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377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377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该县约有六万头牛、三千只山羊、一千五百头猪以及三百多匹马,人均拥有耕地面积达23亩。政务院和农业部每年冬天都会组织大量人手在西湖县辖境内修建大量水库、提水站和灌溉水渠,大丰农机厂生产的农业机械也是优先供应这里,甚至就连从拉普拉塔抢回来的牛都是优先廉价出售给这里的百姓——这次农业部就准备将新近搜罗到的三万头安达卢西亚黑牛分配到这里——差不多能够弥补该县三分之一的牲畜缺口,这将使得西湖县成为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完成三茬轮作制度改革的县份。

    “还是湖西农业区的数据看得人舒心啊。”郑斌在关于湖西地区的报告上久久停留,然后才满足地低声道:“秋收就收了一万吨大豆,真真是一块宝地,也不枉国家连年投入巨资建设了。而且下任县长多半是我们农业部的人,嗯,值得多拨一些款项下去。得,眼看现在已经是冬日了,估计那边又在开挖河道、兴修水利,我得去看看。只可惜现在全国各地抽调了不少人去拉普拉塔打仗,本就紧缺的劳动力是进一步紧张了,今年这立冬开河行动估计不会太顺利啊。”

    现在拉普拉塔方面的战事正进入到中盘决胜阶段,西班牙人的颓势虽然一如既往,但东岸人也远没有到可以得胜收兵回朝的地步。这样一来,大量兵力和人力便被拖在了这个泥潭之中,不但每日里耗费大量的物资和金钱——这些都会导致民怨上升,而且国内创造新财富的能力也在下降——因为大量农民和工人被抽调上了前线。

    可用的人力资源减少了,为了维持原来的生产力,那么提高生产效率就成了必然。而就农业方面来说,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多多培育动植物良种、改善土壤肥力就成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必由之路。

    如今正是冬季枯水期,按照惯例,全国各县都要组织大量人力兴修水利——这个做法在东岸已经持续了十几年。这些农民们上河挖沟是没有收入可言的,算是一种徭役,但兴修好的水利系统也是给他们自己使用,因此大家也没太多怨言。不过农业部每年冬天依然要拨出大量资金用于采购如挖河工具、御寒棉衣、雨衣雨鞋、牲畜豆料、河工口粮之类的物资,而郑斌作为分管这方面的农业部副部长,当然有责任到现场看看农业部的资金使用情况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日(四)() 
1647年6月20日,大丰乡,晴,气温10摄氏度。

    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暖洋洋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显得格外舒服。来北方鸭子湖流域视察的农业部副部长郑斌等一行人在大丰乡副乡长的陪同下,进入了新建成没多久的粮食深加工基地。这个基地拥有数条生产线,全部都是由农业部独家投资,用于对本地收获的谷物(主要是小麦)进行深加工。

    来之前郑斌就已经知道这里的所谓加工企业都是什么货色了,因此他对呈现在他眼前的一些“惨不忍睹”的奇怪机器一点也没有感到意外。他参观的第一条生产线便是小麦制粉生产线,和后世现代化的自动化面粉生产线所不同的是,眼前的这条磨粉线郑斌看了半天,实在发现不了其与传统的水力、风力磨坊相比有多大的技术革新。

    所谓的小麦制粉,其实就是利用浸水润麦后小麦胚乳与皮层之间的各种特性差异,通过研磨、筛分、风选之类的工序,将小麦麸皮、胚芽和面粉区分开来,然后再分别对其进行加工。这条生产线采用的生产原理仍然是古老的、代代相传千年的制粉工艺,只不过在细节上进行了一些革新。

    担任这家小麦深加工基地主任、兼大丰食品公司总经理的穿越众蔡德老脸一红,在咳嗽了两声后便上前解释道:“其实我们这条小麦制粉线还是做出了许多工艺革新的。比如,我们对收来的小麦会进行预先处理。你看这里,这是一个平面回转筛,小麦落入筛子后会先进行筛选,将一些大颗粒如石子等异物筛选掉。如今有些卖粮的农民很不老实,会故意在小麦中掺杂一些石子、土块什么的,这些如果不事先清楚都会影响面粉质量。”

    蔡德之前一直是个酱油穿越众,学历也只有初中文凭。在各个部门间厮混了十来年后,便主动请缨到农业部里帮忙。这次小麦制粉生产线的研发成功他也算是出了大力,至少这个项目最先是他提起来的,研发人员也是他四处挖来的,因此这次政务院便将他任命为国营大丰食品公司总经理,以示奖励。

    “在经过初道筛选后,我们还设计了由一个鼓风机和一个抽风机组成的风选系统,这个风选系统可循环运作,将小麦中的一些密度较大的物质剔除出去。经过风选的小麦再加水浸润——这个由人工操作,然后再进入麦仓准备开始研磨。”

    郑斌上前看了看,果然有蔡德所说的一些前道处理工序。在这些工具之后,就是核心的磨粉设备了。而这个所谓的核心设备,在郑斌看来,不过就是几对铸铁辊子而已。这些铁辊以一定的速度相向旋转,将通过的小麦碾成粉末状。有时候可根据加工要求的不同,分别使用一对磨辊、三只磨辊、四只及更多磨辊(不同磨辊线速度可以不同)。

    磨出来的粉末状物质再经过一道方筛进行筛分,留在筛上的物质便是麸渣,而从筛网上落下的便是面粉。麸渣里一般还存有大量没研磨干净的小麦,因此可收集起来再次倒入磨辊之间进行研磨,一般需要反复三五次才可,以尽量提高出粉率,减少浪费。

    “这条小麦制粉生产线出粉率为50%…60%之间,嗯,是有点低了,不过我们也在继续改进设备。整条生产线的动力由一套功率为25马力的蒸汽锅炉系统提供,每小时煤耗为60千克(标准塔城精煤)。每日可处理小麦三十吨,如果每年生产时间按三百天来算的话,那么一年大概可以处理约九千吨小麦,出精制面粉五千吨以上。”蔡德看了看郑斌的脸色,见对方在认真地听着,略有些放心地继续说道:“整条生产线包括设备、厂房、工人培训在内共总计花费了现金八千五百余元。花费较高的主要原因还是大部分设备都是特别定制的,不过这样也好,定制的设备不存在公差问题,对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低,就是以后维护起来麻烦了些、成本也略高昂了些,不过这都是小问题了。”

    “整条生产线只需要四十多名工人及少数管理人员,一年薪资支出不过三四千元。塔城精煤按照新华夏岛出售给我们的协议价,每吨八角钱,一年才不过花费一两百元。再算上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如维护、装运费用等等,每吨精制面粉的生产成本不会超过一元钱。”蔡德掰着手指头算着说道,“如果真要进行市场竞争的话,目前遍布在国内的一些风力、水力磨坊怕是要全部歇业了。他们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成本比我们高,而生产效率却远逊于我们,质量也没有我们经过革新后的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强,被淘汰是自然的选择。”

    “嗯,这么低的生产成本,即便是用汽船、火车运到内陆地区去销售都很有竞争力,乡村水力、畜力磨坊大量倒闭是必然的了。”郑斌这时候也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好事。我们可以解放出来不少人手从事别的工作。在人力紧缺的东岸,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啊。”

    “虽然这种设备看起来‘落后’了点,丑了点,但在这个时代也是了不得的技术革命了。”看到自己的秘书们离得还远,郑斌也和蔡德开起了玩笑,“不过你们不会只整出了这么一个玩意吧。得,我知道了,先给我看的肯定是比较有把握的东西,下面要看的多半不是什么好东西。”

    “还真让你猜着了。”蔡德的老脸又有些红了起来,只听他说道:“我们这个粮食深加工基地目前还整了几条生产线,主要是对制粉线产出来的精制面粉进行深加工。比如在隔壁目前上了一条挂面生产线,设计的时候看起来还像模像样的,但真正进行设备制造、调试的时候却发现了一堆问题,目前还在进行紧张的整改呢,钱已经砸下去好几千块了,但啥时候出成果我还真不敢打包票。

    “另外,我们还在搞方便面、饼干生产线的研究,不过目前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成果寥寥。而湖西农业区种植的作物还有许多,比如大豆——嗯,这个产量很大,但我们目前还没上机器榨油厂的项目,后期可能会上;有的时候本地农民们也会种一些土豆、红薯之类的杂粮——当然现在很少了,因为无法机器收割,太费劳力——土豆、红薯可以用来制造粉丝;还有就是本地的玉米种植面积很多时候并不低,当然产量也不小,这可以用来酿酒。”

    “玉米这种玩意营养差,要是当主食吃的话可能会让人得糙皮病,不过它却也是一种非常优良的饲料。无论是玉米秆还是玉米棒子,都可以拿来当饲料,也许我们以后会上一个玉米饲料加工厂吧。就利用玉米、豆粕以及麸皮等残渣来生产饲料,供应给广大农户养殖鸡鸭,应该会有不小的销路。”

    郑斌听蔡德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项目,只是笑了笑:“别画那么多大饼来忽悠我,骗项目资金也不是像你这么骗的。你先给我把制粉生产线整利索了,年底前大丰机器面粉厂要正式挂牌成立,生产出来的廉价面粉可供应全国。另外那些麸皮之类的物质可出口到巴西,巴西的那些农场主们很乐意买一些廉价的麸皮来制造黑面包,供应给契约奴或黑奴们食用。”

    “至于你说的什么挂面生产线、饼干生产线、方面便生产线……”说到这里郑斌有些无奈,“拜托你们先做下市场调研,看看有没有需求再说。饼干、方便面海军可能会采购一些,但数量有多少真的很难说。你们总不能上了个生产线,结果却发现一年十二个月里只需要生产一个月就完成全年任务了,其余十一个月就无所事事吧?这成何体统!”

    “哪有那么夸张……”骗项目经费的小把戏被人家一眼看穿,蔡德也有些尴尬,不过他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正色说道:“其实我们下一个想上的项目是大豆深加工项目,无论是做豆制品(豆腐、豆皮等)还是榨油,抑或是做饲料(榨油副产品),都可以搞一搞。现在湖西地区夏收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种植大豆,这种作物既能肥田又便于收割、脱粒,营养也很丰富、用途还很广。今年秋收湖西四乡镇不是就收了一万吨大豆么?看来上大豆深加工项目是势所必然了啊。”

    “这还差不多啊。”郑斌这才赞同着说道,“豆油项目其实大有可为。我们的生产成本低,即便是海运到巴西、拉普拉塔、新西班牙、秘鲁、南非甚至旧大陆都有赚头,何乐而不为呢?荷兰人每年从奥斯曼帝国进口大量橄榄油,然后分销到整个欧洲。我们豆油的质量这么好,生产成本也低,完全可以和荷兰人谈谈嘛,打进外国市场应当不成问题。”(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日(五)() 
已经是1647年的6月底了,即便是在较为温暖的鸭子湖流域,东岸共和国的居民们也往自己身上裹起了厚厚的御寒衣物。他们中大部分人穿的都是棉衣,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穿的是皮衣——一种看起来很老土的东方式样的羊皮袄。

    得益于东岸快速兴起的制革工业,目前皮袄的普及率相当之高,特别是在产业工人居多的平安县,有钱的技术工人根本不在乎购买皮袄的费用,甚至于一些追求时尚的人还会购买一些昂贵的染色皮衣。

    平安县作为全国第二个建县的老牌工业区,如今下辖四乡镇共有人口一万八千余,工厂林立、机器轰鸣,是目前全国唯一的钢铁、化工、煤炭、医药产地,重要的机械制造、纺织、军工产地,贡献了国家财政超过60%的收入。可以说华夏东岸共和国首都东方县丢了的话无伤大雅,但平安县若是没了的话,那么全国立刻将退化成农业社会并任人宰割。

    这个县的县治如今虽已到了黎明镇(阿尔沃拉达),但全县的精华仍在位于鸭子河(雅库伊河)畔的平安乡——整整一个陆军精锐连就驻扎在这里。随着与西班牙人在拉普拉塔战争的深入进行,编练许久、训练精熟的平安县民兵大队被抽调走以后,陆军部不敢怠慢,立刻将新组建没多久的梅林县民兵大队(一千人)调至附近戍守,同时进行严格的训练。

    上个月月中的时候,梅林县民兵大队在陆军部的命令下,向北前出至了后世新汉堡一带,并在这里修建军事哨所,以保障平安县工业基地的安全。之所以这样,主要还是国家情报总局上交的一份报告指出,随着东岸经济的快速崛起,十多万人在各个方面的需求也不是什么小数字了。因此,原本被葡萄牙人漠视的热拉尔山脉地区顿时成了一片热土,大量的葡萄牙人、马梅卢科人以及从旧大陆移民来的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在热拉尔山脉内外开垦、放牧,同时还有许多手工业者定居于此,一边为这些拓荒者服务,同时也大量向东岸境内出口手工业制品,生意非常红火。

    比如东岸境内需要的缝衣针、鱼钩、锁具、小件皮具、金属制品等各类小玩意,这些小玩意与每个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必不可少,但若要让东岸人自己生产却又不太可能。为什么?一是没有相应的技术人才(手工业者),二是需求量不大,不值得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再加上东岸的劳动力比较缺乏,也没有太多的人手去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因此一些不太紧要的行业商品一直以来都是靠进口——部分从巴西进口、部分从荷兰进口。

    贸易红火以后必然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比如人员流动混杂,一些别有居心的人混迹在正常交易的人群中,趁机到东岸境内刺探情报。上个月的时候,一名葡萄牙人不知道怎地走到了位于桔树乡的北方火药厂附近,并在东岸人的硝田附近徘徊了许久,后被发现的该厂保安抓获。据审讯,在此人之前,已经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