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516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516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系就更加稳固了,而这也是东岸人的卡法商站这些年来越来越兴旺的原因所在。据164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卡法商站全年为东岸人贡献了约二十五万元的利润,与萨洛尼卡商站并列第三,但就增长幅度来说,却是排在第一位的。

    整个奥斯曼市场每年为东岸人贡献了超过一百四十万元的巨额利润,这些钱才是维系整个东岸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以及军事机器健康运转的关键。当然了,这些巨额利润同样也是莫三赖以在欧洲长袖善舞、四处钻营的底气所在。比如拍板定下一万五千名波兰女奴的事情,再比如购买波兰战俘的事情,这都是一百多万的大手笔,没有大量的资金支持,他是做不了这么大的事情的。

    但如今事情显然起了变化,因为来自波尔多商站的利润锐减六到七成,再扣除掉采购物资的费用、解送本土的现金以及开拓新市场的开销,莫三猛然发现自己手里的钱可能不太够用了。虽然就短时间内来说,资金还没有枯竭的担忧,但出于未雨绸缪的打算,今年势必不能再有大项开支了。嗯,鞑靼人又给亚速海商会运来了相当多的波兰女人和战俘,波兰女人也许可以吃下,这是紧俏“商品”,但战俘却无论如何没能力购买了除非能重新议价,但也只能购买一部分,毕竟资金实在是太过于紧张了。

    而在计算着支出的时候,莫三却又咬牙拿出了一笔资金,打算继续扩大东岸人在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商站数量,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这个三千多万人口的庞大市场的潜力还远没有彻底挖掘干净呢。在莫三的计划中,接下来的三年内,他将陆续在奥斯曼境内新开三到四家商站,地点也差不多选定了,分别是阿勒颇、巴士拉、亚历山大以及地拉那。

    这几个地方在奥斯曼帝国都是相当重要的城市,但商业开发却较为原始,目前仅有一些希腊和亚美尼亚商人在经营,非常适合东岸商业资本在那里进行布局。新的商站意味着新的市场,同时更意味着新的希望,这才是莫三最看重的。(想知道《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更多精彩动态吗?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选择添加朋友中添加公众号,搜索“ang”,关注公众号,再也不会错过每次更新!)(未完待续)

第六十四章 困难与希望(二)() 
1650年5月10日,波罗的海的明珠里加港内,郑勇刚刚吃过晚饭。:7769696%65/虽然这里是西欧人眼中的“蛮荒边缘”、标准的穷乡僻壤,虽然瑞典人在这里横征暴敛,但作为东岸共和国的高级驻外特使,郑勇的生活水准其实并不低。

    他住在买下的一座欧式别墅内(位于东岸商站隔壁),有国家情报总局暗探充当的警卫,有从本土外派来的大明厨子,还有几个波兰女仆这都是他的妻子从波兰老家雇佣来的。晚餐中西合璧,既有他喜爱的中式炒菜,也有本地流行的腌鲱鱼、烤牛排,相当丰富。至于饮料么,当然是他最爱的南非河中大曲十年陈酿了。

    他的波兰妻子维罗妮卡前些日子刚刚从但泽搭乘一艘商船返回,并且将郑勇的两个儿子也从波兰一同带了回来,准备过些日子就举家前往阿尔汉格尔,陪同丈夫视察当地商站的开拓工作,顺便也进行一番旅游。当地的俄罗斯人可是盼东岸人盼了很久了,处于蛮荒边缘的他们对于来自西方文明世界的一切都极其渴望,既有对商品的渴望,也有对技术的渴望,甚至还有对所谓的时尚的生活方式的渴望。

    这种情绪起源于这些年来他们在西方世界面前的屡次失败,比如与波兰和瑞典之间的战争。这些耻辱的失败促成了俄罗斯贵族们的反思,他们觉得自己的国家也许真的需要一些变革了,而这首先应当从军事方面展开。

    在斯摩棱斯克战争中败于波兰后,这些年来俄罗斯人一直在卧薪尝胆,意图洗刷耻辱。为此。他们一边大肆采购西方武器、聘请西方教官训练军队,一面在图拉建立兵工厂,试图发展自己的军工产业。只可惜他们没有自己的铁矿(铁矿石需从瑞典进口,但瑞典也是敌人……),因此进展一直十分有限。武器装备目前仍然主要靠外购。

    在四十年代前期,俄罗斯人进口武器的主要来源是英国和荷兰,毕竟只有这两个西方国家与他们之间开辟了不定期的航线。即便有少量出口到莫斯科公国的东岸陆军武器,也是经由荷兰人转手的。不过到了最近几年后,随着东岸但泽、里加商站的日渐红火,以及俄罗斯人成功地从阿尔汉格尔航行到了北海和波罗的海。东岸人开始与他们之间开展了直接贸易,双方的交易成本均大大降低,而这自然而然地导致了莫斯科精锐的『射』击军里使用东岸武器的比例大大提高。

    东岸武器之所以被俄罗斯人青眼有加,自然不是没有原因的,最主要的就是其超高的『性』价比价格仅比英国荷兰所产的贵15%左右。但寿命(主要是枪管寿命)却要高出30%,并且还免费附送一把刺刀,外观亦较为精美,这竞争力自然不是别人能比的。东岸武器不但俄罗斯人喜欢,奥斯曼人、鞑靼人甚至乌克兰哥萨克们也非常喜爱,这都是其超卓的质量积攒下来的名声。

    甚至于,虽然现在波兰人已经与东岸断绝了一切商贸联系,但一些地方贵族仍在偷偷与东岸之间进行着藕断丝连的地下贸易。这些贸易主要集中在优质金属农具、高档纺织品、『药』品等民用消费品上。现阶段规模不大,但贸易额却呈逐月上升之势,令人不由得感慨波兰这个一盘散沙的国家的中央『政府』真是控制不了地方贵族。早晚他们要死在这个体制上。

    不过波兰人的死活可不管东岸人什么事。即便他的妻子就是波兰人,但郑勇如今对这个国家的印象也是糟透了,无他,因为波兰『政府』勒令关闭了郑勇管理下的原本最挣钱的但泽商站,这使得他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今年才三十五六岁,还想上进。但波兰人的举动无疑使得他的“政绩”大大蒙尘,这令他很是恼火。

    “亲爱的。我的一个要好姐妹嫁在库尔兰公国,她托人问我如果在我们商站内购买军械。我们能给出什么样的价格?”把两个孩子都安顿着去睡觉后,维罗妮卡坐到郑勇旁边,突然轻声问道。

    “哦?是他的丈夫想做生意吧?”正在自斟自饮的郑勇闻言微微一愣,然后又满不在乎地说道:“既然是你的姐妹,那么我就给他大批发商的价格,嗯,就和他们那个大公雅各布一样。这个价格的军械,若是卖到波兰去,利润空间还是不小的。正好现在商站内物资充足,本土的船只运过来的商品中最多的就是军械了,随便买,只要他给得起钱。”

    维罗妮卡一听丈夫这么说,立刻高兴地点了点头。

    话说离里加近在咫尺的库尔兰公国,如今在东岸人的商业版图中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重要了。盖因自从波兰王国断绝与东岸人的一切贸易联系后,很多波兰、荷兰商人开始通过普鲁士公国、库尔兰公国等渠道,迂回进口来自东岸的商品主要是优质陆军武器然后再转售回波兰。

    如今波兰王国正在秣马厉兵,准备残酷镇压起义的乌克兰人,因此对军械的需求量极大(因为波兰军队在之前的战斗中几乎全数覆灭,目前正在重建)。再加上波兰王国『政府』的财政也不是很宽裕(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谷物的价格在西欧处于缓慢下跌状态),因此对于来自东岸共和国的价廉物美的军械也是爱恨交加,不敢轻言说不要这种『性』价比最高的好东西。因此,在多方思虑之后,波兰王国『政府』终究还是对这种进口自“普鲁士公国和库尔兰公国”的陆军武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而这,显然也导致了东岸陆军装备于北欧地区的销售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停滞后,又猛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东岸人、库尔兰人、普鲁士人以及部分波兰、荷兰商人(常年经营波兰生意的荷兰批发商)在其间辗转倒腾,都发了一笔不小的财。而郑勇的妻子所说的好姐妹的丈夫,显然就是这种在看到别人发财后,眼红而想加入进来的家伙。

    不过在郑勇看来,她老婆闺蜜的这个丈夫,其眼光实在不如他们的君主库尔兰大公雅各布长远。因为,目前库尔兰公国境内转售东岸商品的商人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就是这位公爵了。他至今已经向波兰出口了一万五千枝燧发步枪、四千五百套胸甲、二十七门各种口径的火炮、一千六百捆止血绷带、一千把燧发手枪以及其他一些诸如帐篷、马车、『药』品、军用『毛』毯之类的东西,总获利超过了八万元,让人佩服无比。

    郑勇最近听人说,这个小发了一笔财的公爵及其家族本来就是经商能手呢。他们最先依靠往荷兰出口木材、索具、亚麻、牲畜以及谷物积累原始资本,然后大力介入商业转口贸易,将来自西欧的廉价工业品出口到波兰、普鲁士等地,大发其财。到了最近,随着雅各布继任库尔兰大公,这个国家也开始涉足东岸商品在波罗的海地区的销售,渐渐成了东岸里加商站下面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批发商,令郑勇很是看重。

    而且,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造船航运业的大发展库尔兰大公雅各布名下目前有超过十艘能够进行远洋航行的商船,库尔兰公国对前往遥远的新大陆进行贸易甚至殖民也颇感兴趣。郑勇就隐约听说过,这个国家曾经试图在加勒比海的多巴哥岛进行殖民,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们显然还没有彻底死心,因为雅各布目前就在各地大力招募熟悉远洋航行的船员,并建造新船,随时准备再度前往外界进行殖民。

    说实话,郑勇对这个只统治着一个二十多万人口小国的雅各布大公还是颇感兴趣的,对于他矢志不渝地进行海外殖民的行为也表示万分理解。为此,他还曾经写过一封信托人转交给库尔兰的雅各布大公,建议他不要一根筋地前往美洲殖民,也可以把目光转向遥远的黑非洲。那里同样很富饶,同样能种植甘蔗、烟草等具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

    甚至如果你能力足够的话,还可以通过贸易、战争等手段征服一些黑人土著部落,并将其中的精壮男子贩卖给新大陆的种植园主们,这可是一条赚钱的好路子。再不济,东岸国内的基建工地上正缺乏大量身强力壮的奴工们,只要价格合适,他们是不介意购买一些黑人来使用的。反正都是消耗品么,至少他们比印第安人“耐用”多了,而且使用完了还能扔给南非的黑八旗部落,补充他们的丁口,真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只是这位雅各布公爵至今还没有回信,这让郑勇颇为惆怅,也不知道这个奇葩的男人收到信没有。

    1650年5月18日,在处理完里加商站的一应事务后,郑勇乘坐买来的旧船,带着家人与随从,走上了前往莫斯科公国阿尔汉格尔港的航路,准备视察一下那边商站的开拓进度。要知道,这个商站如今可是郑勇盘算的摆脱困境的希望之地啊,可马虎不得。(未完待续)

第六十五章 颓势与调整(一)() 
东岸本土已经进入深秋了,身披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双重光环的青岛港,此时却陷入了一片低沉萧索之中,起因便是欧洲传统市场的相对萎缩。

    持续了整整一个月的第三届青岛秋季商品交易博览会刚刚结束,但整个五月间来此的客商数量却还不到往年的一半,和此相对应的,今年博览会上的成交额自然也就不是很乐观了。有前面两届成功的博览会在前前面两次国内各企业分别获得了30万和45万元的利润这第三届博览会目前粗粗算下来,利润却只有区区不到40万元,这令一些相关单位的脸上都不是很好看。

    不过这是系统『性』风险,对国内各生产企业来说属于不可抗力因素。欧陆大国、同时也是东岸第二大市场的法兰西王国重商主义思『潮』涌起,对进口自东岸的商品大幅度提高了关税,这让占据东岸出口商品相当份额的纺织品顿时变得无利可图,损失惨重。虽然他们此举并不单单是针对东岸人,因为这群高傲的法兰西人同样对进口自荷兰、英国、热那亚、葡萄牙、德意志等地区的商品征收了高额关税,但他们的行为已经事实上严重阻碍了东岸商品的销售,极大损害了东岸共和国的利益。

    众所周知,东岸如今每年都要花费大量资金在移民上面:包括造船、运输、港口建设及相关水手培养;中转基地的开拓和建设;新移民航线的开辟;本土移民安置费用等等,这其中哪一样不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而东岸『政府』的主要财政又来自国营企业的利润上缴,其次便是各行各业的税收(包括国营、私营企业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等)。如今海外贸易有变,出口企业利润大降甚至亏损,中央财政收入势必也要缩水。但令人蛋疼的是,中央『政府』如今又丝毫没有削减开支(事实上出于社会稳定考虑,也很难削减多少)、减少移民的打算。因此1650年出现巨额财政赤字是必然的。毕竟一百万元的财政缺口,可不是那么容易弥补的!

    而更恶劣的是,法国开了这个头以后,欧洲其他国家群起效仿,虽然它们加税的幅度没有法国人那么夸张,但多多少少也让东岸人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了许多。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次由法国佬引出来的破事,每年令东岸几乎损失了超过一百万元的纯利润,这件事岂能轻易善罢甘休?加勒比海的“海上收费站”就是一次严重的警告!当然以法兰西王国那庞大臃肿的官僚机构来说,等他们弄清楚加勒比到底发生了什么并作出反应以后,恐怕都已经是小两年后的事情了。

    不过对东岸人来说。即便从加勒比抢再多钱回来,也弥补不了失去一个大市场的损失。因为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事关工业氛围的培养、工业体系的构建等多方面的问题。从外界抢回再多的钱,大部分国民们又没参与这个过程,对于工业发展没有一丝一毫的益处。也许对靠基建(铁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