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398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398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及大量的其他贵重商品就无法运抵巴拿马,而西班牙人从旧大陆运来的工业品、武器弹药和消费品也无法顺利通过利马分销到广阔的内陆城镇(秘鲁300多个城镇大部分在内陆)。这样时间一长的话,西班牙人必然会沉不住气,到时候事情就会有变化了。”

    “所以……”说到这里,陆铭走回了自己的座位,右手用力往桌子上一拍,提高声音道:“六艘辅助舰船即刻搭载陆军主力前往南方的皮斯科,攻占那座小镇,设法取得关键的补给。这个小镇设立时间不是很长,西班牙人在那里也没什么驻军,那个地方的特产只有小麦,穷得很,所以陆军占领那里后立刻将所有粮食、牲畜都搜刮走,作为我们接下来围困卡亚俄港的补给,此行动由谢汉三上尉统一指挥。另外,三艘主力战舰由我亲自率领,在卡亚俄近海游弋,严密监视西班牙人的动向。我意已决,就这么办!大家现在就各自去做出发准备,别耽误时间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七章 困境() 
皮斯科港只抵抗了半天就陷落了。

    事实上这座1640年才设立、以农业为主的小港口只有区区七八十名士兵驻守,他们只顶住了万年先锋——克兰迪义勇军和波兰雇佣军的一轮进攻,然后便垮了下来。城内搜到的金银数量极其有限——事实上东岸指挥官们也不是很在意这玩意,他们更在意的是在这座小港口内搜到了多少粮食。

    而事实上这座居民不过数百的秘鲁城镇内存有不少粮食,超过50吨小麦、100吨玉米以及少量木薯之类的杂粮被收进了船舱。这些粮食加上前阵子在奇洛埃岛、科拉尔和瓦尔迪维亚抢到的粮食,差不多足够全部太平洋特遣舰队官兵们食用三四个月了。

    粮食问题暂时解决了,那么东岸人便有的是时间和西班牙人在卡亚俄对耗了,带队的陆铭中校根本不相信西班牙人能跟他耗几个月耗到1648年去,那时候无论是弗洛塔还是加亚阿内斯舰队都要返回西班牙了。返航的西班牙宝船队居然没能运回波托西的银条,那还能叫宝船么?

    打完库斯科后,登陆的两三千名东岸陆军甚至都懒得在这里多做停留,搜集完物资的他们干脆利落地放弃了这座秘鲁城镇,然后乘船前往卡亚俄外海与主力战舰编队汇合。而“杂货商店2号”食水补给船则没有跟上大部队,她带着前阵子缴获的物资(金银、皮革、船材、艺术品以及七百多名重获自由的阿劳坎奴隶)前往南方的阿劳坎城,准备将这些物资先存放到那里,顺便从该地再运一些军用罐头、酒之类的补给品返回秘鲁沿海(东岸人之前在这里设立了一个临时的小型补给站)。

    10月27日,已经在卡亚俄外海徘徊了好几天,并且击沉了一艘傻头傻脑从北方开过来的西班牙捕鱼船后,东岸太平洋特遣舰队的头号目标——西班牙秘鲁舰队终于出动了。也许是知道没有火力的其他船只在海战中作用有限,此番秘鲁舰队只出动了五艘专业战舰,其他一些运输船并没有如同他们惯常所做的那样搭载陆军士兵也出海助战。

    西班牙人动了,早就等候多时的东岸海军自然也不含糊。首先是五艘辅助舰只(一艘前往阿劳坎城尚未返回)利用自己的高机动性闪到一边去,然后三艘主力战舰便调整帆桁、加大蒸汽机输出功率,同样以无与伦比的机动性朝西班牙秘鲁舰队最外侧的一艘战舰扑去。

    东岸人的三艘战舰成一字长蛇阵,旗舰“八月十日”号战列舰一马当先,“加的斯岩石”号战舰紧随其后,而走在最后面的则是“东岸主义”号战列舰。这三艘战舰从一开始就抢占了T字头,待进入射程后便首先进行了校正试射。

    海面上的硝烟渐渐大了起来,很快双方就进入了六七百米的射程之内,只不过这个射程对火炮口径较大、倍径比也较大的东岸船只来说差不多是最佳射程,但对西班牙人来说却不是很妙,他们的一些短管炮甚至无法有效打击到敌人。因此他们不断地调整着航向,试图拉近与东岸船只的距离。

    只不过东岸人怎么可能让他们如意!在旗舰“八月十日”号的带领下,三艘火力强大的东岸战舰不断以令西班牙人目瞪口呆的机动性调整着航向,然后准确地捕捉到西班牙人五艘战舰中最外侧的一艘,在其余几艘西班牙战舰短时间内无能为力调头赶来支援的时候集中火力进行了一轮猛攻。

    就这样连续搞了两个多小时后,西班牙秘鲁舰队先后有两艘船只遭到重创退出战斗,拼死逃回了近在咫尺的卡亚俄港,然后在强大的海防炮台的掩护下默默舔舐着伤口。在这两艘战舰退出战斗后,剩下的三艘西班牙战舰也终于认清了形势,纷纷放弃了战胜东岸舰队的念头,开始朝港口内夺命狂奔。

    只不过这世间哪有那么好的事情,西班牙人出来容易,如今想要回去可就难了!本来就是诱使你们出海作战的,如今怎么可能那么轻易放你们回去!刚才那两艘负伤逃走的战舰也就罢了,如今这海上尚在战斗的双方战舰数量是3V3,怎么着也得让你们留下一两艘来才行。

    西班牙人三艘战舰此刻以品字形亡命奔逃,其中“圣洛伦佐”号冲在最前面,其余的“阿劳坎征服者”号与“阿方索伯爵夫人”号紧随其后。东岸三艘战舰拼命拦截,这个时候他们也顾不得距离了,纷纷靠上去然后将链弹、炽热弹不要钱般地砸向三艘西班牙战舰。

    半个多小时后,眼看“圣洛伦佐”号已经撤到了西班牙海防炮台的最大射程范围内,东岸人的三艘主力战舰终于取得了重大成果:经过链弹不间断的洗礼,原本就已经被打断了一根桅杆的“阿劳坎征服者”号再遭重创,前桅被多次命中后轰然断裂,而中桅的两面帆布也大面积破损,因此其船速骤然慢了下来。

    在这种亡命奔逃的过程中船只失速是什么后果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不过此时“圣洛伦佐”号和“阿方索伯爵夫人”号都已经没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他们趁着“阿劳坎征服者”号被东岸人截住的机会,仓皇逃进了卡亚俄港口内,躲在了海防炮台的庇护下。至于可怜的同伴,也许只能通过向上帝祈祷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了。

    而在前桅被打断、中桅帆布大面积破损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注定了“阿劳坎征服者”号的命运。此刻另外几艘西班牙战舰纷纷狼狈逃窜了回去后,再无后顾之忧的东岸海军三艘主力战舰便专心致志地对付起了这艘排水量不过五百吨的护卫舰。

    战斗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西班牙战舰在抵抗了一个多小时后最终被击沉——因为他们拒绝投降。战斗结束后,东岸海军发扬了人道主义精神,将落水的西班牙海军官兵救起并收押了起来。至此,这场西班牙海军秘鲁舰队的突围战便落下了帷幕,五艘西班牙战舰一沉两重伤,剩下的两艘也士气大跌,短时间内失去了继续作战的勇气,卡亚俄港依然处于事实上的围困之中。

    27日的突围战结束后,西班牙人的卡亚俄港又陷入了一片死气沉沉之中。眼看还不知道要和这帮西班牙龟孙耗到什么时候,陆铭在第三天(29日)便下令全部五艘辅助舰船向北寻找落脚地先靠港驻泊,毕竟这些船上装载着数千名陆军士兵,老在外面晃悠对健康不利,因此还是先上岸修养为好。等到需要作战的时候再召集他们,而且很多陆地作战根本不需要所有人一起出动,他们甚至还可以轮番出战以节省体力。

    西班牙利马殖民军团在与东岸的战争爆发前兵力已经快速恢复到了七千人以上,前番往巴拉圭先后支援了一千余人,在圣菲城下还有两千人,这就已经去掉了将近一半。如果再算上分驻各重要殖民点的士兵,此时其实西班牙人根本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机动兵力来与东岸陆军作战。东岸人掌握着制海权,还有大量伴随作战的陆军,那么他们便可轻而易举地挑选秘鲁总督区沿海的各个城镇,以优势兵力、优势火力进行袭击,兵力分散的西班牙人根本无从抵御。

    当然这只是东岸陆军参谋们的判断,具体遇到的时候还是得谨慎从事。因此,考虑来考虑去,陆铭干脆下令几艘辅助舰船不要去攻击大陆上的城镇了(害怕遭到西班牙陆军围攻),而是去占领一座离岛作为暂时的休整地。至于这座离岛是哪个,陆铭只是稍稍在一份密级很高的地图上找了下,便确定了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圣克里斯托瓦尔岛为陆军的暂时休整地。

    这个岛西北角的巴克里索港是一处优良避风港湾,可以供船只停泊。而且整个群岛只是在早期才有一些西班牙探险者、传教士之类的人抵达过,此后除了一些海盗偶尔光临外,便再也没有任何西班牙殖民者涉足了,这里根本就是一片无主之地,非常适合东岸辅助船队和陆军休整。

    后勤辅助船队于29日向北寻找圣克里斯托瓦尔岛后,三艘东岸主力战舰(搭载少量陆军士兵)依旧游弋在卡亚俄港外海,日夜不停地监视着西班牙人的动静。只要西班牙人的船队一旦试图出港,他们便会恶狠狠地扑上去,将西班牙人牢牢逼回港内。

    虽然不知道卡亚俄及利马内部的情况,但陆铭用自己的脚趾头想想都知道,西班牙人的秘鲁总督估计愁得头发都白了。为什么?没别的原因,本土战事正紧,缺钱啊!波托西银矿每年为本土提供价值三百多万比索的银条,如果再加上散布在查尔卡斯、智利和秘鲁的其他十来个小银矿,那么整个秘鲁总督辖区每年为西班牙本土提供的银条将达到接近五百万比索。如果再算上一些银矿伴生的黄金的话,那么这个数字还要再多上二百多万比索。

    可以想象,这价值七百余万比索的金银若是不能及时运回西班牙国内,那么将在欧洲大陆造成多么深远的影响。毕竟,光靠墨西哥所产的金银(可能不足四百万比索),是不足以支撑西班牙如此广阔的多条战线的。除非西班牙国王下令墨西哥停止与马尼拉之间的贸易,减少白银的外流并在墨西哥、德克萨斯、佛罗里达、加勒比海诸岛大肆征税,然后再将这些“多出来”的白银通通运回国内,那么才有可能让西班牙的财政不至于立时崩溃,但从长远来说依旧无法持续下去。

    很简单,因为禁止马尼拉大帆船的贸易、在美洲殖民地加税,这些无疑都会损害当地的土生白人阶层的利益,会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另外,即便你不加税,而是试图从美洲殖民地多运一些商品回去销售——我们先不提在秘鲁或新西班牙地区提高产能有多么困难——这也多半没戏,因为美洲商品的定价权掌握在热那亚人、葡籍犹太人和荷兰人手里。商品供应多了价格自然会下跌,这是千古以来颠扑不破的真理!

    “所以嘛,我倒要看看你西班牙有多么沉得住气!卡亚俄港,我是堵定了!”陆铭冷哼两声,看着若隐若现的利马城区,心里说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八章 秘鲁舰队的绝唱(一)() 
11月初的海风已经略带一丝暖意了,特别是在气候本就比较炎热的秘鲁一带,从须鲸港出发时尚穿着厚实大衣的东岸海军众如今都已经换上了夏季的短袖海军常服。

    陆铭坐在船长室内自己的办公桌旁,勤务兵往桌上铺了一大块雪白的毛巾,然后将今晚的夜宵端了上来。此时已经是深夜两点钟了,陆铭感到肚子有点饿,于是决定吃点东西再睡。出征在外,饮食方面自然没法和在国内时相比,但厨房依旧拿出了现有条件下最丰盛的一份夜宵:新鲜的烤竹荚鱼——这种鱼从智利到秘鲁沿海都很多,这两天划着小艇在海岸线外监视着西班牙人动静的海军官兵们闲极无聊之下捕获了不少;另外是鲷鱼蘑菇酱拌冷面,外加一小瓶从智利抢来的当地产红酒——味道还不错。

    陆铭先是慢条斯理地将新鲜的烤鱼吃掉,吃完后端起瓷质大海碗,往里面奢侈地倒了点胡椒粉、麻油和酸醋,拌了拌后便优哉游哉地吃了起来。勤务兵给鲸油蜡烛上加了个灯罩,这使得室内的光线更明亮了些。

    吃完夜宵后,陆铭拿清水漱了漱口,然后给自己倒了一杯智利红酒,准备就着夜晚凉爽的海风,小酌两杯后便睡去。不料就在这个时候,远处海面上突然亮起了一团火光,然后便是轰隆隆的闷响。

    “哪来的炮声?”陆铭一个箭步蹿出了船长室,然后站在围栏边朝发出动静的地方看去。那里一片漆黑,看不真切,再加上此时海面上又起了一些雾,就更是有些搞不清楚发生什么了。

    “长官,那可能是我们派在那里的交通艇在发讯号。”副官姜耀辉将望远镜收了起来,然后用不确定的语气说道:“我们一共派了九条交通艇在那片海域巡弋,以便第一时间发现西班牙人的动向。每条小艇上都装了一门4磅小口径火炮,一旦发现西班牙人有出港的迹象,他们就会开炮示警。炮口的声音与火光在夜晚能传出很远,这使得我们能够立刻做出反应。”

    陆铭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而在十分钟后,另外一个区域也发出了讯号,虽然炮口的火光被越来越浓的海雾遮掩住了,但大家依然看到了那一丝若隐若现的橘黄色的火焰,当然还有随之而来的发炮声。

    已经没有疑问了,在卡亚俄外海巡弋的交通艇发现了西班牙海军出海,而且看样子还不止一条船,因为炮声是从两个相隔甚远的方位发出的。

    “立刻进入战斗状态!派人乘小艇通知另外两艘战舰,按照夜间作战航行条例,收拢队形,跟随旗舰作战。”陆铭果断下达了命令。副官姜耀辉没有迟疑,只见他立刻跑到示警铃铛处,猛烈敲响了警讯,然后船上各区域的军官也立刻吹响了挂在脖子上的铜哨,正在休息的水手们纷纷从船舱内冲了出来,然后飞奔至各自的岗位。

    半个小时后,第一艘交通艇划了回来。带队的一名老海军士官向陆铭报告:他在卡亚俄外海发现了“至少三艘”西班牙船只,由于雾气阻隔他看不清楚那是运输船还是战舰,而且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