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1567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567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乱起来的。因此,现在基本上没人会来管东岸人在做什么,想做什么,除了直面他们的拉杰普特地区的军阀外。但军阀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自私自利,竞争残酷。在东岸人尚未真正触动到他们的利益之前,他们没有理由针对东岸人展开什么报复行动。所以,就目前而言,东岸人是绝对安全的。

    今天第乌管委会主任姚同中校正坐在第乌岛上著名的国兴禅寺内,听深入研究印度及佛教历史多年的宝智禅师讲课,以便对接下来数年内的扩张行为做到心里有数。讲解是一对一的,可是随时打断提问,这是长官的特权。

    “印度见于我国古书者,其名称凡三,一曰身毒,一曰天竺,一曰贤豆。玄奘谓印度为正音,且曰——”

    “停!宝智禅师,我知道你经年研究印度历史,学富五车,但咱们时间宝贵,尽量挑重点来讲好吗?嗯,就从附近这拉杰普特地区的历史来讲吧,用简单点的话来说。其他的暂时先不涉及,以后有空再说。”姚同中小一把放下了茶杯,有些无奈地说道。

    “呃——”宝智禅师沉默了一会,随机便点头道:“简单点的话,拉杰普特人是一个混血民族,也就是历史上从印度西北方入侵的各民族与当地土人混血形成的种族。这个种族的首领武将出身的比例较高,故民间尚武风气还行,战斗起来虽谈不上悍不畏死,却也比其他土邦众要强上许多。”

    “他们大体上信仰印度教,当然也有绿教徒,但不多。自称是刹帝利阶层,早期曾建立过一些割据政权。在葡萄牙人抵达印度之前,拉杰普特人的割据邦国计有拉杰普特、坎贝、曼都等国,这些邦国有大有小,武力不一,但整体上都称得上富裕。”

    “等等——”姚同中校又打断了宝智禅师的话,提问道:“这些邦国,可有确切的历史或文献资料存世?”

    宝智禅师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道:“有的有,有的无。印度古史纪年,与我国类似,然中国历史记录,中未遗失,年代推断,几无困难。而印度史籍则多佚亡,其中事实年代,不相连续,甚至互相矛盾。偶有一鳞半爪,也多出现在石碑、歌谣或神话故事中,考证困难,需借重外史,如中国、希腊、锡兰史籍之相关记载旁敲侧击。”

    “这印度人不爱写历史啊。”姚同立刻乐了。

    “印度历史多由婆罗门记载,然其酷爱诗歌、文学,鄙弃史记,故记录印度古代生活之典籍甚少,颇多研究只能借重外史,或靠臆测。如此考证,也是无奈之举。”在翻译帮助下熟读了大量中外史籍的宝智禅师说道:“似我等华夏子民这般重于修史的,遍观寰宇,几无几国。印度荒于史记,也实属正常。”

    “贫僧研究了多部外国史籍,又走访了拉杰普特许多城邦,记录了一些歌谣、传说,收了一些古物、钱币,拓了一些石碑,还去了一些废弃古城,经过多年整理,才对古拉杰普特的历史有了一些心得,但也全然不敢说了解。姚将军请看这枚古钱——”说着说着,宝智禅师从身旁拿出了一枚古钱币,只见其一面是希腊文,一面是印度文,似乎年代极为久远。

    “这是古拉杰普特所用之钱币?”姚同有些吃惊,接过后仔细端详了一番,问道。

    “然也。”宝智禅师点了点头,说道:“此乃亚历山大入侵印度后所铸,通行于印度北方。我等可从钱币成色、轻重、外形,稍推当时政治、经济、商业情况,当然不保证准确。有些较大的钱币,还会标注国王之功业,这又是一条线索。吾之师弟宝通专门研究此中学问,等过些年,可能会写一本专门学问书籍面世,介绍所考证之古拉杰普特之商业、经济。”

    “哦?宝通禅师有些时日没见到了,原来在写书。等这本大作问世了,我一定要买本看看,这都是学问啊。”姚同一听,立刻恭维道。

    宝智禅师听了立刻告谢。随后,他又谈起了拉杰普特人的历史,谈到了这个族群在过去数百年内与来自中亚方向的绿教徒武装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指出事实上是他们捍卫了印度教文化的存续,否则印度北方怕是早就变色了——讽刺的是,拉杰普特人的所谓武勇其实主要是来自其外部侵略者的血统,只不过他们不是绿教徒罢了。

    拉杰普特人最后一次对抗回教徒,就是在巴布尔在中亚地区被昔班尼王朝打得站不住脚,带了两三千残兵败将狼狈南奔印度之后。当然拉杰普特各邦组成的联军在遇到巴布尔的人马时,人家已经通过滚雪球的方式发展起来了,结果一场大规模会战后,拉杰普特人惨败,很多城邦被迫向巴布尔臣服。

    好在当时巴布尔急需政府印度其他地区,对稍微有点战斗力的拉杰普特人持怀柔拉拢态度,以让他们加入巴布尔的麾下作战。而也正因为如此,拉杰普特地区保留了相当大的独立性,即便后来的几位莫卧儿王朝君主想要收权,甚至想让他们改信绿教,最后都没有成功,甚至就连军事征服都没完全成功——开国军队迅速腐化堕落后,莫卧儿朝廷对这些地方实力派确实也没太好的办法。

    时至今日,当德里的中央朝廷在德干高原碰了一鼻子灰,威望大减之后,拉杰普特地区就更对他们阳奉阴违了。以至于让人开始怀疑,德里官方的一些命令,是否会被拉杰普特的地方实力派们不屑一顾,虽然他们目前明面上仍然尊奉德里的统治。

    经过宝智禅师这么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姚同姚主任算是对拉杰普特人的历史由来及现状有了一番全面的了解。原本别人让他来请教宝智禅师时他还不以为然,现在则真心觉得这位大和尚可称“拉杰普特通”了,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了如此深入的研究,确实不简单。他现在已经在考虑,以后管委会是否可以每年给国兴禅寺一笔拨款,以酬其功了。

    而在经过今天这么一番讲课后,姚同也愈发认准了在印度西北部扩张的谋划的正确性。而且他对拉杰普特人的所谓武勇嗤之以鼻,也许他们是比其他印度人强点,也许以前也很强,但现在,不好意思,陆军出身的姚同中校还没看得起他们。他还记得葡萄牙人提起过,当年拉杰普特人为了对付莫卧儿王朝,曾试图与葡萄牙人结盟,但葡萄牙殖民者背信弃义地杀死了他们的国王,这些拉杰普特人也没敢报复,最后反而还和他们继续做生意。因此,面对这样一种奇葩的民族,姚同中校是真的很难提得起尊重,对他们的实力也是不屑一顾。

    他已经决定了,过两天就邀请新上任的葡属印度总督会面(此人现在正好在第乌,尚未回返果阿),大家一起坐下来谈谈如何瓜分拉杰普特地区的事情。在印度西北部进行扩张,最好还是和在此耕耘了多年的葡萄牙人聊聊,他们有些时候还是能提出比较中肯的建议的。

    

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杰普特的谋划(六)() 
何塞·奥维多饶有兴致地看着前方两名头戴大盖帽、身穿土黄色军服的士兵。他们此刻正认真地踢着正步,交接岗位。他觉得东岸人这种一板一眼的动作看似机械,实则有一种独特的美感,甚至会让人觉得有种夺人心魄的力量,就像他脖子上起的那些鸡皮疙瘩一样。

    这里是东岸总督府——呃,好吧,其实东岸人叫它管委会,一个很奇怪的称呼,因为何塞并不懂汉语。管委会是统管第乌岛及西面另一个小殖民地的最高机构,地方上的军事行动、官员任免、经济贸易、原住民政策等等,都由这个机构一言而决,与果阿的葡萄牙总督府有些类似。但不同的是,东岸人的管委会掌握了至高权力,言出必行,但果阿的总督府却只有一部分权力,原因是当地的土人白人贵族掌握了相当数量的军队,有时候总督府也需要向他们发债解决一时的财政困难,这就是两国的文化差异了。

    何塞·奥维多是行人葡萄牙驻果阿总督的贴身护卫。总督名叫佩德罗·安东尼奥·德·诺罗尼亚·德·阿尔布克尔克,今年刚刚上任。从姓氏就可以看出,这位总督出身名门,是阿尔布克尔克家族一百多年来出的第五位印度总督,这似乎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作为早期印度开拓者后裔的阿尔布克尔克家族,在里斯本和果阿两地同时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了。

    阿尔布克尔克甫一上任,就在果阿等地掀起了一番声势浩大的整顿行动。他一家一家找贵族们谈话,要求他们为自己的商业行为缴纳更多的税收,同时也取缔了一些没有得到总督府授权,而由管理各个街区、村落的土生白人贵族制定的不合理赋税。毫无疑问,这些举措极大触怒了贵族们,但慑于阿尔布克尔克总督的家族背景以及他是带着1500名训练有素的士兵上任的,他们最终只能把怒火吞进肚子里,表示默认。

    总督阁下同样整顿了混乱的果阿兵工厂。这家曾经可以给中国明朝中央或地方政权供应大炮的军工企业,在内鬼外贼的共同作用下,已经负债累累,奄奄一息。总督阁下一来就查处了私吞公款、倒卖武器的诸多管理层——同时赦免了工人们的罪责,毕竟在上行下效之下,大家平时小偷小摸是难以避免的——并对他们进行审判,处死的处死、投进监狱的投进监狱,震慑了一大批人。

    阿尔布克尔克的第三件事,就是要求贵族们延长派到总督麾下执行军事任务的私兵的服役期限。这简直就是要了贵族们的老命了,是篡夺他们权力的危险开端,但阿尔布克尔克拿出了国王佩德罗二世的敕命诏书,贵族们顿时哑然。其实原本国王的命令在果阿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并不是太管用的,但谁让阿尔布克尔克带了1500名士兵和多艘海军专业战舰前来上任呢?

    更重要的是,东岸人的第乌管委会似乎也支持阿尔布克尔克总督加强集权的措施,这让一种贵族们很是失望。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和东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知道东岸人的强大,因此在听闻第乌管委会支持阿尔布克尔克总督搞集权后,一个个如丧考妣,惶惶不可终日。

    东岸人支持葡萄牙总督当然也是有原因的,最主要的便是希望果阿总督能够调集更多的军力、财力,来帮助他们实现在印度西北部的扩张战略。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派上用场的帮手,而不是一个需要自己救援的包袱,因此支持他们集权强兵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阿尔布克尔克总督在理顺了自己内部的事情后,便搭乘葡萄牙海军战舰,渡过坎贝湾抵达了第乌岛,对东岸管委会进行访问,同时也是为了表示他的谢意。总督阁下刚来时,恰逢姚同中校西去了波斯湾一带公干,因此便等了一些时日,直到今天姚同中校正式邀请他到管委会内会晤。

    而说起姚同中校前阵子的行程,就得提到如今波斯湾一带的形势。东岸人从第乌、浅岛等地迁移到塞拉莱港的拉杰普特人发展良好,精擅骑兵的他们在沙漠中与阿曼人进行了几次大战,整体占到了一定程度的上风。特别是近来,随着阿曼人物资、财力、人力消耗的加剧,他们基本上已经吃不住与拉杰普特人的长期拉锯战了,从各条战线开始收缩,颓势非常明显。

    不过,阿曼人在马斯喀特及其附近区域仍然非常强势,其国大部分人口和资源也集中于此。拉杰普特人在征服大片沙漠之后,欲想向这座城市进军,怕是还有些困难。因为他们的补给线将无限拉长,面临如今阿曼人长途远征所面临的后勤困境,若是没有东岸人的帮助的话,他们是一定会失败的。

    东岸人暂时也不想让拉杰普特人杀到马斯喀特去。一是舍不得投入大量的资源,二是也不想拉杰普特人在半岛上迅速做大,让他们和阿曼人互相牵制、互相消耗,才是正确的事情。毕竟,就目前的情况来说,马斯喀特苏丹国的绝大部分精力已经被牵扯到了陆地上,他们再无那个能力介入东非斯瓦西里海岸的局势,无论是传教还是贸易。

    而阿曼人不来,那么东岸人自然可以借助葡萄牙王国在当地的几个据点和长期积累下来的影响力,一个个分化瓦解,徐徐消化,将当地的商品资源控制在自己手里,同时用东岸的工业品与土人换取黄金、象牙甚至奴隶等硬通货,这就足够了。

    姚同中校前阵子特地搭乘海军船只去了一次塞拉莱港。他对当地的拉杰普特将军们进行了一番安抚,让他们稍安勿躁,先行稳固已占有的地盘,不要急于向马斯喀特进军。姚同中校指出,沙漠里仍然有大量“盗匪”需要清理,他希望将军们能够派出可靠的士兵将这些盗匪部落征服,彻底消化整个沙漠。

    当然姚同中校也没指望这些空口白话就能平息拉杰普特人的怨言。事实上他还宣布,将从塞拉莱港的海关(该海关暂时由东岸人控制)收入中返还五万元的资金,资助他们在辖区内修建两座永久式的印度教寺庙,这一下子就赢得了拉杰普特人的巨大好感。他们开始盘算着,五万元可以从新华夏岛及义成地区进口多少建筑材料,是否足够修建两座寺庙。当然不太够也不要紧,塞拉莱港的那座洋葱头寺庙他们早就看不顺眼了,正好一股脑儿拆了,里面的石块、砖头、木材什么的,还能废物利用一下,给伟大的湿婆神修建圣所。

    离开塞拉莱港这个重要的移民休整点后,姚同中校又乘船前往了巴林岛。这座荒凉的岛屿上目前仅仅只有一个波斯军事哨所,驻扎了几十名士兵。但这些波斯士兵并不一直住在这里,事实上他们只是每个月过来巡逻一次罢了,通勤的船只是一条阿拉伯式的中型渔船,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也没有任何战斗能力。可以说,只要东岸海军愿意,随时都可以军事控制这座他们看中的岛屿,只不过他们暂时没这么做罢了。

    东岸共和国驻波斯大使目前正在大不里士积极协商,打算用不大的代价将这座荒凉的岛屿买下来。考虑到波斯人在西线面临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他们甚至都打算迁都到德黑兰了,因为失去了伊拉克的大片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