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1270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270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戈伊万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摇摇头,继续说道:“保德县其实并不怎么产牛羊,但这里的人民却经常吃肉,身体强壮,因为他们有足够的金钱来支付采购肉、菜、水果、酒类的费用。唔,这个面包烤得一般,我敢打赌是东岸人烤得,而不是波兰人。”

    “咳咳,请注意,伊万,我的孩子,你也是东岸人。”戈什金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提醒了一句自己的儿子,然后将话题转移到了别的什么地方:“昨天邵医生谈的事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待的,说给我听听。”

    “入股牧草岭肉制品厂的事情么?老实说,父亲,我觉得这是笔不错的生意,值得一试。”戈伊万很显然也是仔细思索过这件事的,因此这会只听他说道:“牧草岭肉制品厂附近有来源丰富的丘陵饲养牛,源自丹麦日德兰半岛的品种和技术,经过我们数十年时间的改良,现在已在国内很多地方积累了一定的名气和客户,比起廉价的拉普拉塔野牛也要更为高档,因此还是值得投资的,20%先生(指东岸公司)也在里面占股就说明一切了。另外一点最重要的是,牧草岭肉制品厂的股权比较分散,很多人持有股份,我们如果同样入股20%的话,那么未来在董事会内的地位并不会太低,不用太过于担心被人欺瞒。”

    “很好,你有这种看法,我很欣慰。不过很多时候,事情没这么简单,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作用的,当然我不是说这件事,这是一笔好买卖,邵医生正需要钱,你情我愿,公平交易,我想说的是你要明白这个道理,明白了吗?”戈什金敦敦教诲道。

    “我明白了,父亲。”戈伊万看着父亲的脸,点头说道。

    “很好,那这件事就由你来负责,你跟着邵医生返回西湖县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我会安排资金的。”戈什金说道:“我在这里还走不开,还要拜访一些人,而且那些酒庄主建筑和道路、桥梁的项目,我也要盯着,你要用心了。”

    而就在戈什金父子谈论着入股牧草岭肉制品厂的事情时,年级已近六十的邵元义也坐在幽静的旅馆房间内,支开了两名随从,独自一人坐在桌子前整理资料。资料是有关申请开办医院的各类文书,因为想在今年年底之前申办下来,故邵元义将资料也带在了身边,打算在保定和江北地区忙活完之后,就立刻乘坐火车和轮船前往首都东方县,到卫生部申请办理,希望能在一月份正式拿到批文吧。

    而在这里不得不额外提醒一下,因为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华夏东岸共和国至今尚未对这个行业全面放开,私人资本若想开办医院或制药厂的话,还是得按程序来申请,其中制药厂可能会相对比较简单一些但也仅仅是相对而已,主要是为了鼓励来自东方的郎中不要敝帚自珍,大胆将各种草药方子“晒”出来,如果确实有效的话,国家出面保护其专利,确保其个人利益。

    不过医院的监管就比较严格了,非得卫生部部长亲自签字同意方可,强如莫大帅,当年携夫人一起开办南铁妇幼病院,也是走程序一步步来的。因此,这会邵元义想开办一家名为临湖医院的机构,就得跑不少部门,盖不少章,最后由卫生部部长签字,可见审查之严格当然也有人诟病这种审查制度是人为设置门槛,是与民争利,不过没人理会他们的话就是了,执委会诸公还是稳得很。

    邵元义开办的医院规模不是很大,但也几乎掏空了他的家底。为此,不但多年做乡村信贷人和卫生部特聘专家的收入砸了进去,南铁公司和牧草岭肉制品厂的股份也出售了,此外还通过老关系从联合工业信贷银行贷了一万元现金。

    但饶是如此,钱仍然有些不足,为此他不得不去首都四处拉任投资,不过所获聊聊,那些有钱的二代们并不太看重他的生意,只搞了区区万儿八千块的投资意思意思。不过,邵元义认识的二代看不上,但由他不认识的二代管理的东岸公司却看上了,直接出资入股,占了20%的股份,也是神奇。

    如此一来,开办医院的资金就差不多了,甚至还有一定的储备以应付突发事件。在来保定地区之前,邵元义的三位从事医疗行业的子女就已经在联系老关系,招募人手、囤积药物和器械了,为的就是尽快将事情办妥。

    值得一提的是,邵元义准备开办的医院其理念、技术绝对也是紧跟如今东岸主流的,虽然为了减少病人投诉的可能而把业务范围严格限制在非传染类疾病上面,但也是非常先进了,至少其几位主治医生都是邵元义多年来结识的老友,同时也是这家医院的合伙人,各自技术入股,以充实医院的力量。

    不过,即使这样可能还不够。按照邵元义拟定的条例,未来他和这几位老医生们,还将在病房内就地展开临床教学,这在旧大陆看来是一种开创性的举动,不过在东岸却很寻常,因为各大国营医院早就这么做了,并且效果还不错,培养了不少人才。

    正如某位卫生部官员所评论的:“一些相似的病例是很有启发性的。在医院的病房里选择和处理这些病例,然后由医院的一位主要医生主管。学生们每天随他查房,记录下每位病人的实时状况和所开的药方。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们在课堂上介绍这些病例,追踪和解释疾病的进展性变化,并且还要说明治疗的方法。这种要求学生们主要查询、研究老师的治疗报告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给学生带来宝贵的经验,这价值千金。”

    学生们同样对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欢迎,正如首都医科高等专门学校的学生在笔记上记录的内容:

    “今天我们观摩了王医生进行的膝盖以上腿的截肢术,其八字结扎十分灵巧。”

    “看了刘医生为病人开的处方,一共36例,收获良多。”

    “看林医生做了三例手术,一例腿、一例手臂、一例下颌关节的肿瘤,十分顺利。”

    “平安纪念医院虽然尚未正式商业运营,但已经小规模收治病人了。10月2日这天的腹股沟疝手术是我见过的最漂亮利落的手术,是由齐院长亲自完成的。”

    这些记录既说明如今东岸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医院外科医疗技术的信任(不然也不会来做手术了),同时也在事实上证明了临床检查和病房教学如今在东岸确实已经相当普遍,并且确实产生很不错的效果,被大多数医务人员所接受。

    另外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在东岸这个一张白纸做起的画上面,突破传统且似乎有些挑战人们接受底线的外科手术,也越来越为人所接受,外科的地位也与日俱增。但在此时的中国和欧洲,外科手术寥寥无几,有也是比较偶然的截肢手术之类,被人称为“理发匠的手艺”或“木匠的技巧”,像东岸这种公然解剖尸体并出版解剖学这本著作(由一位明朝仵作口述出版)的国家,当真是绝无仅有的。要知道,此时领风气之先的意大利解剖尸体还需遮遮掩掩,否则教会绝对会上门找麻烦,这还谈什么科学研究。

    当然了,与内科医生相比,此时外科医生的地位还有些不如。究其原因,或许因为外科医生的工具比较吓人,毕竟刀、烙铁、锯子、钳子确实看起来和屠夫没什么两样,给人以很大的惊吓感。不过,随着外科医生们能够处理的病痛越来越多,如拔牙、处理甲沟炎、包扎伤口、清理腿溃疡、缝补瘘管、给性病上药、取出膀胱结石、切除乳腺肿瘤等等,他们的地位和受人尊敬的程度也在不断上升,早晚有一天会摆脱各种无知的偏见,成为受绝大多数人尊敬的人。

    邵元义打算成立的临湖医院也有几位老资格的外科医生,都是东岸共和国这五十年来逐步培养出来的,手艺不俗。若不是邵元义面子大、路子野,这些人也已经培养出了不少水平以上的学生出来,各家医院可未必愿意放人,毕竟如今东岸的外科人才可是极度稀缺的。

    这些医生,在助手齐备、器械完全的情况下,可以处理的病痛可是相当之多了。再加上如今有简单的消毒措施,同时也有乙*醚这种麻*醉药剂(听说化学部门还在研究一种名为氯*仿的较易吸入的麻*醉药剂),因此基本已经具备开门营业的条件了。

    而这,其实也是邵元义去卫生部申请许可证的底气所在,毕竟现在东岸人民有钱的越来越多了,愿意花钱解决病痛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其中的市场细究起来,其实是非常广阔的,故开办医院绝对有利可图,同时社会地位也很高,可以收获不少人的感激和尊敬,简直就是一石数鸟,如何能不开办!

第七十八章 城市化(一)() 
我已经尽量挑夜深人静的时候了,这时看的人少最快一般要至少半小时后才会修改为正确的内容

    ?????用电脑看的没问题,用手机app看的自动订阅也没问题,只要没在我还没修改时点开章节就行。而一旦点开,错误的章节内容就下载了下来,进入到手机缓存了,这个时候我即便修改了手机客户端仍然是错误内容,始终不会改变。

    ?????这个时候只有重新下载这个章节,如果不行的话就只有删除本书下架,然后再重新加一次上架即可。

    ?????小众书看的人少又猖獗,没办法,不这么做混不下去了,见谅。

    ?????******************************************

    好在这条明轮船这次尚算给力,短短两个小时的航程内没有出什么问题,顺利将一船客人与货物送到了东方港北城。

    抵达东方港后,郭子离迅速前往海军部办理了一些交接手续,手续办完后他谢绝了一些应酬吃喝,然后直奔港口军用码头,此次非洲航线第二批探索舰队船只都在此等候了。

    此次编队是四艘船只,分别是郭子离的座舰“自由贸易”号战列舰、黄杨少尉担任舰长的“加利西亚飞鱼”号运输舰、“方丈”号商船以及刚刚入役没多久的“超勇”号高速巡洋舰——由韩德智海军中尉担任舰长。

    下午,在补给完毕后,探索舰队三艘战舰低调离开了东方港军用码头。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在1639年2月25日这一天抵达了南非河中堡码头。

    河中堡一如既往地矗立在河岸边,城头上华夏东岸共和国蓝白相间的国旗猎猎飞舞。一段时间不见,河中堡的城墙又再次修建了很长一截,看起来再过一阵子,这座即使放在本土也是有数的大城就要完工了。

    “加利西亚飞鱼”号运输舰内走出了三百多个瓜拉尼、查鲁亚移民,他们将是河中堡新一批的居民。关于执委会为何在本土劳力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还要输送这几百个宝贵的人口到南非来,这其实关系到执委会一项从未宣之以口的计划——“换血计划”。

    所谓换血计划,指的是将本土为数不少的土著居民尽量多地移民到海外的南非领地,他们腾出的空间自然由欧洲及大明移民占据。至于为什么这样做,主要还是为了以后考虑。说白了,这些南美土著是目前东岸地区天然的、原始的主人,其他人包括穿越众其实都是属于抢占了他们家园的外来者。

    当然了,他们现在势弱,不得不接受家园被人占据的事实。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永远会这样,十年二十年不闹,五十年一百年也不会闹吗?尤其是在东岸普及教育、民智开启以后,他们很有可能会与外来者的后裔发生激烈的冲突。他们作为一个族群,即使被你同化、认可了你的文化、认可了你的生活方式,他们也会理直气壮地认为他们是眼前这片国土的天然主人。

    即使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的跨种族通婚,他们和别的种族的混血后裔也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他们比那些纯欧洲人、纯大明人更有资格继承这片土地。到了那时候,冲突就难以避免了,如果土著或土著混血后裔占人口比例大的话,这个冲突的烈度就会更强,很有可能导致国家元气大伤甚至分裂。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执委会便鼓捣出了这么一个所谓的换血计划。此次三百多南美土著移民是该计划的第一批移民,接下来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你查鲁亚人、瓜拉尼人不是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是东岸地区的天然主人么?你们不是看待那些暴力捕捉你们的欧洲人和大明人为外来者及强盗么?那好,如今把你们通通都送到南非去!

    在非洲这片蛮荒的土地上,你们也是外来者,干的更是和强盗一样的事情。这时候,你们还能那么理直气壮么?你们还认为自己是脚下土地的天然主人了么?你看看那些用警惕与敬畏目光看着你们的南非土著红人和黑人,你在这片人生地不熟的土地上能依靠的是什么?对了!你在这里所能依靠的只有政府!只有政府才能庇护你!以后在这里就老老实实在这边种地、做工、打仗,政府让你干啥就干啥,收起自己的抵触情绪,别再想着那些危险的割裂国家的思想。听政府的话,你们还能吃香的喝辣的;要是仍然敌视政府并从事一些危险活动的话,那么城外所立的绞刑架上面并不缺少你一个人。

    已经转任河中镇派出所所长艾瓦尼警长神色复杂地看着从船舱里鱼贯而出的那些南美土著们,作为最早一批投靠东岸人的土著查鲁亚人,艾瓦尼警长凭着自己的努力和一点点运气一步步爬到了派出所所长的高位,放眼望去,这在华夏东岸共和国那么多官员中也算是一个中层干部了。

    作为一个纯血的查鲁亚人,艾瓦尼警长对于东岸人占据了他们的家园并没有太多的反感心理。这也许跟他目前是体制内的中层官员有关吧,但是他真心觉得东岸人的到来并不是什么灾难性的事件。也许他们在捕捉查鲁亚部落以及强制迁移瓜拉尼村落的行动中,手段过于粗暴,造成了很多流血事件,但那是文明进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即使那个代价是带血的。

    是的,这就是艾瓦尼警长的想法。他从未忘记在七年前的那个冬日,一群荷枪实弹的东岸士兵突然包围了他们的村子,要求他们立刻投降,并迁移到东岸人指定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