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613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613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脑一发昏就下令断绝了贸易。不过当他们看到窗外到处都是悬挂着华夏东岸共和国旗帜的军舰时,相信头脑会冷静一些的。”

    “我明白了,我会向第一舰队的李毅他们说清楚的。”陆铭重重点了点头,说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十五章 危机与斡旋(一)() 
1653年4月15日,累西腓外海,天高云淡。

    已经步入仲秋的巴西东北部地区依然炎热无比,李仁军拿起毛巾擦了擦汗,郁闷无比地叹了口气。话说他一个四十来岁的退役军官(退役时加了一级,以少校军衔退役),在军中也算是小有名气了,身家也不菲(在远东干过几年的军官就没有穷的),结果却仍要被执委会剥削一把,飘扬出海来到累西腓这种陌生的城市,和一干陌生的荷兰红毛扯皮,还有比这更扯淡的事情吗?

    不过李仁军素来有点小聪明,把家安在南非的他前阵子从盐城港拍下了两艘俘虏船,稍事整饬一番后便从本土装满商品运到南非出售,小赚一笔;不过这还不算完,很快这厮又在河中港向黑八旗部落大量采购了许多花生、高粱、芝麻、大豆、腌肉等农产品,然后顺着本格拉寒流向北,直抵拉脱维亚人设立的新库尔兰殖民地。

    满满两船农副产品在雅各布港卖了个好价钱!这个以烟草、伐木为支柱产业的库尔兰公国殖民地的经济体系非常畸形,因为他们几乎所有的上好土地都种上了烟草,自身却连粮食都不能自给,只能从东岸人的南非河中县进口。而除了进口食品外,他们还从东岸进口刀具、农具、药品、布匹、酒类、武器等各式各样的商品,以维持他们这个殖民地的运转,听起来几乎就是东岸人的经济殖民地。

    而这个殖民地的总督看起来也非常有自知之明,他清楚地知道新库尔兰殖民地的生存靠的是谁,因此对于东岸人的各种要求也是竭尽全力地去满足。比如南非方面传话过来让他们搜集热带大木,他们二话不说就带上伐木工具和武器弹药进了森林,一边与刚果黑人原住民周旋,一边挑选粗壮的原木运到海边然后出口至东岸当然东岸人给的对价也很合理,保证他们不会吃亏就是了。

    前阵子南非方面又派员来到雅各布港,询问这些拉脱维亚人是否可以尝试种植甘蔗或棉花,这些人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尝试开辟一些甘蔗种植园,为此他们打算南下刚果河口(后世莫安达附近)。兴建新库尔兰殖民地的第二座城市“骑士团要塞”以纪念曾经活跃在立窝尼亚地区的宝剑骑士团并开展武装殖民。

    骑士团要塞建立起来后,整个新库尔兰地区的人口将达到四千余人,其中白人(包括拉脱维亚移民及德意志雇佣军)约占四成,其余均是黑人附庸。发展速度之快是极为惊人的,这得益于他们较充足的资金每年出口至东岸的商品(大木、烟草、黑人奴隶)总额就将近三十万元了,有力支持了这个殖民地的建设。

    从雅各布港再次收购了小四百名刚果黑人奴隶后,李仁军强打精神随船来到了累西腓荷属巴西的首府城市,一座以制糖业为生的城市。当然了。此时荷属巴西(其实只包括累西腓、奥林达等沿海城镇,内陆地区在葡萄牙人控制下)又有哪座城市不是以制糖为生呢?荷兰人因为西印度公司的力量过于分散而在面对葡萄牙人时节节败退,可他们放弃了谷物种植园、放弃了棉花种植园、放弃了烟草种植园,从内陆一路退守沿海一线狼狈不堪,却从未放弃那些甘蔗种植园,沿海城市内的榨糖工场也一直在坚持运转着,生产出了大量蔗糖运到荷兰的精炼厂进行再加工,利润非常惊人。

    既然是以种植甘蔗榨糖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地区,那么其对奴隶的需求量自然也是极大的了。特别是在与葡萄牙人三天两头开战的当口,原有的奴隶趁着监管有所放松而大量逃亡。于是荷兰人急需补充新奴隶这便是李仁军带着数百名刚果黑人来到这里的原因所在了。

    “比克尔先生,很高兴见到你,我是华夏东岸共和国特使李仁军。”李仁军摘下了头上的礼帽,弯腰向科内利斯。比克尔致敬。

    在大热天依旧穿着厚实的正装的科内利斯同时脱帽回礼,然后便毫不见外地挽住李仁军的胳膊,用熟络的语气说道:“我已经来到累西腓一个多月了,上帝,我发誓这是我所经历的最远的一次航海冒险,在这之前我只去过新阿姆斯特丹。那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地方,盛产优质皮毛和坚实的圆木。渔业资源也很丰富。哦,是的,我很喜欢那里,为此我说服了我的哥哥们一起投资西印度公司的股票……”

    “那你可亏大了。”李仁军心里面吐槽了一句。嘴上却说道:“西印度公司是一家很有潜力的企业,也是一家负责任的企业。我国企业界对贵公司的前景也非常看好,甚至很多人还有投资的冲动。”

    “西印度公司是一家开放的企业,对于我们认可的朋友来说,投资完全不是问题。贵国的新大陆友好互助银行刚刚以贷款的形式投资了11万盾(3。7万元军资),我国的东印度公司之前也才刚刚注资150万盾。西印度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健康。”科内利斯与李仁军上了一辆精致的马车似乎是梅林县南方车辆厂生产的呢然后径直朝城内驶去。

    “西印度公司财务状况的好坏对于稳定巴西东北部局势来说非常关键,它是和平的保正、是安宁的象征。我国政府对贵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巴西东北部的和平、消弭地区间的战火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如果可能的话,我国新大陆友好互助银行还可以提供第二笔免息贷款。”李仁军坐在科内利斯对面,用不是很熟练的西班牙语说道。

    “贵国的热情真是令人惊叹。”想了半天,科内利斯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语来形容上赶着送钱上门的东岸人,最后只能用惊叹这个词来形容。不过作为西印度公司的重要股东之一,科内利斯对于东岸人打的小算盘倒也不是不清楚,无非就是不希望看到葡萄牙人把巴西开发最久、人口最多、最富饶、最精华的东北部也收入囊中罢了。不过这对荷兰西印度公司来说不是坏事,在葡萄牙人这个共同的敌人倒下之前,双方的合作基础就一直存在着。

    不过科内利斯不知道的是,东岸人既不希望看到葡萄牙一统巴西,也不希望看到荷兰人在这里大肆扩展地盘,同时更不希望葡萄牙被削弱得太厉害,以至于英法西等国蜂拥而至南美,将巴西变成列强的公共殖民地。所以,如何在这其中把握好度,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敏锐的洞察力、高超的外交技巧以及强有力的军事吓阻实力,三者缺一不可。

    东岸人赊销了大笔军火给西印度公司就是基于这种考虑,现在葡萄牙人在巴西势力大盛,西印度公司若是不追加投入的话(事实上该公司股东间就是否追加巴西方面的投资分歧颇大),是很难抵敌步步紧逼的葡萄牙人的。

    东岸人的那笔3。7万元的实物贷款说实话来得恰到好处,因为它给强烈主张保住荷属巴西得科内利斯等人强有力的鼓舞,使得他们得以更容易地说服那些动摇的中间派,共同出资与葡萄牙人死磕。事实上荷兰人也舍不得放弃荷属巴西,历史上在军事失败、累西腓等地被迫投降后,1654年刚刚结束与英国之间战争的荷兰舰队立刻就开到了里斯本外海,同时组织了一大批雇佣兵渡海在巴西登陆,与葡萄牙人全面开战。当时尚未与西班牙结束战争的葡萄牙坚持不住,又把攻占的荷属巴西土地交还了回去,双方这才和好。

    由此可见,西印度公司内部其实也挺矛盾的,一方面现在本土被英国人打得惨兮兮,无余力来支援巴西殖民地;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想再拿出真金白银来填巴西这个巨坑了,这些年在这里花的钱还少么?但一次次军事上的挫败使得他们再也不敢轻易投资,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不过如果东岸人愿意插手帮忙的话,这事情的性质就又不一样了!毕竟他们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能在两次战争中轻易击败西班牙王国的绝对不是泛泛之辈,他们可以轻易调集大量的物资、动员起数量可观的军队、出动足以打破葡萄牙人封锁的舰队,这对葡萄牙人的心理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和这些相比,他们那个新大陆友好互助银行提供的援助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还有什么比一支有着主场优势的强大舰队更让葡萄牙人感到恐惧吗?

    “贵国除物资方面以外,还能提供额外的帮助吗?”科内利斯沉默了一小会后,突然又问道:“我的意思是能否提供人员方面的帮助?你知道的,我们之前屡遭葡萄牙人封锁,物资、人员转运不是很顺畅,再加上董事会对是否追加投资也很犹豫,因此现在累西腓等地能够作战的军人数量严重不足。关于这一点,贵国能否提供帮助?”(未完待续。)

第二百十六章 危机与斡旋(二)() 
“我们除物资军火外,还能为荷兰人提供别的帮助吗?我是指人员方面,我感觉光武器还是不够,荷兰人吃亏在人数太少,不一定顶得住。”圣维森特东岸商站内,外交界元老高摩轻声询问着一名陆军军官。

    “联合参谋本部已经做出了预案,尽量挤出一些有战斗经验的人手支援累西腓方面。计有南非八旗新军一千人、新华夏岛屿八旗五百人、图莱尔商站的德意志雇佣兵一百余人,此外雅各布港的拉脱维亚人在我们多番施压之后也勉强同意调集四百名火枪手待命,共两千人。当然,这些部队目前尚未来得及集结,而且是否送抵累西腓支援荷兰人作战也要视情况而定。”年轻的陆军参谋孙武回答道。他已经从定远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毕业两年了,是个穿二代,目前在联合参谋本部内出任二等参谋一职。

    “很好。”多年后重返圣维森特的高摩轻轻点了点头。他看着房间内熟悉的摆设、熟悉的装饰,感慨良多。犹记得十五年前,当时还是意气风发的他与白斯文二人一起,在圣维森特待了很久,为的是与英国人进行谈判,结束一场双方都不想继续的战争。

    “老了啊。”高摩坐回了座位上,有些伤感地看着房间里的一切。当年作为文官系的翘楚人物,他、白斯文、王德等人为了与英国人结束战争而伤透了脑筋,为此王德甚至还遭到了陆军军国主义分子的枪击,白斯文也因为被人讥讽得了“软骨病”而黯然调离岗位,在史志办坐了多年的冷板凳后才得以寻机复起。

    他高摩倒是因为特殊的才能(会多国语言、较了解历史)而没受到太多的冲击,但毫无疑问十五年前圣维森特经历的一幕幕仍然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英国人咄咄逼人的嘴脸、国内巨大的压力混合在一起,让他在那段艰难的时光里都没能睡几个好觉。

    “不过这次看起来有些不同,心境、形势都调了个个。当年虽然不能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但至少我们是急于结束战争的一方,心情也比较焦虑、急躁。”高摩心里默默思忖着,“没想到十五年后。各方实力此消彼长,我华夏东岸共和国竟然已一跃成为地区首要强国,尤其是数十艘装备精良的海军战舰,更是大大增加了我们的话语权。在巨舰大炮的威慑下。葡萄牙人就跟吓坏了的鹌鹑似的,这感觉真是令人感到迷醉呢……”

    “也罢,这次到圣维森特,我们也就装一回流氓、装一回恶人,仗势欺人一把。谁让你葡萄牙不识相非要夺回被荷兰人占去的土地呢?”高摩下意识地整理了下着装,然后朝自己的秘书示意,让他把“客人”请进来。

    客人早已等候多时了!他们分别是东岸人的老朋友布兰科。德。索萨。阿尔梅达、巴西糖业大亨若奥。费尔南德斯。维埃拉(此君在历史上短暂投靠过荷兰人,现在葡萄牙军队在巴西的大金主)、死心塌地跟着葡萄牙人干的印第安首领费利佩。卡马劳以及他们的随从至于葡属巴西殖民当局的总督安东尼奥。特莱斯。达。席尔瓦则碍于面子未出现,或者他正如传言中所说的那样在调集军队。

    这十余人涌进来后,立刻将不大的房间装得严严实实的,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坐。”高摩状似随意地指了指房间两侧的几排长椅,说道:“既然诸位的心情比较急切,那么我就长话短说了。首先。我是带着和平来的,关于这一点,诸位不必起疑,华夏东岸共和国也不愿意看到富饶美丽的巴西陷入常年的战火之中。因此,我们想为荷、葡两国消弭战火,让这片大地重归安宁。”

    高摩是用汉语说的这段话。虽然他会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穿越后又自学了葡萄牙语、荷兰语和意大利语,但作为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外交特使,他尽可以使用本国语言,而让自己的秘书充当翻译。

    高摩说完后。葡萄牙一方众人顿时面面相觑,这尼玛明显是拉偏架的节奏啊!这次东岸人提议在圣维森特召开“和平会议”,葡萄牙人本来是不打算理会的你屡次三番支援荷兰人,我们再不表示点什么岂不是死人了不过在海防要塞的军官们惊慌失措报告东岸人的舰队在巴西外海巡弋后。葡萄牙人立刻坐不住了。

    席尔瓦总督当时就派了殖民地舰队的船只出海去找东岸人交涉,无奈这帮流氓的态度极为倨傲,说什么他们正在搜捕一艘海盗船,巴西沿海很多准备进出港的船只都在他们的蛮横检查、拦截之下各回各港,交通一时为之断绝。甚至于,一艘从里斯本满载军火开来的船只还在东岸海军的挟持下开往了镇海港。你说这不是扯淡是什么?合着就许你东岸的船只满载军火开往荷兰人的地盘,就不许葡萄牙往巴西运军火,还说是为了什么和平,这话说出去有人信么?双重标准无疑!

    只是,葡萄牙人又能做什么呢?殖民地舰队孱弱的势力甚至不足以封锁荷兰西印度公司进出累西腓的船只,更别说正面对抗强大的东岸舰队了。或许,如今只有等待本土的主力舰队开过来再说了?听说若奥国王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