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燃情年代 >

第75章

重生燃情年代-第75章

小说: 重生燃情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通臂拳、洪拳、谭腿之类的,没什么秘诀,靠的就是下死功夫,练的好,三拳两脚打死人不是难事。

    到了90年代,气功热兴起,再后来,经济腾飞,基本就再没人在这种即对自己身体有损伤,也没赚不到钱,还特别辛苦的事情上花时间和精力。

    这人掌心里都有老茧,八成是练铁砂掌练出来的。

    两人手分开,裘飞又说:“你别听任鹏这小子胡说八道,什么道上不道上的,我也就是个做生意的。”

    “飞哥,坐。”梁一飞笑着问:“飞哥是哪一行啊?”

    裘飞还没讲话,张胖子就插嘴说:“你瞧着他们几个脸色,被大飞给吓成这样,梁老板,你能才出来不?”

    席间,有两个身家只有百来万的老板,看到裘飞来了,脸色的确有些难看,梁一飞忽然灵光一现,说:“飞哥,不会是做钱庄借贷的吧?”

    “哈哈哈,都说梁老板有眼光,闻名不如见面。”裘飞哈哈一笑,坐下来,冲另外两个小老板大咧咧的一挥手:“李老板,钱老板,你们两放心,今天我不讨债。”

    那两人尴尬的笑了笑,有点坐不住了。

    “得了,你们去忙吧,大飞坐在这里,你们也不自在。我们几个人说说话。”张松对那两个老板说。

    那两老板如蒙大赦,起身跟梁一飞告辞。

    等他们走了之后,这卡座里的几个老板,身价差不多都能对等,梁一飞才冒起来,积累相对少,但即是地主,又是新蹿红的,也不逊色。

    “我刚才听你们说海南房地产,怎么,有兴趣?”裘飞问。

    提起这个话题的,是温州老板温玉春,年纪轻轻,却已经是温州的‘徽章大王’,全国百分之六十的校徽、厂徽什么的,都出自于温州的一条街,而温州这条街上,百分之六十货都是温家的,改革开放十多年,温家愣是靠着一分钱两分钱的徽章,赚到了千万身家。

    不过这几年,买卖越来越难做,温家几个儿子,各自出来发展,温玉春是温家老二,来了滨海。

    “我也在观看,关键是政策!”温玉春给新来的裘飞递了一支烟,说:“咱们这些人怎么发的,都是靠着政策,可是现在房地产到底是怎么个讲法,还能持续多久,谁都不知道。如果有个能通天的关系进来,一块去投钱,我心里把握就大点。”

    这番话十分的稳重,和温州商人一贯的大胆、手快相比,简直可以算是保守了。

    说完,几个人全部看向了梁一飞。

    传闻,梁一飞是省里某个大佬的子侄嘛。

    “梁老板,你觉得呢?”张松问,裘飞也看着他。

    梁一飞想了想,说:“南海岛最好不要去,就不说政策,你看市场。”

    “怎么讲?”温玉春坐直了身体,朝梁一飞靠近了些。

    “我也看过报纸,南海岛才多少人,一百多万,屁大点地方,居然有一万多家地产公司!”梁一飞说:“各位,这生意怎么做?就不说政策了,谁现在去坐生意,立刻就有一万多个对手。”

    “不是有传闻,上面准备把南海岛也化成特区吗?”张松问。

    “这我不知道,不过就算成特区又怎么样?这么点地方,一两万家地产公司分,能分到几块肉?”梁一飞摆摆手,笑说:“反正我觉得不是很靠谱。”

    温玉春沉吟着没说话,张松不置可否,倒是裘飞说:“梁老弟,你的事我知道,要是商业头脑,你大概是我们市这些人里数一数二的,你觉得,接下来几年,做什么赚钱快?”

    “飞哥,要说赚钱快,恐怕没什么比你钱庄更快了吧。”梁一飞说。

    “快是快,不过不稳。”裘飞说:“咱们两都是牢里出来的,跟张胖子他们不一样,太知道大牢是什么滋味了,你出来的时候,看到十米黑墙上那几个字,想必也是心情复杂吧。”

    “是。”梁一飞点点头:“我当时就跟自己讲,干什么都好,别犯法,再也不能进去了。”

    顿了顿,看似不经意的说:“所以我这边不让三陪,搞得任鹏兄弟他们断了一条财路。”

    裘飞嗯了一声,没在三陪的问题上多说什么,只接着刚才的话题,讲:“所以啊,放贷这个事,能不能长久,现在不好讲,不管怎么讲,它都是个虚得东西。今天我看到你这个岚韵湖,说真话,想做做实业,有一份踏踏实实的产业。”

    “要说踏实,跟着国家政策走,那最踏实。”梁一飞说。

    “政策这东西,谁说得准?”张松看了看温玉春,讲:“要能吃定政策,我就跟玉春去南海岛投资房地产!”

    梁一飞说:“具体的单个政策吃不准,可是大方向大潮流不会错。国家要发展,要建设,这点现在已经明确了吧,不光是现在明确,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不会变。”

    这话倒是一点不假,几个老板都点头。

    这可不是改革开放之处,大部分人担心走回头路,如今开放已经进入了14个年头,改革开放的成果已经凸显出来,发展经济,成为定局!

    这时候,谁再走回头路,谁就是和全国一批先富起来的人为敌,和全国那些还没富起来却想富起来得人为敌,和那一小撮已经发了的人为敌。

    举世皆敌。

    “就说搞建设吧,那里面得包含多少赚钱的行业啊。”梁一飞说:“岚韵湖这段时间装修,我就深有体会,装饰品、家电器具、建材原料、水泥钢铁,这都是一座座金山!”

    这番话让几个老板都微微点头。

    梁一飞顿了顿,又接着说:“咱们民营企业,不能去跟国企抢钢铁、电力这些大头,可是再把眼界放开一点,那水泥呢?电镀加工呢?煤炭呢?”

    “煤炭?你是说煤矿?这也都是国企把着在吧。”裘飞忽然说。

    “大矿场的确是的,可是小矿场呢?还有经营不下去的国企煤矿呢?”梁一飞说:“几个小矿场,就能组成一个矿业公司,要是能拿下一个国企煤矿就更不得了,将来矿吃矿,矿并矿,越滚越大,说不准都能上市。”

    “听你说的头头是道的,怎么你有兴趣啊?”裘飞说。

    “我不行,没这层关系,也没人手。”梁一飞摇摇头说。

    这话半真半假,没人手可以培养,新时代、岚韵湖的人,都是梁一飞用出来、练出来、选拔出来的,关键是他没把煤矿放在未来的布局规划里。

    煤矿沾血太多。

    张松哈哈一笑,说:“难怪人家说你是点子大王,听起来还真是这么回事。大飞,你养着那么多人,倒还真能考虑考虑。”

    裘飞想了想,不置可否,说:“嗯,再说吧。”

    说着,冲梁一飞举了举杯子,“梁老板,今天咱们算是认识了,我敬你一个。”

    说着,一仰脖干了。

    梁一飞也干了,然后笑道:“对了,我让岚韵湖副总孙宏伟给几位一人办了一张金卡,以后来玩,所有消费打八折。”

    正说着话,表演舞台上走上来一个年轻的女歌手,一亮相,下面就是一片掌声雷动。

    这女的不光长得漂亮,台风也正,一看就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穿着一身在当前很时髦的晚礼服,露出了一片雪白高耸的胸膛。

    “呦!我这女谁啊?”张松眼睛一亮,笑说:“我坐了一晚上,发现你这里歌手的档次比原来要高得多啊,要么就是漂亮的,要么就是嗓子好的。”

    梁一飞说:“不搞三陪,总的有点其他的特色吧。这女孩好像是省文工团请回来的,姓祁吧。”

    说完,冲边上的服务员招招手,然后在他耳边说了几句什么,那服务员应声走向顾文明那个卡座。

    “艺术家啊,请她唱歌得不少钱吧?你这一进一出划不来啊,三陪的钱不赚,请人唱歌,反而多花钱了。”张松说。

    “不要钱。”梁一飞摇头一笑。

    这话说出来,卡座里几个老板都一脸不信的样子,裘飞开玩笑说:“老弟,你人长的是俊,可人家也不至于就看上你了吧?”

    梁一飞没解释什么,这时候,一个服务员拎着一个手提花篮送到舞台上,花篮上贴着一条红飘带。

    女歌手瞄了一眼飘带,冲台下微微点头示意,柔声说:“谢谢金牌补习班程总送的小花篮。”

第140章 不光要身还要心?() 
台下,顾文明那桌金牌补习班的程老板被当着这么多人点到名字,愕然愣了愣,下意识的站了起来。

    “谢谢程总的支持,下面,这首夜来香送给程总。”女歌手笑吟吟的冲他一躬身。

    程老板本来是被‘逮黑头’逮了一下,服务员过来跟顾文明讲了几句什么,然后顾文明就暗示,这个女歌手是舞厅经理怎么怎么辛苦才请来的,他老板和岚韵湖是同一个老板,怎么着都要捧场,送个花篮。

    又把服务员叫过来一问,舞厅就出售花篮,一个小花篮88块钱,不等顾文明掏钱,程总就很机灵的把钱给了。

    给钱的时候,多少有点肉疼,就这么个破花篮,外面卖撑死了3块钱……

    可是在几百号滨海市老板们的注视下,台上女歌手点了他的名字,温柔的冲他一笑,程老板那点子不懂快,顿时烟消云散!

    不就88块钱嘛,博美人一笑,当众露了脸,值了!太值了!

    站起来的时候不痛快,坐下来的时候,满面春风!

    然后旋律响起,女歌手开声唱了起来。

    这一开嗓子,又是满堂红,和之前大宇宙那些随便不知道从哪找来的女歌手不同,台上这位的声音明显更加专业。

    前面梁一飞这着的卡座里,温玉春第一个明白过来,说:“梁老板,这个花篮是要钱的吧?”

    “对。”梁一飞点点头,说:“以后凡是在这里玩的,可以给自己喜欢的歌手捧场,送一朵鲜花8,一束鲜花38,一个小花篮88,中等花篮88,大花篮588。今天是第一次,以后每次送得最多的,可以点一首歌。”

    “哦,你这里不搞三陪,该卖花篮了!我说老弟,你这一个花篮,成本几块钱,转手就赚几十几百,很够狠的啊!”张松说。

    “我这也是跟沪市那边的歌舞厅学的。”梁一飞说。

    这倒不假,上次去沪市最后一天,跟王自卫一起去了歌舞厅,他发现沪市的歌舞厅用的就是来自港台五六十年代夜总会的方法,让老板送花捧小姐,点歌也要花钱,价格者得。

    当时还跟边上的几个本地老板聊天,听说这法子也是才兴起不久,可相当赚钱,有些富家子弟和暴发户,一晚上就能‘白相’出去成百上千,就是为了挣个面子。。。

    当晚,梁一飞亲眼看到,舞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篮,一个小姐唱一首歌,少的能收到几十块钱,多得能收到一千多,于是就有了这个想法。

    “是,我在特区那边也看到过。”温玉春说着,招招手,叫来服务员,说:“给台上这位小姐送个中等大花篮。”说完冲梁一飞点点头,意思是捧场。

    张松在边上哈哈一笑,招手叫过服务员,大声的说:“我给台上这位小姐,送个大花篮!”

    温玉春声音很低,仅仅边上几个人听到,而张松却是叫出来的,前面几排都听到了,都朝这边看过来。

    台上唱歌的女歌手正在一段伴奏副歌之中,虽然这一嗓子显得有些没礼貌,可她还是冲台下的张松点头微笑示意。

    张松站起来,得意洋洋的冲在场的其他客人们挥了挥手,就跟领导视察似的。

    在场的大部分人也没弄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有不少人奇怪之余,就挥手叫过边上的服务员问情况。

    “老张你就显摆吧,难怪人家讲暴发户素质低,我看都是你带的!”裘飞笑骂了一句,叫过服务员,也送了一个大花篮。

    这就不是冲着女歌手,而是给梁一飞捧场,卡座里其他几个老板纷纷跟着有样学样,一个接着一个的大花篮朝台上送了上去。

    那个女歌手唱着唱着,表情就不太对了!

    她们来唱歌,没钱,但是客人送的花篮,岚韵湖扣掉30%的管理费之后,和歌手们对分,如果每个月达到一定的数量,还有一笔奖金。

    换句话讲,这一个大花篮,588,她就能分三分之一,205块钱。

    文工团效益不行,她又是年轻职工,一个月收入零零碎碎加一块,也就240多块钱而已。

    等台上女歌手唱一首夜来香,台上多出了七个大花篮,一个小花篮。

    一首歌唱完,加上上台和谢幕的时间,赚了半年的收入。

    下台之后,女歌手直接就来到了送花篮最多的第一个卡座,深深一鞠躬,说:“谢谢几位老板捧场!”

    “谢什么,你唱歌好听,这是其一,不过,今天你要谢,就谢你们梁老板,我们这都是冲着他的面子。”张松说。

    女歌手冲着梁一飞再次深深一鞠躬,“谢谢老板。”

    “用不着,你这是劳动所得,劳动致富光荣!”梁一飞笑道。

    “那也不能这么说,劳动致富,也要感谢好时代,感谢好老板嘛!”张松胖乎乎的手倒了满满一杯红酒,朝桌上一推,靠在沙发上大咧咧说:“靓女,你光嘴上说感谢可不行,得敬你们老板一个吧。”

    卡座里,有一个算一个,全是暴发户,有的低调点,有的像张松这样高调点,可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在外面玩过吃过见面,要面子的,张松这么一讲,几个老板也跟着起哄。

    女歌手看着这么大一杯酒,很是为难,她又不是出来卖的,正儿八经的文工团职员,赚点外快,这么大一杯酒,她哪能喝得下去?

    “我说张老板,哪有你这么倒红酒的,这个杯子倒一个底就行,幸亏没外人,要不人家真的笑话你。”梁一飞呵呵一笑,又拿了一个空的高脚杯过来,把那杯倒满的红酒,倒了一大半到空杯子里。

    把剩下的小半杯酒推到女歌手面前,拿起另外大半杯酒,轻轻在杯子上一碰,发出叮一声脆响,对女歌手笑道:“来,咱们合作愉快!”

    说完,自己一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