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非常官道 >

第399章

非常官道-第399章

小说: 非常官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建学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让市委搬这里办公,把市委大院让于市政府单独办公?

    这不符合他的政治利益,虽然他还没有最终被任命为市委书记,但如果他以临时负责全面的身份将市委大楼搬到这里,不等他正式任命,市委上下一人一口唾沫就能将他淹没。

    公安大楼是个什么地方。看不远处行色匆匆路人的仓皇脸色就知道。*人虽然不讲究这一套,但真要搬这里办公,不要说别人,就是杜建学自己心理都过不了关。

    他可不想还未正式就任,就先失了人心,人们不会因为你杜建学带头搬到这幢大楼里办公就赞美你高风亮节。

    相反,人们可能会更加轻视你,你瞧,终于得报应了,杜建学虽然不对大楼倒塌承担领导责任。但在救援环节,杜建学还是做了一些不光彩的小动作。

    杜建学一时间只觉得金泽滔的提议十分的恶毒。连带,他的笑容看上去都十分的阴险,金泽滔的提议明显是挟私报复,而且还是正大堂煌,让杜建学瞬间怒火中烧。

    马速书记迅速表示赞同:“这幢大楼毕竟出过事,一般单位很难承担后续的加固维修费用,如果市委能带头搬这里办公。那是最好不过,既能缓解办公用房紧张矛盾,又能有效盘活国有资产,不至于让这幢楼成为南门的耻辱,一举三得。”

    马速书记轻描淡写地将大家谈“楼”色变的原因归结为资金短缺,杜建学很想质问你们地委新办公楼正好结顶,近期正进入装修环节,要不我们换换?

    陈建华等人也纷纷表示赞同,唯有杜建学低垂着头。一言不发,温重岳则疑惑地看着金泽滔,他不认为金泽滔会浅薄到用这种近乎恶作剧的手段报复杜建学。

    杜建学抬起头,强笑着说:“目前市委大院的办公室场所还没有紧张到另觅一地重建的地步,公安大楼的后续加固维修还没有定论,现在就考虑使用是不是有点太草率?”

    杜建学尽管强抑着内心的怒火,但大家都听出他的不满,此时,现场除了金泽滔被方副书记点名陪同,再没有其他南门市委领导,杜建学的声音就显得有点孤掌难鸣。

    金泽滔说:“早规划,早打算,就可以在加固维修时,通盘考虑大楼的使用功能,这不是草率,相反,我认为这才是未雨绸缪之举,至于大楼能不能使用,我想力群市长会给我们明确答复。”

    此时,王力群市长已经随着裘星德匆匆过来,王力群分管城建,被杜建学从市府办驱逐出来后,一直在工程指挥部协助金泽滔负责服装城建设,算得上半个城建专家。

    王力群解释说:“大楼经过专家多次论证,如果再作些技术性处理,不存在倒塌的质量问题,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王力群的讲解让方副书记等现场领导吃了一颗定心丸,却让杜建学象吃了一坨大便。

    金泽滔点了点头,说:“正如方书记所说的,公安大楼处置已经刻不容缓,市委大楼搬出后,就能从根本上扭转我们市政府办公室拥挤的状况。”

    听到这里,杜建学脸开始发黑,他肝不太好,一生气,面色就难看,他都还没同意搬出市委办公楼,金泽滔就开始琢磨怎样瓜分使用市委办公大楼。

    如意算盘打得不错,目前市委大院里,共青团妇及人大、政协都挤在市委办公大楼里,市委大楼一迁出,原市委大院就轮到金泽滔猴子称大王了,市政府也成了远离市委掌控的独立王国。

    杜建学正想说话,金泽滔摇头说:“其实市委办公大楼搬到这里,还是太浪费,十八层楼啊,一个部门占据一层都还有空缺,也不知道公安局当初是依据什么作出要造十九层的决策,公安局即使将所有派出机构都搬进大楼里办公,都还绰绰有余。”

    杜建学此刻连肝区都隐隐作痛,莫非还嫌我们市委搬这里太宽裕,准备再搬进几个单位?

    金泽滔感慨说:“南门还有很多行事单位没有独立办公场所,租借民房办公,可以考虑搬到这里办公,有些准备建造新办公楼的单位,也可以考虑搬进来,这样既可以节约一大笔财政资金,还可以置换老办公楼,星德主任,这段时间,你要辛苦一下,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梳理一遍。”

    裘星德看着杜建学黑里透红的脸色,哪敢点头,杜建学终于忍不住低吼一声:“你就光想让市委办公大楼搬这里办公,怎么就不提让市政府搬这楼里办公?”

    金泽滔吃惊道:“杜市长,你不是还兼着市长吗?这要你最后拍板同意,杜市长如果能带头搬到这幢楼里办公,我是举双手赞成,我想政府其他领导也会同意。”

    金泽滔冷眼看着气急败坏的杜建学,这几个月来,无论在人事调整还是工作安排上,杜建学面上宽宏大量,但经常会在一些细节上设置障碍,背后搞些小动作,总体来说,他的气量和格局还是小了一点。

    就象今天的开馆仪式,自己堂堂常务副市长,却几乎是最后时间被仓促邀请,而王力群和谢凌直接被忽略不计。

    如果都一视同仁,金泽滔也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但偏偏梁波平和郭勇两位副市长,却早早在纪念馆现场陪同省委领导,这不能不让他心生芥蒂。

    杜建学终于明白,不管是市委还是市政府搬迁,金泽滔这是铁了心要他杜建学搬这楼里办公,让他每天面对曾经死难八人的事故现场,时刻忏悔曾经参与的错误救援决策。

    金泽滔和杜建学唇枪舌剑时,杜建学却还仰视着千疮百孔,仿佛在咧着嘴嘲笑世人的公安大楼,他喃喃说:“任何人一踏足南门,他第一眼就会先看到这幢光溜溜的烂尾楼,然后,他会指点说,这就是南门著名的公安大楼,曾经埋葬八个死难者的大楼。”

    金泽滔收起笑意,说:“出了裙楼倒塌这桩惨祸,任何人都不愿和这幢楼沾上边,不要说坐进楼里,就是站在这里,都让人碜得慌。”

    你也知道碜得慌,那你还出哪门子的馊主意,或拆或卖,都比自己坐这里强,至少白天不会做恶梦,杜建学恨恨地想道。

    金泽滔直视着方建军说:“方书记,不论是市委还是市政府搬迁到这里,都是恰当的,公安大楼的倒掉,是南门的耻辱,也是越海的耻辱,知耻近乎勇。”

    你知耻个屁啊,你的人民好公仆光荣称号,还是拜这次倒塌事故所赐,你倒可以大摇大摆地进出大楼,谁不知道你是这次事故成功救援的大功臣,心理自然没有负担,也不想想杜建学要搬进这座楼里,能踏实得了吗?

    陈建华看着大义凛然的金泽滔,心里暗骂的时候,也为旁边脸色渐渐灰暗的杜建学抱不平。

    金泽滔最后挥手说:“我们搬进这幢楼里办公,昼警夕惕,常思己过,时刻警醒自己,作为领导干部,应该科学决策,谨慎拍板,市委市政府每个决策,都关乎民生,关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想所有干部职工,市民群众,都会理解,并且支持我们的搬迁。”

    温重岳看着侃侃而谈的金泽滔,心里不仅感慨,其实他内心是支持金泽滔的建议,不论是柳立海还是杜建学,一谈到公安大楼,几乎谈“楼”色变,无非是担心这幢楼死过人,不吉利。

第六百六十七章 心里有数() 
温重岳不信鬼,也不信神,但每每在这里进出,总让他心有戚戚,这大概就是金泽滔所说的知耻吧,但他并没有心生勇气,相反,公安大楼裙楼的倒塌,带给他更多的是参与错误决策的耻辱。

    金泽滔在这里提起市委或市政府搬迁公安大楼办公,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为了报复杜建学。

    从大楼倒塌后,他一直都在考虑,该怎样处置这幢成了很多人心病的不吉大楼,最简单粗暴的办法,是扒掉它,眼不见为净,大家都好。

    但以目前南门的财政状况,还未奢侈到可以随便废弃一座十八层办公大楼。

    杜建学看着温重岳似乎都没有要反对的意思,有些心慌,他说:“公安大楼要重新启用,还不知道要投入多少资金,以目前南门的财政状况,很难支撑市委的搬迁,是不是等财政宽裕后再考虑市委搬迁?”

    到现在,杜建学担心的已经不是搬进这幢楼的尴尬,而是政治上的得失,不论最后是市委还是市政府搬迁,杜建学都担心金泽滔会借此脱离市委的领导。

    永州乃至越海,上至省委省政府,下至乡党委政府,党委政府一向合署办公,从来没有哪个县市的党委政府分开办公,金泽滔的提议,无疑是对他临时负责市委全面工作的挑战。

    杜建学提的困难也客观存在,金泽滔点了点头,说:“杜市长的担心是正常的,方副书记,市委可没有创收能力。市委大楼的搬迁,确实需要省委支持。”

    方建军微微点头,说:“抓紧做好改造维修方案,省委会在资金上给予适当考虑。”

    话说到这个份上。市委搬迁已成定局,方副书记和金泽滔一唱一和,把这件事当场敲定,两人都似乎没有注意到杜建学的满脸不情愿。

    温重岳沉吟道:“如果要搬迁,我认为,还是让市政府搬出为妥,市委办公楼里老同志居多,人老了,顾忌比较多。思想不一定会通。”

    温重岳说这话倒不是为杜建学抱不平,考虑的也是实际情况,老同志想法比较多。思想不通也是客观事实。

    杜建学连忙附和:“我们很担心人大政协的老同志思想不通,如果因此弄巧成拙,反而不美。”

    温重岳出于公心,但杜建学却认为温专员这是为自己张目。

    大多数人眼里,公安大楼是座凶楼,还未完工,就先死八人,而且还是十八层楼,没有谁会坦然住进楼里而毫无顾忌。

    金泽滔笑说:“温专员,杜市长。如果我们按照公安大楼原来设计方案。在原基础上再按照需要重建裙楼。不要说市政府,市委大院整体搬迁过来都没有问题。”

    金泽滔今天咬定要市委搬迁。杜建学咬着牙说:“你很清楚南门的财政状况,大楼的改造和维护省委可以支持,但重建裙楼所需资金可不是小数目,我们怎样解决?”

    如果市委市政府真能整体搬迁过来,杜建学也就认了,大不了晚上他不在这幢楼里办公。

    整体搬迁总比市委单独搬迁理由要充分得多,也能塞住大院内外的悠悠之口,更重要的,市委和市政府合署办公,不至于让市政府的大权旁落。

    金泽滔说:“杜市长,如果市委大院能整体搬迁到这里,老大院就能整体出售,从地理位置来说,现市委大院属黄金地段,比这里可值钱多了,运作得好,我们不但能凭空多出一倍的办公场所,而且连装修的钱都能挣回来,没准还能有结余。”

    市委大院整体搬迁,这才是金泽滔费了好一番口舌的最终目的。

    金泽滔的建议,让杜建学都不觉释然,就连方建军都不住点头,称赞说:“这才是成熟稳妥的建议,就按这个方案办,拖了三个多月,抓紧落实,不能再让人们谈楼色变。”

    温重岳看着一改刚才灰败脸色的杜建学,心里忍不住叹息,看上去杜建学比金泽滔要老成持重得多,但若论到实干,杜建学还是差了金泽滔不少火候。

    金泽滔从方建军书记提起大楼的后续使用,就占据着谈话的主动权,杜建学不知是因为心虚,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一直被金泽滔牵着鼻子走。

    如果金泽滔一开始就提出整体搬迁,大约在场的多数人都不会看好,杜建学的态度会更加激烈,但此刻,一切都水到渠成。

    柳立海等人甩了一件烫手山芋,杜建学觉得这样的结果没有超出他的心理预期,地委一班领导终于去了一起心病,方建军书记在大楼事故救援阶段就直接参与,今天终于善始善终,心里欢畅,在场领导皆大欢喜。

    公安大楼的后续处置由王力群全权负责,裘星德协助,杜建学没有异议。

    进来的时候,大家的心情都难免有些沉重,但离开的时候,大家都仿佛轻松了许多,马速书记提议,请省委及部里领导一起吃顿便饭,方书记和竺部长都欣然应允。

    反正奶奶都说了,这两天膳宿自便,估计回家也是孤家寡人,金泽滔不等领导发话,就自觉地留下蹭饭。

    从下午开馆仪式到公安大楼现场,都一直提不起精神的竺副部长,直到进了老营村通元酒店的一号包院,才开始活跃起来,他说:“南门,历史上叫南骊,当时是个兵营,刚才听你们介绍,这个酒店原来是个废弃的村落,叫老营村,考究起来,老营村可能就是南骊的发祥地。所谓骊者,马深黑色,礼记有云,戎事乘骊,可见,永州自古就是个兵争之地。”

    竺副部长说得轻松,听在金泽滔和杜建学耳里,心里不免吃惊,南门的历史,金泽滔曾经在市委常委会推出新经济发展战略时曾经详细考评并论述。

    但竺副部长此刻信手拈来,了然于胸,让人十分意外。

    金泽滔试探着问了一句:“竺副部长,永州历史可追溯到什么年代?”

    竺副部长几乎不假思索道:“西汉始元二年,以南骊乡置县,属会州郡,隶扬州,辖境大致相当于后世永州、乐水、处州三府,是为永州建县之始。”

    金泽滔紧问了一句:“那永州什么时候始设府?”

    竺副部长笑眯眯说:“小金市长这是要考考我了,三国吴太平二年,分会州郡东部置永州郡,隶扬州,郡治就在今天的南门,当时还叫南骊,辖浜海、南门、海仓、北山等七县,辖境远超现在永州辖区,是为永州建郡之始。

    金泽滔两手越过坐在一边的温重岳,钦佩万分:“难怪应司长提到竺部长都赞不绝口,他说,竺副部长才是部里的活化石,全国浩如烟海的县市区界址,都装在竺部长的脑子里,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当时,我还以夸大其词,现在一听,活化石都不足以形容竺副部长的博闻强记,你的见识,连我们这些地地道道的永州人都自愧不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