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1644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644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小道一路南行,抵达土地肥沃得“站在上面可以没过脚踝”的圣保罗上任。因此,这条路其实还是挺繁忙的,尤其是东岸人着意对其进行了修缮、扩展之后,通行量就更加之大了,成了南来北区各路人马的首选。

    眼前这支队伍规模不大不小,大概有六十多匹骡子,每匹骡子身上都挂满了沉甸甸的货箱。骡队两旁有数十名神色精悍的汉子,既有东岸面孔的,也有古铜色印第安面孔,甚至就连伊比利亚面孔的都有十几人,成分很杂,不知道是什么来历。

    车队向南行了两日,进入了一片地势相对开阔的地方,但依然是人迹罕至,偶有一些牧人赶着大角山羊在郁郁葱葱的原野上晃荡。商队领头的侯五一直押队走在最后,一路上提心吊胆的紧张情绪随着草原的蔓延,视野的开阔而逐渐缓和下来。他深深地吁出一口气,望着碧蓝的天空,海一般的原野,一股清新透彻的感觉从心底涌了出来,他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了几首淫亵小调。

    就在他洋洋得意,哼着小调之际,从前方飞驰过来一骑,原来是商队的斥候,只听他气喘吁吁地报告:“前面发现一支马队。”

    “是什么人?”侯五脸色有些凝重,毕竟他们做的是见不得光的生意。

    “一时辨不明身份,大概有五六个人。”

    侯五一听稍稍放下了心来,他们这边有**十人,枪、弹都不缺,不怕这几个人黑吃黑。而且,之前跟接头的下家约好了,就在前方几十里见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前面那几骑,兴许是下家的人呢。

    “不用惊慌,可能是王癞子派来迎接我们的人,继续前进便是。孙和尚,让你的人装药、装弹,以防万一。”侯五骑在一匹颇为神骏的卢西塔诺马背上,说道。

    然而,未等斥候拨转码头离去,商队突然停了下来,前面还起了嘈杂声。“怎么回事?为什么停下来了?”侯五有些惊讶,大喝问道。

    随后,又是一骑飞奔过来,只见那位斥候用有些慌张的语气说道:“前面是黑狗子的巡逻队。不过,他们只询问了几句就离开了,不知道打的什么主意。”

    “什么?黑狗子?”侯五的脑袋顿时“轰”地一下,急忙问道:“几个人?都问了什么?”

    “就那几个人,问马队运的什么货,然后就走了。”斥候答道:“二当家的担心官府搞鬼,特来请大当家的决断。”

    侯五闻言默然。黑狗子就是内务部的武装警察,战斗力不算强,比不过地方警备队,但也不弱了。这帮人一贯骄横,既然怀疑商队装运了不法物资,便不可能不下马检查。随随便便问了几句,然后就走了,这事正常吗?若说他们对商队没什么怀疑(商队手续齐全),又为啥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呢?要知道这里已经很偏北了,平日里一个月兴许才有那么几趟商队路过,黑狗子来这里并不是很勤快。侯五脑袋乱哄哄的,大伙的家当可走砸在这批货里了,可千万不能出了问题。于是,他强自镇定下来后,他立刻决定离开大道,拐进一条只有采金人才知道的小道,加速前进,离开这个危险之地。至于说走小道遇到黑吃黑的风险很大,去他娘的,管不了那么多了,黑狗子最难缠了!

    入夜,商队在一处高地宿营休息。侯五本打算连夜赶路的,但一来这条小路实在危险,二来奔波了一整天,人马俱疲,实在没精力继续折腾了,不得不安歇一晚。

    篝火被点燃了起来,幽蓝色的火苗拖着淡黑色的烟雾在夜空中久久不散,腐草夹杂着马粪的气味在营地周围弥漫。商队成员纷纷打开各自的行囊,取出干粮在火上烤着。有人许是饿得狠了,不等干粮烤软烤熟就啃了起来。这时,不知是谁惊叫了一声:“哎呀,那边好像有人,大伙小心!”

    众人闻言一惊,纷纷顺着惊叫的方向望去,只见东边大概百来米开外点起了一个火堆,十几名穿着黑色制服的内务部警察举着步枪,大声要求他们放下武器,接受检查。

    还没等震惊的众人回过神来,又有人大喊一声,西边也有人。确实,那边又一堆火点了起来,同样是一群内务部警察,举着枪,带队的警官还对这里指指点点。

    “北边有黄狗子,不知道怎么绕过去的!”随着商队成员不断的惊呼声,一堆堆火被点了起来,这时大家明白,他们已经被包围了。现在就两个选择,要么按照人家的要求,放下武器接受检查,要么直接动手。

    很显然,这批货是经不起查验的。侯五没有选择,只能选择武装突围。此时明月高悬,星光闪闪,商队二当家的一马当先,带着十几骑朝东面冲去。武装警察的反应很快,直接排成横列,前排跪下,后排站直,在带队警官的命令下打出了几轮排枪。

    亡命之徒不顾一切地快马加鞭,时不时有人惨叫着跌落马下。在他们后面,侯五舍不得货,让马夫们牵着骡马,护卫骑在马上,一同向东冲去。而在他们行动之后,各个方向的武装警察、警备队士兵都动了起来,他们并不急着追赶,而是结成队列,一边放枪,一边前进。亡命之徒也有返身朝后射击的,这些人利用着树木或土丘做掩护,打得极为顽强。好在包围他们的警察、士兵们也不是吃素的,平时训练不少,这会在军官的指挥下也不慌乱,缓缓前进,用排枪压制敌方火力。在他们后方,几门小口径火炮正被使劲推上高地,一旦就位以后,就可以对匪徒们展开致命打击。

    双方“乒乒乓乓”干了十多分钟,兴许因为一些人手战死的缘故,马夫们不得不也拿着长枪上前助战。结果骡马没人看护,又被战场枪声和硝烟刺激,直接撒丫子跑路了,还顺带冲乱了匪徒们的阵势。恰好这会警备队的小炮安放到位,几声炮响后,早就人心惶惶的匪徒们顿时一哄而散,趁着夜色四处逃窜,消失在了小路两旁的森林和荒草中。

    “这么说,这个侯五从葡萄牙人那里走私了大批枪弹、刺刀及其他违禁品?”几天后的太和县县长内,团结河地区警备司令、军管署主任萧光正在听取副官汇报。

    说实话,他有些恼火。来团结河流域两年了,但当地的亡命之徒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还会长出一茬。他曾经怀疑东岸国内有那么多不法之徒吗,后来发现,不是不法之徒太多,而是财帛动人心,很多原本的良民慢慢变成了不法之徒。

    团结河流域的金矿,真的是太丰富了!当初大伙还只是在河边淘金,结果这么多年下来,北边的山区也发现了很多大小不一的金矿,其中大部分都是政府尚未登记在案的,这就吸引了太多渴望一夜暴富的淘金客前去了。

    淘金客,一般都是无法无天的,为了金子连兄弟都能反目成仇,更别说其他的了。仇杀、凶杀几乎每天都有,北边的葡萄牙士兵常年领不到饷,于是大肆盗卖武器库,火枪、火药甚至是青铜火炮,能卖的他们都卖,这就大大助涨了淘金客的势力,使得当地的治安形势更加混乱。到了最近两年,葡萄牙那边混不下去的士兵、捕奴旗队失业人员也纷纷涌入,使得当地愈发无法无天。

    今年年初的时候,萧光中校曾经调集了数百名内务部警察及警备队士兵,对太和县以北的各个金矿区进行了一番扫荡,最后看来效果不是很好。那些亡命之徒一个个贼精贼精的,大军尚未抵达便闻风而遁,当地普通的垦荒居民甚至是基层干部也与他们藕断丝连,持续通风报信,形势不是一般地复杂。

    到了最后,萧光中校决定还是抓大放小,先搞好太和、永华、任丘诸县的金矿区治安,毕竟这里人员密集,金矿也密集,东岸黄金公司也在这里大规模稳定生产黄金,保证这里的社会秩序及黄金产量,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这也不是说萧光就已经放弃了北边那些地方。事实上他一方面请求团结河警备队扩编,一方面让内务部增调了两百名警察过来,把这些多出来的兵力组成一个支队,持续在北边几个乡镇进行巡逻,尤其是与葡萄牙控制区交界的地方,严格限制违禁物资的流入,对可以人员严格盘查,打算一步步困死那些无法无天的匪徒对于正规的采金客,东岸政府还是优容的,至少不会去阻止他们开采没被东金公司圈下来的金矿,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采金客有正规的吗?或者说有好人吗?

    “既然抓到了侯五,那么就明刑正典吧。不用审判了,从速处决。”萧光一拍桌子,说道:“这些个无法无天之徒,居然从葡萄牙走私军火过来。那些武器,应该都是新的吧?这事葡萄牙官方摘不了身,肯定参与了,给陆军部知会一声吧。这事还得从外交途径来解决,葡萄牙总督若真管束不住底下人的贪欲的话,我们来帮他们管管。”

    副官闻言自然连连应是。

    “对了,下午你去准备一下,我要去美景乡铁矿那边。咱们国家还没发现过储量这么丰富、品位这么高的铁矿呢,马上就要试开采了,地方上不能出问题。”萧光说道:“唉,又是黄金,又是铁矿,又是宝石的,嗯,钻石也很多,团结河有些富饶得过了头了。不过越是如此,越要保障治安哟。”

    其实,团结河流域的治安,比萧光中校刚抵达时已经好了太多了,毕竟他“萧阎王”的名号不是白来的,不知道剿灭了多少有名有姓的匪帮。但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军人,萧光中校对自己的要求可从来都是很高的。团结河是东岸的宝库,他决不允许任何霄小将其搞得一团糟。如果有,那就雷霆镇之!

    

第五百八十三章 团结河(十五)() 
戈什金气喘吁吁地坐在一块石头上,旁边两个从俄罗斯移民过来的亲戚子侄辈立刻狗腿地上前,点烟的点烟,端茶水的端茶水,一副殷勤模样。

    戈什金年纪已经不小了。好在年轻时做过木匠,当过兵打过仗,身体底子不错,因此在六旬年纪时依然可以下地。不过他下地不用干活,而是监督别人干活。是的,没错,戈什金现在是新成立的美景矿务局安保科科长,手底下有上百名武装保安,监督着一群从南边潘帕平原过来的梅斯蒂索人干活。

    戈什金一手创建的建筑公司已经交给了他儿子打理,退休后的他本来打算颐养天年了,不过最近东岸人又从顿河流域招募到了近千名逃亡过来的俄罗斯农奴,一股脑儿被安排到了美景乡一带伐木造屋,因此戈什金这位在俄罗斯裔当中极具声望的前辈又被拉了出来发挥余热。而戈什金本人对此也毫不介意,甚至是有些欣喜,因为这可以极大加深他们家族与东岸政府之间的联系,为戈什金建筑公司的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该公司目前已经承揽了多达七个县的上下水设施改造项目,业务还是很红火的。

    “这些家伙,才砍了这么几棵树就觉得累得不行了?我有时甚至怀疑,俄罗斯现在的生活都这么好了吗?人们都不再能吃苦了吗?”美美地抽了几口烟后,戈什金用沙哑的嗓音抱怨道,最近他骂了不少人,也打了不少人,累得够呛,一肚子火气。

    “没有好,更糟了。”一位曾在老家金矿担任过管理人员的子侄说道:“就以干活受伤了为例,这边至少可以得到最基本的医疗救助,虽然很多时候效果不那么好,但确实有。前年我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北部的一个金矿里工作,那里生了病、受了伤的人根本得不到任何救助,只会被强迫继续干活,否则一分钱工资也不会领到。如何得了传染病的话,嘿嘿,哪像这里还能被送到隔离医院里治疗,直接就被赶进森林里了。我曾经去看过那些传染病人在森林深处居住的临时窝棚,无法挡风,下雨也会被淋湿,冬天时寒冷刺穿他们破破烂烂的衣服。一个又一个病人浑身痉挛地死去,没有例外,仿佛死神专门跑过去一趟,一间又一间窝棚敲响房门一样。病痛、孤独始终缠绕着他们,他们甚至连呻吟声都发不出,眼神跟死人没有太多区别,脸上沾满泥灰。有时会有一些人挣扎着离开这个绝望之地,试图在死之前回家看一眼,但他们往往还没走出森林,就倒毙在雪地里,或者死在某个火堆旁。这样一个国家,和东岸是没法比的,如果爆发革命的话,人民的怒火可能会比白海冬天的寒风还要残忍。”

    “唉。”另外一人也轻轻叹了口气,对俄罗斯如今的现状很是无语。他估摸着,俄罗斯若是没有大变还好,若是有的话,沙皇和贵族们的下场恐怕不会太好。老百姓们实在太苦了,他们并不懒惰,相反很能吃苦,像牲口一样吃苦,全年劳作午休,甚至就连冬天都要穿着单薄的衣服去林场、矿场打工,以待来年春天应付税吏们的敲骨吸髓。这样吃苦耐劳的人民,居然过得这么凄惨,换谁都说不过去。下层人民中,过得稍好一些的大概也就只有士兵们,所以俄罗斯注定是要不断扩张的,用扩张来输出矛盾,如果不能的话,就会内部爆炸。

    “我就说嘛,俄罗斯没救了,你们出来都是对的。在这里,工资高,有肉吃,还能买到许多俄罗斯没有的东西。安心干吧,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嗯,这话也对那些新来的孩子们说,好好说,说清楚了。他们现在仅仅是采伐森林,清理空地,开垦田地而已,而且开垦出来的地未来都会是他们自己及子孙后代的。这个时候再叫苦叫累,我看就是没有良心,需要好好敲打一番了。”

    戈什金这番话一说,两位子侄辈心里下意识一寒。“敲打”的含义实在太丰富了,别看戈什金现在一副和和气气的模样,但当年的手段也是非常狠辣的,不然何以在混乱的非国民劳务工市场站稳脚跟,进而洗白上岸成了东岸著名企业家?去问问当年被锤死后扔进乌江的那不勒斯人吧,他们可不认为戈什金是什么和和气气的好人,事实上也没有人这么认为。

    “砍树、垦荒,已经是最好的活计了。现在这里来了三千多梅斯蒂索人,几乎都在开矿、修路,这才是最苦、最累、死亡率最高的工作。你们给我盯好了,不要让他们偷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