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最终穿越 >

第148章

最终穿越-第148章

小说: 最终穿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拉瓦一阵心痛,他的理想社区存在了不到半年就这么被毁了,他恋恋不舍的爬进了卧室中的弹射椅,别了,砰的一声巨响,救生弹射椅将他推出了火堆,射向了夜空。

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的时代() 
加拉瓦本来就是准备和卡尔、朴正宇开开玩笑而已,他也没有打算去班加罗尔的三大党部去搅浑水,卡尔等人是多虑了。到了3月底,朴正宇的碳党毫无疑问的获取了国际联盟议会第一大党的席位。

    但是按照利马等人修改的国际联盟宪法,碳党并没有取得超过半数的议会代表席位,不得不和卡尔为首的模党联合执政,为了稳定全球各类生命对日内瓦国际联盟的信心,两大执政联合体共同推出了在国际联盟富有领导经验的模拟智人卡尔担任国际联盟总理。按照新的宪法,卡尔不必再对整个国际联盟负责,他要代表的是模拟智人和生物智人的利益。

    不出意外,三一和正合被分拆,土星能源这样事关全局的公司无法分拆,但是已经脱离克里福德基金会,变成了国际联盟直接控制的公共企业,克里福德基金会彻底断绝了分红来源。

    全球舆论都长长的缓了一口气,经过二十年的斗争,付出了十分之一人类性命的代价,从人类文明分叉出来的三个智能物种都选择理性,开始通过政治协商的形式来公共决定全球命运。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全球一体化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但是另外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个体脱离伴偶、脱离家庭,社区和城市也在解体,公司和政府职能也在不断分化,组织和分工正在重新定义,一部分人对未来欢欣鼓舞,一部分人对明天忧心忡忡。

    表面上看国际联盟维持了全球的基本秩序,但是下面确实暗流涌动,最为要命的是人工智能时代那些掌握了大量计算资源的托拉斯组织控制了社会方方面面,带来并不是持续的繁荣,反而让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新设的贫困线以下。就算皮诺生物那样的公司变成公共企业,一样难以让各类仿生和基因产品的价格下降。

    有识之士都明白,一切的根源都是全球经济并没有随着人类需求同步增长,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消费需求被吊足了胃口,但是经济组织形式还是僵化的老一套,原来的制度已经没有办法推动时代进步了。

    卡尔和朴正权等人寄予厚望的第三次网络技术革命的模拟电力网在中原地区的试验彻底的失败,由于缺少常温超导材料,模拟电力网前期建设投资巨大,还没有运营就被判了死刑,事实就是建成后用户越多亏损越大。

    卡尔第二次上台伊始就碰到了****,周尔强他的市民们一致要求中止模拟电力网络的建设,而作为中原地区的代表,赵勇刚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虽然失去了土星能源的控制权,但是他还是极力要维持二进制世界的权利,可面对从郑州发来的一段段请愿视频,赵勇刚只能避重就轻,敷衍了事,他哪里还敢在国际联盟议会中出头反对卡尔,赵勇刚已经目睹了秦盛荣被流放到太空,他和那些天真的无政府主义者不同,赵勇刚深知人类组织这个奇特数学模型的力量所在。

    不过就在赵勇刚畏首畏尾的时候,卡尔却悄悄的找到了赵勇刚。这一次,卡尔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穿过万国宫的走廊来到赵勇刚代理人设在日内瓦的办公室,而是废了老大周折通过量子加密信道给远在旧金山克里福德大厦的赵勇刚打电话。

    看着画面中的卡尔求见自己,身在克里福德大厦中的赵勇刚感受稍微好了些,克里福德大厦是克里福德基金会所剩不多的能够自由支配的财产了。“总理先生,我们完全可以在日内瓦的万国宫商谈,有什么议题需要费这么大周折呢?”

    “党首先生,也许你是对的,我们必须适应时代,给予数字、模拟智人以人类的待遇是解决当今世界经济难题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我们以往的社会管理经验可以顺利的继承下来,否则即使人工智能本身也解决不了如此之多的社会新问题。”

    赵勇刚笑了,这是他的发现,他在临时执政时候早就公开宣布了,卡尔这个时候服软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总理先生,现在你大权在握,完全可以实施这个想法。”

    “既然你的想法没有变,我建议由智党提交联盟议会表决。”

    赵勇刚一时算不清卡尔的真实意图,他试探着道,“由我们来提出?恐怕作为少数党不会这么容易通过吧?碳党肯定是极力反对的。”话刚出口,赵勇刚马上明白了卡尔的模党为什么不自己出头,卡尔既想摆脱困境又需要碳党的支持联合执政,如果他提出给予数字和模拟智人人权,那么朴正宇和他联盟恐怕就不是那么稳固了。

    谁知道卡尔的回答却是冠冕堂皇,“我在国际联盟第二次执政要感谢你的支持,我想让数字和模拟智人和人类平权不再是我们少部分硅基生命的权利不是你一生的梦想么,你已经在阿雷西沃公布了,我们必须尊重原创。”

    “哈哈哈。”赵勇刚笑了起来,“总理先生,我们都不是二十年前那些直会下棋的人工智能,我想知道的是,如果由数党在国际议会中发起提案,我能得到什么好处?”赵勇刚的程序总算判断出了当前的形势,他开始采取攻势了。

    “皮诺生物,国际联盟放弃对皮诺生物的公共持股要求。”卡尔爽快的答道。

    这再次让赵勇刚吃了一惊,他没想到卡尔的许诺如此爽快和大方,这已经没有理由拒绝了。到了五月份的时候,一份扩大人工智能生命权利的议案提交国际联盟议会讨论了,面对全球经济困境,就连朴正宇领导下的碳党也作出了巨大的让步转而支持数党的议案,毫无悬念的,赵勇刚的议案高票通过。

    新的时代装上了旧的秩序,人类免费坐享人工智能成果已经不可能了,所有人工智能程序的劳动都开始收费,分工协作重新回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大到电力换流站小到自动牙刷,所有的智能程序都被赋予生命ID,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单元,任何一个程序都有银行账号资金来往,他们可以选举可以投票建立新的秩序,可以缴纳税收购买公共服务,可以参与到大大小小的社会事务。

    短暂的混乱后,这项新通过的法案展现除了勃勃生机,随着新的生命形式在法律不断确认,全球人口进入了几何级的暴炸增长,数字和模拟智人和人类一样也得消费电力,参与社会交换,如同赵勇刚当初预料的那样,这些程序生命为了成本最优也开始了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甚至有些生命连自身的代码都购买第三方。

    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已经没有人怀疑卡尔的执政能力了,国际联盟的财政盈余直线上升,这就是经济的魔力,人工智能虽然不能洞悉其中的真理确实乐在其中。

    不过,新的问题马上就出现了,土星能源旧有的传输协议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大规模推广维多利亚湖区已经试验成功的四千瓦无线传输技术被提上了国际联盟的议事日程。

第二百五十三章 水下世界() 
从加尔各答一路向南,恒河三角洲带来的冲击泥沙颜色逐渐清澈起来,孟加拉湾的海水又重新恢复了蔚蓝色,离加尔各答大约三百多公里的海面上,矗立着一座座航标,围成的海域足足有十几个平方公里。这儿属于加尔各答的飞地,也是加尔各答的命脉所在,在航标下方的300多米深的海底,悬浮着一个个圆形浮筒,整个南亚大陆最大的数据中心就兴建于此。

    加拉瓦的新家也安放在此,从贾布尔逃脱后,加拉瓦和幸存的邻居料理完那些遇难者便考虑他们的乌托邦社区,和十几个幸存者讨论的时候,加拉瓦一针见血的指出未来的社区必须建立在水下,他不敢断定这次火灾的原因,但是他的本能告诉他日内瓦的政治协商只是一时假象,人工智能继承了人类的贪婪绝对不会和人类和平共处,要逃避人工智能的世界,只有无线能源信息网无法穿透的水下时间才是安全的。

    对于水下世界的选址,大家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孟加拉湾的加尔各答数据中心,如果在南亚最大的数据中心下面建立水下生物舱,绝对要比荒芜人烟的贾布尔安全的多。好在加尔各答数据中心的老板是加拉瓦早年在苹果公司的老朋友,对于加拉瓦的请求,他一口应承,其实他有自己的考虑,世界各地的大洋纷纷建立水下数据中心,孟加拉湾台风多发,水下数据中心不得不深入水下300米,成本高昂,尤其是要维持在水下的光伏电站,加尔各答数据中心在运营上面并没有十分突出的竞争力,好在就近南亚市场,否则早就要关门,所以加尔各答数据中心必须开发新得业务。

    获取了加尔各答数据中心得许可后,加拉瓦碰到了新得难题,在班加罗尔建立生物舱得时候,加拉瓦他们几乎可以就地取材,即使从群力科技得垃圾回收网络中也能找到他们需要得设备,可以奴役任何一个机器人免费劳动。但是现在新得法令通过了,即使使用一段人工智能代码也要付出相应的报酬,水下生物舱变成了一项巨额投资,募集资金成了首要的难题,加尔各答数据中心也只能象征性的赞助一些。

    为此,加拉瓦不得不向全球各地的乌托邦社区发出了请求,但一年多过去了,进展并不大,加拉瓦为了他的梦想,还想出了修改生物舱的方案,面对紧张的资金,他反而扩大了生物舱的规模,将生物舱扩展到了上千人的规模,通过出售其中的入住许可,试图募集足够的资金,加拉瓦的大胆设想似乎起作用了,对他的方案赶兴趣的越来越多,最后一个来自釜山的基金会慷慨解囊,让他能够在加尔各答数据中心水域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水下社区加尔各答一号。

    从加尔各答乘坐太阳能低效飞机出发,不出一个小时就能滑行到加尔各答一号的入口,加尔各答一号入口是覆盖在海平面上的一个巨大的抛物面天线,这家抛物面天线用来接受通讯卫星数据保持加尔各答一号和无线能源信息网世界的数据交换。

    加尔各答一号与南亚大陆来往交通码头就建立在抛物面天线旁边,从码头向下四部垂直电梯穿过300米深的海水就到达了加尔各答一号本体,加尔各答一号通过水下栈道分成了物料区、工作区和生活区三大舱室,每个舱室被设计成了直径120米高300米的圆筒形,通过锚链固定在海底,在圆筒形内部则完全仿照了陆地世界的楼宇结构,上千居民就生活与此,维持着他们的小世界。

    这儿并不是什么原始社会,也不是什么地下城,在陆地上的智能设备这儿应有尽有,甚至在物料区那些人工蛋白合成和垃圾处理生产线还要更加先进。加尔各答一号和陆地文明世界唯一区别就是这儿没有无线能源信息网,电力的传输全部使用有线传输。得益于釜山基金会的赞助,这儿还铺设了昂贵的模拟信号网络,让这儿的居民可以使用低功耗的脑波交换贴通信。总之,这儿完全就是绿色的人类世界,名副其实的乌托邦,不过,加拉瓦清楚,从经济上测算,确实是一个乌托邦,根本就没有复制的可能。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耗资巨大的水下世界,却吸引了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目光,从加尔各答港口来往水下世界码头的地效班机从开始的每天一班增加到了一刻钟一班,来的全是世界各地的慕名的参观者,最后,加尔各答一号里的居民不得不开始出售参观门票来限制这些络绎不绝的求访者。

    加拉瓦被加尔各答一号居民们委任为接待官,从早到位接待那些显贵的参观者,这不,今天又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不是别人,正是从首尔赶来的朴正宇。年轻的朴正宇对加尔各答一号兴趣盎然,显然他来之前做了详尽的功课,对于加拉万当年公开的募集资金说明书中的每个细节都能说得出来,加拉瓦按照常规线路带着他先从能源管理区开始参观,朴正宇却跳过了,“这个我已经了解了,你们是共享得加尔各答数据中心得光伏电站,加入没有加尔各答数据中心,水下世界如何获取电力呢?”

    “其实现在的技术已经有多种储备了,特拉维夫的海洋农业公司已经培育出一种海藻可以直接光电作用,如果在浅海地区大规模种植这种海藻可以解决水下世界的电力自给。”加拉瓦说出了他的打算。

    “那为什么不普及这种技术呢?”

    “听说土星能源已经并购海洋农业公司雪藏了这种技术,以光伏为主的能源公司是不愿意看到生物能源技术进步的。”加拉瓦解释道。

    朴正宇不再问话,他们来到了空气净化管理单元,面对巨大的热交换器,朴正宇绕有兴趣,“现在和外面空气的热交换效率是多少?”

    加拉瓦一指旁边的发光板,上面的数字正在95。6%上下跳动,“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我能进去看看里面的结构吗?”朴正宇问道,加拉瓦面有难色,他看看了朴正宇后面的随从人员,道,“里面的空间比较小,恐怕没办法进去这么多的人。”

    朴正宇一摆手,“不要紧,我先和你进去。”

    加拉瓦打开了一扇小门,带着朴正宇进了热交换区,朴正宇随手关上了门,“加拉瓦先生,如果在釜山海域兴建水下世界得要多少预算?”

    “什么?”加拉瓦以为自己听错了,竟然一时忘了答话。

    “釜山海域,兴建水下世界。”朴正宇肯定得道,“你以为我是来参观你们得社区得吗?我在虚拟现实中已经看过多次了。”

    “这,这个要看规模。”加拉瓦也吃不准朴正宇是什么意思。

    ”能偶容纳整个釜山得人类,千万级别。“朴正宇的声音不大,却吓了加拉瓦一跳,他不敢随便开口,只好答道,”我们这个小社区只有一千人不到,大约花费了四百亿的联盟币预算。“

    ”以国际联盟的岁入似乎也不成问题。“朴正宇道。

    ”不,不,你不能这么测算,容纳上千万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