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民国重生记 >

第25章

民国重生记-第25章

小说: 民国重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顿丰盛的午宴就在这一片安静中结束了,因为人多,碗筷没一会也都收拾干净了。这时,李二蛋来到了武家,带来了整整一大包的吃食,有烤干的馍馍,新烙的大饼,还有十个煮鸡蛋,还有一小包腌肉干。武家的孩子全都围了上去,年纪小些的孩子都在不停的吞咽着唾液,如果不是他们都刚吃饱饭,可能都会忍不住想要拿上一个。何赛凤对李二蛋是一顿夸,让他把感谢带给他娘。

    武二柱家的大宝和二宝,还有三柱家的有田和小莲互相看了一眼,然后一致示意了一下有田。有田点了点头,就神神秘秘地走到了武诗竹和武二丫的身边,“招弟,二姐,你们跟我来”。武有田把她们带到了门口,和其他三人汇合了起来。这时只见有田从口袋里掏出了两块手帕,“招弟,二姐,这是我们四个人凑了点钱买的,送给你们作为送别的礼物,上面有咱们阴山县的风景,希望你们去了京城,不要忘了李家村,不要忘了我们”。

    “小兔崽了们,我们怎么可能忘了你们,傻瓜”,武二丫直接就就笑了出来。

    “这份礼物,我和二姐就收下了,等我们去了京城,安定下来,我们就会给你们写信的,一定会写到你们厌烦为止”,武诗竹拿起了手帕,还依次抱了抱他们。

    “四丫头,进来”,武青山老爷子洪亮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四丫头,到爷爷这来”,等武诗竹过去,老爷子从怀里拿出了一块怀表。全家人都瞪大了眼睛,他们从来都不知道老爷子居然还有这样的好物件,他们可都从来没见过,就连老太太都很吃惊。

    “你们一个个的不用都那个表情,这虽然是个老物件,但是劣等品,不值什么钱。这是我的一个兄弟送给我的,我们从小一起在贝勒府长大,只是我没有他本事大,我只是个随从,可他却当了贝勒府的管家。就连最后贝勒爷遣散了我们所有的人,却唯独留下了他,不出意外的话,他现在应该还在京城。四丫头,等你去了京城,就去寻一寻,如果你以后遇到了什么难处,看在爷爷的面子上,能帮一把的话,他应该是会帮你的”。

第五十八章 离家() 
阎老爷子的这番话让众人都吃惊不小,他们可都知道老两口是不同意两姐妹去京城的,万万没想到老爷子还会给两姐妹铺路。

    “爹,谢谢您了”,武大柱衷心的感谢他爹,他是认识他爹说的那个兄弟的。此人名叫梁金,比他爹大一两岁,和他爹一样都是在贝勒府长大的,但是非常有本事,主子们都很喜欢他。梁金在20岁的时候就当了贝勒府一个店铺的掌柜,25岁就当了整个贝勒府的管家,掌管整个贝勒府。在他们离开的时候,贝勒爷已经是对他言听计从了。而且当时,他已经在京城开了自己的商铺,非常有本事。武大柱小时候在京城的时候,梁金对他也是相当宠爱的,和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以他梁叔的能耐,肯定已经成了一方大人物了。

    当他女儿要去京城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想起了梁金,可是他没有对女儿说,他那时候还太小,再加上都过了二十多年,还认不认他都不一定。他女儿那么要强,万一人家不认,怕伤了女儿的自尊心。他也不敢和他爹说,他知道他爹是不赞成女儿去京城的,没有阻止就不错了,怎么还会为了闺女去求梁叔。他本打算今晚上厚着脸皮去求一求他爹的,没想到他爹居然主动提及了。

    “大柱,二丫头和四丫头也是爹的孙女,不是爹不疼她们,如果咱家有钱,爹肯定会一视同仁。哎,不说这些了“。

    “谢谢爷爷”,武诗竹理解他爷爷的处境和心态,她爷爷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她还捅了捅仍然在发愣的二姐,武二丫这才反应过来,也赶紧说:“谢谢爷爷”。

    团聚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武家姐弟九人加上李家三兄弟,一共十二个同龄人在一起,是那样的肆意,欢乐。大人们什么都不用说,就坐在炕上那么看着就觉得很开心。就在日落西山之际,武家门外来了许多人,原来是学堂放学了,都来送他们的小先生了。

    “先生,您能不走吗?我们舍不得您”,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喊道。

    “好了,孩子们,先生是要去进学,这是咱们村的荣耀,也是咱们学堂的骄傲。所以你们不但不能拦着老师,还要鼓励她,祝福她,等你们以后一个个的都把书读好了,再去京城找先生,我相信先生会以你们为荣的”,李秀才李校长劝慰着孩子们。

    “同学们,李老师说的极是,老师走了,是去学更多的东西,老师向你们保证,等老师学成,一定还会回来的。等老师走了,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老师希望有朝一日,老师可以在京城,甚至是更远的地方看见你们”。武诗竹的话是说给孩子们听得,却也是说给自己的,这是她这辈子最大的梦想,教书育人,尤其是教育穷苦人家的孩子。

    马肃和张宁两位老师也过来和武诗竹依次拜别,武诗竹就忍不住地叮嘱起来,哪个孩子在哪方面学的不好,哪个孩子性格是怎样的,教导时要用怎样的方法,哪个孩子又最是调皮捣蛋,但最是聪明。其实这些,武诗竹平时里都会与两位老师交流,但两位老师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地不耐烦,都在认真的听着,记着。

    这时村里的人也都围了过来。“你看,武先生真的要去京城了,我和你说你还不相信”。

    “不是我不相信你,实在是没法相信,武家这四丫头也太厉害了吧,不但能办学堂,还能去京城读书。而且她在咱们村也是一等一的人物了,将来肯定能嫁个好人家,她能放着这学堂不要,拱手让给别人?”

    “你可真是鼠目寸光,我家小子可说了,武先生等去了京城,待他日学成归来,定能飞黄腾达,名流千古”。

    “你是你儿子说的吧?”

    “对啊,我儿子的原话”。

    “我就说嘛,你这么个乡下婆子,还能说出这么有学问的话”。

    这厢村民们热闹的讨论着他们村的这位传奇小姑娘,那厢武诗竹则是和同学们依依惜别,武诗竹一个个的嘱咐了孩子们,才好不容易让他们都回家去。

    时间过得总是那样快,很快就到了分别的日子。武家全家人天不亮就都聚齐了,没一会阎平派来接武家接两姐妹的小苗儿和张叔也到了。但是武家人还是都一起去了阎家,要亲自送别。等来了阎家,发现阎家人均已准备就绪,一共六架马车,其中四架非常大,但外面看起来并不豪华。车外护卫的人大概也有二十多个。武诗竹有些奇怪,平时没见过阎家有这么多人,不知道这些人都是什么时候过来的。张管家看见武家人过来了,赶紧走了过来,阎平也从第三辆马车上走了下来。

    “武先生,武夫人,你们就送到这里吧,诗竹我会照顾好的。我们得赶紧走了,县城还有还有一个商队在等着我们。您也看到了,我们这么多人,路上一定是安全的”。

    “好,好,阎小公子,我们家招弟和二丫就交给你了,如果她们平时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您多担待”。

    “您放心吧”,说完示意武诗竹跟她走,武诗竹轻轻点了点头,但是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上前抱住了她大姐。

    “大姐,我走了,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说着说着便泣不成声,武二丫和三丫看到也都抱了上来,四姐妹抱做一团,也哭做一团。武大柱两口子也都流下了悄无声息的泪水。

    谁也不忍心打破这温情的一幕,可是时间真的不早了。张管事只好示意小苗儿。

    “招弟小姐,招弟小姐,咱们该出发了”。武诗竹这才止住了眼泪,拉着二丫走向了车队。

    张管事也疾步走了过去,“招弟,我给你说一下,第一辆马车做的是我,赵老爷子还有小苗儿;第二辆马车是老爷;第三辆是公子;你和你二姐呢就坐这第四辆;后面两辆坐的都是老妈子和丫鬟。如果你路上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喊我,也可以去找公子”。

    “好的,谢谢张管事”。武诗竹和武二丫含泪上了马车,马车启动,两姐妹掀开帘子,看着家人渐渐远去,心中愈发郁结。

第五十九章 路途() 
“招弟,别难过了,等我赚到了钱,二姐就带你回家”,武二丫看武诗竹久久不能平静,就劝慰道。

    “二姐,你怎么会如此洒脱呢?”

    “洒脱?你是说我不难过吗?我怎么会不难过,可是难过有什么用呢?等我去了京城,赚上很多很多钱,等我下次回家的时候,就可以给爹娘带回去很多钱,可以给大姐和三丫买身京城的新衣裳,还能给富贵买好多好吃的零嘴。我觉得她们肯定会开心的。要不然我一辈子待在村里,过两年娘就该把我嫁了,以我的条件,就算嫁了人也不能给家里带来什么好处”。

    武诗竹没想到她二姐会说出这样一番颇具智慧的话,她平素还是有些小瞧了她二姐,原来只觉得二姐最大的有点是精明能干,还很爱钱,现在才发现是她浅薄了。

    “好了,不说这个了,招弟,你看这马车,真漂亮。从外面看,真没看出来里面居然是这么漂亮的”。听了武二丫的话,武诗竹也环顾起了马车,没想到这马车真是有些富丽堂皇。

    “招弟,你看,咱们这马车里居然还有枕头,一、二、三、四,我的娘勒,这马车上居然垫了四层褥子,这还有两床被子,都是绸缎面的。招弟,这也太奢侈了吧,我还从没有睡过缎面的被子呢”,武家的被子褥子都是粗布做的,而且上面都是布满了补丁。如果直接用皮肤接触被子,都会觉得不舒服。

    “是有些太过奢侈了,不过既然他们给咱们这么准备了,咱们就踏踏实实地用,该坐坐,该睡睡”。在武诗竹的前世,缎面被子都是最基本的配置,比这都舒服的毛毯,她们都只当做寻常之物。可自从来了这里,就一直盖的都是粗布被子,刚开始很不习惯,只想让被子离她越远越好,但渐渐地,她也就习惯了。现在陡然间看到这样的被子,反而有些不适应了。

    “那我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得天天做美梦啊,哈哈,真好啊”,武二丫过几天就知道,她这句话说得太早了。

    “哎呦,这什么呀?硌死我了”武二丫往叠在一边的被褥上一躺,头就碰着了一个硬硬的东西。找了出来,原来是一个木头盒子,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放得全是书,“这是什么书啊?还是英文的”,武二丫看了看不认识,递给了武诗竹。

    “这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平时让你学英文,你就不学,你看,连书名也不认识了吧”。

    “饶了我吧,中国字我都认得困难,还学英文,不如杀了我来的干脆。不过话说回来,这阎小公子对你可真够好的,怕你路上无聊,还专门放了几本书在这。招弟,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啊,阎小公子的心思,傻子都看地出来了。”

    “二姐,我才多大啊?才不想这些事呢”。

    “不小了,你看三妹,五六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未来夫婿是谁了,这不也过得好好地吗?”

    “二姐,我觉得你来京城是真来对了,你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我都自叹不如”。

    “你这是在夸我吗?我怎么听着这么不像呢?”武二丫歪着头,仔细想着这句话。

    武诗竹看着自家二姐的样子,实在是太好笑了,“像,像,比什么都像”,说完就“噗嗤”笑了出来。

    “好哇你,敢笑话二姐,看我不扒了你皮”,两姐妹很快便扭作一团。“哈哈,哈哈”,她们的笑声,传出了车外。传到了阎平和黄鸿升的耳朵里。

    “这诗竹平素看着秀丽端庄,怎么和她姐妹一处就变得不知礼数了呢?”黄鸿升摇了摇头,很不赞同。阎平却只是微微一笑,没有接老师的话,低头继续看书。

    车队走了小半天就到了县城,有一对商队加入了阎家的队伍,跟在了最后面。晌午,张管事来给她们送饭的时候,武诗竹顺便问了问,原来是阎家的商队,整个雁平道所有要去京城的货物都送到了阴山县。民国年间,土匪最是猖獗,商人出行运送货物,都必须结伴而行,跟着大型的商队。

    到了晚上,阎家找了一间乡间客栈,调整休息。武二丫和武诗竹踉踉跄跄地下了马车。武二丫直接找了一个角落吐了起来。

    张管事见状连忙走了过来。“招弟,你们姐妹是不是不习惯啊?”

    武诗竹不好意思的笑笑:“让您笑话了,我和二姐从没有坐过马车,之前都是坐驴车,驴车没有这么颠簸,真是让您笑话了”。

    “呵呵,你们已经很好了,大人都不一定受得了这种颠簸的旅途。我第一次坐马车,都大病了一场。一会好好吃顿饭,晚上安心睡觉,说不定什么时候,晚上就得睡马车上,所以你们一定要抓紧住宿的机会,好好休息“。

    “谢谢您”。

    客栈的条件非常简陋,没有单独的房间,都是大通铺。所有的男人挤在一个大炕上,所有的女人挤一个大炕,就连阎平都是和阎老爷子,黄鸿升,和老赵头睡一个稍微小一点的炕。武二丫和武诗竹在家里都挤惯了,所以也可以睡得着。只是武二丫不明白为什么不睡马车,那么漂亮豪华的马车,睡着应该会比炕舒服。

    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日子从深秋到了初冬,武家两姐妹跟着阎家的车队已经离开了山西,到了河北境内。这一路,武家两姐妹可是受足了罪。因为赶路,她们每天除了吃饭,内急,都不会下车。武诗竹还好一些,毕竟前世经历过长途旅行,再加上看书可以分散一些注意力,还勉强撑了下来。可武二丫就不行了,刚开始每天都要吐一两次,渐渐地,吐都吐不出来了,饭也吃的越来越少,只能无力的躺在马车里,却很少有睡着的时候。她这些日子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大通铺那么挤,大家还要住。这一路上,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马车上睡。不坐马车的人则是只能搭一个简易的草屋,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