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1514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514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会大力协助的,这一点不用担心。”趁着午饭前的空档,孙大鹏召集所有人开了一个短会,主旨就是今后一段时间大家各自的工作安排。

    其实,新首都洛阳府下辖的除了南城区和北城区外,还有洛邑区、神都区、玉泉区和明镜区,总共六个大区。其中洛邑区的范围大体上在南城区往东南方一直延伸到后世阿根廷的里奥·塞贡多小镇附近,玉泉河(塞贡多河)以北;玉泉区大体位于南城区西南方向,左边是山,右边是洛邑区,南边是玉泉河;神都区位于北城区以北,面积比较大,未来可能会做进一步的分割;明镜区位于西面的山区,那里有很多凹陷的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宜人,本来就有许多西班牙农庄的存在,现在被东岸人统一划为明镜区,以明镜湖(圣罗克湖)为名。

    值得一提的是,明镜区因为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缘故,未来同样会修建许多旅游、疗养设施,以供首都市民们消费。这里的山脉全是第三纪火山喷发的火山岩组成,但也有部分地区露出大片大片绵延几十公里的花岗岩,未来搞基建的时候这也是一大资源。

    明镜区所在的谷地有许多河流经过。这些河流发源于西面的群山之间,然后在谷地内的低洼处汇集,形成了明镜湖,然后又经过复杂的水系,向东流入平原,最终也消失在平原之上,所以这些河流其实都是内流河。

    山间谷地因为水资源丰沛,地下水贮积过多,因此形成了许多泉眼,泉水纯净透明,终年不涸。其中不少泉眼甚至还是温泉或矿泉,受到了新首都发展领导小组的重视,并最终推动了明镜区这个位于山间谷地的县级行政单位的设立。

    与明镜区这个纯粹的休闲旅游区相比,位于北面的神都区大概就是一个较为纯粹的工业区和商业区了。因为洛阳府极为关键的地理位置,这里未来注定将成为一个交通设备的制造、维修及研发中心。蒸汽列车、货运马车都会在这里制造,南来北往、东来西去的列车,也会在这里维修、保养,在早期很可能会成为神都区的经济支柱。

    哦,对了,从西班牙人时代就非常热闹的骡马集市很可能也会搬到这里。毕竟南城区算时核心了,不可能整天臭气熏天,吵吵嚷嚷的。恰好神都区无论北上查科,还是西去智利,都是必经之地,正好是骡马集市的绝佳设置场所。

    至于洛河以南、玉泉河以北的洛邑、玉泉两区,原则上将不设工业设施,而是将僻为办公区、商业区和学校区。按照新首都发展领导小组的最新规划,玉泉区将以各类职业学校、大中专院校、研究机构为主,洛邑区将成为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场所,可能还会有一些地方政府的驻京办之类的机构,总之是一个纯办公区域。

    南城、北城就不用说了,各类政府部门的所在地,包括为其服务的学校、医院、百货公司、戏院等商业场所。唔,还有各类修建得非常漂亮的高级住宅,部分供政府部门消化分配,部分向市场公开出售,以回笼建设资金。

    这两个区里面,北城因为是中央政府所在地,会更重要一些,外国使馆基本上也聚集于此。南城的商业性会更浓一些,可能也会有一部分中央政府的机构设于此,但整体地位是要比北城区稍逊一筹的。

    从这里我们其实也可以看出,东岸政府是真的把洛阳府当做一个纯粹的首都来看到的,即不希望它有过多的制造业,以免变得过于臃肿,环境也因为工业生产而急剧恶化。洛阳府本身看起来,似乎有行政与军事要塞城市、大学与休闲城市的集合体的意味在内。

    当然了,新首都的定位也只是目前领导阶层的看法,或者说是愿望更准确一些。但世间的很多事情其实是不那么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未来洛阳府就近会变成什么模样,会不会变得臃肿不堪,这谁也说不清,只能到时再看了。

    总而言之,以东岸共和国这个新首都的规划来看,非常宏大。即便没有那些非常费钱的工业设施,这洛阳府的建设总投入怕不是也要数百万元之多,时间更可能要花费五年左右,毕竟这会那里啥也没有,总需要一个累积的过程。而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东岸人为何会保留西班牙人已经初具规模的科尔多瓦老城了,实在是为了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啊!

第三百九十章 开发浪潮(六)() 
“小心点,不要掉队了。这片区域陆军并没有清理过,并不能严格保证安全。”萧光上尉行走在镜湖区以西的山脉地区,朝跟在身后的人叮嘱道。

    他是今年年初才结束在团结河流域的探险工作的。现在陆军已经全面接管了那片区域,他们人数众多,实力雄厚,还有专业的侦察队伍,确实已经不再需要萧光他们这支半军半民的队伍继续探索。因此,在支付完了所有款项之后,萧光宣布队伍解散,曾经在团结河流域也名噪一时的萧上尉拍拍屁股返回了南方。

    在家休假的日子是无聊的。这不,才刚刚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萧光上尉就主动请缨,接了新的任务,即带队到被东岸地质部称为“潘帕山脉”的地区进行探险活动。陆军部已经向他许诺,如果这次任务圆满完成的话,那么就可以晋升萧光一级军衔,然后调到海外殖民地去任职。

    而到海外殖民地任职,其实是每个陆军军官都梦寐以求的事情。这不仅仅关系到收入问题,同时也与那边相对容易立功密切相关。说实话,现在东岸承平很多年了,军人立功越来越难,如果不去海外捞取功绩的话,难道在本土苦熬资历吗?那样可太慢了!

    萧光对陆军部的这个许诺还是比较满意的。他毕竟是正规军校毕业的学生,一直渴望带兵。可看看之前他干的都是什么活?要么在陆军部里当参谋,整日埋首于文牍之中,偶尔去地方部队上出个差就够高兴半天了。

    再后来,就是他前往团结河流域带队经历的几次探险活动了。说实话,这个虽然比较危险——不仅仅是因为暗中的敌人,这里的环境同样非常危险——但比起陆军部里那枯燥的参谋工作,萧光还是非常满意的,并且他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这次带队前往潘帕山脉地区探险,表面上是地质部和陆军部联合下的指令,但资金和装备却都是新首都发展领导小组拨过来的,可见此番行动和未来新首都的建设与发展也不无关联,这令萧光更加上心。

    他们这支队伍有八十多人,其中将近一半是在民间招募的退伍军人,从事安全保卫工作,剩下的一半人却也不全是文弱之辈,至少他们也学过如何开枪射击,遇事不会太过惊慌,这就足够了。

    潘帕山脉地区大体上包括后世阿根廷的科尔多瓦省、圣路易斯省、圣地亚哥—德埃斯特罗省、图库曼省、卡塔马卡省、拉里奥哈省和圣胡安省的部分地区,总面积24。7万平方公里,包括山脉和平原两大部分。

    2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凭他们这支不足百人的队伍很显然是无法探索完毕的,事实上他们着重探索的主要是新首都以西的山区及首都附近的平原。说白了,主要就是后世的科尔多瓦省,至于其他地方,以后有时间再说,或者说是交给别的队伍了。不然你以为,东岸政府每年列支的将近一百万元的探险费用是怎么花掉的?

    “苏老师,这片平原有没有开发的价值?”又往前行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后,队伍在一处砾石滩上休整,萧光则走到了队伍里的地质专家身边问道。

    他们现在的位置在明镜湖以北,后世科斯金小城附近。这里的地形有些怪,平坦的山间谷地上有许多锥形的砾石堆,这是附近山脉崩解碎裂后滚落下来的砾石形成的冲击锥。而在冲击锥的中央,则是由砂和土形成的平原,有些地方甚至还因为土壤含砂过多,形成了沙丘。平原上有河流流过。万幸,这条河流是向外流出的,不至于因为水体留滞而形成盐沼,这对于农业耕作来说非常关键。

    “还不错,可以开发。”苏老师点了一根花园牌香烟,一边抽一边说道:“土壤肥力中规中矩,不算太好,但也不是很差,好好侍弄一下,可以生产不少粮食,就近供应首都地区。就是这个平原的面积有些小,稍稍有些不美。”

    “呵呵,苏老师。首都附近都是平原,啥不能种啊,还指望山里?”萧光也拿着烟过来凑了个火,笑眯眯地说道:“这山里的土地当然可以种植,某种程度上而言可能还不赖,因为这里的水资源太丰富了,可以种植水稻等耗水比较多的作物。但咱们国家是什么作风您还不了解吗?肯定想办法将山里的水引出来到平原上啊!”

    “其实吧,我虽然觉得这里可以种植农作物,但我本人对此是不太支持的。”苏老师深吸了一口烟,说道:“咱们国家虽然将首都定位为纯行政类型的城市,不想搞太多的人口,让城市变得臃肿不堪。但说实话,这种事我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太可能,洛阳府未来的人口肯定会快速增加,进而达到一个让人觉得害怕的规模。萧上尉,你想想,这么多人生活在首都,这生活用水压力是不是很大?如果农业占据了过多的水资源的话,人的生活用水怎么办?”

    萧光张大了嘴巴,他是真没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下意识觉得不对,但仔细一想却又觉得很对,这让他有些懵。

    “嘿嘿,我这也是担心啊。你看,咱们首都有六个区,假设一个区生活一百万人,那么未来就有六百万人。这还是定居人口,流动人口呢?怕是将人口增加一倍都是有可能的啊!而洛阳府目前可靠的水源其实就两处,一是明镜湖,一是更南边的铃兰湖(后世莫利诺斯湖,位于玉泉区西南的山间,因湖边遍布铃兰花而得名),这是首都头上的两盆水,仅有的两盆水!这些湖的面积其实都不算太大,水的来源也只要是山间的高山融水,能不能供应几百万乃至上千万人的生活所需,我很担心哪。”苏老师笑着说道。

    “咱们国家总共才750万人,苏老师你这想法真是——高瞻远瞩!”萧光好悬才把“杞人忧天”四个字吞下去,但还是不信地说道。几个士兵捕了一只盐沼兔(palo兔),这本来是萧光最喜欢的食物,但他这会心思已经不在这上面了,而是思考起了首都未来可能面临的水资源压力。

    “现在不可能,将来还是有可能的,人总要向前看嘛。”苏老师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过他并不想争论,而是转移了话题,道:“先不谈水的问题了,这山里的矿藏资源其实还是蛮丰富的嘛。远的地方不说,这首都附近的山里,就有一处储量不小的钨矿(分布在后世圣路易斯省的孔多雷斯到科尔多瓦、拉里奥哈、卡哈马卡等地的山间)、一座菱锰矿(位于卡皮塔利斯)及少量铜矿。钨这种东西,我们国内研究得比较晚,目前基本没发现有什么矿藏,附近山间的储量估计不小,这是个大利好啊。菱锰矿的价值同样很高,铁岭那边的锰矿储量不是很大,当地人抱怨越往下开采品味越低,现在是时候开发新的来源了。铜矿的规模不大,但就目前来说也可以凑合了,就只不知道国家愿不愿意开采,目前从远东和欧洲拉回来压舱底的铜条可不少。”

    “苏老师,你忘了山间最重要的资源,大理石和花岗岩!这玩意的数量极为庞大,对于新首都的建设极为重要,价值不可低估哦。未来如果可以的话,我们甚至可以炸掉一些山体来开采石头,这是优良的建筑材料。对了,我们还发现不少质地优良的缟玛瑙,这个价值也不低。”萧光双手比划着,说道。

    “可不能炸山!”苏老师一听急了,说道:“现在科尔多瓦能保持一年600…700毫米的降水量,可全靠这些山了。大山的存在,挡住了湿润的东风,让雨水可以在附近落下来,形成所谓的地形雨。可以说,这些山的存在,对科尔多瓦至关重要,别瞎搞。”

    “嘿嘿,当然不能瞎搞了。我也就是打个比方而已,两千多米的山脉,谁有那本事全部开采掉啊?我们又不是西班牙人,让整座银山海拔低了几十米……”萧光有些尴尬地说道:“咱们国家的制砖技术这些年发展得很快,自动化程度也很高,这山里还有海量的粘土,正好拿来烧砖了,这不就减少对石料的需求了吗?”

    “唉,我是不放心建设部里一些人的。”苏老师哼哼了两声,然后说道:“其实我连附近发展采矿业都不太赞成,这对环境的破坏太大,同时与首都去工业化的规划相悖。潘帕山脉地区主要还是应该发展精细的集约化农业,如药用作物、香料作物、香精油作物等等。山里面适合的地方,也可以发展一下畜牧业,山羊、绵羊、驼类动物都可以,这些都不是问题。当然最适合山区的其实还是旅游业,山里面的胜景还是很多的,气候也非常不错。尤其在炎热的夏天,可以给首都居民们提供休闲游览场所。这里可以大建宾馆、疗养院,山里面的泉水清澈透明,还有多处温泉,吸引力还是很不错的,不比搞什么工业强多了?至不济,东面平原上还有许多大型盐沼,也可以开采嘛,何必到山里去折腾?”

    “这个——上头应该会有全盘的规划吧,不会乱来的。胡乱规划、野蛮生长的教训,大家都已经从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不和谐的问题上认识到了。”萧光嘴上言不由衷地说道,心里面却百分百地断定,政府那帮子人是绝不会放过山里面的那些矿藏的,开采的可能性极高,哪怕附近是首都洛阳府,那也拦不住!

第三百九十一章 开发浪潮(七)() 
“学生娃,拿份报纸给我。”青岛港码头的一间小酒坊内,于兴国喊过了一名小小的报童,将几枚铜币递给他后,拿过一份飘散着油墨香味的《生意人报》,仔细翻阅了起来。

    桌上摆着几个小菜,有水煮毛豆,有羊排,有牛舌,当然还有于兴国最爱的鱼脍。因为在南锥两洋铁路一带生活多年的缘故,于兴国从小就喜欢吃智利名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