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234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234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方将以黄金支付货款,这一点请贵方放心。”今村吉之助看着莫茗的眼睛,毫不犹豫地说道:“当然,如果贵方需要更改,或者以物以物,我方也可以酌情考虑,这一点没有问题。”

    “我觉得还是将全部或者部分货款改成实物好了,比如我方如果需要向贵方收购一些硫磺、粮食之类物资的话,贵方会不会觉得有些困难?还有,如果贵方能替我们在藩内或者国内招募一些生计艰难的武士的话,我方也会给予相当的介绍费用,这个可以在货款里面抵扣。”莫茗继续询问着。

    其实这才是他关注的重点,与日本人进行贸易,收回来一堆金银自然是好,但如果能将这些金银里的相当一部分换成硫磺、粮食等黑水地区急需的物资,或者能招募来一些充当炮灰的日本武士的话,那就相当划算了。在这些东西里面,硫磺估计问题不大,而且价格也会相对便宜一些。但是粮食就有些问题了,因为很显然,日本国内的粮食也不太宽裕,尤其是松前藩,地处苦寒之地,自己的粮食可能还要向别的藩购买呢,哪有多余的粮食来卖给外人?

    至于说招募一些日本武士的话,这个应该不难,但数量肯定不会太多。日本已经承平好一些年头了,那些失业的武士要么去国外讨生活,比如给荷兰人、葡萄牙人、英国人在东印度地区充当雇佣军;要么就是已经从事了别的行业,完全丢弃了老本行。因此,让松前藩帮忙招募一些野武士来充当炮灰,不能抱太大希望,只能作为一些补充而已。

    果然,只见今村吉之助在沉吟了下后,便开口了。他显然事先也考虑过这些问题,且多多少少也得到了一些藩主的授权,因此他很快就回答了:“硫磺没有问题,我们可以大量出售。但粮食很困难,我们自己也很紧张,真的很抱歉。但是我们会尽力帮你们想想办法,到别的大名那里去筹措一些,但这价格可能会有些高昂,还请见谅。关于贵方提出的需要招募大量敝国的武士,我只能实话实说,一是数量不会太多,二是很多人其实都已经不是武士了,或者说是武士的后裔,他们或许有些本领,但终究不是尊贵的武士。关于这一点,我不想欺骗阁下,因为这会损害本藩的信誉。但是我可以保证,他们只要稍加训练一番,还是合格的军士,毕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幼年时还是经受过严格的调教的。”

    “今村君真是直爽之人,我就喜欢和直爽的人做朋友。”莫茗笑着说道,“粮食的问题还请多多费心,我们会给今村君和贵藩一个合理的价格的,这点请务必放心。关于你说的这些武士或武士后裔,我们也一并招募,拖家带口来也无妨,待遇优厚。服役满三年后我们将会在本土给他们分房分地,每人一套房屋、一头牛、三十亩地,此外还有一笔丰厚的退伍金。若是战死的话,家人还将得到一笔优厚的抚恤金,子女国家抚养成人,并优先招录进军队、政府或工厂中去,以便使大家无后顾之忧,安心杀敌。”

    “哦,如此优厚的条件?”今村吉之助也有些动容了。如果东岸人真的能够兑现这些条件的话,那很多穷苦落魄的正牌武士说不定也要举家来投了。这些人为了家人能更好地生活,并不是很怕死,他们缺的只是一个对得起他们卖命的出价而已。

    莫茗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军中也有一些日本野武士出身的官兵,今村君大可以向他们打听打听。我们东岸人从不虚言,言出必践,还请今村君回去后广为告知。”

    “我会考虑的。”今村吉之助颌首道,“那么,下面我们来商议一些贵方所能提供的商品种类、价格和数量……”

    接下来双方进行了长时间的商谈,一直到下午时分,大家才终于达成了一份初步的协议。协议内容大致是:松前藩要求东岸人以优惠价格向他们出售从火炮、板甲、燧发步枪,到牛皮弹药包、机制军刀、皮甲、手掷炸弹乃至棉大衣、军靴、烈酒、铁丝网等一系列的作战装备。价格、数量双方每年在大泊共同商定一次,交易地点也设在东岸人在大泊的商馆内。

    与此同时,松前藩将向东岸人出售大量硫磺、部分粮食和海产品、草药、战争中捕获的阿伊努奴隶等物资;此外,他们还将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东岸人在松前藩乃至日本国内招募一些武士,东岸人将为此给予一定的介绍费。以上不足的部分,松前藩将以黄金支付补齐。

    商谈完毕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松前藩自然是踌躇满志,准备向虾夷地的阿伊努人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势;而东岸人也得到了一些自己急需的比如硫磺、粮食、草药之类的战略物资,可谓是皆大欢喜。

    虽然不知道这个生意能做到多大,能维持多久,幕府对此又持什么态度,会不会要求松前藩禁绝这种贸易,但这都是以后的事了。眼前能做一笔是一笔,到时候大不了多让渡点利益出来,让松前藩自己去幕府活动,问题应该不大。(未完待续。)

第一百十九章 打草谷(三)() 
外面纷纷扬扬的雪下得更大了,在猛烈西北风的吹扫下更是直往人的衣领子里钻。今村吉之助和他的一些随从登上了一艘低矮的日本楼船,在和莫茗等人告别后,便扬帆南下,返回虾夷地去了。

    而在日本船只离开的港湾内,三艘风帆运输船也正在进行紧张的物资装运工作,码头工人们冒着鹅毛般的大雪将一桶桶冻得硬邦邦的肉搬上船。这些肉都是东岸人从附近一些土人们手里收购过来后自己宰杀获得的,肉的大部分来源是他们饲养的牛,少部分是狩猎得到的野猪、驼鹿等大型动物。东岸人对这些来之不易的兽肉补充非常珍惜,无论是内脏还是血都妥善保存了起来,坚决不浪费一点营养。

    虽然烟台要塞已经分两批往后方送来了超过三千名明国流民了,但随着冬季的到来,那边缺衣少食的流民数量却依旧有增无减,据最近一次通报,芝罘岛地区滞留的难民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五千五百人。目前暂时主持那边事务的陆军第102连连长萧曦已经向黑水港这边发出告警,他们无论是粮食储备还是御寒物资的数量都严重不足,急需这边支援。虽然他们今年在大沽夹河左近开垦了大片荒地,并实行了红薯、玉米间种,但前阵子收获的时候却发现产量实在太低,不到两千亩的土地竟然只收获了三百五十吨左右的粮食。

    这个单产甚至比号称土地贫瘠的新华夏地区还要有所不如,令人大失所望。粮食收割完毕后,萧曦盘点了一下自己手头的存粮,发现包括之前本土运来的数百吨粮食和劫掠来的大量朝鲜粮食在内,到目前为止烟台要塞内的存粮已经不足四百五十吨了。这么点粮食对于烟台要塞如今的五六千人口来说真的不怎么多,也就够他们维持三个月左右而已。

    而这个维持三个月的结论还是建立在现有人口不再持续增加的基础上的。可事实是烟台要塞的人口一直在增加,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士兵们看着大批扶老携幼的难民艰难赶来烟台要塞乞食,未得到新命令的他们并没有阻止这些可怜人,而是仍然按照之前的上级指示将他们收容到了要塞后方的芝罘岛地区。

    因此,随着渤海湾封冻期的日益迫近,不得已之下,萧曦只能紧急向黑水港求援,请求支援一批粮食过来。可问题是莫茗自己的粮食也不是很够啊,目前黑水港和利尻岛两地一共存有大约一千四百吨土豆、一百吨小麦以及大约七百多吨的各类咸鱼。除此之外,便是目前正在大肆收购宰杀的一些驼鹿、野猪什么的了,但数量比较少,加起来也不过三四十吨的样子。而目前黑水港有近五千人,利尻岛上也有五百人左右,这些人的粮食消耗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黑水港和利尻岛一年只能种植一季作物,下次粮食收获最快也要到七八月份了,这中间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大家就只能靠以前的存粮度过。

    不过黑水港这边唯一的好处就是马上就要送大约两千五百人南下前往澳洲金山港,这能极大地减少本地的粮食消耗。因此,莫茗在深思熟虑之下,还是决定趁着没封冻从黑水港调集七百吨土豆、四百吨咸鱼以及部分新近宰杀的肉食前往烟台港。

    除了这些粮食之外,几艘船上还装了许多洗煤厂剔除下来的煤矸石、泥炭之类的东西,当做冬季取暖燃料输往烟台港。至于萧曦所说的御寒物资,对不起,真的没有了!当初从本土过来时需要携带的物资实在太多,船舱里的御寒大衣本就有限,且早就分发一空,实在没多余的了。一切搞定后,莫茗带着百余名新招募来的库页岛土著也登上了“生意人”号武装运输舰,与“猴面包树”号及满载砖头的“伏波”号一起,朝南方的烟台港驶去。

    1643年10月24日,在强劲的西北风的吹拂下,他们只花了三天多的时间就抵达了位于北黄海的烟台港芝罘岛码头,而此时的烟台也下起了冰冷的雨夹雪,似乎是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欢迎着他们。一群穿着棉大衣的朝鲜棒子在金吾圭的带领下立刻从温暖的窝棚内跑了出来,然后开始手忙脚乱地卸货。

    当一桶桶的鱼肉被卸下来时,即便“凶恶”的东岸人就在身侧,这些朝鲜码头工人们仍然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一阵欢呼。营地内的粮食不足,这在所有人眼中并不是什么秘密,特别是那些明国难民的数量还在一天天增加的时候。这个时候后方给他们送来了大量的食物,这其中甚至还有如许多的鱼肉,这叫大伙儿如何不眼馋。

    天可怜见,营地里的那些牛马所产的鲜奶都给当官的和女人小孩们喝了,偶尔宰杀的一些牲畜肉也进了这些人的肚子,他们这些干活的只能喝上一些骨头熬的汤。虽然这比起在朝鲜的日子已经好了很多了,不过谁又不想吃肉呢?如今运来了数量这么庞大的鱼肉,说不得大家都能分润一些。

    打发走了过来献殷勤拍马屁的金吾圭,莫茗穿着高筒马靴走在泥泞的道路上,与过来迎接他的萧曦握了握手,然后说道:“赶紧卸货,然后把这些粮食好好储存起来。船队卸完货就会离开返回利尻岛鸳泊港过冬,另外黑水港那边也要赶在海冰封港前运两千五百个人到澳洲金山港去,时间比较紧,让他们动作快点,别一拖好几天。这鬼天气这么冷,谁知道啥时候港口就冻上了呢。”

    萧曦点了点头,接着朝金吾圭仔细叮嘱了几句,然后又朝莫茗说道:“听说今年咱的捕鱼业大丰收啊,哈哈,兄弟我也能沾上你们的光,弄点大马哈鱼尝尝。听说这种鱼脂肪含量很高,营养非常丰富,吃了不容易饿,有力气,我得尝尝呢。”

    “有的你吃的,我都快吃吐了。”莫茗苦笑了一下,说道:“大马哈鱼、秋刀鱼、远东拟沙丁鱼、鲐鱼、鱿鱼应有尽有,直吃到你反胃。喏,那边有几个箱子让他们小心点,里面装的是玻璃罐头,而罐头里面可是大马哈鱼鱼子酱哦,我特意留给你的。”

    “嘿嘿,那多谢了。”萧曦闻言喜形于色,“你接下来是留在这里,还是去利尻岛或黑水港?”

    “就留在这里吧。”莫茗紧了紧身上的羊驼毛大衣,然后说道:“黑水港那边已经走上了正轨,我把一切委托给了强森上士,他已经管理过那里一年了,没出什么岔子,那就继续管着吧。利尻岛目前由李毅代管,不过他接下来要带三艘机帆船装载两千五百个明人南下前往澳洲金山港,那边基本上就靠少量留守的水手管理了。”

    前阵子从这里送到黑水港的三千难民中,除了两千五百人将乘船前往澳洲外,剩下的大约五百个人则留在了黑水港。这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实在是太差了,这个时候让他们远航去澳洲简直就是送死,因此莫茗干脆让他们落籍留在了黑水港,但很显然这个严寒的冬天他们中仍会有相当一部分会熬不过去而死掉。

    “现在天气逐渐转冷,接下来更是会连降大雪,流民的数量应该会少一些。不过开春后就麻烦了,那时候地里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登、莱、青三地产生大量流民应该是大概率事件,我们要做好流民暴增的准备。”莫茗走进了要塞内唯一一座砖石砌成的屋内,一屁股坐在壁炉边,一边烤火一边说道:“因此,我们目前的存粮还是不够,还得想办法。”

    紧随其后进屋的萧曦自然明白莫茗口中的“想办法”是什么意思,但登州地区冬季恶劣的天气可以阻止人们的任何雄心。在这个时候劳师远征,危险性是相当大的,一个弄不好就会因为恶劣天气而造成大面积减员。

    “我不会出远门。”莫茗看了他一眼,说道:“就在附近转转。福山县、宁海州、文登县、平度州这几个地方,放心吧,就是去乡下地区打草谷,防备坚固的城池不会去碰的。当然,本地也没什么防备坚固的城池。总之我就是带一些兵去砸几个乡下缙绅的庄子,抢一些粮食回来而已。这些缙绅都是为富不仁的狗东西,自己满仓满仓的粮食,却囤积居奇,高价售卖,丝毫不考虑普通人的死活。当然,他们就算降低些价钱那些破产的流民也还是买不起,总之这个世道如今已经烂透了,我也管不了那么多,就把眼皮子底下的这几个缙绅劫掠一遍吧。”

    “为什么不向他们购买呢?”萧曦有些忍不住地问道。虽然知道这些缙绅将来都是投鞑的货色,但他还是不想将关系弄僵了。

    “一个是我们现在没钱买,商品倒是一大堆,不过都是他们不要的。再者,我也看他们不顺眼,这才是重点。老子看他们不顺眼,就要拿他们出气。”莫茗斩钉截铁地说道。(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章 打草谷(四)() 
1643年10月26日,刚刚抵达烟台要塞的第三天,莫茗就趁着天气放晴,带着部队离开了营地向南进发。随他出发的部队包括陆军第2连240名官兵、挺身队第3中队260名库页岛土著兵以及小半个连的炮兵(携2门轻型火炮),总战斗兵力五百余人。

    而为他们提供后勤服务的人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