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1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辽阔的潘帕斯草原、富饶的巴西、群雄角力的加勒比海……21世纪500人意外穿越南美,一切从生存开始。
 10613

当时欧洲货币() 
看到一位书友说的货币有些混乱,我特地整理一份当时各国汇率表出来,方便大家阅读。

    1、当时葡萄牙通行两种货币,早期的旧克鲁扎多及后来的西班牙比索。

    1克鲁扎多≈42-48两白银(万历后)=50比索

    2、西班牙货币单位为里亚尔。当时铸造的货币有1里亚尔面值的,有2、4、8里亚尔面值的。其中流通最广的是俗称“十字银币”的8里亚尔面值的硬币,被称为比索。1比索=8里亚尔≈0。9两白银。

    3、英镑。英镑这种单位只是作为收税单位,一般百姓日常生活中用不到这么大面额的硬币,所以前期没有铸造。当时英国主要通行先令与便士。1英镑=20先令=240便士=5比索≈4。5两白银。

    4、法郎(即利佛尔、图尔里佛)。同英镑一样,法郎使用及铸造得并不多,法国当时实际使用中的主要货币单位叫做“利佛尔”,其面值约和1法郎相等。书中所出现的大艾居及小艾居金币,其中大艾居面值为6法郎12苏,小艾居面值为3法郎6苏(1法郎=20苏)。

    1法郎的价值略大于1英镑,大概是1法郎=1。2-1。25英镑左右≈5。5两白银左右。

    5、杜卡特。最初为威尼斯铸造,通行于欧洲,后荷兰人开始自己铸造。当时荷兰自己的货币为金杜卡特和银埃斯卡林,其中1杜卡特=20埃斯卡林≈2。1-2。2比索≈2两白银。

    6、至于其他德意志、北欧、俄国、波兰、意大利诸邦国及奥斯曼土耳其,其货币就更是五花八门,我就不一一罗列了。其实当初欧洲各国币值本来就很混乱,给商业贸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汇率也在不停地变化,尤其是某国由于战争或什么别的因素造成财政吃紧,那么就会大量铸造成色不足的钱币,造成本币币值下跌,这种事情在当时真的很频繁。某些信用不好的国家,比如西班牙,汇率更是如坐山车一般。当时记得有个谣言传出,说西班牙在美洲铸造的货币成色不足(多年以后证明不是谣言),结果第二天荷兰市场上的西班牙比索汇率就大幅下挫。

    7、最后说一下当时欧洲金银铜比价。17世纪前期,金银比价大约为1:15,银铜比价大约为1:13(四五十年代因为瑞典等地铜大量开采,铜价连续贬值数倍,英荷战争期间因为荷兰大量运入日本铜导致银铜比价甚至达到了1:80、1:90)。当时由于新大陆的开发,尤其是墨西哥及秘鲁发现大型银矿,导致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所以当时欧洲白银价格一直是处于缓慢下跌的状态中的,金银比价最极端时甚至超过了1:20。而在当时中国,金银比价一直在10以内,很多时候是1:8。这就是当时荷兰人在日本和中国之间利用比价不同套利的空间所在。

    8、华夏元。华夏东岸共和国的法定货币1“元”=10里亚尔=1。25比索≈1。1两流通白银=0。25英镑=0。2法郎≈0。4-0。5杜卡特。(成色为27克银+3克铜)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1637年度城镇统计() 
不知道为什么,发在1637年地图里面的排版一直很乱,干脆重新发一个吧。首都地区:

    东方港:分为南城、北城,截止1637年11月人口约5000余人,中央政府所在地。重要机构有政务院(及下辖部委)、联合参谋本部、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自然科学研究院、大鱼河干部学校、航海学校、东方中学、大鱼河海军造船厂、大鱼河兵工厂、铸币厂、造纸厂、东岸公司、建材公司、南海运输公司、机器纺织厂等。

    定远乡:位于大鱼湖畔,全国最大的农业基地,耕地面积一万三千余亩。截止1637年11月城镇人口约2500,农村人口约1500。重要机构有乡政府、定远陆军军官学校、建材厂、盐场、渔产品加工厂、捕鱼队等。

    河南堡:东方港西南约五公里处,位于大鱼河与南岸森林之间。截止1637年11月人口约900。重要机构有河南玻璃厂(生产酒瓶、量具、化学实验用品、望远镜等光学制品)、伐木队、木材加工厂等。

    牧场乡:位于东方港北城西北方约十五公里处。截止1637年11月城镇人口约1200,以畜牧业为主,自从农业部畜牧局迁过去之后,发展迅速。目前拥有军马六百余匹、挽马一千余匹、肉牛五百余头、奶牛五百余头、绵羊两千余只、猪四百余头,产出大量的皮、毛、肉、奶,拥有皮革鞣制、再加工能力,是下一步产业规划中发展的重点。

    西岭地区:

    罗洽港:位于罗洽湖东岸出海口,人口约三百,以港口运输、修理船只及农牧业为主。

    兵团堡:执委会近卫学兵团所在地,人口约1200余人,开辟有一定的农田自给自足,此外还有一些棉田。

    伊河地区:

    下伊河堡:位于伊河中下游后世三十三人城附近,人口约四百,承担过往船只的运输补给,经济上以农牧业为主。

    长山堡:铁矿区,人口七百,以开采铁矿为主。补给大部靠外运,铁矿区通往伊河的运河沿岸开辟有少量农田,放养了部分山羊。

    鸭子湖地区:

    镇海乡:位于鸭子湖出海口,海军基地、北方舰队母港,拥有完备的海防炮台设施,整个城区已要塞化,截止1637年11月人口约3000人。重要机构有镇海造船厂、锚链厂、船具厂等,港口位置极端重要,一面扼守鸭子湖出海口,一面承担两湖运河(米林湖—鸭子湖)流通节点,同时还承担北煤南运中转港口重任。

    煤河乡:位于平安镇上游,人口约1200,以煤炭工业为主,辅以少量农业生产。重要机构有平安煤矿、洗煤厂、蜂窝煤厂、建材厂(以煤粉、煤灰烧砖)等,同时负责监视、压制邻近的瓜拉尼人部落。

    平安镇:位于鸭子湖东北侧,平安河(格拉瓦塔伊河)两岸,截止1637年11月人口约3500余人。重要机构有纺织工业总局、平安机器制造厂、平安钢铁厂、焦化厂、染料厂(筹)、第一机械厂、北方兵工厂、罐头食品厂、木材加工厂、自然科学研究院(分部)、平安中学(筹)等。平安镇是华夏东岸共和国北方第一重镇、工业基地,同时农业条件也很好,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沛,发展潜力远超东方港等地。

    海外地区:

    马岛须鲸港:位于原马尔维纳斯群岛苏利文避风湾,人口约250,拥有小型海防炮台,以畜牧业为主。地理位置重要,是进出麦哲伦海峡或前往南大西洋地区捕鲸船的首选补给、避风港。

    南非河中堡:位于贝格河下游近海处,人口近1200人。华夏东岸共和国位于南非的秘密补给港口,是规划中探索非洲航线的起始站,地理位置重要。现阶段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同时向归附的黑人、红人部族征收一定实物赋税。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封推感言() 
不知不觉,本书已连载更新两年多了,且还不知道要继续连载几个“两年”。遥想当初发书时,我只花了一分钟就想好了名字和开头,至于后续情节,抱歉,没想那么多,当初是考虑着写不下去就太监来着——对了,当初给起点签约的大纲也是胡乱编的,我自己都忘了,也就是说,我一直无大纲写到现在,幸好编辑还不知道……

    不过在渡过开头的激情期——很明显,这时候无论是文笔还是构思都渣爆了——以后,太监的诱惑无处不在,尤其是当你这本书一个大子还没赚到,就已经花出去几千元买各类书籍:《剑桥欧洲经济史》全卷、《剑桥美国经济史》全卷、《15-18世纪物质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拉丁美洲史》、《国富论》、《通货原理研究》、《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剑桥医学史》以及一大堆的国别史、地理史、科技史、人物传记、游记、杂书……

    家里的书柜早已放不下,图书馆的书更是借了一遍又一遍(没办法,到期要还),每天上班路上乘地铁时看个20页、下班乘地铁时看个20页(在地铁路大部分人玩手机的情况下,我这个逼貌似装得有点大)、睡前再看个20-30页,几天时间一本书看完。可以说,没有这些资料这本书是写不下去的,我书里每一个数据都不是信口开河的,我电脑里演算工厂信息、经济数据、人口等各类资料的Excel表格都几十个了,每一段历史都是有出处的,我没有为了写作方便而篡改历史人物经历、历史事件发生的条件等等,尽量做到严谨,因为我不想成为那些仅仅靠着百度和一些历史论文就开写历史小说的作者(地图炮有点大……)

    但这样做的后遗症也很大,即我花费大量时间查阅书籍、统计数据、推演剧情,结果用来码字的时间直线下降。而且大家也知道,这种小说不好写,尤其是关于国内建设的,比如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地区,我要首先知道当地土壤、降水、海拔,几月份刮什么风,河流情况如何等等,然后再了解台地上长的植被是什么性质的,是适合牛啃食的嫩草呢,还是只适合羊吃的灌木下的嫩芽,等等不一而足。我不想信口开河,有些人劝我何必那么认真的,对着地图直接说这里种小麦、那里种水稻就可以了嘛,反正大气候符合。可我要说,大气候下还有小气候,还有土壤肥力等等一切状况,不仔细查一番资料就下笔是不负责,对自己不负责,对读者也不尊重。

    这样一来,我每天码字的时间其实也就两三个小时(幸好我的工作比较轻松),一天一更3000字真是我付出巨大努力了,除非我水上几章打仗、推女人、抢劫的情节,可这有什么意义呢?

    老话说读者挑书、书也挑读者,我现在相信这句话了。因为我的读者素质普遍比较高(年龄也普遍比较大?),读者群里区区四百来人就藏虎卧虎,博士、硕士一大堆,各大公司中层干部也不少,国家干部、富二代、企业主也屡见不鲜,美分五毛在此整天谈论国家大事,让我这个群主有随时被请去喝茶的可能……

    好吧,扯远了,现在本书均订也一千多了,编辑给我安排今天下午上封推,说实话我比较感激。可不是嘛,给我这种小众里的小众书上封推,可想而知成本收益不怎么高,所以我比较感激。

    对了,今天是大年夜(这里可以吐槽下编辑安排的时间吗?),我在此向诸位“高素质的读者”(请诸君坦然受之,这是真话)拜年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生学业有成、公务员步步高升、做生意的顶住经济新常态再上事业巅峰……

    匆忙写完,错别字可能未及修改,大家见谅,忙去了。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马万鹏的1630大事记(1)() 
我的名字叫马万鹏,是一名来自21世纪的在校大学狗,我出生自一个平凡的家庭,成长在一个平凡的环境,入读了一所平凡的大学,结交了一些普通的狐朋狗友。或许我这一辈子本该一直平凡下去,万万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我平凡的生活轨迹……

    犹记得那是2013年的一个暑假,我和从小玩到大的魏博秋一起登上了渡轮,准备结伴回老家。但天有不测风云,正在拿着手机对撸炉石的我们在船体的一阵晃荡中,差点双双摔出床沿。

    “难道是触礁了!?不对,这可是长江黄金水道,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故?那就是撞船了?不对,也不可能,撞船不可能只有这么短暂的晃动。”我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抬起头和魏博秋对视了一眼,这一刻都能从眼中看出对方的惊慌和错愕。

    船舱外不时传来人群的嘈杂声、咒骂声,同时伴随着婴儿的哭啼声。过了一会儿,传入耳中的多了纷乱的脚步声,似乎船上的情况开始恶化了。

    我有点犹豫不决,试图打开门出去看看,却被魏博秋拉住了。

    “现在外面的甲板上肯定站满了人,又是黑夜,一不小心就会被人群挤下水,太危险了。”魏博秋冷静的分析道。他从小就是这么冷静的一个人,有时候冷静得会让我感到害怕,但是此刻,我似乎也被他的镇定所感染了,静静的坐回了自己的床上。

    “如果船员没有受伤的话,想必很快就会有广播通知的。”魏博秋又道。

    他的话音刚落,高音喇叭就传出了声音:“请大家不要惊慌,我们的船意外搁浅,目前正在联系海事部门施救,请大家有序回到船舱……”

    “呼~”我松了一口气,看来船没有出事,而且搁浅的话说明船肯定在长江边上,船上还有救生艇,想必生命危险是不会有的。

    正想着,转头却发现魏博秋紧紧的皱着眉头,我心里的一颗石头又悬了起来:“阿秋?”

    魏博秋没有说话,只是把手机递给了我,然后指了指屏幕上方。

    “没有信号?”我瞳孔猛地一缩,这是不可能的!长江沿岸都是城镇和发射塔,怎么可能没有信号!除非——我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除非我们不在长江上!难道船员被恐怖分子劫持了,然后趁着天黑把船驶出了长江入海口!”我不断的脑补着,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魏博秋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这一夜谁都没有说话,相对无言,更没有听到后续的广播,又担惊受怕得迟迟不敢入睡。夜里常常传来隔壁房间的哭声,这更填一分心底的幽深。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炼狱般的煎熬中度过的。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天才微微的亮了。毫无睡意的我,终于忍耐不住,轻轻的拨开了门,站到了甲板上。

    看着眼前一片蔚蓝的水波,我心中仿佛有一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这尼玛是什么情况!?我们不是应该在长江航道上航行的嘛!怎么一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