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1119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119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可惜啊可惜,俄罗斯人和满清没给东岸人这个时间。他们在东岸刚刚将结雅、乌第二县设立,圈了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动用强硬手段针对当地的土人部落的时候,突然打上了门来,一下子就引起了东岸人这边的连锁反应,损失被急剧放大,多年的努力毁于一旦,不知道登莱的廖逍遥知道了会怎么想。

    登莱的廖司令因为冬春季节鄂霍次克海、辽海封冻的原因,一时之间还没得到消息,但刚刚接到黑龙江上游结雅、乌第、海兰泡等县遭到俄罗斯人突袭的黑水开拓队队长刘建国,却一时间惊得话都说不出来。

    在他印象中,在这外东北的大地上,无论是满清还是俄罗斯,多年以来一直都是处于守势,被东岸人借助交通后勤方面的优势,通过堡垒战术一步步蚕食势力范围、挤压生存空间,日子过得别提有多艰难了。如今东岸辖下的外东北七县,哪个不是当年从这两家手里或通过战争、或通过外交谈判夺来的,他不是没有设想过有朝一日俄罗斯人和满清会联起手来奋力一搏,但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他却仍然觉得非常难以接受。

    “是可忍,孰不可忍!”庙街县的黑水保安司令部后宅内,深夜被秘书叫起床的刘建国愤怒地摔了一个杯子,大声骂道。

    窗外还在簌簌地下着雪,天地间一片万籁俱寂。来黑水开拓队上任也一年多了,这一刻刘建国终于意识到了此时他所处的地方不是相对安全的后方,而是情况复杂、敌我杂处的边疆地区,以往的那一套得收起来了,在这个危险的苦寒之地上,一切还是得以军事为先,否则可能就会陷入诸如此次的窘境。

    “步兵第三团现在在哪?”刘建国问这话时脸皮稍稍有些发烧。作为黑水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他居然对自己麾下最具战斗力的部队、同时也是唯一一支“够资格穿黄衣军服”的部队的动向不是很了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刘建国的秘书对此也很是无语。不过从南智利时代就跟着他的秘书对自己“老板”的秉性也十分清楚,这人父亲虽然是陆军元老之一的刘昂,不过他却没有继承父亲在军事方面的多少本事,相反在内政建设方面是个好手,因此来到黑水开拓队就职后,重心一直放在地方政权得建设以及经济开发事务上。尤其是东岸人在黑水最重要的地盘库页岛上,刘建国更是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初级工场的建设、技术的引进、人才的培养、体制的完善等等,做了大篇的文章,客观上也对库页岛五县的正规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刘建国有时候也会花费精力在土人的归化事务上花费一点心思,比如汉蒙学校的扩建、比如道教的推广、比如与土人的商贸联系等等,也拿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措施。

    单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刘建国此人蒙父荫来远东任职,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失误,那就是对俄罗斯人的威胁认识不足,对军队的建设不够上心。平心而论,他在任一年多,并没有削减对军事方面的投入,但换句话说也没有增加;而且他将每年得到的人口(虽然不是很多)中得三分之二,都投入到了库页岛这个发展最早的地区,而没有将其分配到外东北的大地上——虽然这样做从发展的角度上来讲并没有错,但很显然出了这档子事之后,他必然会受到人们的指责,指责他没有在黑龙江上游一带囤积更多的人口、设置更多的堡寨、养更多的兵员等等。

    总之,现在俄罗斯人悍然发起进攻后,东岸人在黑龙江上游一带的局势已经非常危险了,结雅县遭到斯捷潘诺夫匪帮的蹂躏、海兰泡县被尤戈维奇亲率的大军扫荡得不成样子、乌第县在根忒木尔酋长率领的通古斯大军的进攻下也残破不堪、呼玛金矿几个月生产黄金更是被劫掠一空,机器也多有损坏,简直就是处处烽火、到处警报,已经到了采取断然措施的时候了,否则情势将会更加危急。

    “第三步兵团目前在哈尔滨堡一带驻守。”秘书立刻回答道:“之前有清军马队从脑温城出发,持续威胁哈尔滨堡、模范堡一带的我军屯垦营地,并与当地民兵交手数次,且规模一次比一次大。不得已之下,您亲自批准了将第三步兵团南调协助防守的命令,因此现在该部两千士卒应当还在哈尔滨驻守。当然了,根据前面几次传来的消息汇总,第三步兵团也许已经和清军发生大战了,只不过消息还没传过来罢了。”

    “嘶……”听秘书这么一说,刘建国也有些回过味来了,合着这清军与俄军这次是联起手来,玩了一把协同作战啊!至不济,即便他们没有联盟,但相互之间定然是有着默契的,不然怎么可能配合得如此之好!第三步兵团前脚刚走,后方的外东北七县就遭到了哥萨克的闪电袭击,这简直就是按剧本排演好的嘛!

    “先派人与哈尔滨堡、模范堡两地取得联系,询问该地战况,如果战事不紧,则将第三步兵团北调,增援结雅、乌第、海兰泡三县;如果战事紧张的话,就算了,在当地就地组织防御,这大冷天的,外面冰天雪地,兵马调动来调动去,太麻烦了。”刘建国定了定神后,开始一条条下令,只听他说道:“另外能不能想办法与辽东方面取得联系?我们现在需要他们的帮助。”

    “恐怕有些困难。”秘书仔细想了想后,如实回答道:“直接派人与辽东取得联系基本不可能,因为一路上要穿越大片清国领土,几乎不可能不被发现,所以我们只能试图穿过被清军部分放弃得前宁古塔都统辖区,避开清军耳目及一些不怀好意的部落的眼线,进入到朝鲜盖马高原一带。那片地方,屯驻有一连串的朝鲜军城,如果我们的人表明身份的话,朝鲜方面应当可以进行协助。嗯,直接开船前往烟台不可能,因为辽海也封冻着,故只能用船只从朝鲜出发,抵达山东半岛南侧,然后再迂回辗转到烟台,将消息传给廖总司令。”

    “这可真是复杂,不过也只能这么办了。这样吧,信使要尽快派出,人员也要选最精干的,就走朝鲜路线,尽快把我们这边发生的事情报由廖总司令知晓。现在离海面化冻起码还有五六个月的时间,我们不可能一直在这干等着的。”刘建国在秘书的帮助下穿上了一件御寒的皮衣,然后又令仆人烧了一壶热茶,然后继续吩咐道:“现在黑龙江南北两岸得俄罗斯人、满清鞑子都出动了,让我们措手不及。但我不相信满清朝廷技仅于此,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他们一定会在其他战场上发动策应攻势的,所以及时知会登莱方面非常有必要。”

    “剩下的,就是如何料理我们黑水这边的事了。”说完上述那段话后,刘建国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没别的招了,敌人已经打上门来,只能见招拆招。这样吧,现在立刻分派信使前往江东、共和、伯力等县,通知各县县长、保安团长来庙街县开会,商讨下一阶段的军事行动。呃,算了,我还是前往伯力县吧,让各县代表齐集该县,一旦事情商讨完毕,也可就近集结人马,展开行动。”

    刘建国的命令当时就被火速传递了出去,信使们骑上战马,冒着漫天的风雪,不顾死伤连夜赶路,为的就是争取到更多的时间。而刘建国第二天早晨也在庙街县保安团团长的陪同下,带着县城内召集得来的四百来个民兵,坐上雪橇,沿着冻得严严实实得黑龙江河道,一路朝伯力县而去。

    1672年10月20日,刘建国冒着漫天的风雪抵达了位于两江交汇之处(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地理位置极为关键的伯力县城。此时,共和县保安团五百名民兵、江东县保安团六百名民兵,也陆续抵达此地了——共和、江东、庙街三县还有超过一千五百名受训民兵未征调南下,就是考虑到地方上的防务也不能松懈,不宜全部抽空。

    这些兵马加上伯力县本身抽出的五百人,总数已经超过两千了,虽不能说稳稳胜过俄罗斯人一筹(毕竟民兵不是职业军人),但也是一股极为庞大的力量了,西进支援海兰泡、结雅等县后,必将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1655章 风起云涌(六)() 
根忒木尔酋长骑着一匹白色的骏马,面无表情地看着刚刚被他们劫掠的某个村子。

    这个村子稍稍有些棘手,村口的那座哨塔上聚集了五六个人,拿着火枪不断地朝下射击,前后打死打伤了十几个人,令根忒木尔颇有些心痛,因为那都是他从自家部落里挑选出来的子侄辈啊,勇武非常,各个都是草原上的雄鹰,结果却都折翅于这么一处寻常的小村落,可不让人懊恼么?

    另外,村子里还有几个鄂温克人,箭术那叫一个出神入化,连续张弓搭箭,直接射翻了这边好几个人,甚至其中还有一个充作联络人员的哥萨克军官,真是让根忒木尔酋长快气疯了。相信若不是那几人已经被一拥而上的己方士兵乱刀砍死的话,他还真相亲自上去质问那几个人,都是在这白山黑水间生活的人,为何帮着黄衣贼这种外人打仗?

    不过虽然折损了这么多人手——以通古斯人那么落后的医疗条件,而且又是大冬天的,相信伤员恢复的几率不会太大——这座村庄终究还是被自己攻下了,现在村里只有少数不成体系的各自为战的零星抵抗,相信很快就能全部平定了。届时,村子里高过车轮的男子将全部杀光,女人和小孩将被分发给儿郎们为奴,相信这能稍稍抚平一些进攻受挫的怨气吧。

    “彼得公爵阁下,帕维尔已经控制了东岸人的武器库,按照以往攻破的村子的情况,里面应该有一些火枪、弹丸及火药,这些东西对你们来说没什么用,还是交由我们来保管吧。”另外一名随军的哥萨克军官策马靠了过来,大声说道。

    说实话,他不大看得起这些通古斯人,即便面前这个人是所谓的公爵。他为沙皇陛下奋斗了二十年,却连个最低等的贵族头衔都没捞到,凭什么眼前这个通古斯人却被陛下封为公爵,难道就因为他是部落酋长出身吗?那还真是太不公平了!

    当然了,即便心中再不忿,即便自己再不认可对方草头公爵的身份,但根忒木尔酋长毕竟是沙皇亲封的贵族,他的儿子帕维尔甚至还去莫斯科面见过沙皇,受到了陛下的嘉许,因此最基本的礼貌还是要给的,尤其是这言辞方面更要注意。

    根忒木尔酋长似乎也很享受以往这些高傲的哥萨克现在也不得不对他恭敬有加——至少表面上如此——因此在听了联络官的话后,立刻点头同意道:“当然,一切都会如您所愿。武器弹药全留给你们,奴隶和财物大家按规矩分配,不会误事的。”

    俄国联络官听了后高兴地笑了笑。作为一名西伯利亚哥萨克,他是清楚地知道任何武器弹药对雅库茨克督军府都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雅库茨克、阿尔巴津天气寒冷,只有在每年最热的那两三个月才能生产一些火药,但产量也十分有限。平常年份还好,火药用量不多,可一旦战争爆发,每月入不敷出,可就只能全靠库存顶了,因此缴获自东岸人的每一分火药都十分珍贵,不能留给这帮通古斯野蛮人——雅库茨克督军府总共有一千五百个有编制的哥萨克,这次又有来自耶尼塞斯克等地的近千名哥萨克过来支援,而且还有大炮,这武器弹药的消耗量确实不小,以至于雅库茨克国库的司库官员整天拿着账本计算着武器弹药的存量。作为俄罗斯帝国的一名忠实的军官,他确实不能不为此殚精竭虑。

    根忒木尔酋长虽然也有些眼热那些缴获的武器弹药,但他终究知道做走狗的本分,不该自己得到的东西坚决不沾手,哪怕他们父子两人现在已经是俄罗斯帝国的贵族了。更何况,那些所谓的热兵器即便交到了自己的手上,部落里的儿郎们就能熟练使用了吗?不可能的!他们习惯了在草原上纵意驰骋,习惯弯弓射雕,让他们放弃弓刀专攻火器,那可真是要了老命了,他根忒木尔还没那么傻。

    收起这些小心思,根忒木尔酋长又把目光转到了眼前这个已经快被平定的村子上。正好他的儿子卡坦乃(教名帕维尔)拎着一个人头走了过来,一边走还一边说道:“别看这个村子小,但肉干和粮食真是不少,足够大伙吃很久了。就是里面的人有些扎手,这个家伙伤了我们三个人,最后我也是趁他受伤也将他击杀,不然可没这么容易。这黄衣贼的村子现在是越来越难打了,看样子是都收到消息了。”

    根忒木尔酋长看了一眼那个人头,那人长着一副俄罗斯人的面孔,兴许是哥萨克常说的波兰人?酋长摇了摇头,说道:“我的儿子,他们确实是得到消息了。战争开始已经几个月了,即便是再愚笨的人,骑马或坐雪橇也足以将消息传递到各处了。能在这白山黑水间屯垦的人,即便只有几十户,总能拉出不少男丁的,其中肯定有一些能征惯战的勇士。之前我们胜在突然袭击,所以无往不利,但这会敌人都慢慢有了准备,就没那么容易打了。你看,这个村子里的人,不就用木头搭了个简易围墙么,这给我们添了不少的麻烦,不然也不会折损那么多人手了。”

    根忒木尔酋长这次带了八百余人进攻这个不过三十户人的垦殖村庄,居然也死伤了二三十个人手。虽然过后可以靠抢掠粮食、金银、财货和奴隶得到一些物质上的补充,但逝去的人命可回不来,这仗已然是有些亏了。

    而且看样子,现在东岸人是越来越有准备了,不再像一开始那么猝不及防、混乱不堪了,他们开始有组织地进行防卫,并且很是给来犯者造成了一些死伤,这使得一些小股的通古斯人武装考虑到成本的问题,不一定会对这些村庄进行死磕。

    而说到这些小股的通古斯人武装,就不能不提到如今东岸人领地上“揭竿而起”的大量布里亚特人、鄂伦春人、鄂温克人、达斡尔人等部落民了。这些人以往摄于东岸人酷烈的手段,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当顺民,给东岸人提供木头、貂皮、粮食、肉干、砂金等物事,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