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143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43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子离叹了口气,将两份回复都收进了包里。事实上,他内心里是反对现阶段仓促殖民安齐拉纳纳地区的,不过上头领导好大喜功,也不能不有所表示,唉,到时候再看吧,走一步算一步。不过不管搞不搞这个殖民地,这到达奥斯曼帝国的航线总得探索完毕才行,目前才只完成到莫桑比克岛这一段,接下来还有不小的一段航程等待完成呢,而这事还是得他郭子离来领头。

    郭子离的西班牙妻子给他拿来了一套崭新的夏季海军军官常服,并用幽怨的眼神看着他。是啊,从海上晃悠了几个月刚回来,这还没休息满半个月呢,马上又要出发了,这换谁都不乐意啊。

    郭子离给了妻子一个深情的拥抱,又亲了亲他的一双小儿女,然后翻身骑上卫兵拉过来的战马,披着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朝霞,朝定远堡码头而去。

    定远堡码头很早以前就开通了到东方港北城的定期航班。每天两趟,上午下午各一趟,此刻郭子离和他的卫兵乘坐的便是上午的这一趟航班。

    此刻正是早上八点左右,码头上稀稀拉拉站了十来个准备搭船的居民。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附近的农民,他们有的人是去县城走亲戚,有的人是去购物,有的人则是去出售自己的产品。这些人在看到郭子离二人到来后,都报以了羡慕的目光,尤其是在看到郭子离肩膀上的中尉军衔后,他们的目光中更是夹杂了一丝敬畏。

    如今军人在基层的地位是越来越高了,他们的收入不但比种地的农民高,甚至比起那些工厂技术人员也差不了多少。很多军官的收入比起那些小作坊主们也丝毫不差,而社会地位及影响力则远胜于他们,很多村庄的基层话语权往往都掌握在军人手里。

    一艘小型轮船吐着黑烟与白汽吭哧吭哧地靠了过来。郭子离一点也不惊讶,这是交通部和一机厂通力合作,刚刚试制出来的10马力小型内河轮船。船只不大,船舷两侧各装了一个明轮,所以被称之为轮船。该轮船使用一台10马力的蒸汽机驱动,在相对静止的大鱼湖中试航时其航速达到了6节以上,可谓迅捷无比。

    从定远堡码头到县城,短短的不到20公里的航程只需要不到两小时就能跑完,比起帆船来快了一倍以上。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轮船不但需要的水手数量少,而且还完全不需要像帆船那样考虑风向的影响,在不同季节和不同风向的环境下基本都能维持一定的速度。就内河航运来说,轮船的优越性几乎完全超越了之前曾广泛使用的那些内河浅水运输船。

    要知道,东岸地区的很多河流流速极为缓慢,尤其是那些新开凿的运河。如果风向不对的话,很多时候船只根本没法通行,有时甚至需要纤夫拉纤才能通过。而轮船的出现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靠水流驱动的船只完全不用看风向的脸色,也许它唯一的敌人就是自己了——自己那破绽百出的蒸汽锅炉和质量很是可疑的明轮叶片。

    “又是轮船!”郭子离的卫兵法尔考失望地叹了口气,嘴里嘟囔着说道:“这种船很不可靠,那些船员们维护得又很差劲,三天两头出故障,希望今天的两小时航程内不会出问题吧。”

    郭子离好笑地拍了一下他的脑袋,说道:“去把马寄存了,动作快点,我在船上等你。”说完,郭子离提着他的公文包一步跨上了靠在栈桥边的明轮船。

    明轮船与栈桥间有一段很大的空隙,上面铺着木板,晃晃悠悠的,走过去的人必须非常小心以免自己掉进水里。这也算是明轮船的一个缺点了,明轮装在外面,很容易就会磕着碰着什么东西,从而导致明轮损坏。听说交通部和船舶所的一帮人正在研究要不要将明轮换成螺旋桨叶片呢,不过很显然,螺旋桨叶片的加工对东岸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以东岸共和国目前拥有的几台设计原始、精度奇差的各类机床来说,加工出一个合格的船用螺旋桨实在是很成问题的。就算勉强加工出来,到时候后期打磨、切削上面也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完全没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这对于穿行于国内各处水域的数十上百艘内河运输船来说,没法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就意味着极高的成本,而这基本已经宣判了这项技术的死刑。

    不过知道明轮技术最终被淘汰的穿越众怎么可能任由螺旋桨技术被埋没下去。他们目前正在反复寻找其他的加工螺旋桨的方法,比如先用模具一次成型铸造一个粗胚,然后再打磨;比如干脆就用大型水压机慢慢将螺旋桨叶片敲出来等等。总之,这项技术还得慢慢来,急不得。至于现阶段嘛,这些船只还是先使用笨重的明轮好了。

    十几名乘客上船后,码头上的工人又往船舱内搬运了十几桶渔产品,使得整条船上充满了浓重的鱼腥味。大鱼湖的渔业资源经过这些年的过度开发,目前已经呈现了明显的枯竭之势,每月捕获的鱼虾不但产量逐步减少,就连个头也比以前大有不如。发现这种情况的定远乡政府紧急叫停了捕鱼队在大鱼湖的一切捕鱼活动,给予大鱼湖休养生息的时间,同时也开始研究、推广起了箱笼养鱼养虾的技术。

    眼前船舱里的这十几桶新鲜的大虾就是捕鱼队用箱笼在大鱼湖里养殖出来的,现在是要通过蒸汽快船运往东方港县城进行销售。

    看到再也没人上船后,码头上工作人员将出入口的小门一拉,然后使劲挥舞了几下手中的旗帜。船上的驾驶员见状,开始命令锅炉房缓缓增压,船上的烟囱里冒出的黑烟陡然间浓密了起来。

    郭子离站在甲板上,黑乎乎的煤灰落在他浅蓝色的军服上,迎面吹来一股逸出的水蒸气,将他的头发也吹得湿漉漉的。

    “煤灰比较大,这煤的质量终究还是不行啊。”郭子离自言自语着,“平安煤矿的煤据说燃烧值极低,而且还含有大量的杂质和粉尘,终究不适合做动力煤啊。不知道以后要不要开发南非的煤炭?”

    蒸汽轮船在锅炉加压了一会后终于吭哧吭哧地开动了起来。船舷两侧的明轮叶片也开始缓缓转动,哗啦啦地拨动着水流,而水流传回的反作用力又驱使着轮船向前运动。(未完待续。)

第七十一章 换血计划() 
好在这条明轮船这次尚算给力,短短两个小时的航程内没有出什么问题,顺利将一船客人与货物送到了东方港北城。

    抵达东方港后,郭子离迅速前往海军部办理了一些交接手续,手续办完后他谢绝了一些应酬吃喝,然后直奔港口军用码头,此次非洲航线第二批探索舰队船只都在此等候了。

    此次编队是四艘船只,分别是郭子离的座舰“自由贸易”号战列舰、黄杨少尉担任舰长的“加利西亚飞鱼”号运输舰、“方丈”号商船以及刚刚入役没多久的“超勇”号高速巡洋舰——由韩德智海军中尉担任舰长。

    下午,在补给完毕后,探索舰队三艘战舰低调离开了东方港军用码头。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在1639年2月25日这一天抵达了南非河中堡码头。

    河中堡一如既往地矗立在河岸边,城头上华夏东岸共和国蓝白相间的国旗猎猎飞舞。一段时间不见,河中堡的城墙又再次修建了很长一截,看起来再过一阵子,这座即使放在本土也是有数的大城就要完工了。

    “加利西亚飞鱼”号运输舰内走出了三百多个瓜拉尼、查鲁亚移民,他们将是河中堡新一批的居民。关于执委会为何在本土劳力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还要输送这几百个宝贵的人口到南非来,这其实关系到执委会一项从未宣之以口的计划——“换血计划”。

    所谓换血计划,指的是将本土为数不少的土著居民尽量多地移民到海外的南非领地,他们腾出的空间自然由欧洲及大明移民占据。至于为什么这样做,主要还是为了以后考虑。说白了,这些南美土著是目前东岸地区天然的、原始的主人,其他人包括穿越众其实都是属于抢占了他们家园的外来者。

    当然了,他们现在势弱,不得不接受家园被人占据的事实。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永远会这样,十年二十年不闹,五十年一百年也不会闹吗?尤其是在东岸普及教育、民智开启以后,他们很有可能会与外来者的后裔发生激烈的冲突。他们作为一个族群,即使被你同化、认可了你的文化、认可了你的生活方式,他们也会理直气壮地认为他们是眼前这片国土的天然主人。

    即使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的跨种族通婚,他们和别的种族的混血后裔也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他们比那些纯欧洲人、纯大明人更有资格继承这片土地。到了那时候,冲突就难以避免了,如果土著或土著混血后裔占人口比例大的话,这个冲突的烈度就会更强,很有可能导致国家元气大伤甚至分裂。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执委会便鼓捣出了这么一个所谓的换血计划。此次三百多南美土著移民是该计划的第一批移民,接下来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你查鲁亚人、瓜拉尼人不是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是东岸地区的天然主人么?你们不是看待那些暴力捕捉你们的欧洲人和大明人为外来者及强盗么?那好,如今把你们通通都送到南非去!

    在非洲这片蛮荒的土地上,你们也是外来者,干的更是和强盗一样的事情。这时候,你们还能那么理直气壮么?你们还认为自己是脚下土地的天然主人了么?你看看那些用警惕与敬畏目光看着你们的南非土著红人和黑人,你在这片人生地不熟的土地上能依靠的是什么?对了!你在这里所能依靠的只有政府!只有政府才能庇护你!以后在这里就老老实实在这边种地、做工、打仗,政府让你干啥就干啥,收起自己的抵触情绪,别再想着那些危险的割裂国家的思想。听政府的话,你们还能吃香的喝辣的;要是仍然敌视政府并从事一些危险活动的话,那么城外所立的绞刑架上面并不缺少你一个人。

    已经转任河中镇派出所所长艾瓦尼警长神色复杂地看着从船舱里鱼贯而出的那些南美土著们,作为最早一批投靠东岸人的土著查鲁亚人,艾瓦尼警长凭着自己的努力和一点点运气一步步爬到了派出所所长的高位,放眼望去,这在华夏东岸共和国那么多官员中也算是一个中层干部了。

    作为一个纯血的查鲁亚人,艾瓦尼警长对于东岸人占据了他们的家园并没有太多的反感心理。这也许跟他目前是体制内的中层官员有关吧,但是他真心觉得东岸人的到来并不是什么灾难性的事件。也许他们在捕捉查鲁亚部落以及强制迁移瓜拉尼村落的行动中,手段过于粗暴,造成了很多流血事件,但那是文明进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即使那个代价是带血的。

    是的,这就是艾瓦尼警长的想法。他从未忘记在七年前的那个冬日,一群荷枪实弹的东岸士兵突然包围了他们的村子,要求他们立刻投降,并迁移到东岸人指定的地点去定居生活。村里的长老们拒绝了东岸人的要求,并将他们的使者杀死,头颅高高地吊在了树干上。暴怒的东岸人用武力血洗了他们的村子,那一仗村子里几乎一半的男人都死于东岸人的刀枪下。那些训练有素的东岸士兵如同一部精密的杀人机器一样,将一切敢于反抗的人都击倒在地。

    不过东岸的军官们却下令士兵放过了所有投降的查鲁亚人,并给一些受伤的族人给予基本的止血包扎。团结、强大、冷酷而又不失仁慈,那一年,还是个毛头小伙子的艾瓦尼被东岸人彻底震撼了。

    加入东岸人后,艾瓦尼凭借着天赋以及努力步步高升,从协警一路升到了派出所所长的高位。在他的认知里,东岸人武力强大、社会组织严密、生活水平较高、分配制度相对公平,由他们来领导查鲁亚人及瓜拉尼人的未来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自己作为东岸的中层干部,同时又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查鲁亚人,有义务帮助这些尚未完全开化的同族们摆正心态,融入到东岸的生活中去。

    此刻的艾瓦尼一定没有听说过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个名字,不然他和很多与他持同样想法的查鲁亚人恐怕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往人生。

    新来这三百多移民在本土时便不是很安分,他们拒绝与其他种族的人通婚,为此接受罚款也在所不惜。很多人到现在汉语都说不太溜,生活方式上面也是顽固地坚守着落后的传统。为此,本土的风纪警察们整顿了他们好几次,但效果很有限。

    此刻,他们漂洋过海到了这片和他们老家隔海相望的大陆上。脚踩着陌生的土地,周围全是用异样眼神看着他们的黑人和红人,这心理上的彷徨无依感别提有多强了。好在前方的城堡上还飘扬着一面熟悉的旗帜,码头外也整齐肃立着一批身穿熟悉制服、荷枪实弹的东岸士兵,这给了他们些许熟悉感和依赖感。

    艾瓦尼警长带着一帮民政官员们带着这批新移民去自己的住宅,这三百多人被拆分了开来,分到了城内外的各个住宅区域、村落,以便更好地管束、同化他们。初来乍到的新移民们还算顺从,基本没有不听号令的事情发生。即便是将他们拆分开来,也仅仅是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鼓噪而已,不过很快在民兵的刀鞘击打下消弭于无形。

    “执委会的这一招釜底抽薪做的很不错啊。”郭子离走下船舱,笑着握了握莫茗的手,说道。

    “不用这招很难对付这些土著啊。”莫茗也笑着回应道,“其实这当初还是我向执委会建议的呢。我和刘昂研究了下后世西班牙人在南美洲的殖民历程,特别是玻利维亚、秘鲁、巴拉圭等原住民占多数的国家的历史演变,发现一旦让这些原住民的意识觉醒,特别是在他们还有一个相当可观的人口基数的时候,他们的排外倾向就会很严重。即使他们已经丢失了自己的传统,全盘接受了你的文化,但是原住民就是原住民,他们是这片土地天然的主人,所以他们就必然会仇视外来者。一旦国家政局不稳,这种排外倾向甚至有可能酿成暴乱,那样事情就严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