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燃情年代 >

第7章

重生燃情年代-第7章

小说: 重生燃情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千块钱,那足够买台22寸大彩电了,还是进口的!

    整个厂子,有一个算一个,谁家到现在也没彩电啊!

    对于在场的大部分而言,三千块钱即便不算‘巨款’,也是个‘大钱’,要是丢了被偷了,那是能难过几年的。

    遇到坏脾气的婆娘弄不好都能闹离婚!

    梁义诚心里跳了一下,脸上还是不动声色,回头看了儿子一眼。

    只见梁一飞非但没有什么特别高兴的表情,反而嘴角有些微微上翘,似笑非笑的。

    怎么,没达到儿子的心理预期?

    周万新却没看到这一幕,抬起手,挥了挥,压住了全场的议论声,中气十足的说:“现在咱们市场化了,就要有功就奖,有错要罚,谁以后能立功,谁就受奖!谁要是干不好本职工作,那就挨批评、受处分、罚钱,直到调岗!”

    老周爽快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梁一飞这次不光帮着罐头厂解决了存货,还有个很大的隐形功劳:帮助他老周彻底树立了权威,让他的腰板挺了起来。

    厂子效益不好,人人都骂厂长,厂长还没话说,效益好了,那人人都要巴结厂长,看厂长脸色办事。

    有业绩,他老周对上、对下,讲话都有分量!

    “周厂长这个话我很赞成!”

    柯书记淡淡的开口了,捧着茶杯,说:“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怎么富?靠着偷鸡摸狗,违法乱纪?那不行!就是要开动脑经,运用知识,顽强奋斗,这样才能富起来!”

    顿了顿,笑道:“当然了,现在厂子宽裕了,不光奖励梁一飞,之前大伙欠的工资也会补齐,接下来,厂子效益能越来越好,加工资奖金也是迟早的事嘛!”。。

    书记的水平还是高的,一番话引经据典,恩威并施,把大伙说得都满意。

    厂长书记都开口了,外加一个实权中层干部梁义诚,谁这时候跳出来触这个霉头?找不痛快呢。

    还有个梁一飞,他可是劳改犯,真断了他的财路,万一他拍黑砖呢?

    反正也不是自己掏钱。

    鼓掌,通过!皆大欢喜。

    周万新笑呵呵得问梁一飞:“一飞啊,怎么样,你周叔叔说话还是算的吧。”

    给三千块钱,周万新自己也觉得非常到位的,十分对得起梁一飞的功劳。

    他这个厂长一年忙到头,所有奖金加一块,也就不到五百块嘛。

    一直沉默的梁一飞终于开口了。

    语气很平静,说:“周叔叔,我说过,我是职工子弟,为厂子里做点事,就是不要钱也没问题。”

    周万新愣了愣,然后笑了。

    不要钱也行?那当初是谁非要谈钱,还把老杨讲得面红耳赤的?

    微微一眯眼睛:“小伙子,话里有话啊。怎么,三千块钱还嫌少了?”

    梁一飞摇摇头,说:“如果仅仅是为了奖励我个人,三千块钱,不少,但是如果罐头厂更好,销量更大,那三千块钱就太少了。”

    “你说多少?”周万新问。

    梁一飞想了想说:“上不封顶,至少要三万!”

    三万?

    这下会议室里炸了锅!

    如果说三千块钱是一笔大钱,那三万就当之无愧是一笔巨款!

    就在两三年前,80年代后期,万元户依旧还是钱人的代名词,即便这一两年经济一直在发展,三万块钱,也顶得上一个工人十几年的总收入。

    最直观的一个比较,现在结婚的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全买进口的,置办齐全了,都花不到一万块钱。

    实际上,这个三大件是新冒出来的说法,专门针对暴发户,放在普通老百姓头上,随便有一样,那就很有面子了。

    三千块钱大伙都觉得是很多了,至于三万,那不是行不行的问题,根本没讨论性!

    这次,连周万新都笑不出来了。

第012章 唇枪舌剑() 
“义城,你这个儿子真有本事!”

    纷纷攘攘中,财务科的老钱第一个开口,三角眼朝周围的同事们看了一圈,然后夹着烟,阴阳怪气的说:“乖乖,这小子一句话,就顶得上你干十年啊。这样搞下去,你爷俩在家的地位要换个位置了,以后他当老子,你当儿子,他来养你!”

    没什么人笑。

    同事之间调侃开玩笑,再怎么着都得有点分寸,什么‘你当儿子他当老子’,这话就过分,有点接近骂人了。

    梁义诚倒是一点都没生气,不急不忙用茶杯盖子轻轻的拂去上面茶叶沫子,抿了一口,才淡淡一笑,说:“我儿子养我,那不是天经地义嘛。也不用调换位置,我在家里从来都是最没地位的,有什么好的先尽着一飞。他妈活着的时候我更惨,一句话就跟给我罚去跪搓衣板。”

    说到最后一句,哄的一声,全乐了,连坐在最上首的周万新和书记嘴角都挑了起来。

    只有老钱不笑,不但不笑,脸色还变得很古怪。

    都是厂区住家门口的邻居,谁不知道谁啊,梁一飞老娘活着的时候,跟梁义诚好的蜜里调油似的,两口子连嘴都没拌过。

    厂区里有怕老婆,跪搓衣板的,但绝对不是梁义诚。

    宣传科老杨是一个,自从那年摸了人家屁股之后,老杨在老婆跟前,那颗胆就自动没了;

    另一个,就是他老钱。

    出了名的耙耳朵怕老婆,三天两头被老婆罚在门口跪搓衣板。

    会议室里面闹哄哄的,梁义诚讲话又毒又准,其他人倒是没再主动挑衅梁家父子了,但是还是交头接耳,对‘三万块’三个字非议很大。

    这年代,三万块钱,足够夫妻反目,父子成仇,红眼杀人!

    周万新很为难。

    搁在以前,他根本不会继续讨论下去,开什么玩笑!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梁一飞的确有本事解决了库存,以后,说不定还要求到他。

    尤其是刚才他那句“如果为了罐头厂更好”,让周万新特别留意。。。

    什么意思,发三万,梁一飞还有好办法?

    书记也很犹豫。

    财政大全下方到厂里,厂子里理论上是有权力发这个钱,但是从来没这个先例。

    三万块钱太大了,弄不好他和周万新是要担责任的。

    有可能是大胆创新用于改革的正面典型,也有可能是私分国家财产、滥用权力的负面典型。

    平时生产经营是周万新来管,书记冲周万新不动声色的点点头,周万新才开口咳嗽了一声。

    “安静一下。一飞,你刚才讲,给你奖励三万块钱,也是为了罐头厂能更好,这是个什么道理?”

    会场重新安静了下来,大家也想听听,给他三万块钱,怎么就为了厂子好?

    这钱不是厂子出的啊?有三万块钱,厂子能多进多少货,发多少福利,做多少广告?

    给你个人,反而是为厂子好?

    这什么逻辑?

    梁一飞看了眼梁义诚,见他还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看来不准备阻拦。

    这就好。

    要是老爷子要是滥好人心软,出头讲话,这三万块钱怎么着也得打个折扣。

    他不吱声就好办,全场有一个算一个,自己全能给他们忽悠瘸了!

    于是道:“那我刚才说奖励我三万块钱,各位叔叔是不是很吃惊,觉得这是天方夜谭?觉得这就是个天大的事?”

    那当然,刚才会议室里都炸了。

    周万新嘿了一声,“那是,我要是有心脏病,都能被你吓犯了!”

    “这就对了!”

    梁一飞盯着周万新反问:“同样的道理,如果新闻报道出来,罐头厂为了开拓市场,三万元天价买金点子,在社会上,是不是同样会引起轰动效应?”

    话不用多,说到点子上就行。

    周万新、书记,和市场科几个对市场很敏感的人,都已经隐隐约约的意识到了梁一飞的意思。

    是啊,这事要是传出去,那不等于是一个爆炸性的广告?

    不敢说全国轰动,至少也能在全省引起轰动!

    罐头厂就彻底出名了!

    这效果真不亚于打几万块钱的广告,不,几万块钱做不到这点!

    梁一飞铿锵有力的声音继续响起:“88年,凤凰车厂,奖励了一个技术创新员工一辆凤凰自行车,一块梅花表,也就一千块钱不到,结果全国都做了报道,树立成企业改革的旗帜!现在全国如火如荼的搞经济改革,这三万块钱,买的就是一个轰动效应,买的就是让罐头厂成为知名品牌,买的就是罐头厂在后续一段时间内,源源不断的订单!”

    还有一句话梁一飞没说。

    买的就是他自己出名。

    出名要趁早!

    ……

    会议再一次陷入了僵局。

    梁一飞的话有没有道理,自然是有的。

    可三万块钱实在太惊人,这里面的责任也太大,没人敢去扛这个祸福未知的雷。

    还是柯书记开口了。

    “一飞啊,有个情况你要考虑到,真像你说的那样,大规模做宣传我们重金买金点子,那你出的那三个点子,只能报道最后一个‘做广告’。这么一来,给三万块,是不是就说不过去了?”

    书记水平的确高,一下子抓到了重点。

    梁一飞那三个点子,论效果,那是一个比一个好使。

    可是,并不适合都放在台面上讲。

    产品换包装、托儿、打广告,前两个都不适合放在台面上讲;

    尤其是‘托儿’这回事,根本不能宣传。

    只因为做广告一个点子,奖励三万块,显然说不过去。

    梁一飞笑了笑,问:“如果我再出一个点子,让厂子里对上对下,都能说得过去呢?”

    没有精钢钻,不揽瓷器活,他之前就很清楚,没有任何成功案例和名气打底,想要赚这种‘点子钱’,最难的一关,其实并不是市场,而是给钱的厂家!

    市场嘛,的确就像个娘们,梁一飞是这方面的老手了,对付二十年后的‘娘们’他都有办法,何况90年代的‘娘们’?

    搞不定?不存在的!

    但是90年代的厂家,想让他们掏几万块钱,那可比对付市场要难。

    所以他几天一直在考虑各种可能性,包括书记这个问题。

    书记即便不提这个问题,他也要找话茬引出来。

    要不然,他凭什么,又怎么敢,在人均工资两百块的年代,狮子大张口,要到这三万块?

第013章 内外兼修() 
“老柯,你怎么看?”

    会议后,周万新和柯书记两个在办公室私下聊。

    会上,暂时没有达成了一个明确的结论。

    但是针对书记的问题,梁一飞又提了一个点子:为罐头厂拟定一个‘和国际一流生产制造’业对标的管理制度。

    这么一来,宣传上就好办了,罐头厂这三万块钱奖励,主要是两点。

    对外,利用广告效应开拓市场,顺便再稍微提一提内部特供的话题,不谈什么‘特权’之类的话题,重点是‘内部特供的质量’;

    对内呢,建设国际一流制度。

    花重金,买的即是市场,更是制度、管理。

    甚至可以从这个角度宣传:罐头质量之所以好,就是因为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模式。

    梁一飞的原话是‘内外兼修,内,用管理提升基本功,外,用营销手段开拓市场’。

    梁一飞最后还讲了一段话,也很有分量。

    他说:‘这三万块钱,其实是五个点子。产品改进、市场推广、广告营销、管理制度、重金买金点子的宣传策划,五个点子,合而为一,只要三万块钱。’

    按照他这个说法,就不是几个点子,而是一个完整的‘策划案’,帮助罐头厂重新焕发生机,短时间内占领市场。

    办公室里没外人,周、柯又是在一起搭伙多年的老伙计,说话就比较直了。

    “老周,我跟你的心思是一样的,三万就三万,能搞好厂子,咱们舍得花钱!说到底,还不就是这笔钱太大,贸然拿出去,咱们俩不好交代嘛。”

    周万新点头:“是啊,几万块钱奖励,这个事别说咱们厂,全省也没一个厂子这么干过,嘿嘿,就是上面领导愿意帮咱们,可也没个理由。”

    “就是这话,他要是真能制定出‘对标国际一流水准’的管理办法,那我看倒是行。”柯书记讲。

    现在全国都在搞企业改革,抓经济,抓管理,上到各级领导,下到普通企业管理者,对于有效科学的管理办法,都趋之若鹜。

    甚至有些走在前面的城市,专门为管企业的干部,开设了‘工商管理培训班’;

    公费派出去学习考察的也不在少数。

    花这么多钱,这么大精力,为什么?

    就是为了学习好的管理办法!学习先进经验嘛!

    如果拿出一个‘对标国际一流水准’的管理办法,那么再加上已经产生的良好销售业绩背书,罐头厂对哪方面都能交代的过去。

    周万新上任之后,其实就搞过一个新的工厂管理制度。

    不过那东西吧,有点提不上嘴,举几个例子就知道了。

    ‘不许在厂区随地大小便……’

    ‘不许带亲戚朋友来厂子里蹭吃蹭喝……’

    这些东西的确指出了厂子里的弊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都是土办法,上不了台面。

    柯书记甚至想过,如果梁一飞的管理制度真写得好,弄不好罐头厂都能被树成典型了宣传推广:要业绩有业绩,要管理有管理,可不就是内外兼修嘛。

    现在改革春风刮遍,正需要这样的典型进行宣传呢。

    “就是不知道这小子嘴上说的漂亮,到底能不能写出好东西来。”周万新琢磨着说。

    “反正我听他会上讲得那一套,挺靠谱的。”柯书记说。

    梁一飞在会上大约提了一下,新管理制度,是根据rb汽车制造业的管理经验总结出来的,核心就十四个字: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

    又大致解释了一下,罐头厂是生产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是第一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