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1312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312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椅子上的李毅一看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然后惊讶地朝史钦杰问道:“东南亚人?”

    “确切地说,应该是马来人后裔。”史钦杰说道。他来此地赴任前曾经在资料室查过一番资料,然后又找了几个多少了解一点马达加斯加历史的人请教了一番,对马岛上的居民也算有了一番粗浅的了解。

    李毅围着这两个“马来人”俘虏转了一圈,越看越觉得他们像东南亚那边的土著,他们的外貌特征也和东非大陆上的班图黑人完全不同。首先是他们的头发,不同于一般黑人卷曲蓬松(可以有效防晒、加强散热)的头发,他们的头发黝黑、长、直,是典型的东亚、东南亚人种头发;其实是他们的皮肤,不同于黑人黝黑的肌肤,这两个人的皮肤颜色仅仅是比一般的中国人更深一些、也更发亮一些,本质上是黄皮肤人种,或者称其为棕色皮肤人种也不是不可以,总之和班图尼格罗人种的黑人完全不是一回事。

    再者是他们的语言,李毅虽然不懂,但是史钦杰却有点这方面的小研究。他让这两个俘虏随意说了一些话,虽然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但此刻就连李毅都清楚他们与那些班图科萨人说的话完全不是一个语种。

    史钦杰告诉他,这两人说的应该是被归类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的马来语、印度尼西亚语或者是毛利语,具体哪一种他也分辨不出来。因为他们此刻说的话很可能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变已经方言化了,但很多词语明显来自于马来语。有些词语听起来又像是阿拉伯语或波斯语,这也许是因为从1000年以前就陆陆续续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泛海来到马达加斯加岛通商、居住,久而久之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总而言之,史钦杰认为这些人根本就是马来人的后裔。也许当年居住在马来亚、印尼附近的一群马来人掌握了印度洋季风和洋流的规律,然后由于某个迫不得已的原因乘坐自己制作的独木舟泛海来到了马达加斯加岛,然后便居住下来繁衍生息。一个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这些野蛮人乘坐的独木舟完全就是东南亚那些土人们制作的那种独木舟的风格。而且他们会冶炼生铁、打制铁兵器,文明层次据说也达到了封建社会,完爆非洲大陆上那些落后愚昧的班图黑人。

    “他们确实不是班图黑人。”李毅最后也说道,“不过没有关系,对我们来说都是野蛮人,区别不大。对了,你刚才说他们会制作独木舟,也会一点航海技术,那么岂不是说我们可以抓他们去当奴隶水手?你知道的,国内现在缺水手缺的很厉害,每年都要去加勒比海地区招募海盗,不过数量还是太少,完全不够用啊。再加上马上还要大力扩充我们的商船队,这水手更是紧缺,如今眼前这些不管叫贝齐米萨拉卡人还是马来人,正是绝佳的奴隶水手啊!我们完全可以征服他们,然后在他们中征召大量人手到商船上充当水手。每艘船上不用多,放上七八个,剩下的都用我们自己人。这样就能节省出很多水手出来,也就意味着我们能够装备更多的商船。对,就这么办!这个主意真是太棒了!哈哈!”

    史钦杰默默盘算了一下后,也觉得这个主意着实不错。恰好如今这些野蛮人犯到了东岸人手上,李毅觉得自己完全有“充分的理由”去征讨他们。当然了,就算这些野蛮人此刻没冒犯过东岸人,李毅也会找到无数个理由去征讨他们,毕竟,这从来不是一个温情善良的世界,而是一个充斥着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世界。

    两人计议得当,然后便开始盘算起了手头现有的资源和人力,以便制定出一个合乎实际的作战计划出来。而且,现在是雨季,大雨连绵下个不停,怎样去征讨这些野蛮人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通盘考虑。史钦杰默默盘算了一下后,也觉得这个主意着实不错。恰好如今这些野蛮人犯到了东岸人手上,李毅觉得自己完全有“充分的理由”去征讨他们。当然了,就算这些野蛮人此刻没冒犯过东岸人,李毅也会找到无数个理由去征讨他们,毕竟,这从来不是一个温情善良的世界,而是一个充斥着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世界。

    两人计议得当,然后便开始盘算起了手头现有的资源和人力,以便制定出一个合乎实际的作战计划出来。而且,现在是雨季,大雨连绵下个不停,怎样去征讨这些野蛮人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通盘考虑。史钦杰默默盘算了一下后,也觉得这个主意着实不错。恰好如今这些野蛮人犯到了东岸人手上,李毅觉得自己完全有“充分的理由”去征讨他们。当然了,就算这些野蛮人此刻没冒犯过东岸人,李毅也会找到无数个理由去征讨他们,毕竟,这从来不是一个温情善良的世界,而是一个充斥着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世界。

    两人计议得当,然后便开始盘算起了手头现有的资源和人力,以便制定出一个合乎实际的作战计划出来。而且,现在是雨季,大雨连绵下个不停,怎样去征讨这些野蛮人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通盘考虑。史钦杰默默盘算了一下后,也觉得这个主意着实不错。恰好如今这些野蛮人犯到了东岸人手上,李毅觉得自己完全有“充分的理由”去征讨他们。当然了,就算这些野蛮人此刻没冒犯过东岸人,李毅也会找到无数个理由去征讨他们,毕竟,这从来不是一个温情善良的世界,而是一个充斥着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世界。而且,现在是雨季,大雨连绵下个不停,怎样去征讨这些野蛮人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通盘考虑。而且,现在是雨季,大雨连绵下个不停,怎样去征讨这些野蛮人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通盘考虑。而且,现在是雨季,大雨连绵下个不停,怎样去征讨这些野蛮人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通盘考虑。

    两人计议得当,然后便开始盘算起了手头现有的资源和人力,以便制定出一个合乎实际的作战计划出来。而且,现在是雨季,大雨连绵下个不停,怎样去征讨这些野蛮人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通盘考虑。

第一百三十章 大业和军费(一)() 
    “今天会开得又是一锅粥。”海陵港海军基地内,第一舰队司令姜耀辉走进办公室内,将军帽扔在桌上,有些疲惫地说道。

    海军部这几天在海陵港军事基地内召集三大舰队代表开军费分配会议。作为三大舰队中实力最强的一支,同时又是东道主,第一舰队原本打算在明年的军费分配比例中提高一些份额,将目前70%的占比进一步提高到80%,以完成第一舰队的扩军及新老舰船的交替。而为了说服其余两支舰队的主官同意这个新的分配方案,第一舰队同意将旗下行将退役的舰船做延寿处理,然后以半卖半送的低价甩给其余两支舰队,以增强他们的实力。

    与预想中的一样,这种方案招致了第二、第三两大舰队代表的强力抵制。第二舰队的代表尤为愤怒,他指出国家即将大举进军印度洋,展开印度贸易,这个时候还不加大对第二舰队的投资,这是在做什么?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全背道而驰嘛!

    第二舰队如此“暴躁”,第三舰队也大差不离!他们的代表虽然说话口吻没那么激烈,但语气却一样地重,他们指出:“随着大陆形势的变化对东岸共和国越来越不利,清国、顺国甚至明国一些割据诸侯的开化程度越来越深,远东三藩对大陆形势的干涉效果越来越差,中国诸势力与东岸以外的其他国家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局势,现在东岸急需扩大第三舰队两大分舰队(鄂霍茨克海分舰队、南中国海分舰队)的实力,以增强对中国大陆万里海疆的控制力度。”

    第二和第三舰队激烈的反对态度让第一舰队大为头疼。亲自参加会议的舰队司令姜耀辉上校对其余两舰队的代表好说歹说,也没令他们改口屈服,似乎他们来参加会议之前就已经接受了很明确的上级指令,即坚决与第一舰队抗争,捍卫自己的利益。

    姜耀辉上校与他们辩了一天,最后也没说服谁,只能怏怏不乐地散会返回了自己的办公室。会后,他其实也找过海军部的代表、一位相熟的副部长,但这个老头油滑无比,压根就不露半点口风,太极功力深厚,让姜某人只能知难而退。

    “这帮家伙,一个个好不晓事!也不看看如今是什么形势,大争之世啊!第二舰队、第三舰队那点小算盘,打起来有什么意思?一个个没有大局意识,第一舰队才是国本嘛,南海分舰队先不说,加勒比海分舰队、佛得角分舰队实力孱弱,对当地局势有一定影响力,但离支配地位还远得很。哼哼,捞好处的时候都知道,现在要分钱了,一个个跟铁公鸡一样,真是一帮混球!”姜耀辉上校给自己点了个烟斗,翘着二郎腿坐在了办公室内的一张沙发上,有些恼火地说道。

    副官轻手轻脚地给泡了一壶茶,然后站在姜耀辉的对面,轻声说道:“司令,这争经费的事情,肯定不会一帆风顺的。以往咱们在第三舰队,每次争军费,不也和第一舰队的人吵得昏天黑地吗?当时第一舰队的李泽*民李司令可是被咱们第三舰队上下视为第一大恶人呢。现在风水轮流转,咱们来第一舰队了,自然也就成了别人眼里的恶人了。”

    “呵呵,你这家伙,说得倒也没大错。我与第一舰队争军费十多年,争来争去没占到什么便宜,希望这次部里面能继续支持我们一下,别让那两支舰队占便宜了。”姜耀辉上校吐了一口烟,笑着说道。

    其实,在内心深处他还是有些担心的。航海学校毕业的他并没有什么过人的背景,与其他舰队高官多是建国者后裔出身相比,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明人移民,自小进入航海学校学习,做了海军大佬陆铭的学生,然后依靠自身能力和一定的运气,一路青云直上,最终当到了现在第一舰队司令的职务。

    他也知道,像他这样的人,在与那些建国者二代们竞争的时候,劣势是比较明显的。就拿争军费这么一件事来说,李泽*民、莫烈鳗二人能够动用的资源和人脉,就要比他强上许多。所以,即便第一舰队贵为三大舰队之首,但海军部究竟倾向于哪方,这都是未知数呢,万一某位大佬就被做通了工作,在资源分配上向其他两个舰队倾斜呢?

    而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么势必会极大损害姜耀辉在第一舰队内的威望,这样日后的很多工作就不好展开了。要知道,他姜某人还有那么一丝上进之心,想要再退役前再搏上一搏,看看能不能捞个海军部的显贵职位干干,比如某排序较为靠前的副部长等等。

    “司令,这事我看其实不用太过担心。”副官说道:“其实部里面的老爷们一直都很清醒,知道第一舰队才是根本,肯定会支持我们的。现在之所以还暧昧着不肯表明态度,不过是想让我们先和第二、第三舰队吵一吵,杀杀那两伙人的气焰,然后再出来说和罢了。这帮家伙,精得很呢,不会首先出来得罪人的,但他们的态度应该还是很明确的。”

    其实,姜耀辉副官的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去了。华夏东岸共和国虽然雄踞三大洋,但说到底核心国土都在大西洋西岸一侧,主要的人口、城市、农田、工厂及权力机构都设在此处,全靠第一舰队保护(南海分舰队的辖区),多年来第一舰队总是拿到七成左右的经费,就已经很好地证明了海军部对他们的“厚爱”。

    而且,现在随着与新大陆贸易的持续展开和欧洲形势的变化,增强第一舰队实力的理由已经越来越充分:南海分舰队需要更新船只保护本土的安全、加勒比海分舰队需要更新船只维护加勒比海的贸易秩序、佛得角分舰队需要更新船只以更好地介入局势日益错综复杂的欧洲大陆。与他们相比,其他两大舰队的要求就不那么充分了——

    第二舰队面临的对手实在太渣了,无论是葡萄牙人还是英格兰人,都缺乏足够的实力正面挑战第二舰队。而唯一能够给第二舰队造成威胁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他们的主要精力又都放在做生意上,即便对东岸人有所不满,他们的商人本性又使得他们很难真正下定决心与谁撕破脸直接开战。

    第三舰队实力比第二舰队还不如,而他们需要控制的海岸线长度又十分惊人,即便在目前的实力基础上扩军个两三倍,依然不足以封锁住中国近海的万里海疆。而既然无法封锁住,那么还折腾个什么劲?不如乖乖剩下军费,将有限的资源让给更加重要的第一舰队好了,这边是第一舰队的逻辑,同时也是多年来海军部绝大部分人的逻辑。

    这个逻辑是建立在高度的经济利益角度上的,欧洲、新大陆和部分西非大陆给华夏东岸共和国提供了大量的利润,同时也让东岸的工业品可以有效地销售出去,养活了国内一大堆的工业、商业甚至农业企业,有力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正面作用非常之巨大。

    与此相比,远东贸易就差的远了。世人总以为中国大陆的茶叶、丝绸、瓷器有多珍贵,但在茶叶才刚刚开始流行的17世纪末期,这玩意的市场并不能算多大。丝绸和瓷器的市场虽然不小,但也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毕竟英国、荷兰等国的商船一年才几艘啊,欧洲市场此时是有限的,甚至未必就比日本等亚洲国家大多少,这从几家东印度公司的财务报告就能看得出来,东岸人并不难搞到。另外,东岸本身也自产瓷器,也从波斯、旁遮普等地进口生丝生产丝绸,这些都分散了对中国货的需求。

    更何况,搞纯粹的转手贸易,除了能赚些银子之外,对国家还有何好处?能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吗?显然很难,撑死了也就对造船业有些正面影响,贸易获得的绝大部分利润没有进入工业生产领域,没有有效滋润工业生产的链条,没有很好刺激技术的前进发展,除了造就了一种浮躁的风气意外,对素来以工业立国为宗旨的东岸好处有限。

    所以,第三舰队船只的更新与添置,还是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