人都多。”吴三手不假思索的说。

    梁一飞点点头,他记得很清楚,他其实是个不怎么爱看电视凑热闹的人,但是上辈子飞越黄河,他也和几个朋友在在电视机前面一起观看了,当时现场可谓人山人海,几乎全国所有知名媒体都派出了专访人员现场报道,大陆港台三地一时间引为盛事。

    “你觉得,小灵通赞助一下这次飞跃怎么样?”梁一飞笑着问。

    。

第528章 残次品() 
“赞助……这当然好啊!”连吴三手这样没有经历过的,都能猜出来这次飞跃肯定有巨大影响力,但立刻又道:“现在来不及了吧?六月份飞跃,现在赞助商肯定早就选定了。”

    柯守良飞跃黄河这么大的动静,筹备工作至少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赞助什么的肯定早就选好了,现在才想起来赞助,时间上十有七八是来不及的。

    这一层梁一飞也想到了,不过眼下小灵通推广工作进入了一个瓶颈,这么好的机会在眼前,如果不利用一下未免心有不甘。

    这次活动,属于体育圈、娱乐圈、文艺圈和新闻界好几个领域,梁一飞没有直接联系柯守良的法子,不过在娱乐圈里却还有一个公司,新闻界里,凤凰新传媒也有路子,先打电话给冯刚,让他想办法和对方取得联系。

    圈子就这么大,联系上并不困难,两天之后,冯刚那头就给了回应。

    果然不出所料,赞助早就落实了。

    不过赞助这种事,只要嫌少,从来没有嫌多的,无非是到时候多加一个广告位,只要钱给足,一切好讲。

    按照惯例,赞助分为几个档。

    最差的一档,就是在沿途和现场竖起来一块广告牌,正所谓舞台有多大,广告就有多少,理论上来说这种赞助没有上限,只要给钱,总是能插进去一个广告。

    但是不保证就一定能被摄像机拍到,当然出于‘收了钱要办事’的职业道德,一般都会在镜头上露面,只不过大多是‘一闪而过’。

    优点在于价格便宜,不需要抢,位置充沛;缺点也一目了然,广告效果最差;

    第二档的广告,也是广告牌,不过位置更加醒目,牌子更大,而且会确保,在节目播放的时候,一定有若干个特写镜头,确保观众能有一定的印象。

    这种价格要高一些,比第一种要多一到三倍,效果也会好一些,同样的,位置是有限的。

    目前可以加入广告的,就是这两类。

    再朝上,还有两种。

    差一点的,包括了第一类第二类的广告牌、特写,主持人在节目之中,也会提到,‘感谢某某某品牌的赞助’,而且是多次提到。

    很明显,效果更好,主持人几乎每次开口都会报出一长串‘感谢’;

    最好的一类赞助,会在车身、柯守良本人的服装、主持人的话筒或者背景中,出现赞助商的品牌。

    可以说,只要看了节目的观众,就一定能记得这个品牌。

    当然了,这是位置最少,价格也是最贵的,理论上来讲,只有一个位置,目前已经被人拿下了。

    梁一飞想要的,当然是最好的那个位置,问了一下,加钱可不可以?

    广告这种事,只要能真的有效果,多给钱绝对不是问题,好比央视标王,五千万还是一个亿,其实没有本质区别,而且做为先知者,梁一飞很清楚这次飞跃黄河的轰动效应,所以哪怕给出对方一倍、两倍的价格,都可以接受。

    毕竟,飞跃黄河只是一次性节目,其价格和央视广告那种一次性播放一年的,不可同日而语。

    可是对方已经和赞助商签过了合同,毁约的话不仅要赔偿一大笔违约金,也会有损声誉,这就不是多给钱能搞定的事了。

    说来也巧了,梁一飞问了一下赞助商,没想到居然爱多VCD,于是转手又打了个电话给胡大标。

    这次沟通的很顺利,胡大标得知情况之后,表示愿意让出这个广告位,也不必加钱。

    此外,还出乎意料的做成了一笔利润不高,但是数额不小的大生意。

    90年代零售业兴起了一种促销的方式:买A赠送B,买个贵的,送一点便宜的,很受消费者欢迎,虽然明明也知道赠送的东西成本就在价格里,但消费者还是会有种‘占了便宜’的感觉。

    毕竟,就算不送,价格还是那个价格,能送一点什么总比没有好。

    爱多VCD之前一直是买VCD送光碟,接下来准备拓展业务,送点更加新鲜时髦实用的东西,本也没想到梁一飞,但梁一飞这个电话打过来,给了胡大标一点启发。

    买一台VCD,送一两箱当前很时髦的饮料,这也是个不错的促销手段。

    饮料这东西,本小利大,消费者觉得一两箱饮料不少钱,但是厂家购买进来,却很便宜。

    胡大标准备低价从梁一飞手里,买一批果汁和红牛,价格比市场价要低得多,比从厂家出厂价也要低少,但确保高于成本,至少不让梁一飞亏本。

    这是好事,饮料市场不存在有饱和这么一说,一瓶饮料喝完了就没了,还得再喝,只要能赚到钱,少赚点并不怕,何况随着爱多VCD出售,新问世的果汁、红牛还能随之一起开辟出更多的市场,是一场共赢。

    尝试过,喜欢喝,那一箱喝完了,再想喝,总不可能又去买一台VCD什么的,到时候还是要去市场上以零售价购买。

    一拍即合,飞跃筹备组那头反正都是赞助,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于是修改了一下合同,由小灵通担任首席赞助商,梁一飞又花了一笔钱,给爱多VCD买了一个主持人会播报‘感谢……’的广告位,三好成一好。

    “这倒是个意外,看来当初帮这个胡大标倒是没帮错。”吴三手笑道。

    这不是帮错不帮错的问题,再厉害的老板,再庞大的企业,生意场上,总有需要相互搭把手、帮个忙的地方,竞争、合作关系始终都会并存,不光是只有竞争,大部分时间,还是以合作,甚至是‘帮忙’为主,梁一飞一路走来,结了一些孽缘,但也结了不少善缘,在现在和将来,都会逐渐的体现出作用来。

    距离飞跃只剩下两周不到的时间,按理说广告位搞定了,就等着飞跃成功就好,可是梁一飞总是还觉得欠缺了点什么。

    承担了人情,花了钱,又希望赶时间让小灵通尽快‘红’起来,当然是能做得越多,让这次广告赞助发挥的效果越大越好。

    而且,赞助广告,只能让小灵通的知名度提升,却不能证明这是一款‘好产品’。

    而现在小灵通需要的,不仅是知名度,更是好口碑,只有知名度到了一定程度,口碑也非常好,才能反推政策的认可。

    正在琢磨着,该用点什么招数,配合广告,没想到,发生了一桩不大不小的麻烦。

    新生产的小灵通当中,居然出现了整整一个批次的‘残次品’,在发货之前,被检验出来,报告打到了梁一飞的案头。

    。

第529章 企业道德和个人道德() 
这个事情就发生在一个礼拜之前,说起来,透着些说不上来的古怪。

    事情大约是这样的。

    飞科的质量检验分为两块,一块是产线检验,也就是每一台产品下线之后,都要经过质量检验,这是普查;还有一种是入库抽验,顾名思义,是产品入库之后,随即的抽查,不限于哪一个批次,也不限于哪一个机型,只要是飞科仓库里的产品,都要抽验。

    除了这两个对产品的检查之外,整个生产流程以及相关的步骤,也都是要检查的,当然这些不在于这次发生的问题之中。

    负责产品普查的,是之前厂子里的质检团队,由中国工程师组成,由一个叫做范立国的老师傅带队;负责抽查和工序等等步骤检查的,则是高杉城源和几个日本工程师。

    高杉带人抽查的时候,发现有几台小灵通待机时间不合格,只有标准的三分之二左右,而且从编号上看,这几台机器都是一个批号。

    他把这个批次的五千台机器全部集中起来,抽查了十分之一,结果发现所有被抽到的都有同样的毛病,待机时间不和标准,换句话讲,也不用这五千台全部检查了,基本可以肯定这一批次的机器是有问题的。

    但是在之前的普查报告中并没有提到,检查报告全部是合格。

    于是高杉就找到了之前负责普查质检的中方工程师范立国,沟通之下,原来范立国团队并不是没有发现,而是觉得这并不是个‘问题’。

    原因有三个。

    第一,待机时间短,根源肯定是电池不合格,飞科厂自己不生产电池,全部是从一家下游厂家购买的。那么从理论上来讲,这就不是飞科的生产问题,而是下游厂家的问题;

    第二呢,范立国觉得,小灵通的待机时间原本就比手机要长得多,即便只有规定的三分之二,也要远超手机;

    在使用过程中,很少会有人等小灵通完全没电了再去充电,或者,即便是没电,由于待机时间本就足够长,用户也不会认为是小灵通有毛病,只是下意识的去充电。

    简单来讲,用户不会察觉到待机时间短的毛病。

    一个产品,既然用户察觉不出来毛病,在中方工程师看来,那就是没毛病。

    这个理论,在高杉那是行不通的,产品就是产品,标准就是标准,达不到标准的产品,就是不合格品,绝对不能过。

    中日两方工程师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了冲突,高杉也没有和范立国多纠缠,直接就把报告打到了梁一飞这里来。

    另外,不管高杉有没有主观意愿,他这个报告一打,事实上,也等于谁告了范立国一状。

    事情是明摆着的,五千台机器就在那,一查就能查出来,梁一飞接到报告,先没做任何决定,而是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

    最初他是以为有人拿了下游供货厂家的好处,或者干脆讲,就是范立国拿了好处,因为进货的时候也需要抽查,这是范立国的工作。

    所以先调查了一番。

    结果调查出来的结果,让梁一飞很不好处理。

    范立国还真没拿好处。

    梁一飞有些争分夺秒,一向是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中解决,先发展,再发现问题,再解决。

    飞科厂也是如此,这批电池,是飞科厂在建立的时候就买的,由于一切进展都很快,飞科发展的太迅速,在最初,进货检验这道关卡基本沿用老厂的方法,形同虚设。

    等到这一批不合格的电池进入生产线,产品出来之后,范立国才察觉到电池不合格。

    他是老工程师,从最艰难的时代走过来的,思想也有些陈旧,骨子里就种‘勤俭节约’的‘美德’,觉得这批机器投入到市场不会有任何负面影响,那如果报了不合格,那这五千台机器都要回炉重造,而当初进货的时候并没有发现电池问题,根本无法追究上游厂家,这笔损失,只能飞科来承担。

    在他的概念中,这‘不是什么大事’,‘不要给单位添麻烦’,所以就大笔一挥,批了个合格。

    梁一飞难处理就难在这里,范立国没坏心,相反,还是为了集体着想,整件事的起因,也不是范立国造成的,而是自己推进的太快,很多规章制度没有来得及跟得上。

    再朝深一点说,是这一代人的理念没跟上,不是某个人的错误。

    可是,错误毕竟是错误,如果都像范立国这样,这里糊弄一点儿,那里得过且过一点儿,目前小灵通是不会有大问题的,因为工艺并不复杂,可是时间久了养成这样的恶习,将来怎么办?

    杰出的产品,除了有杰出的理念之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