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风流 >

第391章

锦衣风流-第391章

小说: 锦衣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国若孱弱,家何以为?大明朝强盛了,我们手头的银子才是银子。当年的宋朝不可谓不富裕,民间富商巨贾多不胜数,朝中官员也都肥的流油,但国家却是孱弱无比,待到蒙元铁蹄攻入,不免沦为异族铁蹄下的禁脔,到那时家财万贯又如何?还不是连命都保不住?”

    众人点头表示赞同。

    宋楠笑道:“这个道理其实浅显的很,说出来大家也都懂,可真要做起来便有些难了,这便是为何有人为了私利不顾一切的原因;这些商家的行为其实也无可厚非,他们不需要考虑这么多,但我们这些人则不得不考虑这些了;无他,在其位谋其政,我是大明朝官员,则必须将朝廷利益放在第一位。”

    朱凤桐点头道:“明白了,但商人们若囤积房产炒作高价,对朝廷是否有害?”

    宋楠笑道:“当然有害,京城房价炒的越高,少数人固然得利,但大多数人却是要遭殃的。譬如将来阿虎要成家立业,娶媳妇买宅子,若在以前,几百两便可买个像样的宅院,但以后恐怕没个几千两也不成了。”

    小郡主笑道:“阿虎有什么好担心的,将来一切的费用咱们给他包了便是,媳妇儿我们也给他物色。”

    童阿虎扭捏道:“说这个作甚?”

    众女看他尴尬的样子都捂嘴发笑,宋楠也笑道:“阿虎自然不必担心,我还能亏待了他?我是拿他举个例子,京城中很多像阿虎一样的后生都要置房成亲,他们可承担不起。朝廷的政策颁布之后,房产涨价那是肯定的,但若涨到无人可及的高度,那便是个大问题了,反倒会让大明朝产生动荡。房产收税固然短期内对朝廷有利,但为了这税收将白菜卖出灵芝价来,那就是一场灾难了。”

    朱凤桐紧锁秀眉道:“确实是这个理,这件事可是我们为始作俑者,若真到了那一天,我们还不被百姓们骂死。”

    宋楠摆手道:“要骂也是骂我,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再说了,我会让这一天到来么?”

    朱凤桐道:“你有办法解决?或者后面开发的商铺房舍一户只许买一套?限制他们的囤积?”

    宋楠笑道:“那有什么用,只是治标不治本罢了;要限制这些行为不是限购就能解决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便是朝廷颁布条例限价。这些事情我会让张永以房产司的名义下文,虽然粗暴了些,但只能这么干。譬如我白纸坊铺面,限价一万或者一万两千两银子转手,这样一来经过一手转卖之后,便再炒作的价值,后面便只能老老实实的用来做生意。将来百姓富裕了,价格可以再上浮一些,总之不能让房价不封顶的疯涨,一切都需要朝廷来调控住。”

    “好办法,吓了我们一跳,不然我们宋家倒成了罪人一般。夫君定是早就想好了吧。”戴素儿笑道。

    “那是自然,否则我岂不成了搞乱大明朝的罪人;但这件事起码在一年以后才能做,否则会影响购买的积极性,毕竟懂得囤积的人还很少,他们既然有这个眼光,又能帮快速打开局面,何妨让他们赚上一笔;如果他们不贪心的话倒是还能赚一笔,若是他们贪心不足,等着价格暴涨,那只能自食其果了。”

    朱凤桐微笑道:“原来如此,想来很多人都愿意提前将房子攥在手里,那么我有必要跟那些没买到铺子和宅子的东家们谈一谈预付款的事情了。”

    宋楠笑道:“当然,此事不会太难;我给你两个建议,一是预付款不得少于一半,要让他们明白,有大把的人排队等着,谁的预付款先到位,谁便能签订协议。二是价格的调整,商铺一律涨一千两,宅子涨五百两,既然注定要涨,我们也不能看着别人吃肉不去咬一口,咱们累死累活图个啥?”

    众人咂嘴不语,商铺八千两,宅子四千两的价格已经是天价了,对比大明朝年收入平均不足五十两的现状,赚头已经十足了,宋楠居然还要涨价,真是心狠的不行。

    宋楠心里清楚的很,本来开发的这些商铺和宅院的目的便是面对的大明朝有钱人,普通百姓是绝对买不起的;掏出富人口袋中的银子就是目的,由此产生的房产交易税和未来商铺产生的税收还可让朝廷对民生有所改善,这也算是变相的劫富济贫了。至于房地产经济带来的种种负面作用,宋楠此刻也无暇去多想,毕竟这里不是后世,后世的方法也未必管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实在要是糜烂到一定的地步,便一刀切全面禁止便是,这年头可没什么人权民主,朝廷说怎样那就是怎样,就这一点来说,管理上的难度反而简单了许多。

    从二月中旬开始,白纸坊荒地迁坟的事情便全面铺开了,得知消息的百姓们果然群情激奋,平日不来拜祭任祖坟荒草长满倒也罢了,一旦有人要打自家祖坟的主意,那却是如丧考妣一般的激动,他们自发组织起来护着坟头,不许宋府的人强行迁坟。

    宋府不愿激起民愤,所以采取的都是安抚劝说的办法,但收效甚微;后来宋楠灵机一动,让童阿虎请了北京城中十几名著名的风水道士出面,在白纸坊中的几处荒坟之地开坛作法,黄纸纷飞,道符飘飘,一番鬼鬼祟祟之后,所有的道士都开始胡言乱语怪话连篇起来。

    守着祖坟的百姓们惊愕不已,不久后道士们的白眼珠子翻了下来,挂在树枝上的白布被道士们喷洒了清水之后无一例外显现出一个巨大的‘迁’字;道士们解释说,这是埋在此处的亡魂们带了话上来,这里的坟地必须迁走,因为葬在这里的死人都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宁,因为地处京城之地,受天子之威笼罩,阳气过甚,魂魄难安,并说正因如此,才无法保佑子孙发达,因为自身都难以安宁,如何佐佑子孙?

    众百姓们环视自身,确实一个个都是穷的叮当响,子孙没一个能发达的。道士们又在城外宋府选择的墓园转了一圈,一致认为那里是风水宝地,旺子旺孙;百姓们将信将疑,但有几名百姓不愿在这里守着坟头浪费时间,于是答应宋府的条件开始迁坟,宋家提供了人手和全新的埋骨陶罐给他们,并请了吹鼓手放着鞭炮隆重的将几家祖坟的骸骨送往城外风水宝地的墓穴安葬。

    数日之后,一个惊人的消息在护坟的百姓中传来,第一个迁坟出去的宣南坊赵福生家里喜事迎门,赵家的大儿子被锦衣卫衙门相中进了锦衣卫中当了缇骑,每月三两月例,吃喝全包,据说上司很是赏识他。接着其他几名已经迁坟的人家也爆出喜事来,李家的商铺生意一下子兴隆了起来,王家小儿子的瘸腿忽然被一个游方郎中治愈了,刘家的小儿子被官学看中,免费进官学读书云云,总之全是振奋人心的好事。

    这下子百姓们相信了道士们几天前的话,果然是风水宝地,立竿见影,于是乎轰轰烈烈的大迁坟行动便开始了,宋府一律以礼仪相待,请来和尚道士们做法场,鞭炮锣鼓陪着风风光光的出城安葬去,数日之内,几千座荒坟迁的差不多了,最后只留下数十座坟主家人不愿迁走。

    这些人居然在坟边搭了帐篷,吃喝拉撒就在那里,一副死不退让的架势,并扬言宋府若是敢动强,便告上衙门说宋府仗势欺人挖人祖坟云云,气的童阿虎等人大骂不已,却无法真的用强。

    所幸的是,这些坟头相对集中,宋府伐林平地建造临时棚屋安置百姓的计划尚可进行,倒也没有怎么耽误工期,但这几十座坟若是不迁走,将会大大影响接下来的进度。

 第六零五章 内有玄机

    三月初,白纸坊南二区和南三区的工程全面开工,如宋楠所料,大部分从京外赶来的商贾不愿意空手而归,他们同意了宋府预付一半房款定下契约的方式。之前对朱凤桐的提议不理不睬的晋商商帮会长孙博文这回比谁都积极,以他为首的晋商商帮便垫付了近五十万两白银,这让宋府手头的资金一下子宽裕了起来。

    然而,京城中的流言蜚语也开始甚嚣尘上,特别是围绕着宋府迁坟的举动,更是冒出了各种各样的版本,大致矛头都集中指责宋府强制迁坟激起民愤,更有极端者传播宋府挖人祖坟禽兽不如的谣言。

    这些事情很快便传到朝廷官员耳中,本来宋楠不在意这些以讹传讹的恶意言论,虽然在二月中旬的迁坟行动中,宋楠故意用了些手段,请了了风水道人来胡说八道,并在前几户坟主迁坟之后暗中命人施舍了不少好处,造成迁坟转运的假象,但那些都是些人心上的攻势手段而已,根本就跟暴力迁坟不相干。

    但某日早朝之后,杨廷和竟然亲自将宋楠拉到一旁谈及此事,宋楠才意识到问题有些严重。这年头,挖人祖坟就跟淫人妻女要人性命一样都是万人唾骂的事情,如果杨廷和真的以为自己干了这些事情,那外廷的吐沫星子将会把自己淹死,道德败坏人伦丧失这些大帽子也将全部扣在自己的脑袋上,这种事要是闹起来,正德也不会袒护自己。

    宋楠当然不能无动于衷,不过他也无需对杨廷和解释什么,只告诉杨廷和这件事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杨廷和内心中自然是不信宋楠会妄为如此,宋楠虽不是什么好人,但这样引起公愤的事情他是绝不会做的。不过能够借此事来吓唬吓唬宋楠,当面训斥宋楠一番的机会,杨廷和是无论如何不肯放过的。

    回过头来,宋楠立刻召集童阿虎和万大宝来询问,宋楠也担心是不是这段时间和坚决不迁坟的几十户坟主的对恃中发生了些什么意外,或者是童阿虎和万大宝性子急了些真的干出了什么事情;然而两人发誓绝无发生冲突,自二月以来,和那几十名坟主之间便再没发生过冲突,倒是那些坟主有时候谩骂寻衅,这边宋府的人却是一点也没招惹他们。

    宋楠放下心来,只要外边的流言确实是谣传,便不会惧怕什么,也不怕他人来查,但是,明明在此事上宋府小心翼翼的低调处理,满天飞的流言蜚语又是从何而来?自愿迁坟的百姓得了银两,又妥善安葬了先人骸骨,当不会无端散布这些留言,唯一可能的解释便是有人趁机拿着这件事来做文章,想搞臭自己。

    三月初四清明节,淅淅沥沥的春雨缠绵了一天,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伤气氛,在白纸坊中区北部仅存的几十座荒坟前的空地上,守着坟头的几十名百姓都缩在帐篷里躲雨,他们有的躺在简易的竹床上呼呼大睡,有的聚在一起吹牛聊天,还有的聚拢在一起喝酒赌钱,吵闹说笑声和这片坟地以及今日的气氛格格不入。

    坟地南边的泥泞小径上,一男一女打着油纸伞缓步走来,他们绕过吵闹的帐篷,踩着青黄交接的荒草来到乱坟之中,在每一座坟前缓缓驻足,似乎在查看着什么。

    “宋楠,你带我来这里看什么?”姣美的女子头上罩着青色风帽,素色斗篷披在肩头,下摆处全是草茎泥巴。

    “凤桐小姐,发现什么奇怪之处没有。”宋楠微笑道。

    “奇怪之处?没有什么奇怪之处啊,只是些普通的坟茔罢了……不对,好像是有些不对,今儿是清明节,这些坟地为何无人来烧纸拜祭?这可奇怪了。”

    宋楠微笑道:“聪明,你不是一直奇怪这些自称是坟主的人不愿接受任何迁坟的条件,而且一直试图挑衅宋府的人生出事端么?现在这些事便有了解释了。”

    朱凤桐明眸微睐,蹙眉道:“难道说,这些坟根本就不是他们的祖坟?他们只是故意在此闹事?”

    宋楠赞许的看着朱凤桐道:“凤桐小姐冰雪聪明,当初我闯入你闺楼之中,还蒙着面便被你推算出身份来,现在这种情形之下,凤桐小姐当不难推断出这些人的身份了。”

    朱凤桐微微点头道:“这些人都是迁坟后期一起涌来自称是这些剩下的坟墓的后人,但今日清明节他们却连纸钱供物都不上,很明显是假冒的身份,这些恐怕都是无主之坟了。”

    宋楠点头不语。

    “然则这帮人既不愿接受条件,又试图引发冲突造成混乱,显然是有人不愿意让我们顺利的开发白纸坊。不过据此推断出是谁在背后指使,却有些难为我,因为我不知道你和什么人有矛盾。你可否告诉我,在朝堂上你和什么人有矛盾呢?”

    宋楠微笑道:“那可多了,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不过倒也不必一个个的去梳理,不希望我在白纸坊顺利开发,够胆子跟我作对且有胆量在外边散布我宋府谣言的,目前看来也只有那么一帮人;你忘了这段时间有人一直跑来跟我谈合作的事情了么?他们是眼馋了,希望能分一杯羹,被拒绝之后做出如此反应和动作,当不足为奇;特别是这帮眼高于顶自始至终都看不起我的人,他们做出什么样的举动,我都不感到惊讶。”

    朱凤桐抿嘴一笑道:“你这么一提我便知道是什么人了,哎,看不起你宋侯爷,这不是找死么?然则你打算怎么办?”

    宋楠呵呵笑道:“怎么办?我还能任由他们背后捅我刀子不成?自然是要给他们些教训了。”

    “那些人可不好惹呢。”

    “是,但我宋楠就是好惹的么?”

    朱凤桐轻声道:“他们也是眼睛瞎了,你选择和平共处,他们偏偏来惹你,我几乎可以预见他们的未来了,哎,真是不忍去想。”

    宋楠呵呵笑道:“你是夸我还是损我呢。”

    宋楠携朱凤桐之手缓步离开,不久后,马蹄踩踏着泥泞发出沉闷的响声,看守坟墓的那帮人惊得探头出来看,只见暮色中,一队锦衣卫骑兵飞驰而至,到了近前,入老鹰捉小鸡一般将数十名‘百姓’尽数擒拿绑获,用绳子拴在马后拖着离开。

    那帮人大叫大嚷,撒泼赖在地上不肯走,为首的锦衣卫军官喝令一声,一名旗校策马扬鞭,马儿飞驰而出,拖着一名撒泼耍赖的百姓奔出数十步,停下马来再看那马后之人,全身泥浆草茎缠绕,身上拖得血糊糊的,简直不成人形。

    “再有耍赖的,这便是榜样。”锦衣卫军官大声喝道。

    众人胆战心惊,一名身材壮硕的百姓叫道:“为什么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