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698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698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锹搅恕揖菪〉老⑺堑锹降氖奔湟言对冻荒辏ň觗ian也不止一处——形势就有些微妙了,荷兰人可能会在未来与我们逐步加深合作,共同应对英国的威胁。”

    “南非不能成为公共殖民地。”南非保安司令、南非驻屯军司令谢汉三突然插嘴道,“荷兰的开普敦以后也要想办法弄过来,ding多我们宣布开普敦成为永久自由港,让别国船只可以随意停泊补给,不然就始终不踏实。另外,华黑分治也要尽快展开了,现在黑八旗成分复杂(有科萨人、有科伊桑人、有科摩罗人、有马来人,还有刚果人),却散居在我们的地盘内,这很不妥当。现在河中地区的国民已有三万六千人之多,再与黑人这么混居下去,迟早酿大祸,必须趁着我们控制力还很强的时候进行分治,就让他们去橘子河(即奥兰治河)以北定居建国吧,我们可以对他们经济、军事、政治和外交等方面进行指导……”

    谢汉三的话令屋内其余两人一时无言。华黑分治这些年在本土也一直有人提,但这事相当复杂,操作起来也很不简单,盖因黑八旗的数量众多,近年来已经有了十多万人,且一直对东岸忠心耿耿,做苦工、上战场,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时若把他们突然赶到橘子河以北的荒凉地带,不仅道义上过不去,这黑八旗怕是也不愿意吧?搞不好就反了!因此华黑分治的事情这些年来一直有人提,但却始终没人下决心去解决,就是怕惹麻烦。

    但谢汉三的话也不是没道理,现在痛下决心还来得及,若等到将来,黑八旗的数量扩充到几十万、上百万(现在每年都有从东岸控制区返乡的黑人劳工,很多是原刚果或科摩罗奴隶)的时候,再要强制种族隔离,怕是就不太容易了。可要分治,总得给人家一个去处吧,最好还与南非东岸控制区在陆地上相连,以便于控制,这就比较难了!

    “这事以后再说,在我这一届内,总要拿出个说法来的,确实无法再无限期拖延下去了。荷兰人、英国人喜欢奴役黑人红人甚至产下混血后代我管不着,反正河中地区行署是严禁这种行为的。至于说华黑分治的具体措施,我还得和本土多加协商,争取在五年内拿出个方案并开始实施,十到十五年内彻底安置完毕,分治成功,为子孙后代解除隐患。”焦唐朝谢汉三摆了摆手,坚决地说道。

    “另外,郭司令,今后我们河中地区可就要和你们海军第二舰队多多联络了。我出发来南非前,就已经从本土获悉河中修船厂的扩建已得到政务院批准,战列舰专用码头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也将开始兴建,码头的陆防、海防要塞也将更新加固,总之以后你们可以放心把这里作为基地。”焦唐又说道:“总之河中地区在接下来的数年内将整军经武、扩充军备,这不意味着我们要侵犯他人,但随时做好战争准备以待时机却是没错的。当然了,在此期间内,我们也可以拿土人练练兵嘛,省得真打起来时手忙脚乱的。”

    “焦专员所言甚是。”郭子离对焦唐的话表示赞同,他们第二舰队负责的是南部非洲的海上事务,至于陆地,还是得靠河中地区及新华夏开拓队负责。

    接下来的几天内,此番跟随海军第二舰队过来的地质部工作人员,在查阅了本地大量勘探资料后,终于放弃了在南非西南海岸寻找煤矿的打算。带队的穿二代、地理研究者王志杰决定按照地质部的内部讨论方针,搭乘海军船只前往印度洋一侧的南非海岸进行长期考察,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优质煤炭储藏地,这对东岸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马虎不得。

    1656年4月27日,在留下陆军第一营后,其余人再度登上船只,然后离开了已颇为繁荣的河中港,扬帆,直往新华夏岛的棉河港而去。至于说勘探南非东海岸的事情,后面将由新华夏开拓队协助地质部工作人员完成,海军主力马上要到东非海岸去发财呢!(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一章 东非海岸(一)() 
5月下旬的新华夏岛已是彻彻底底的旱季了,以往汹涌浑浊的棉河此时也显得特别温顺,因为棉花种植园截水而使得大段大段的河床裸露在外,原本大河两岸泛滥成灾的鳄鱼(尼罗鳄的马达加斯加亚种)顿时遭了灾——闲着没事的东岸种植园主们使尽各种方法大肆捕杀,尼罗鳄一时间数量锐减,使得新华港的马万鹏都不得不下令发放牌照限制捕猎,以免这种经济价值颇高的物种就此灭绝在这帮东岸殖民者手里。 》,

    不过尼罗鳄受到东岸殖民政府的有限保护,但附近东非海岸的其他一些“动物”却根本不受东岸人一丁点的保护,比如斯瓦西里人。

    “别耽搁时间了,把这些土人速度卸下来,我们没时间在这和他们耗。”新近调任陆军第三营营长的蓝果少校大声吼道。因为害怕蚊虫叮咬,蓝果等人仍然穿着陆军春秋长袖常服,袖口、裤管什么的地方也都用细绳捆扎了起来,这样安全是安全了一些,但无疑是极为不舒服的,因为天气实在是太湿热了。

    第二舰队主力(三艘战列舰并少数后勤辅助船只)已前往新华港,听说舰队司令郭子离少校也将与新华夏开拓队队长马万鹏一唔——在印度洋一带找食吃,后勤补给全靠新华港供应,且马某人坐镇本地多年,熟悉印度洋西半部的情况,找他谈谈是绝对没错的。况且马队长似乎也急着要找第二舰队的人,因为他听说这几年马斯喀特人日渐强盛,他们那个什么苏丹国(马斯喀特苏丹国)内扫割据部落、外驱葡萄牙殖民者。已经统一了半岛上很多土地。甚至还将势力延伸到了东非海岸一带——比如东岸人的捕鱼船经常停靠的桑给巴尔岛听说就被马斯喀特人的舰队攻占了。当地少量葡萄牙殖民者皆被处死。

    当然了,马斯喀特人虽然击败了曾将势力延伸到东北非一带的葡萄牙人(摩加迪沙、蒙巴萨等地的土人酋长、国王多半是葡萄牙人的傀儡),但他们的人口、兵力和舰队规模也就那样,算不得多强,故只能在当地留下少许军队和殖民官员,学葡萄牙人的故智用土人酋长进行间接管理。不过即便是间接管理,马斯喀特人毫无疑问也已将势力范围极大延伸到了此处,在东非海岸的影响力也大大增强。可以说,如今的东非海岸,基本上已呈葡、马、奥(斯曼)三国瓜分之势,大部分土地都已有主,而这显然也是马万鹏急着找郭子离的原因所在。

    没别的,最近常年和东岸人做奴隶买卖的马斯喀特商人代表赛义夫苏丹求见了马万鹏,然后向他表达了两国进行通商贸易的请求,这令马万鹏惊喜莫名。这可是超过两百万人(包含了马斯喀特苏丹国的东非殖民地人口)的大市场啊,虽然内部不是很统一,但好好经营却也能够给新华夏岛乃至本土带来不菲的利益。

    马万鹏当时就答应了马斯喀特人的请求。同时也写了一封比较正式的书信交给常做生意的老熟人拉希德带回马斯喀特,交由赛义夫苏丹审阅。大意是希望两国间尽快展开全面的商贸联系。当然马万鹏也没忘记写一封信回本土交由执委会诸公审阅,目前看来这封信可能还在海上漂着,尚未抵达东方港——这在平时似乎不是什么问题,可在第二舰队已经摩拳擦掌打算去东非海岸发财的当口,就比较头疼了。可不是么?这边马斯喀特人刚刚说要和东岸通商呢,你这边舰队搭载陆军就去人家殖民地登陆然后大抢特抢,这像话么?因此,马万鹏一听闻第二舰队抵达棉河港,立刻就派快船火速赶来要求郭子离北上新华港会晤,怕的就是第二舰队一竿子直接冲到桑给巴尔、蒙巴萨等地干了起来。

    而在郭子离率领主力舰只北上前往新华港驻泊时,留在棉河港一带的多艘护卫炮舰却也没闲着。他们与两艘第二舰队原本的武装运输舰一起,挑了个好天气,乘着东南风突袭了附近的科摩罗岛,然后抓获了大量奴隶,此时被绑着运上岸的就是了。

    这些科摩罗人与东非海岸的那些斯瓦西里人一样,基本都是混血人种。早期是阿拉伯人与黑人混血,后来又加入了许多波斯人,当然也有些印度人但数量极少。这些混血人种多数笃信伊斯兰,有些人——比如新华夏岛东南部的那些土人——甚至会使用阿拉伯文字,境内经商风气还算不错,文明水平也要超出那些纯血班图人不止一筹。

    不过文明水平比班图人高又咋样?在东岸人看来,这些科摩罗人和班图人都是一个鸟样,都只能拿来当奴隶,在种植园内干起码五年以上的重活,然后运气好活下来的被送到南非加入黑八旗,从此成为黑八旗自由民,过上有地、有牛羊的安定生活。

    这次他们出击科摩罗岛,前后耗时半个月,突击了多处地点,共捕获了大约三千多科摩罗人,暂时将统一寄存在棉河港,由当地的岛屿八旗土兵负责看守,等他们从东非海岸干几票大的生意回来后再统一处理发卖,部分送回本土修路,部分由新华夏岛种植园“消化”——话说自从史钦杰去职后,新华夏岛禁止使用黑人或斯瓦西里人奴工的政策已名存实亡,马万鹏这厮荤素不忌,并不介意使用黑人拓荒,他甚至曾经扬言“若害怕这些奴隶今后染黑新华夏岛,那么不妨阉割了他们好了”,一时令人为之侧目。

    “蓝长官,这几年棉花行情普遍看好,大庆盆地这一片兴起了很多此类种植园,劳动力需求极大啊。棉河港这里就有很多政府投资的国营农场,此外还有本土各县组团投资的,闯记投资公司、热那亚银行团等外来资本投资的种植园,总之是一堆啊。”马万鹏秘书出身的棉河港镇长兼警备司令刘万全满脸堆笑地说道,“以前捕获科摩罗人的行动一直有人在做,但都是翟小山那伙杀才小规模的行为,且多发卖回了本土,似蓝长官这种一次捕获几千人的大手笔可真是少见呢。还万望给我们这边留点,不多,只要八百到一千人即可,最近打算修一些水库和灌溉水渠,城区建筑和海防炮台的建设也要继续,实在没办法,缺人啊,拜托了,蓝长官。”

    蓝果将黑檐大盖帽摘下夹在腋间,抬头看了看挂在天空炙烤的烈日,先是低声咒骂了句什么,这才看着刘秘书说道:“这事不难,就给你们八百多人吧,尽量以家庭为主。这事出发前上面都打过招呼了,问题不大。不过,这科摩罗人被抢掠了这么多年,人口眼见是越来越少了,再搞下去,岛上怕是要被抓光杀光了,以后去哪弄人,刘秘书可有建议?如果有的话,不妨说来与我等参详参详,如何?”

    “也好。”刘万全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本来这最好路子,便是沿海北上劫掠东非近海的斯瓦西里人了,如今西南风盛行,我舰队北上极为迅捷,那些土人也孱弱不堪一击,不费吹灰之力便可沿海劫掠成千上万人。而后将这些奴隶或运至岛内消化,或运到本土发卖,均是一桩极好的生意。可如今这些土人酋长国主什么的,很多都已被那马斯喀特人征服,尊那赛义夫苏丹之号令。而好巧不巧的是,马司令意欲与那苏丹国交好通商,那么这事便不能如此草率了,否则恐引得那国苏丹暴怒,坏了马司令的大计。”

    刘万全担任马万鹏秘书多年,对他的思路是再了解不过了。马万鹏这两年来继续了史钦杰时代的多项经济政策,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大力发展与印度洋沿岸的波斯、阿曼(即马斯喀特苏丹国)及奥斯曼帝国亚非部分的贸易,根据去年的数据,与波斯萨法维王国的贸易额最大,达到了67万元的惊人数值;其次是与奥斯曼帝国亚非部分领土的贸易,有26万元之多(在拖延日久的红海苏伊士港口建设完善后,贸易额有望继续扩大);最后便是与马斯喀特苏丹国的贸易了,约有21万元的贸易额,且增长潜力颇大;就连关系素来冷淡的葡属东非也有19万元的年贸易额——这四个国家或地区加起来总计133万元的贸易额,已经是一个令人无法忽视的数字,足以抵得上最大贸易伙伴奥斯曼帝国一半的贸易额了(不含奥斯曼帝国亚洲及东北非部分),且航线不受欧洲人的影响,完全处在东岸人自己的控制之下,绝对值得执委会花大力气维护,故在此时得罪马斯喀特苏丹国是颇为不智的。

    “我们可以尽量选择尚未被马斯喀特人控制的海岸登陆,或者向他们借道深入内陆地区劫掠——虽然这难了点;当然我们也可以南下劫掠南非东海岸或者干脆抢一把葡萄牙人,这就要看马、郭二位司令谈得怎么样了。”刘万全说道。

    “再说吧。”蓝果闻言叹了口气,心想这东非海岸怎么也都有主了呢,真是操蛋!(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二章 东非海岸(二)() 
“那么,郭司令,事情就这么说定了,就先紧着这几个地方发财,其他地方看看情况再说。”马万鹏熟练地给自己点了个烟斗,站在别墅二楼的阳台上,看着烟波浩渺的新华湾,笑着说道:“葡萄牙人的统治核心区域在南斯瓦西里海岸,他们先后在莫桑比克岛、索法拉、塞纳、太特、克里马内等多个地区设立城镇或商站,实力比较强,贸易也很是兴盛,是他们最着紧的地区。唔,这基本上是以德尔加多角为分界线的,在分界线以北的所谓北斯瓦西里海岸上,葡萄牙人的实力已被极度压缩,桑给巴尔岛被攻破,目前最大的屯兵点应该是位于蒙巴萨岛上的耶稣堡了,据我们侦悉,里面应该有超过800名守军,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葡萄牙商人及其仆从(一般是混血后裔)。除蒙巴萨是实打实的驻军以外,其他地方只偶尔有些商站,当地的土人酋长也基本不受其控制,偶有几个亲近葡萄牙的,也多半是墙头草比如马林迪的国王优素福,此君原本是穆斯林,在葡萄牙人占领蒙巴萨后皈依了天主教,成了葡萄牙人的傀儡;可在1631年,优素福又重新皈依伊斯兰教,起兵反抗葡萄牙人的控制,而诸如优素福之类的墙头草在北斯瓦西里海岸实在太多了,如今马斯喀特与葡萄牙两雄相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