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1138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138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睾吞闵轿鳎ぴ乇杏诠胖猓涣硪环皆蛉衔闵降礁呙芟匾淮核常哟惨膊还豢砝薹ㄐ纬勺璋芯卸恼习姨闵揭阅锨寰部扇菩校烙亩嗖槐悖曳驯σ采醵啵虼私ㄒ槠兀老呤账醯浇合馗浇丫诰颉⑹杩A撕艹ひ欢蔚慕豪承潞右淮

    老实说,将防线收缩到胶莱新河一线之后,就意味着东岸人要多放弃胶县、灵山卫这两个地方,因为这一县一卫之地已然成了前线,不适宜再屯垦,民众必须强制内迁,这带来的阻力相当不小。如果再算上本就要放弃的昌邑(这个县远离无论第一道还是第二道防线,属于突出部,必须要放弃了,目前已经着手开始迁移当地居民)、高密(这个县与胶县类似,是位于胶水西岸的城市,只适宜做军事用途的要塞,不再适宜放置大量人口)两县,这就意味着莱州府有三分之一要放弃掉,东岸人只保留靠近登州府的另外三分之二。想要下这样一个决心,所需的魄力不是一般地大。

    吕方其实也很好奇,廖逍遥廖司令到底会怎么想,会采纳哪个方案,因为这关系甚广。不过就目前有限的所见所闻来看,怕是廖司令还是倾向于后者的,即把防线收缩到胶莱新河一线,那样更节省兵力,也更容易防守。虽然这样会导致胶县、灵山卫一带被放弃,百姓不得不内迁,但话又说回来了,登莱境内撂荒的土地多着呢,一直没人开发,这会将昌邑、高密、胶县、灵山卫四地的十多万百姓迁到运河防线以东垦荒,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甚至于,吕方有些阴暗地想着,将这四县卫的百姓全数弄到登州,充作未来的移民储备,然后分批运到东岸本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这样还能解决至少两年的移民份额,对登莱政府高层的诱惑可不是一般地大啊!

    与有关胶莱运河的消息相比,另一个消息则显得更加重磅,那就是登莱开拓队经过多年申请,目前已经得到了本土交通部的授权批文,即修建一条从烟台至胶州堡地轻轨线路,全场应接近二百公里了。

    这条轻轨铁路一旦修建完毕,那么马拉重型轨道火车就可以拖曳着大量货物,自如地奔驰在胶东大地上,将各种各样的人员、货物输送到各处,对经济和军事的意义都非常大。甚至于,在未来本土的技术封锁政策松绑后,本土也未必一定不可能出售一些小马力的蒸汽机车给登莱方面,让他们得以将动力由畜力升级为蒸汽机,使得运输效率更上一层楼。

    吕方私下里觉得,这条轻轨铁路其实还是蛮重要的。一旦修建完毕,东岸人在胶东最重要的两个据点烟台和胶州便可联结起来,并且可辐射沿途地福山、栖霞、莱阳、即墨四个县,这些地方人口稠密、物产丰富,效益应当还是很不错的。

    除此之外,吕方还听登莱地方官员提及,在胶烟线修建完毕后,未来他们可能会继续修建一条铁路,即规划中的桃荣线。这条轻轨铁路起点是栖霞县的桃村车站(同时也是胶烟线的车站),途经文登县,终点是荣成县(即原成山卫),全长约一百七十多公里,沿途本是荒芜之地,但这些年随着东岸政府大力安置移民,这条规划中的线路两侧的垦殖区已经蔚然成风,粮食、水果、石材、牲畜、海产品的产量与日俱增,已经变成了一条极具经济价值的铁路,修起来真亏不到哪去。

    而且这条所谓的桃荣线与胶烟线在栖霞桃村相交,两条铁路所辐射的内陆地区变得融会贯通了起来,一共九个县数十万人口间的物流成本大大降低——可别小看了畜力拉动的马拉轨道车,其无论是载货量、运货速度还是其他什么,都远超普通马车或人力,成本相当低廉——内陆地区的经济必将日趋活跃,未来对社会的影响极为深远。

    与登莱开拓队这边的大手笔相比,隔壁清国那边的动静就颇有些死气沉沉的感觉了。虽然这个国家也在积极学习新事物,但他们所谓的改革目前看来仅仅停留在军事领域,且步伐还有些偏小,可能是因为掣肘较多的缘故。毕竟,满蒙八旗贵族,不敢说全部,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是极力反对办新军的,因为这无疑会使得清国内部汉人武将的地位急剧上升,继而影响到他们的利益,故他们极力反对也就很正常了。

    综合看来,目前广大的清国国境内流行的仍然是自古以来那一套封建三纲五常、儒家学说,农村人口虽然增加,但思想和制度上没有丝毫革新,农民仍然没有人身自由,乡间权力依然把持在士绅手里;而在城市中,虽然存在一些手工业和商业,但总体来说与明朝没太大区别,生产力的进步有限,因为荷兰、英格兰商人、传教士带来的少许新知识,往往被垄断在少数读书人手中,扩散的脚步慢得令人发指。而且最关键的,文盲率仍然没有丝毫降低,与在烟台、胶州、宁海州、文登、福山、掖县、黄县、招远、栖霞等主要城市大力办学(虽然一个县也仅仅堪堪维持了一两座小学的样子)、普及教育的登莱方面简直没法比,整一个现代国家和古代国家的区别。

    总之,吕方在烟台待了这么一些时日,接收到的消息当真是令他大开眼界。原本他一直以为,出现诸如马戏团、滑大山等娱乐项目的宁波地区,应当是开风气之先的。可谁想到,在北边的登莱地区,虽然在生活享受方面没有南边那么多花样,可却也别有一番大气魄,那种大开大合的铁路、遍布半岛的港口、跑马圈地般设立的大农场,真心是让人眼花缭乱、意气顿生啊!不错,真的是不错!

    当然了,为了保卫上述这些建设成果,登莱地区自然也需要足够的武力了!这不仅仅是指海军,陆上的武力同样重要!就拿如今地位极为重要的莱州河防司令部来说,为了守御胶莱运河防线,他们就需要两万人以上的部队,以封锁住几个容易渡河的地点,并就近调配兵力。此外,在第二线,还得布置差不多同样数量的预备队,分驻各个要点,利用相对便利的交通条件快速机动,随时查漏补缺、驰援各处,以确保运河防线万无一失。

    四万人的部队,差不多已经是如今登莱全部的军人总数了!仆从军第四师陈全忠部、第五师董大郎部、第六师谢迁部、第七师丁大兴部、第八师杜冲部、第九师牛贵部,以及骑兵联队、挺身队、守备队等零散部队加起来,也不过才三万一千人的样子。即便再加上处于组建中的登莱新军第三师、陆军第七混成营及一些司令部直属部队,加起来也不过三万**千人的样子,离四万人的数量还有一定的距离。

    所以,这会在青州府清军主力云集、兵力调动频繁——虽然都知道对方多半在虚张声势,可没人敢赌,也赌不起——的情况下,吕方来找廖逍遥借兵,而且还是最精锐、最能打、士气也最高的第七混成营,这叫人情何以堪!要知道,一旦第七混成营真的被南调到宁波,这作为登莱中枢核心的烟台县可就完全空了,除了司令部两个警卫排、一个宪兵小队及少许卫生、后勤、工程、参谋等勤杂人员外,就再没一个兵了!到时候就连烟台城内的秩序都得靠县公安局来维持,城墙上将一个戍兵也没有,除非从乡下将民兵们都召集起来(但民兵也很不堪战),故这会廖逍遥犹豫也实属正常,特别是现在辽东方面也正一封又一封书信飞来请求增援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了。

    1673年9月6日,就在吕方觉得借兵之事多半有些难办,寻思着是不是打道回府的时候——恰好这会有一艘从宁波运粮过来的船只,就要经停几乎已成畜牧业基地的济州岛返回定海县,错过了这班船下次就不定什么时候才能走了——登莱开拓队队长、登莱保安司令廖逍遥终于给了吕方最终答复:第七混成营全部1450余人本月底就登船南下宁波,暂时加入南方战区司令部战斗序列,归属马文强统领。

    这个消息当真是令吕方有些受宠若惊之感,廖司令可是把自己的护身符、御林军都交出来啦,后面宁波方面若是搜罗移民不顺利的话,那可就真是过不了关了!说不得,后面得加把劲了!吕方思忖着。

第1678章 风起云涌(十四)() 
登莱、宁波方面都为兵力不足而困扰,这黑水地区说起来也大差不离,只不过情形没南边那么严重罢了!

    从库页岛征集来的兵马陆续汇集——大泊县出兵800、黑水县出兵700、南库县出兵500、皮城县出兵300、奥哈县出兵200——再算上从虾夷地调来的500阿依努仆从兵的话,在10月初时集中至结雅县这边的援军总数量,已经超过了三千!

    这三千人,虽然都是民兵,且战斗力参差不齐——大泊、黑水二县的还可以,其他的战斗力比较一般,从虾夷地来的阿依努兵更是一塌糊涂,只能凑数摇旗呐喊——但数量确实足够庞大了,庞大到足以让俄罗斯人都有些头疼。

    而为了维持总计超过4500名官兵(含刘建国在庙街、江东等数县征集的民兵)的生活及战斗所需物资,最近各条小火轮是拼了命地从库页岛运送粮食(黑麦、干果、咸鱼、腌肉、烈酒等)到结雅县,就连朝鲜王国也派了数条水师舰船(龟船和板屋船,一共四艘),运送了一批小麦、稻米和药材,算是“报效军需”,因此这会结雅县一带的各类物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堆积了起来。

    考虑到现在是多雨的夏秋季节,刘建国又下令结雅县方面紧急修建大量联排木屋,充作粮库和物资库,以存放各类战争物资,当然也有战后重建的农具、种子、粮食等物事,总之东岸人一边在结雅县做着恢复生产的工作——当然是部分恢复了,广阔的乡间地区只能暂时放弃了——一边做着西征俄罗斯人控制区的准备工作。

    而说到西征俄罗斯人,这个基本是在刘建国上半年收复海兰泡、结雅、乌第三县之后——其实严格来说并不算完全收复,因为在一些偏远的乡村地区,受限于俄罗斯人的威胁以及投射能力的不足,目前仍然是反叛的部落民控制着,东岸大军尚未来得及去讨伐他们——就基本上已经确定下来的事情。而且也很好理解,这么多年来,东岸人何曾受过如此大的损失、面临过如此严重的挑衅?此番若不从俄罗斯人身上找回场子的话,外东北大地上二十万部落民们(仅限于东岸控制区,且人口大部分并未归化,数量也是估算)怕不是就要改变自己的看法了,东岸人多年积累下来的威信也将受到严重削弱。

    所以,不管怎样东岸人这次都要西征去俄罗斯人的地盘上逛一圈。即便没去多少人、没取得多少有利的战果,但至少这积极报复的姿态要摆出来,不然真的混不下去了。

    当然了,从刘建国的角度来看,他甫一到任就出了这档子事,脸上当真是火辣辣地疼啊。因此,刘某人已经决定了,这次要么不去俄罗斯人那边,要么就集结完兵力和物资,正儿八经地去雅克萨、尼布楚一带打一打,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让刚刚搧了他一巴掌的俄罗斯人也尝尝他刘某人铁拳的滋味。

    刘建国现在很有耐心,甚至都有点不是很着急了,不厌其烦地在结雅县一带集结兵力、囤积物资,设立前进基地,为此哪怕不断推迟进攻的时间也在所不惜——按照他最新报备给登莱开拓队队长廖逍遥的作战计划,他打算在今年入冬后先期派出精锐马队进入俄罗斯控制区,展开破袭战;而等到明年开春黑龙江化冻后,他就将利用水运的便捷优势,“悉发国中兵”,与尤戈维奇、斯捷潘诺夫等人在阿尔巴津展开大战。

    部下们此刻多半也知道顶头上司的计划,因此这会也都卖力地展开了工作,为来年的大举出击大好基础。至于说为何不今年就出兵,大哥,你也不看看现实的情况!现实是仅有的那些船只已经满负荷运转了,又要从库页岛运输人员、器械和物资,又要从南边输入粮食,然后还要在结雅河庙街之间来回转运,还要给模范堡、哈尔滨一带抢运物资和粮食,基本上运力已经极为吃紧了,除非台湾银行将租用的那么七八艘“雅克萨”级武装运输舰也拿来用用,但他们自己现在也挺忙的,基本无可能。

    所以,在面对满目疮痍的海兰泡、乌第、结雅三县,面对当地嗷嗷待哺的百姓时,仅有的一些物资也多分发了下去,供给当地的人民,以便让他们能够安然渡过接下来一个严酷的冬天,这进军的步伐自然一下子就被拖延了下来。

    而既然今年不打了,那么结雅县——至少是县城周边——就该好好拾掇一下了。刘建国地方干部出身,在南智利地区主持开荒多年,因此兴致盎然地又做回了县长,亲自指导本地居民在县城附近种下了黑麦和蔬菜,捕捉了大量大马哈鱼并晾制成鱼干,同时去野外割草准备了大量马料(配合豆粕给战马食用),忙得不亦乐乎。

    1673年10月18日,就在黑龙江流域气温骤降,凛冽的北风开始呼号起来的时候,哈尔滨堡、模范堡方面也终于派来了信使至结雅县,向刘建国汇报当地的情形。

    话说脑温城(即后世齐齐哈尔)都统、原宁古塔总管沙尔虎达之子巴海率军袭扰模范堡、哈尔滨堡一线也有些时日了。当是时也,情况最危急之时模范、哈尔滨之间交通为之断绝,信使多遭捕杀,两地一开始不以为意,以为是部落民作乱,因此各派出了一支队伍协同“剿匪”,结果在野外遭到巴海所率领的优势兵马各个击破,一下子就让形势陷入了极端危险的境地,似乎东岸人多年来深入松花江流域的努力也将在这时功败垂成。

    幸好后来辽东新军第一师的第三步兵团及时赶至!这个拥有近两千官兵的步兵团的抵达,有力地稳定了周边心向东岸的部落民的心理,极大震慑了敌对势力的嚣张气焰。尤其是在巴海率领的清军主力与第三步兵团交手几次并不分胜负后,那些在东岸控制区内墙头草般的达斡尔人、蒙古人立刻也“如梦惊醒”,开始对入侵的敌人进行一定程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