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1444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444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满是沟壑,皮肤也被烈日和风沙打成了暗色,看样子平时的生活非常辛苦。

    王大壮叹了一口气,突然没了继续说话的兴致。他厌恶东岸目前的在民族、种族方面的很多不好的氛围,但讽刺的是,他这次还要前往查科平原西边的萨尔塔、图库曼等地,要求西班牙殖民政府约束部署在查科平原上的一些骑兵部队,以方便越境的东岸拓荒者、猎人和其他匪徒们,可以更方便地屠戮、捕捉印第安人。或许是知道这种有些不光彩吧,外交部这次压根就没打算派遣正式的外交人员前往西部,而是让王大壮这种理论上还没编制的地方官员河西地区尚是西班牙领土,虽然东岸政府也派了管理机构,但理论上这些人都还未转正,都是没编制的前往代劳,也是一绝。

    当然这种行为看起来有点自欺欺人的意味。如今蜂拥到查科平原上的形形色色的东岸人的数量已经极多了,甚至就在东岸最繁华的大城市青岛港,市面上都在公开发行一种以查科平原土地为抵押物的债券,票面利率4。5%,用来筹集东岸政府在查科平原上的各种殖民活动所需的费用,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划拨给情报机构的见不得光的经费,说起来确实挺无耻的。

    王大壮在河西乡见过太多从本土过来的无组织无纪律的冒险者,认为这些人都是“军纪极差的土匪”和“种族灭绝雇佣兵”。这些人在查科平原上从事各种险恶的活动,抢夺各种猎物,圈占各种资源,赚了钱就终日流连各种移动大篷车,花天酒地,寻欢作乐,活像一个个腐烂透顶的人偶。

    但他们造成的破坏着实是巨大的!克丘亚印第安人传统的猎场被数量高达一千的东岸猎人大量抢占,作为他们重要食物来源的野牛群也被东岸冒险者们一一发现、捕获,同时更有一些残忍好战的东岸匪徒(这些人里其实不乏情报官员),对于抓捕克丘亚人本身充满了兴趣。这一切的一切,无疑都给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克丘亚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们的食物来源不足,出生的孩子数量减少,人们营养不良,整个族群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更糟糕的是,名义上统治着他们的西班牙殖民政府对此无动于衷,坐视东岸人在这片土地上兴风作浪,仿佛这一切都与他们无关似的。当然也不是所有西班牙殖民者都如此,也有一些教士或军人试图干涉、阻止这一切,但他们的力量太小,而且似乎很快就要没有了这不,王大壮秉承着上级旨意,前往萨尔塔、图库曼等地“抗议”了,抗议部分西班牙军人损害了东岸商民的利益,让他们立刻改正这一切。

    对于这一切,王大壮只能长叹一声。他是东岸人,自然是为东岸共和国利益着想并为之奋斗的,但他同样不想看到目前查科平原上群魔乱舞的现象及严重的种族屠杀行为。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无力改变这一切,他只希望尽量有更多的克丘亚印第安人活下来,哪怕最终全部被东岸政府强制迁移到非洲、澳洲等地,也比死了强。他同时更是希望,东岸政府能够在未来更加文明一些,不要再动辄打杀别人,因为这一点也不人道。而人道主义的强弱,无疑是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

    王大壮这行人一路西行,路上几乎没遇到任何阻拦,只是在接近萨尔塔城一百公里的时候,遇到了一支西班牙骑兵的拦截盘问。在得知他们是使者队伍后,这支西班牙骑兵就没再多做纠缠,痛快地将他们放行了。虽然队伍里那些印第安或混血印第安士兵对东岸人不是很感冒,但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贵族军官清楚地知道东岸人的能量,因此严格约束了队伍,并派出几名熟悉地理的骑兵将他们引到了萨尔塔。

    萨尔塔是西班牙人在查科平原西部的统治中心。严格来说,这里已经不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检审法院的辖区,而是归查尔卡斯检审法院管辖,不过因为高山阻隔的原因,这里目前基本上是自治,一个月只有一支骡马队翻越高山来往于上秘鲁和查科,统治基础不是很深厚。

    因此,当王大壮等人来到城里后,最终见到的是查尔卡斯检审法院区下辖的某位将军。不过也没关系了,王某人的任务是送信和简单交涉一下,见不到大人物也没关系,反正意思带到了就行。这位名字叫维森特的将军看样子也不是什么爱国热情爆棚的家伙,而是一位标标准准的政客型军人,且年纪较大,已经渡过了热血的阶段,现在一心一意捞钱,最怕的就是辖区不稳定从而导致上级问责,最终失去目前的职务。

    所以,结果基本可以预见了,维森特将军在接到东岸的抗议后立刻就怂了,表示会严格约束下属,严禁任何西班牙军人做出有损东岸商民利益的事情。这样的表态,基本上就宣告了东岸人可以任意在查科平原上进行各种活动,而西班牙人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令王大壮一行人松了一口气,目的已经达到了。

    维森特将军当然也很清楚东岸人对查科平原的觊觎,也了解查科平原的存在与否关系到他们国家运输美洲金银的备份线路是否通畅。不过这又如何呢?作为在殖民地服役了半辈子的老军人,维森特更清楚东岸军队的强大,知道他们一旦下定决心,秘鲁总督都没有任何办法。因此,现在用强硬态度来激化矛盾是没有效果的,也是不明智的。

    东岸人要土地就让他们要好了,至少他们还算文明,会给钱,这对大家都有好处。据说马德里王室这几年励精图治,想要模仿学习东岸的各种制度,一扫数十年来的颓势,让西班牙重新伟大。但说实话这种所谓的改革,也是需要东岸政府全力支持和配合的,尤其是工业技术的引进和制度的建立,无一不掩藏着无数的大坑,没有东岸人的帮助简直不可想象。

    而为了酬谢东岸人的帮助,割让一些土地似乎也已经在所难免。对于这一点,维森特将军自认为有着深刻的认识。

    请记住本书域名:。更新最快网址:

第二百九十五章 狩猎之国(十二)() 
高山之上,云低得几乎可以摸到。

    身处安第斯山脉之中的王大壮,只觉周围被一层厚重的云幔围绕着,非常奇妙。他信步徜徉在山中小路上,阳光经过云层过滤后,显得非常黯淡,山中的野草、树木都被覆盖上了一层灰绿色调。

    无处不在的风轻轻吹着,王大壮嗅到了草叶和野花的芳香。那香味是如此清新,以至于他决定朝着花香的地方行进。绕过山中小路的几道弯,那香气更浓郁了些,化作了沁香空气的芬芳,那是一份令所有人停下脚步的邀请。

    “安第斯山注定是这个星球上最纯净的空间之一。当原始的空气在世界其他地方已经不再被记起时,在安第斯山,它却仍然是每一天的现实。”轻嗅着路旁的野花香气,王大壮面带陶醉神情,喃喃说道:“道教总会的人一直想要在安第斯山上建立道宫、典籍研究机构和宗教学校,看来也是有原因的。这片孕育着无数灵性的土地,确实最接近神明。只是,他们为什么不在巴塔哥尼亚那边的山里建立山门呢?难道是因为那边冬天的积雪太厚了?”

    王大壮是气象学家、动植物学家,同时也在地理方面颇有研究。即便在河西乡当政务官员,去年他也发表了一篇有关查科平原及邻近的安第斯山的论文,受到很多学者的赞誉。他的论文里引用了很多由陆军部门提供的数据,比如山脉高度、隘口位置、森林规模等等,可谓是对这些地方了如指掌。不过正所谓耳闻不如目见,在见识了安第斯山雄伟壮丽的景色后,此刻他只想像一个诗人那样吟唱,而不是像一位博士那样讲解。

    安第斯山,确实有一股动人心魄的魅力!

    山脚下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公路,公路很长,但状况却不怎么好。这是通往山那边上秘鲁一带的公里,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上,虽然西班牙人断断续续对其进行了投资养护,但在岁月的侵蚀下,仍然无可抑制地朽坏不堪了下去。

    这次王大壮一行人同样向西班牙人提出,修建一条从雷西斯滕西亚到萨尔塔的高等级公路,以方便两国间商业贸易的来往。因为查科平原相对地广人稀的原因,从萨尔塔、图库曼等地——更准确地说,是从上秘鲁等地——前往巴拉圭河沿岸的道路同样是年久失修,不堪使用,甚至有些路段根本就没路,或者是牧人、商人自发踩出来的小道。

    王大壮等人来的时候就领教过了这条道路的威力。连续的豪雨让这条公路的每一个水坑都注满了积水,道路中心经常可见牛粪、烂木头甚至一些死尸(人和动物的都有),道路宽度也不大,狭窄得不像样,幸好王大壮他们没带什么大车,不然怕是要吃不少苦头。

    当然这条公路最让人感觉到厌烦乃至危险的其实不是烂透了路况,而是时不时会出现在道路两侧的印第安人或武装匪徒。要知道,并不是所有克丘亚人都归于了西班牙殖民政府的统治,天主教传教士们还没那么大的能力。事实上,即便已经殖民了上百年,依然仍有一些克丘亚人(或许还有少数克兰迪人)仇视外来者,同时贪图往来于道路上的商队的财货,因此经常发生武装袭击事件。

    另外,一些身份不明的武装匪徒也会刷一下存在感。他们中有些甚至是来自东岸的败类,让人头疼无比。东岸如今已经六七百万人了,出一些游手好闲、穷凶极恶的败类很正常,他们经常以各种理由离开家乡,然后选择成为匪徒,武装抢劫商队,甚至就连来自东岸的商队都被抢过,梅毒病人统计调查局为此追查了很久。但这种人总是杀之不绝的,抓了一拨还有另一拨,国王商队的安全隐患始终无法根除。

    王大壮认为,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将查科平原纳入华夏东岸共和国的统治,并在公路沿途设置军事哨所、定居点等机构——嗯,当然也不能忘记了伟大的收费站,以尽快回笼资金——一步步让这条公路远离危险。

    萨尔塔的维森特将军对东岸人异想天开的修建公路的事情有些吃惊。严格说起来,这种事情是挺让人忌讳的,而且并不应该与他这种级别的官员提起。公路,尤其是具备战略意义的高等级公路,更是惹人遐想,毕竟它不仅能繁荣商业,促进货物的交流,同时也能用来运输战备物资和士兵。更别说,东岸人一贯的套路是,先修一条公路,可以通行重型载重马车,然后可以以这条公路为依托,运输大量的铁路器材、食品物资和蝗虫一样的劳务工人,来修建一条直插腹心的铁路,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

    因此,维森特将军不敢有任何表态,只是一味推脱,说这事应该上禀布宜诺斯艾利斯检审法院甚至秘鲁总督,他无法做主。不料王大壮却轻飘飘地表示,这事他们当然会按照流程来办理,事实上现在相关使者已经在出发前往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利马的路上了。他们之所以与维森特将军提一下,主要还是提前给他打个招呼,让他知道未来某个时间可能有这么一回事,有个心理准备。

    维森特听王大壮这么一说,顿时也明白了过来,同时也有些微微的恼火:这帮东岸人真是越来越过分,越来越不把人放眼里了。修建公路的事情还没影,使者还在路上呢,居然就先跑到这里来让自己预先做好准备了,这简直是侮辱人嘛!

    维森特将军越想越有些不忿,不过在接触到王大壮身后某位眼神冰冷的军官的目光后,他立刻又怂了,觉得嚣张点就嚣张点吧,反正东岸人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整个布宜诺斯艾利斯检审法院区,基本上已经被人家当做私家花园了,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自己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好不容易才谋得目前的职位,还是不要多生事了,一切看利马那边总督怎么说吧,相信应该不会拒绝东岸人的。

    另外,老维森特在调节了心理之后,他又立刻进入到了一个成熟商人应有的模式,开始思考起了公路乃至铁路完工通车后,他该如何借着这股东风分一杯羹。萨尔塔、图库曼等地正处通往上秘鲁的必经之路上,往来的商队不上,只是以前都被吸引到更南边的拉里奥哈、科尔多瓦一带了,从萨尔塔向东抵达巴拉圭河的太少太少了。毕竟,与生机勃勃的东岸做贸易的人,是要远远超过到巴拉圭地区做生意的人的,这一点不奇怪。

    如果将来东岸人真的将连接雷西斯滕西亚和萨尔塔的公路乃至铁路修建起来,那么这势必将极大改变整个查科大平原上的交通格局。从这里沿着公路、铁路东行,抵达雷西斯滕西亚的商队将会呈几何级增加,那样的话,作为本土的主官,维森特将军自认为自己不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必须想办法从中攫取自己的一份利益。嗯,合理的利益!

    这样一想,老维森特的心里就又好受了起来。作为出生并不高贵的殖民地官员,他家族先祖从拉科鲁尼亚移民到巴拿马检审法院区已经好几代人了,奋斗至今才让他争取到了一个体面的将军职位。他不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家族继续向上攀升需要海量的金钱,他必须抓住每一次捞钱的机会。

    王大壮不关心老维森特怎么想,事实上他只要把话带到就可以了,剩下的都由外交部门来负责,并不劳他多费心。当然作为河西地区的主官,王大壮本人对这条公路(以及未来的铁路)的修建还是抱着乐见其成的态度的,因为这很明显会极大改善河西拓殖点的经济状况,吸引更多的本土移民过来定居。盐布铁路的巨大功效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牛栏山地区现在人口众多,经济繁荣,是全国有名的小麦、大豆、牧草、牛肉和皮革产地。在东岸大草原和鸭子湖流域粮食产量日渐减少的情况下,牛栏山地区的粮食产量连年增加,有效填补缺口的同时还有多余。

    在这其中,盐布铁路承担了极为重要的运输作用,大量的农产品被隆隆的蒸汽列车运抵南村港,然后从这里越过拉普拉塔河,抵达商城、青岛、东方、镇海等主要消费城市。东潘帕(指盐布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