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民国重生记 >

第11章

民国重生记-第11章

小说: 民国重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定,一定,爹,绝对没有下一次了,不过,不过,还有一件事情。。。”老二媳妇磕磕巴巴的说道。

    “还有事?还有什么事?”老爷子一听这话,又气不打一处来。

    “为了救大宝出来,我们跟地下钱庄借了二十个大洋的高利贷”,老二媳妇,低下头,小声地说道。

    “你说什么?”这次是何赛凤发出的尖锐的声音。

第二十七章 高利贷() 
“我也是没办法啊,儿子都成那样了,我得带他回家,可是他们拿出了当初我画押的那份合同,说那是卖身契,我后来还找人看过,真的是卖身契,说我儿子愿意无偿替他们干五年的活,如果我要拿走卖身契,就得花三十个大洋来赎,我哪有三十个大洋啊,我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了出来,还把能当了都当了才凑足了十个大洋,我没有办法了,才借了高利贷,我不能让孩子在那狼窝里再多呆一天了啊,只是没想到,我才借了没几天,他们就找上门来了,催着还钱,我们说没钱,就把家里砸了”。说完就呜呜的哭了。

    “那你来这里只是为了躲避高利贷?”何赛凤看着老二媳妇,期待能够得到肯定的回答。老二媳妇怔怔地看着何赛凤,不说话。

    老太太看着两个儿媳妇的样子,无奈的说:“好了,啥也别说了,先让老二一家子休息一会再说吧”。

    中午等武诗竹快到家的时候,就发现了不对劲,今天怎么没有人围在自家门口啊?进了院门,院子里也没有一个人。武诗竹慌了,家里出了什么事,慌忙往屋里跑去。一进了屋,才发现一屋子的人,都闷闷的坐在那里,她向二姐看去,二姐也看向她,就走了过来,把她从屋子里拉了出来。把事情愤愤地都说了出来,“二婶平时占咱家的便宜也就算了,现在占便宜还占到了外面,她以为便宜是那么好占的,让她们来咱家认个字,还不肯,就怕耽误了赚钱,真是掉钱眼里去了。现在倒好,出了事了,跑咱家来了,二十个大洋啊,可不是两个大洋。上午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和爷奶说了什么,现在爷爷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肯定是想让咱们出钱。可咱们去哪给她拿出那么多钱来,真是害人”。

    “那为什么不去县城报警呢?咱们去报警吧,让政府把那个黑作坊端了,就不会再害人了”。

    “招弟,你读书读啥了吧,他既然敢开黑作坊,肯定是官府里有人,民告官,哪有告的赢的,没准到时候更倒霉了”。

    “县城里告不赢,咱们就去市里告,市里还告不赢,咱们就去省里,总有能讲理的地方”。武诗竹觉得不能让这样的毒瘤继续存在下去,现在的中国人民已经够苦的了,不能再被这么作践。

    “好,好,去省里告,不过你可千万别和咱爹娘说,咱爹那么老实,别真去了”。

    “二姐,我是认真的”,二姐的语气明显是在敷衍她。她也觉得在县城告不赢,在这个腐朽的年代,尤其是这样的小地方,总是有些黑暗的。可是总有告赢的地方,比如说去太原告。

    现在的山西,是在大军阀阎锡山的统治之下。阎锡山这个人在历史上是很有争议的一个军阀。有时有些小人,有时也算是个人物。早期参加同盟会,还参加了辛亥革命,可是等袁世凯称帝时,他又不遗余力的拥戴。袁世凯死后,他又发文声讨。抗日战争时期,他一会联日,一会利用日,一会又抗日,总之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但是不管在历史事件上的功与过如何,不能否认的是,他的治世才能。在他的统治之下,山西先是因为他的“保境安民”的政策而成为了“模范省”。之后又靠自力更生,在数年之内创建了包括采矿、冶金、采煤、发电、机械、皮革、毛纺、造纸、卷烟、火柴等轻重工业厂矿的西北实业公司,修筑了同蒲铁路,还整顿了山西省银行,新建了铁路、盐业、垦业等银号,并为“四银行号”。到抗日战争前夕,在山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资本体系。其规模之大,投资之少,速度之快,效益之高,在国内名列前茅。所以在他的统治之下,山西还是有几分清明繁荣的景象的。

    等武诗竹和二丫再回了屋子,大家还都是一言不发。“好了,咱们都干坐在这也不是个办法,事情总是要解决的,二丫头,你去你三叔家,把你三叔三婶叫过来,咱们一起商量商量”。

    “哦”,武二丫不情不愿的走了。过了不小的功夫,老三两口子才到了,到了看见老二蹲在地上,一声不吭,老二媳妇是坐在凳子上搂着孩子,他们也没有说话,就默默地站在了一旁。

    老爷子看见一家人都到齐了,缓缓地说道:“情况你们也都知道了,老二和老二媳妇这次是错的太离谱了,可是事情已经这样了,就算骂死打死他们也无济于事了,咱们毕竟是一家人,咱们都想想办法,搭把手,救救他们,那地下钱庄可是黑心着呢,不赶紧还上钱,是要出人命的。你们都说说自己的想法。”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说话。气的老爷子,“你们倒是说话呀,都成哑巴了,老二你先说说。这是你家作的孽,你自己说该怎么办”。

    老二看看自己的爹,看了看一屋子的人,最后小心翼翼的看了看自己的媳妇,“爹,我也不知道咋办啊,还是让我媳妇说吧”。老爷子听到这话,恨铁不成钢地瞅了自己的二儿子一眼,“窝囊废”。“老二媳妇,那你说吧”。

    “爹,娘,我们家是一分钱都没有了,能卖了全卖了,都用来赎卖身契了,所以,爹,娘,大哥,大嫂,三弟,三弟妹,这次真的靠你们了,我给你们写借条,以后有钱了一定立刻还”。

    听了这话,大家都气愤地不行,“哟,我说弟妹,合着你这是打算空手套白狼啊,自己啥也没有,全让我们出,别说这是你家的事了,这就算是我家的事,我也没这个钱”,何赛凤首先发难道。

    老爷子看见大儿媳妇这个样子,很是无奈,他也想到了她会有这样的反应。“老三,你怎么说?”

    “爹,二十个大洋确实不是小数目,我们家这几年虽然赚了些钱,但是花销也大呀,这不是去年刚把旧房子翻修了,手里也没几个钱了,而且这么大的事,也轮不到我这个小的做主,我听大哥的,大哥说咋办,我就咋办”。

第二十八章 凑钱(1)() 
“那我先说两句吧,我这有十个大洋,是我们两口子这么多年攒下的棺材本,本来想着,等我们哪一天去了,也就不用你们出钱了,我们自己的钱就够了,你们就给我们置办置办就行”,老爷子从怀里拿出一个口袋,倒了出来,一看就是早就准备好的。

    “爹,你说啥呢,你们是要长命百岁的”。武大柱看自己的爹都说到了身后事,着急的说道。

    “这没什么,谁都是要死的,我们不死,难道要活成老妖怪不成?二柱,这个钱,爹给你,爹也不用你还了,但是有一条,等我们不在了,你得给我们送终,不能让你大哥、三弟出一分钱,你要是能做到,我就把这个钱给你”。

    “爹,我能做到,我一定给您养老送终”,武二柱眼眶都红了,虽然他有些怕媳妇,家里的事也都让媳妇做主,可是他还是孝顺的,他看到自己的爹娘把棺材本都拿出来了,觉得自己太不孝了。

    “媳妇,咱家还有多少钱,你都拿出来吧”。武大柱看见自己的爹把棺材本都拿出来了,自己这个做老大的,不能不管。

    何赛凤看了一眼丈夫,“当家的,咱们家哪有什么钱啊,前几年,家里穷的叮当响,这几年,因为大丫、二丫、招弟都赚钱了,家里情况才好点,可是大部分都添置家具了,桌椅板凳啥的,现在手头零零碎碎加起来也最多只有三个大洋”。说完还怕大家不相信,就利索的上了炕,用钥匙打开新添置的柜子,那里面掏了半天,掏出一个布钱袋,倒了出来,只有两个大洋,六个铜板,然后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五个铜板。喏,你们看,就这些“。

    老爷子叹了口气,看向了老三。老三看了看爹,”爹,娘,二哥,二嫂,我们来的时候,就把家里的钱都拿来了,这两年,我和孩子做木活,生意还可以,确实赚了点钱。但是去年翻新了房子,花了八个大洋,我们家现在手里只剩下两个大洋了,不过我们现在手头还有些活,再过半个月就做完了,等交了活,大概能有两个大洋吧,我们只能拿出这么多了“。说完这些,老三媳妇就拔出了两个大洋,”爹,给“,老三媳妇还是一如往常的惜字如金。

    ”你们都很好,是好样的,但是现在还差三个大洋,你们再给出出主意“。老爷子,看着桌上的钱,对着大伙说道。可是回答他的只有死一般的沉寂。过了很久很久,武诗竹站了出来,”爷、奶、爹、娘、二叔、二婶、三叔、三婶,我该去阎家了,等我下午在阎家问问,看看我能不能提前支出下个月的工钱“。

    听到这话,大家一下子都来了精神,如梦初醒一般,”招弟,这样能成吗?可别因为这个招了阎家的厌恶“,

    何赛凤问道。

    ”不会的,娘,我心里有数,成就成,不成就算了,死马当活马医吧“。

    ”娘,我也该走了,我也试着问问李老爷吧“,二丫也如是说道。

    ”好孩子,你们都走吧,记得不能硬要,和人家好好说啊“,何赛凤叮嘱着两个孩子。

    等武二丫和武诗竹都走了以后,老爷子对老二家两口子骂道:”看看,你们都造了什么孽,让你们的晚辈来给你们操心,她们还都是孩子,孩子都比你们懂事“。

    ”爹,我真的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贪这种小便宜了,可是我也是真的没办法啊,你也看到大宝身上的伤了,我不能再让那些黑心肝的人像畜生一样的打他了,大家对我们家的大恩,我武二柱一定会牢牢地记住,以后做牛做马都一定报答你们“。令大家吓一跳的是,武二柱居然跪下了,一个劲的磕头,也不管是谁,就是磕头。

    ”我说,二弟,你这是干啥,我们可承受不起,快起来“,何赛凤赶紧说道。

    ”别管他,让他磕,不然不知道长记性“,老爷子虽然也吓了一跳,也很是心疼,但是还是狠下心来说道。老太太在更是心疼,在那着急的眼泪直掉,但是老头子发话了,她也不敢叫起来。直到磕着额头都出血了,大家才硬是拉着起来了。老太太看见儿子流血了,赶紧找了一块干净的手绢给擦了起来,老二媳妇却坐在那动也不动,大家对她更是不满意了,平时爱贪小便宜就算了,可是连自己的丈夫都不知道心疼。

    等老太太给二儿子擦完了额头,止住了血,为难的看着大儿媳妇,”大媳妇,你看如果孩子们真能把钱借出来,就差一个大洋了,你能不能去和隔壁的李家借借,平时你们的关系那么好,他家肯定会借给你的“。

    何赛凤听到这话,多年的委屈涌上心头,眼泪流了出来,”你们就知道欺负我,当年招弟发烧,人都快没了,你们一个个的谁帮忙了,也就小叔子给了我们五个铜板,可是你们呢?爹娘,二弟,二弟妹,你们谁搭把手了?你们那是要眼睁睁地看着招弟咽气啊,是,招弟是个丫头片子不值钱,可那也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啊。最后我还我死命地去求她李婶,才用三丫头换了招弟的命啊。三丫头,还那么小,就被我这当娘的卖了,小小年纪就给人当了童养媳,我这当娘的,就像有千千万万个刀子在割我的肉啊。现在可好,为了你儿子,你孙子,让我出钱,好,我出钱,还让我求人,我有那个脸吗?“说完,坐下地上嚎啕大哭。武大柱走了过去,搂住了媳妇,在这件事情上,他心里对爹娘也是有些怨的。

    老两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充满了愧疚。当年家里实在是太穷了,而且招弟都是第四个丫头了,他们真是有了这样的打算,让她自身自灭,因为看病,家里连粮食都没了,他们就想着,就这样去了也好。后来三丫头当了童养媳,招弟也好了,看着一天天长大的招弟,看着小小年纪就去了别人家的三丫头,他们才越来越愧疚,良心也备受煎熬,所以他们就尽可能的对招弟好,对三丫头好,希望能弥补一些。

    他们谁也没有注意到,二丫已经在门口站了很久很久。

第二十九章 凑钱(2)() 
武二丫本来已经到了李大户家了,才想起,没有带下午吃的干粮,就折了回来。在李大户家,是不管她的饭的,可是家里吃饭的时候,她又都不在家,每天她都是早上走的时候,带个窝头,随便凑合凑合,中午回了家再吃点家里的饭,她娘都会给她留出一些来,下午再吃点干粮,一天就对付过去了。等她走到门口,正好听到了,她奶奶让她娘去找李婶借钱,本来她很气愤,想进屋说上两句,结果就听到了她娘这样一番话,原来她娘不是不爱她们。许多年后,发生了很多事,她对三叔一家,不讲一点情面,大家都觉得她有点不近人情了,她们不知道的是,因为今天的事情,武二丫记恨上了她三叔、三婶,甚至是对她爷爷奶奶也有了情绪。

    武二丫最后也没有进屋,就悄悄地进厨房拿上干粮走了。

    下午武诗竹和阎平做了一下午的抄录。这些年,阎平的行楷已经很有水准了,后来他又摹了王羲之的行书,也很是漂亮,不得不说,阎平真的是天之骄子,学什么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学的很好,不像武诗竹,只有她喜欢的,她才可以学的很好,如历史和西方哲学,连阎平都望尘莫及。但在其他方面,就马马虎虎了。武诗竹从开始写字就一直是临摹小楷,这也是黄先生的建议,小楷娟秀,且不需要很大的笔力,适合女生。后来,她也一直不愿再练其它,她觉得写字,别人能认识即可,不需要掌握如此多种。为此,还被黄先生斥责了好几次,说她不求上进。

    从两年前开始,黄老就让阎平和武诗竹开始抄写经文,一周抄写一篇,说不但可以练字,还可以静心。武诗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