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田园凤女 >

第33章

重生之田园凤女-第33章

小说: 重生之田园凤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儿她已经想了很久了,这手艺虽然是自己的,可是就自己一个人,实在没办法支撑,还是要找几个可靠的人一起。将来,等自己的资金积累完成了,可以去做别的以后,就把这手艺转给她们,让她们也能过上好日子,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

    而在场的几个人这时候就更是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了,一个月一两银子,这可是不低的价钱了,一个大男人,天天去镇子里上工,一个月还挣不到一两银子哩,女人那就更是不用说了,没有看的过眼的手艺,两个月赚不到一两银子也是常有的事儿。

    柳玉娘等几个人都有些心动了,只有李桂花,觉得自己一定不成,就算是能赚钱,可家里两个老的多病多灾的,里里外外的事儿,就靠着他们两口子,离开几天也就罢了,要是长期离开,那老老小小的日子可没法过。

    “长川,你看咋样?”柳玉娘心里已经有了盘算,赶紧征求自家男人的意见。

    沐千澜做事情干净利索,对人也实诚,不是个想着占便宜的,跟着她干,也有奔头。一个月两口子能有二两银子,一年就是二十四两,又是管吃管住的,要是手细一些,这些银子就能全部存下来了。这对庄户人家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比起在家种地不知道要好多少。

    倒是王长川,似乎还有些顾虑,迟疑片刻道:“这事儿还是要先回家和爹娘商量才成,要是我们都来了,两个娃和家里的田地可就只能靠两位老人了。”

    王长川的爹娘一共生了四个娃,只有王长川这一个儿子,其他三个都是闺女,打发嫁人以后就不用操心了,所以二老现在就是全心全意的帮衬着王长川两口子。家里的娃也都是二老带着。

    “说的是哩,咋的也应该和家里的人商量一下,做晚辈的,可不好自作主张。”四奶奶忙笑着说道。

    这几家都是有公公婆婆在堂的,要是不商量自作主张,家里头闹起来反而不好听。原本是好事,要是闹起来反而带累了千澜的名声。

    “四婶子说的是哩,咱们就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李翠兰果断的决定了。

    “大伯母,我知道您家里不方便出来,要是您愿意,不如就让木齐来这里做吧,虽然比在镇子上苦一些,可我绝对不会亏待他。”对周强文家的情况,沐千澜也清楚的很。

    李桂花可不想还有这等好事哩,忙就应下道:“我家木齐就来你这里了,这个也不用和谁商量,我就决定了,等回去了,我就让他辞了镇上的活到县城里来。”

    木齐现在在镇上一个月才只有五百文钱,虽然说做的好了以后会涨,可还不知道是那一天的事儿呢。不如来千澜这里,一个月马上就能拿到一两银子,还能学个手艺。千澜说这里的活儿苦。可要让她来说也算不得啥,就是推磨磨粉的时候苦一些,其他的伙计都轻省,轻拿轻放的,那里就累了?

    沐千澜点点头,“那我就把木齐定下了。”

    其他两个人也表态,等回去商量好了,尽快给回话。

    沐千澜也已经想好了,要是这两家人不愿意来,索性她就去买几房人来帮自己做活。不过。最好还是这两家的人能来帮着自己。

    “这些点心和肉你们带回去。算是我给家里老人的孝敬。这些钱,是你们该得的,一天也不多,就是三十五文。”一面说话。沐千澜一面把钱袋子硬塞过去。

    三家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怎么也不能让她们白忙活这一场。就算是他们暂时没啥意见。可回到了村子里,要是别人挑拨几句的话,也难说就生了别的想法。反而不好。

    几个人还要推辞,沐千澜抢在前面说到:“咱们几家关系是好,要是我这铺子没生意,我也就不逞强了。好在有你们帮衬,这铺子的生意才能这么好,怎么就不当给你们一些钱?”

    沐千澜都是按照十天算的,两口子就给了七百文,可是不小的数目了,买了米面,够吃好一阵子,就是卖肉也能吃几天呢。

    “千澜这娃说的有道理,你们就收下吧,不瞒你们,我和千澜一家子生活,千澜都还给我发钱哩。”四奶奶点头笑眯眯的说道。

    这两个多月,她都攒了不少快有四两银子了,照这样,以后就算是千澜这娃走了,她的养老钱都有了。

    几个人听了四奶奶这话,瞪大了眼睛看看四奶奶,有些难以置信。小洛儿这时候也开口说,连她一个小娃娃,做了活儿,姐姐也给钱。

    几个人这才接了银子,虽然心里还是觉得不应该,可钱总不会烫手,几个人还是很欢喜,连连对着沐千澜道谢。

    “还有这些东西,是给其他人家捎上的,也要劳烦你们去了给送一送。”对于帮过自家的人,沐千澜可是不敢忘记,这会子有能力了,自然也要有所回报。

    “这容易哩,只是,我们都走了,留下你们老的老小的小,咋办呢。”李桂花看着已经开始惆怅了。

    “要不,我再留上两天,等木齐来了,我再回去?”被李桂花这一提醒,柳玉娘也发现了,这一大间的铺子,只留下这老的老小的小,还真是不成哩。

    “那感情好,只是长川叔啥意思?”沐千澜浅浅笑着问道。

    王长川忙就道:“这原本就是应该的,我们要是都走了,还要扯着心思担心,不如留下来看几天,等木齐来了再走。”

    再过两三日时间,周木齐和柳文昌两口子一同来了,这次没有赶着牛车,而是坐了个便车来的,带着被褥衣裳,看样子就是打算常住了。

    柳玉娘一瞧,心里开始打鼓了,这已经雇了三个人,自家两口子还能来吗?千澜这铺子虽然赚钱,可是一下子养着这么多人,也不是容易的事儿。

    沐千澜瞧出了她的忐忑,私下笑着说道:“等你决定了,尽管来找我。天气越来越热了,我打算在铺子里再加些凉菜卖,或许也能有个赚头。”

    柳玉娘听了,这才算是放心了,忙就笑道:“你这娃,就是个有想法的。”

    “婶子可别夸我了,还不是要靠着你们帮衬才成。”

    “我回头再去打听打听,看看哪里有院子,再租一个小院儿,咱们这么多人,就挤在这小院子里可不成。我想过了,以后啊,咱们吃的就在这里吃,住的还是分在两处好些。”

    这院子里四五间的房子,其实也够住了,可是沐千澜怕住在一起不方便,尤其是王长川和柳文昌两家都是两口子一起的话,就更不方便了。

    柳玉娘听沐千澜如此说,更加坚定了要来县城里做活的决心,反正她也清楚,自家公公婆婆都是讲理的,只要是自己把话说开了,绝对没有不同意的。

    果然,王长川和柳玉娘两口子回去之后第三天就回来了,也是带着被子衣服什么的,大包小包十分齐全。

    王长川憨憨的笑着说道:“回去和家里商量了,爹娘都说好,说是跟着你干有前途,我们就来了。我爹还说了,我不在牛车放在家里也不是十分用得上,索性让我赶着来,还能使唤。”

    “王二爷想的真是周到,我才想着呢,要不要买个牛车来,有了您家这个,倒是不用着急了。”沐千澜笑着说道。

    庄户人家,就是这一点好,总是能想着别人,原本计划买牛车的事儿,沐千澜暂时就不想了,回头用了王长川家的车,给他算些钱也一样。

    到了此时,人也就算是齐全了,沐千澜也没了后顾之忧,她做了简单的分工,买豆子加工淀粉、打水这些体力活,自然就是三个男人的,至于捡豆子、洗面、蒸凉皮、做凉粉这些活儿,自然就是几个女人的。众人也都没有什么意见,就开始行动了起来。

    “千澜,你不是说,还打算在铺子里做几样凉菜,啥时候开始?我们这些人,可不能成日闲着。”柳玉娘可还记着当初沐千澜说的话呢;要是不做凉菜,只做凉皮和凉粉,这么多人也太闲了。

    “做,婶子和长川叔都来了,咱铺子里的人手也够了,我想着咱们明天就开始做。下午有时间,咱们去集市上转转,看看有什么菜,先少做一点看看。”

    对于做凉菜,沐千澜实际上也不敢肯定就能成功,毕竟,凉菜不同于凉皮和凉粉这样的新鲜食物,未必就会有人卖。只不过是因为觉得这铺子里的东西太单调了,所以才会想着多加几样儿。其实,后世的麻辣烫挺好的,可是辣椒还没种成,地瓜也没有,做不成粉条,还要等一段时间,就只能想些别的法子。卖凉菜,也就是权宜之计罢了。

    这些人都是实诚人,做事卖力的很,甚至都觉得一个月一两银子是很高的收入,要是不多做活对不起沐千澜,所以啥事儿都抢着做,一天的活儿,往往半天就做完了,甚至都不让沐千澜出大力气。

    这一门手艺,沐千澜没打算藏私,手艺又是简单的,这几日在铺子里帮忙的人也都学会了,可是并没有人生出要单独出去干的想法。

    这让沐千澜觉得很欣慰,要是这些人可靠,等将来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的时候,才能放心让他们帮着。

    “婶子,这会子铺子里来的人不是很多,咱们去集市上看看去。”过了中午的饭点儿,瞧着人少了,沐千澜把铺子里的生意交给木齐看着,叫了柳玉娘和李翠兰出门去集市上。

    原本,沐千澜也要叫了四奶奶一同出去,可四奶奶说是要歇午觉,不打算出去,让她们年轻人自去玩。

    柳玉娘和李翠兰二人在县城里住了也算是有几天时间了,可出门逛的时候却没有。这会儿忙就换了新鲜的衣裳,欢欢喜喜的随着沐千澜出门去了。(未完待续……)

    PS:居然这么快就收到月票了,袖子真是开心的很呢,感谢Joycf、柒一二两位朋友的票票哦。袖子能弱弱的说一句,要打劫票票么?票票到十张的时候,袖子加更一章好不好?

067 乐天派 一枚印章() 
柳玉娘和李翠兰二人在县城里住了也算是有几天时间了,可出门逛的时候却没有。这会儿忙就换了新鲜的衣裳,欢欢喜喜的随着沐千澜出门去了。

    一路上,两个人都是掩饰不住的欢喜神色。

    到了集市上,倒是不如前段时间热闹,毕竟天气越来越热了,这会子又是中午,天气热的很,能不出门的人当然不出门,也就只有她们这样,乡下住惯了的,不怕晒才会顶着太阳出门。

    摆摊的人并没有因为买东西的人少了而减少,还是一如既往的多。

    “这县城里就是比咱们的镇上好,等啥时候有钱了,我也要在县城里买个小院子安家落户。”柳玉娘一面打量着周围一面笑着说道。

    “这话也就你敢说,咱们庄户人家,能来县城一趟都不容易,要不是千澜有本事在县城里开了铺子,咱们那里能这么住在县城里。你还敢想着在县城里买房子。”李翠兰的性格更加内敛一点,听柳玉娘这么说,倒是吓着了,开口便促狭一句。

    也不怪李翠兰这么想,县城里是这么好住的吗?这几天,她也看见了,啥东西都要钱,要不是千澜这门生意赚钱多,咋的也难在这地方立足。

    沐千澜一笑说道:“其实也不难,只要咱们好好干,将来搬到县城里也不算什么。婶子们就等着,总有这一天呢。”

    “哎呦,我也就是随口这么一说。那里敢真这么打算。你们回去可别告诉别人,要不然我要被笑话死哩。”柳玉娘俊俏的脸颊一红,忙就摆着双手笑道。

    李翠兰啐了以后道:“咋?敢说不敢让人听了。”

    “你还是嫂子哩,就这么说自家小姑子?”柳玉娘也是个嘴上不饶人的,姑娘时候就爽利,嫁了人,公公婆婆也纵容着,难免就嘴巴上不饶人。

    几个人有说有笑的,引来不少人侧目。

    “可别闹了,瞧瞧人家都看着咱们哩。”李翠兰推了一把柳玉娘。

    柳玉娘也发现周围的人都看着。也收敛了神色。偷偷吐吐舌头,倒不像是两个孩子的娘,反而像个小姑娘一般。

    虽然把这二人叫婶子,可是在沐千澜心里。对她们还是很包容的。不过是两个二十几岁的女子罢了。在后世的时候,就算是三十岁那都很年轻,不结婚的人多的是。可是在大齐。十**岁就成亲,最多也不会过了二十。放在后世,那也就是读大学的年纪。

    沐千澜总觉得,她们的年纪都还很小,起码不她这个两世加起来活了快五十年的人要年轻。

    “哎呦,这不是家常小食馆的东家嘛,您今天怎么有闲心来集市上转了?可是要买些什么?这大热的天,也不怕晒着您,过来棚子底下凉快凉快。”忽然,就听见有人喊,沐千澜看过去,原来是个摆摊子的,正在棚子下面招呼她们。

    沐千澜笑道:“你认识我?”

    “家常小食馆的东家沐姑娘现在这县城里可是大红人,只要是去过小食馆的,谁不认识?”这老板是个年纪大概三十多岁的人,看样子朴实的很,手中拿着一把大蒲扇,一面呼啦呼啦的扇着,一面给沐千澜拿了马扎子过来,热情的让坐。

    沐千澜也不客气,和柳玉娘、李翠兰分别坐了说话。

    “大叔您卖的这都是什么?”

    “一些小玩意儿,也不值什么钱,做个糊口的生意罢了,可不如姑娘您的铺子赚钱。”他乐呵呵的笑着就指着摊子上的小玩意儿说道。

    沐千澜顺着他挥手的方向看过去,忽然就看到一个极其眼熟的东西,是一枚印章。

    这印章,沐千澜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还有第二次看到的机会。因此她沐有一瞬间的惊讶和愕然。

    这可不就是自己重生回到大齐之前所见到的那一枚?也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一枚印章,才让她重新回到了大齐。

    “大叔您这小陶罐子倒是看着很质朴。”

    “不值什么钱,是旧东西,姑娘要是瞧着喜欢,随便给两个钱拿走就成。”这中年人也是个做生意爽快的,不过是个巴掌大的陶罐子,他买来的时候,统共花了十文钱,还不值沐姑娘一碗凉皮钱呢。

    沐千澜起身走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