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203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203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一个问题。”史钦杰好像突然间又想到了什么,说道:“听说这些人里面很多都是信奉天主教的?而且信仰很顽固,不然他们也不会被逼而流落他乡。这与我们的政策不是很符合啊,如今国家一直在各种正式非正式武装力量中推行去宗教化,我们这边却在大规模招募基督徒,这与政策有些不符吧?”

    史钦杰公然这么说倒也不怕什么,他们都是无神论者,而列席的三人中凯尔中士和莫大山都是佛教信徒,而裴索宁更是信仰科学的无神论者,因此倒也不虞他们听到什么。

    廖猛先是沉吟了一下,然后才说道:“其实没多大关系。说难听点,这些即将被招募的挺身队队员都是些廉价炮灰而已。塔城那块地方,我们还没有正式踏足,那里之前也一直只有少量贝齐米萨拉卡人在进行有限度的垦荒种植而已,可以说环境还是相当原始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先期投入开发的人员会有很大的减员,因此派他们去那里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我们只要将他们的家小扣住留在新华堡这边,便不怕他们闹出什么花样来。再加上可能遇到的土著袭击事件,我认为他们的存活率并不会太高……”

    话说到这里其实就不用再说下去了,大家都懂的。这些日本人其实也就是替东岸人去趟地雷的,先让八旗奴隶和挺身队的人去塔城地区搞开发,等那边开发得差不多了,新华堡这边再想办法抽调人力过去支援建设,这样能减少很多因病减员。

    “好,那就这么办吧!”史钦杰拍板将这件事情定了下来,“接下来我们谈谈以明朝移民中的前渔民们为主体,组建近海捕鱼队的事情。嗯,还有与之配套的海产品加工厂。”

    ……

    碰头会结束后,廖猛立刻在参谋、副官们的簇拥下来到了城外的一处遮雨棚下。在这里,大约250名左右的男子正在几名东岸军官的督促下进行着简单的军事队列训练。这些人满面风霜之色,但神情还算坚韧,毕竟能在颠沛流离之中活了那么久,然后又乘船跨海来到新华堡的都不容易,差一点的早就被生活残酷地淘汰掉了。

    他们统一身着蓝色牛仔衣裤,头上戴着皮帽,乍一看去一副标准的南非八旗武士的打扮。而事实上在东岸人的眼里,挺身队的地位和八旗武士也相差无几,都是炮灰么。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挺身队的人都是自由民,如果混得好了的话还能够有机会转正获得正式军籍。但是八旗武士就没这个机会了,他们永远只能在八旗这个系统内打转,别说军籍了,他们连东岸国籍都很难获得——除非是特别特别优秀的人才才有那么一丝可能获得东岸国籍。

    这支挺身队共有250人,其中超过180人是日本野武士及其后裔,此外还有朝鲜人39人,占城人11人,以及为了凑够250之数而挑选过来的20名相对来说身强力壮的明人。这支部队的正式番号也已经被确认了下来,即“华夏东岸共和国新华夏保安司令部直辖挺身队第1中队”,平日里简称其为“挺身队1中队”,或者干脆就称其为“挺身队”。

    挺身队的指挥官也已经定了下来,经新华夏派遣军司令廖猛陆军中尉推荐,新华夏保安司令史钦杰正式任命陆军上士安达十五担任挺身队司令兼1中队中队长的职务,至于他的陆军排长职务,则由副排长暂代。安达十五是日本下级武士家庭出身,自幼贫困,辗转多地,最后来到东岸,通过多年打拼后如今也已经有了不低的地位和不菲的财富。他的励志经历,简直就是眼前这帮挺身队队员们最好的效仿对象,是他们“东岸梦”的最好寄托。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安达十五为人方正、忠于职守,对东岸共和国有很强烈的认同感,因此由他来统领挺身队为东岸共和国开疆拓土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

    “安达君,挺身队我就交到你的手上了。”廖猛走到依然穿着一套深蓝色东岸陆军军服的安达十五面前,看着他说道:“你依然是陆军的一员,希望你能秉持自己的立场,忠于国家,带好挺身队,为塔城煤矿的顺利开发保驾护航。”

    “请司令长官放心,职部一定会尽到自己的义务!”安达十五一脸坚毅地说道,“挺身队250名官兵保证完成自己的任务,如未做到,甘愿全体自裁谢罪。”

    “好!我相信你们!”廖猛拍了拍安达十五的肩膀,赞赏道:“这么有精气神的一支部队,真是堪比正规军了。对了,武器方面有什么特殊要求吗?”

    “目前挺身队的编制是250人,下辖四个小队(每小队60人)和一个中队部,按照计划,四个小队将由两个长矛小队、一个猪突小队(使用武士刀近战)和一个火枪小队组成。保安司令部之前共给我们派发了120杆标准三米长矛、120套胸甲和120把军刀,还欠60杆步枪没有发下来。”安达十五略有些犹豫地说道,“希望司令长官阁下能酌情予以解决。”

    “嗯,这个问题我已经知道了。”廖猛很快便说道,“原本是准备让你们使用步弓作为主要远程输出力量的,不过考虑到热带地区气候湿热,弓弦保养不易,威力便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我向保安司令部建议给你们配备武器库里库存的32…乙型旧式步枪,史司令已经答应了。放心吧,60杆步枪下午就会给你们送来。装备齐全后,你们可就要抓紧时间训练了,不光个人技能要练,这战术配合也不能落下。你也是老行伍了,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反正你自己看着办,我只关心部队能不能战,你明白了吗?”

    “职部明白了!”安达十五双腿并拢立正,行了个军礼说道。

    “好了,去训练部队吧,下雨也不能停!”廖猛也回了个军礼,严肃地说道。

    接下来的日子内,挺身队便开始在新华堡城内外展开了一系列的训练。这些人底子本就不差,此时天天大鱼大肉,营养也跟得上,再加上又给了他们以后分地的许诺,这些人一个个都爆发出了无穷的潜力,队伍的战斗力与士气也节节攀升。(未完待续。)

第六十九章 不速之客() 
1642年2月1日,天空依然阴雨。昨天下半夜,几艘从本土过来的运输船由于天黑视物不清,一直在港湾外徘徊,直到今天早晨时分才被允许进入湾内码头停靠。

    三艘运输船给新华夏殖民地带来了财政部好不容易筹集到的80万元资金,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武器弹药、棉布、皮具、五金制品等商品。按照计划,新华堡这里将要和河中堡一样,建设一个大型货物储运中心,以后和奥斯曼帝国的交易所需的各类货物,都将从新华堡仓库内直接发货,这样就方便了很多,也快了很多。

    三艘运输船以及一艘护航的海军战舰没有准备在此多做停留,目前本土的海上运力依然极为紧张,他们可没太多时间在外面晃荡。因此,史钦杰马上命人将早就准备好的大量木材、椰子、风干海货等本地特产装上了船。当然了,他也没忘了这几艘运输船往回拉的最重要的货物,那就是人。

    在本地民兵们的组织下,1200名相对身强体壮的明人移民被挑了出来,然后他们在水手们的协助下一一登上了船。他们在离开前已经被告知,回到富饶的本土后,他们将被授予房屋、土地、农具、种子和耕牛,然后在一个山清水秀的滨湖地带开荒种地,从此过上他们之前想也不敢想的神仙般的生活。以后,他们自己种的粮食能自己吃,如果农闲时节愿意去建设工地上干活的话,他们还能吃到那香喷喷的牛肉,这样的日子在如今遍地烽火的大明哪里去寻?

    这些移民已经在新华堡养了差不多一个月,身体状况大为改观,大多数人的脸上都有了健康的血色,而不再是之前那副一脸菜色的苦样。移民们登船的速度很快,到了下午时分,差不多就全部登船完毕。而新华堡给他们准备的新鲜淡水、蔬菜和肉食也及时送到了船上,在将少数伤病员安置到新华堡内疗养后,四艘船竟然没做任何停留,直接连夜拔锚起航,离开了新华夏湾。

    1200名明朝移民走后,新华堡一下空荡了很多。随着上个星期搭乘第二舰队两艘战舰前往南方塔城地区的600多名八旗奴隶离开后,新华堡附近的居民(包含奴隶)数量一下子从八千余人骤然下降到了六千余人。随着塔城煤矿的逐步开发,新华堡人口的持续下降已成必然。不过塔城煤矿的意义极其重大,在新华堡地区有余力的情况下,史钦杰肯定会大力支持那边的建设的。

    运输船队离开后的第二天,即2月2日,天空难得地放晴了一天。本来这是令人感到舒适的一天,而刚起床的史钦杰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还让的他秘书罗德里戈给他准备了一些渔具,正准备好好放松一下,到海湾内享受下海钓的乐趣呢。而就在这时候,海湾外隐隐响起了一阵隆隆的轰鸣声。

    是炮声!史钦杰马上做出了判断,海湾口的那几座炮台上的火炮练习时的发炮声他也听过不少次了,自然能够分辨什么是雷声,什么又是炮声!听到炮声没什么,至少最近三座炮台上已经安装完毕的二十多门海防重炮就经常开炮练习,可问题是今天没有安排炮击训练啊!

    “罗德里戈,去看看什么情况。”史钦杰直觉有些不安,因此赶紧出声说道。

    “好的,阁下,我这就去看。”罗德里戈应了一声,然后转身朝屋外走去。不过他还没走到门口,门外突然快步跑进来了一个身着陆军服装的军官。

    史钦杰定睛一看,来人竟然是陆军第3连的副连长白水中尉。只见白水此刻一脸紧张之色,额头上也满是豆大的汗珠,一进门就听他直嚷嚷道:“老史,大事不好,我们的渔船被人袭击了。刚刚我在三号炮台上看的清清楚楚,三艘风帆盖伦船,三桅的,看起来就像是武装商船,正在追击我们的四艘渔船。事情发生的地点就在海湾口,还好我们的捕鱼船离炮台不远,很快就躲进了港湾内,那几艘船应当不至于追进来。卧槽,不过现在看样子他们已经在交火了,这几艘船的胆子也真够大的,竟然还不依不挠,难道真想冲进来啊!”

    “哪个国家的船只?这么嚣张!这附近恐怕已经没人还不知道这里是我们华夏东岸共和国的领土了吧?”史钦杰有些愕然,还真有人冲上门来挑衅,这事情闹的!

    “没有悬挂旗帜,看不出来是哪个国家的。”白水有些无奈地说道,“不过猜也猜得出来,附近除了与我们隔莫桑比克海峡相望的葡萄牙人以外,就只有在这边西南海岸附近设有几个捕奴点的荷兰人了。我猜是荷兰人,他们嚣张惯了,经常去莫桑比克岛、索法拉、洛伦索侯爵城等地打秋风,葡萄牙人完全拿他们没办法。这次不排除他们抢得顺手了,然后就一路跑到我们这里来看看情况。”

    白水所说的荷兰捕奴点位于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海岸,后世图莱尔附近。自从几年前荷兰人接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好望堡之后,就一直受困于移民人口的不足。除了从欧洲本土招募因为各种各样原因而混不下去的移民外,荷兰人还从东印度地区弄了很多马来人、爪哇人以及华人到开普敦殖民地去种地做工。

    由于东岸人现实的压力,荷兰人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缓慢地建设着开普敦,他们的巴达维亚高等法院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高效率宣判了一批又一批治下的臣民“有罪”,然后将他们通通发配到开普敦殖民地来,为东印度公司种植蔬菜、苜蓿,放牧牛羊。

    不过饶是这样,好望堡的德扬总督仍然无法满足。尤其是在东岸人通过一场辉煌的胜利彻底击败了入侵的卡玛部落大军后,被东岸军事实力震动的德扬总督便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增加开普敦殖民地的实力。他先是在与东岸人关于两国殖民地划界的问题上稍稍做了些让步,换取了暂时的和平;然后他便开始用火枪甚至火炮等卡玛部落急需的武器,与他们交换战争中俘获的奴隶。

    除了这些之外,他还派出驻扎在那里的一些荷兰船只到莫桑比克沿岸骚扰袭击葡萄牙人的殖民地,不时还上岸掠夺一番,很是捕获了不少当地的赞比西人。在袭击海峡西岸的赞比西人的同时,他们自然而然地也将目光转向了海峡东面的马达加斯加岛。这座巨大的岛屿西南部是平坦的草原地带,在那里生活了很多带半游牧性质的土著部落。与中央高原或北方的那些土著相比,西南海岸的土著文明层次较低,目前大多还是奴隶社会,因此便成了荷兰人良好的掠夺对象。据东岸人估计,从开普敦殖民地转到荷兰人手上开始,他们已经在图莱尔附近的广阔陆地上掠取了不下一千名土著奴隶。而在他们的努力下,此时整个荷兰开普敦殖民地的人口数量估计也已经攀升到了三千人以上,初步有了一定的实力。

    “走,我们到炮台上去看看。”史钦杰也不废话,直接手一挥就朝码头走去。码头上有几艘独木舟,史钦杰等人带着几名卫兵坐上了独木舟,然后几个爱尔兰水手便开始划起了船,朝海湾口炮台而去。

    一个多小时后,史钦杰等人便从海湾内炮台的侧后方登上了位于南海岬上的三号炮台。这个炮台内驻扎了5个排的陆军官兵,以及大量由本地居民或新来明朝移民中机灵者组成的海防重炮炮手队伍。

    三号炮台目前阶段共安装了两门24磅炮、四门18磅炮和四门12磅炮,火力相当不俗。此刻炮台上一共约有50多名炮手,都正乱哄哄地喧哗着,有的人更是在各个炮位之间走来走去,看起来有些混乱。

    这支炮手队伍刚刚组建不到一个月,实弹还没打过几次呢,军事素质也很一般。此刻乍然遇到敌对船只来袭,他们一时间确实有些惊慌。刚才在看到一号炮台开炮后,他们也顾不得火炮都没校准过,射表还没建立完善呢,便也急吼吼地朝海面上的敌船开了几炮。只不过这火炮射击的结果嘛,自然是极差的,几发炮弹无一例外地都落进了海里,只是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火药而已。

    “慌什么慌?不许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