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286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286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登莱二府而去,赵应元手头控制着的军队数量顿时只剩下了一万多人。面对清军数万大军和十多门红衣大炮的威势,深感无法匹敌的赵应元主动请降。豪格假意允许后率兵入城,然后将赵应元、杨王休及其骨干数百人尽数斩杀,同时宣布胁从不问,在散掉了一些乌合之众后,顺利收编了赵部六千余武装力量。

    2月24日,已经投降清军的前顺军将领董学礼率兵三千从河南来援,至此,豪格手下的总兵力据信已经突破了六万。历史上满清在山东兵力最雄厚的时候也不过才两万多人,且其中大部分很快就移师江淮,防备南明去了。胶州柯永盛的四千镇军当时几乎扫平了整个山东明面上的各路“反贼”,轻松得简直不像话。但是如今在东岸人的折腾下,满清竟然汇聚了六万余大军以及十多门红衣大炮至此,他们甚至连南明的威胁都舍弃了,誓要平定整个山东局势。

    东岸人面对着的压力空前巨大!(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一章 山雨欲来(三)() 
想要作死,没想到作了个大死!以上这句话就是莫茗刚刚自嘲东岸人如今处境的话语。

    清军主力几乎已经全线进入了青州府。东岸人几乎不用派出多少斥候就能得到这个消息,因为陆陆续续涌来的小股抗清武装、流民甚至不多一些顺军残余武装给烟台堡带来的丰富翔实的外界最新消息。虽然这些消息很多都是猜测或臆想的产物,很多是道听途说得来的二手消息,甚至很多消息自相矛盾、前后不一,但情报参谋手下的专业团队仍然从中发掘出了许多可以确认的事实。

    “2月26日,清军前锋额孟格部进至潍县、昌邑一带,莱州乡绅热烈响应。”

    这是东岸人确认的第一个事实,清军进军速度很快,基本没有在青州耽搁多久。

    “清军部队漫山遍野,骑兵数量很多,辎重部队绵延上百里。他们的奴隶人数似乎不足,因此强征或者雇佣了很多民夫。牲畜数量也很多,济南、兖州、青州三府的牲畜似乎都被集中到此地了。”

    这是东岸人确认的第二个事实,清军规模庞大、后勤辎重甚多,准备也比较充分。看来一个半月的休战期内他们似乎也不是什么都没做,至少粮草征集了很多,以方大猷上奏的山东济南、东昌、兖州三府抛荒的严重程度来看,不知道清军有没有将当地的口粮全部征光。但更多的百姓将无粮可吃是大概率事件,当地的混乱局面似乎会进一步加深。

    “我们的斥候很难靠近他们的精锐部队或者炮兵辎重部队,他们骑兵数量保守估计接近一万人,斥候数量也远超我们,治安队的官兵们这两日损失颇大。他们极为注重对战场的遮断,似乎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兵力、兵种构成、辎重数量以及武器装备。”

    斥候们用生命传回来的第三个事实告诉东岸人,清军这次是本着一劳永逸的意图来平定山东局势的,对于窥视清军队列的东岸斥候是一经发现就立刻组织人手上去围捕。虽然这种斥候战往往是清军损失更惨重一些,但架不住他们数量多啊,因此东岸人的斥候渐渐被驱离了清军一些主力部队周围区域。他们只能远远窥伺一些二线部队,然后便匆匆打马而回。

    “登州府的乡绅对清军大队前来抱乐观、欢迎的态度,只是前阵子被我军剿灭了大量地主武装,因此他们应该不会对清军有什么兵力或物资上的帮助,清军在登州府甚至莱州府就地补充粮草将变得很困难。他们只能从西面长距离转运而来,这无疑拉长了他们的补给线,同时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情报参谋的这条批语后面附上了作战参谋的名字,似乎是两人联名提出的。他们认为,东岸人可以利用自己的制海权优势,在留下足够防守烟台堡的兵力后,装运一部分主力在山东半岛绵长的海岸线某处登陆,然后伺机袭击清军的补给线,得手后便立刻登船远遁。只不过这种行动对情报的要求极高,一着不慎就会将自己失陷在无依无靠的野地里,时机不成熟的话莫茗也是不敢采用的。毕竟,谁知道清军会不会派大队兵马或者主力护送押运粮草的部队呢?万一在袭击原本认为“软弱可欺”的敌军辎重部队时突然遇上大队满洲骑兵,那样乐子可就大了。

    “蓬莱县城(登州城)内的杨威前阵子甚至打算称帝,只不过底下人褒贬不一,因此暂时按捺住了。这次闻知清军大队前来,登州城内群情汹汹,很多官吏吵嚷着要降清,甚至就连他手下的一些部众也有了这种想法。杨威本人不愿降清,但又没有办法,前阵子一度闹到要抛弃部队、削发入山,后被秦尚行所阻。秦尚行此人前两天还派人和我们暗地里接洽,请求一旦登州不可守的情况下就率军前来烟台就食,目前我军还没有正式回复他。”

    随着清军大队前来,各种首鼠两端的人就开始给自己找退路,这个秦尚行就是一例。此人也是纵横青州府多年的大盗了,手下也有个三四千兵马,一惯横行无忌的主,这时候面对数量高达六万余人的清军,他也差点吓尿。但这种人宁愿四处躲藏也不愿意降清,却也算有些气节,关键时刻收留他们一下也是一份力量。反正翟从谔、王家忠二人的总共三千五百兵马占着济州岛有些吃力,若是再加上秦尚行的人马,那么济州岛上的一府二县正好让他们三家分领,那样形势就基本稳定下来了。

    看完了这些情报,莫茗静静坐在了自己的办公室内。这是一间用厚厚的砖石砌成的房间,比较阴暗、矮小,但毫无疑问是结实的。其实小小的烟台堡内基本上都是此类建筑,矮小、厚重、结实,这是为了防备围城的敌军用短臼炮往城内抛射炮弹——虽然清军基本上没有这种装备。重要设施如粮库、军火库、物资库、冰窖、水处理池都建在地下,目前甚至仍未彻底完工,大量流民仍在争分夺秒地修建着这些地下设施。

    “嘿嘿,打从登陆烟台的第一天起就应该料到会有今天。如今堡内各项设施大部已经齐备,弹药充足,军队数量也不少,士气更是高昂,满清要想攻下这座城堡简直就是痴心妄想。他们六万多大军聚在这里,需要的粮食以及作战物资是海量的,就凭如今山东的形势长期来看怕是养不起他们,除非那些缙绅们大出血。不过你们当初不就是为了不大出血才反对李闯的么,到时候却又免不了被清军再抢一遭,哈哈,叫你们跪舔鞑子!现在满意了吧?”莫茗舒服地将身体陷在一张藤椅内,眼睛望着窗外列队巡逻的黑八旗士兵,自言自语地说道。

    就在他遐思的时候,情报参谋又敲门走了进来,轻声向莫茗汇报:“前往济州岛海域的船队返回了。王家忠部一千五百人联合新编练的一千名挺身队士卒顺利攻克了旌义县城,城内数百名朝鲜士兵略作抵抗后溃散,目前王部已经正式占据了县城。挺身队按照计划在陆军102连和黑八旗的督阵下开始一路袭击分驻各地的朝鲜兵马,这些兵马少的百来人,多的三百多人,往往不堪一击,一个冲锋就能打垮。我军既锻炼了队伍,也搜罗了一些粮草,随军的作训参谋认为这次行动效果非常好。另外,翟从谔部已经彻底控制了岛屿北部济州府一带的局面,他们在长达半个月的战斗中一共陆续消灭了近两千名朝鲜士兵,目前已经荡平了济州府一带的大部分反对势力。我军炮兵和军夫队已经登船撤往了旌义县,准备等旌义附近局势平定后就返回。王家忠和翟从谔二人商议,准备待局势稳定后联合出兵攻打大静县——岛上最后一处控制在朝鲜人手里的县城。”

    “李朝军队,一如既往地烂。”听到情报参谋的汇报,莫茗甚至都懒得从藤椅中坐起身来,而是用目光示意情报参谋继续汇报。

    “我军的两艘炮舰在朝鲜全罗南道与济州岛之间的海峡内击沉了三艘朝鲜船只,三艘船都是龟船,应该是朝鲜海军的主力舰。目前两舰仍在济州岛北方海域内徘徊,他们请示是否返回烟台港?”情报参谋先是很狗腿地给莫茗端起的酒杯内斟满酒,然后轻声汇报道。

    “不,告诉他们,继续待在那里。”莫茗不容置疑地说道,“暂时用不着他们回来,北黄海目前还封冻着,他们回来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等到4月份运送移民的船只全部返航后,到时候我准备组织所有能战的舰船集体往镇江、旅顺、锦州、大沽口一带巡游一番,寻找满清可能存在的一些舰船交战,以彻底消灭他们的海上力量。他们都是些戎克船,火力贫弱地很,船体结构也很松散,操纵也不甚灵活,我军主力舰队一到基本就能全部击沉。消灭了这支海军后,整个渤海、黄海就任我们自由航行了——虽然现在也差不多。”

    “是。”情报参谋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记录下了这些命令,这些命令都要通过作战参谋和联络参谋来发布,到时候还要和他们做好沟通。

    情报参谋离开后,莫茗又休息了一会儿,然后穿上了自己深黑色的军大衣,拎起了指挥刀,到城头上视察部队去了。

    城头到处是隆隆的炮声,这是炮手们在为火炮进行最后的试射与校正。如今东岸人在烟台地区的炮兵力量已经被划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以野战炮兵为主的烟台炮兵连,拥有数目骇人的二十门火炮以及一百多名炮手,由刚刚被提拔的意大利裔军官贝尔尼尼临时少尉担任连长。

    此外,烟台要塞城头、芝罘岛炮台、崆峒岛炮台上一共五十余门火炮统一编入烟台要塞守备队。这些火炮炮手数目超过了四百人,只有一百人是从东岸本土运过来的,其余三百名炮手由经过长期考察后认为可靠的明人担任。挺身队2大队两千名士兵前一阵子也被划入了守备队序列,同时被划入的还有陆军第102连以及部分补充兵计390名火枪手。烟台要塞守备队队长由经验丰富的炮兵中尉李文长担任,目前守备队基本做好了一切准备,就等着清军来攻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二章 血肉磨坊(一)() 
1645年3月6日,西北风乍起。

    烟台堡西南方的原野内出现了一队队骑兵,作为烟台堡最高指挥官的莫茗站在城楼内朝外望去,入眼之处尽是大队身穿泡钉棉甲、头戴避雷针的清军骑兵。一些身穿保暖毛衣内衬、着简易骑兵胸甲的东岸斥候不时与其缠斗在一起,他们五六个人一群,往往能打得十余人的满清八旗骑兵狼狈而逃。不过,他们很快又在啸聚而来的大队满清骑兵的追逐下撤向远方。

    双方这些天来就一直在野外玩着这样血腥而又残忍的游戏。据统计,治安队原本剩余的186名斥候在这些天来的战斗中已经损失了超过30人。当然了,他们也让那些生长在白山黑水间的资深满清猎人们损失了超过50人。这些人几乎都是打老了仗的精锐白甲兵,他们的损失让身为清军主帅、正蓝旗旗主的豪格大为心疼,同时也让他对这股所谓的东岸黄衣海寇的愤怒更深一层。

    他已经决定,攻下东岸人的那座城池后,他就下令屠城,城中老小一个不留!他很有信心,自己手头如今有六万多、接近七万大军,还有十几门从锦州紧急运来的红衣大炮,击破一座仅有数千人据守的城池不成问题。而且,他也必须击破这座城池,不然朝中某些人就要找借口对他不利了,想到这里他就更是怒火万丈,那个皇位原本是我的!

    “秦尚行的部众安置好了吗?”莫茗转头朝跟在身边的烟台要塞守备队队长李文长说道。李文长炮兵军官出身,以前莫茗率军出击的时候此君一直担任着后方留守的重任,此次被莫茗任命为守备队队长也算是名至实归。现在他手头账面上掌握的部队还是不少的,包括400名炮手、390名火枪手(包括150名补充兵)、挺身队第二大队(2000人)全部,总兵力2800人左右,这些人守个正面宽度不过两百多米的城墙还是不成问题的。至少,东岸人部署在正面的十六门火炮就已经是很多清军部队难以想象的了,何况其中还有进行远程压制的四门12磅长管加农炮和两门18磅长管加农炮。

    “秦尚行带来了四千人,但其中能战的只有一半,作训参谋已经将裁汰下来的人送到了芝罘岛上,修建灯塔、岸防炮台等设施。剩下的两千人目前正在进行整训,从济州岛回来的四艘运输船已经保养完毕,差不多该运他们上岛以战代练了。他们上去后三家加起来就合兵五千五百人了,岛上朝鲜人不过才三四万人,控制起来丝毫不费什么劲。”李文长立刻回复道。

    “最先投靠的翟从谔和我们关系最密切,忠心最高,就让他领济州府。王家忠打下了旌义县,然后还协助翟从谔出兵攻打大静县,也算劳苦功高,虽然兵力不多,但还算富庶的旌义县就让他领好了。秦尚行此人势穷来投,虽然态度还算恭敬,但目前还不可太过信任,况且他也没出什么力,能得个大静县领一领就自个偷着乐吧。”莫茗放下了挂在胸前的望远镜,转身顺着宽阔的楼梯朝下走去。

    一名年轻的实习参谋正带着一群手持太刀的挺身队士卒往城楼上而去,见到莫茗等人后,立刻靠在扶梯边缘行礼。莫茗回了个军礼,然后继续下楼,等到他们下到楼梯下后,实习参谋与挺身队的中队长才继续带着士兵上城头驻守。这些人都是刚从芝罘岛上的陆防要塞、军营内抽调到烟台堡内的。至此,烟台堡内的士兵算起来已经不少了,计有挺身队1大队4个中队1000人、陆军两个连500人、八旗一个营700多人,再加上炮兵、机关人员、军夫,差不多已经接近3000人了,将这座面积不足五万平米的军事要塞塞得满满当当的。

    “炮手数量目前也仅仅是勉强够分成两班轮换而已,还不是很充足。再在此地的明人流民中招一批聪明好学、品行纯良的,数目暂定为200人吧,将他们先分到芝罘岛和崆峒岛炮台上去训练,业务熟练后再调到烟台堡来轮战。记住了,炮兵是我们的根基,我们和清军不同,我们是以炮兵为基础进行作战的‘现代’军队,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