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风流 >

第76章

锦衣风流-第76章

小说: 锦衣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芳姑将那妇人的话说了一遍,宋楠等人听着心头也颇为悱恻,人世间的兴衰罔替本就难以预料,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兴兴衰衰,起起落落,有几人能预见命运这个东西?自己就算身份和这年代的人有所不同,也不知道明日的命运,唯一能做的便是把握现在,努力奋进罢了,至于结局如何,宋楠压根不会去想,也想不明白。

    “这位大嫂,莫伤心了,宅子五千两我们一两银子也不还价,听说你家中还有个小公子,这五千两银子也足以保证你母子富足一生,买处小宅院,安安静静的过日子也好;这宅子卖了也好,睹物思人,徒生许多悲伤。”宋楠劝解道。

    那妇人点头道:“公子说的是,你们决定要了这宅子了么?要是决定了,奴家便请了中人立下契约,咱们选个日子过了契约便罢。”

    宋楠看了看叶芳姑等人,众人却都等着他下决定,宋楠笑道:“这样吧,择日不如撞日,我命人马上去取银票,你寻人做中人,咱们今日便立契。”

    那妇人愕然道:“这么快?我们可还没寻到住处呢。”

    宋楠道:“无妨,三日后你们再搬走好了,我先买下来,搬进来前还要先整修一番,也不急着进来住。”

    那妇人连声道谢,告罪一声,出去寻中人准备立契约,宋楠让陆青璃陪着宋母坐车回家,顺道将家中的银票带来交割,众人走后,宋楠问叶芳姑道:“那日我让你寻个道士来看看风水,可寻到了么?”

    叶芳姑道:“忠叔在玉虚观里寻了个师父,据说有些本事,要不我去请他来看看?”

    宋楠点头道:“虽则我不信鬼神之说,但这房子里毕竟兴衰交替,还死了人,总是要看一看才心安。”

    叶芳姑道:“是呢,刚才那房主说话的时候,我见伯母的脸色不太高兴,恐怕是有些嫌弃了,定是见大家满意,这才忍住没说。”

    宋楠道:“恐怕是这样,你去请,我立契约,咱们今日将此事搞定,明日请了工匠来整修几日,蔚州大牛一家恐怕不几日就要到了,正好合住。”

    当下几人分头办事,陆青璃带来五千两银票和房主交接立下契约。

    中午日光正盛之时,一名麻衣老道随着叶芳姑来到宅中,驱邪辟鬼要在中午阳气最旺之时,那老道在宅子里里外外折腾了好大一会,这才来到前厅坐下。

    宋楠等人围拢上去问究竟,那道长闭目不答,只伸出三个手指头来,众人不解,还是陆青璃伶俐,听得书多了,好像明白道长的用意,于是拿了三两银子放在道长身边。

    道长微睁双目看了那银子,旋即闭目仍旧伸出三个手指头。

    陆青璃嘀咕着一狠心拿出三十两银子种种往桌上一丢,道长漫不经心的伸手掂了掂,迅速陇入怀中,咳嗽一声开口道:“驱鬼辟魔乃我道门中人本分,几位居士大可不必客气。”

    陆青璃嘟囔小声道:“拿了银子才叫人家不用客气,真是虚伪。”

    宋楠笑道:“道长可曾看出端倪来了?”

    道人神秘一笑,道:“宅子也算是平安,只是有几处妨害风水,可大可小,大则血光重病之灾,小则鸡毛蒜皮之忧。”

    宋楠肚中暗骂:“这他妈要你说?所有的可能都被你说完了。”

    道长用拂尘往院中一指道:“院中石磨位置正对中庭,此乃碾压风水之虞,须得挪位让方;贵宅门外正对门缝有一株大枣树,此也是压迫风水之处,须得连根刨除。”

    陆青璃忍不住道:“就这些?”

    道长微笑道:“最重要的一处便是后进庭院中的花坛,上植有两株牡丹花树,此两株牡丹上怨气纠结,贫道以为是死去之人恋栈不去盘旋纠结所致,故需的连根铲除。”

    道长话音一落,几乎所有人都异口同声的道:“那怎么成。”

    叶芳姑道:“我对那两株繁茂的牡丹最是满意,京城养牡丹殊不容易呢。”

    陆青璃道:“是啊,那两株牡丹看着很让人喜欢呢。”

    宋楠也道:“牡丹不是主富贵之相么?怎地道长跟民间的说法不一呢?”

    那道长面色略有慌张,佯怒道:“贫道言尽于此,只能帮你们到这里了,愿不愿照做,那是居士们的自家事,无量寿佛,贫道告辞。”

    说罢提着银子,抓取拂尘,慌慌张张的走了。

    “呸,满嘴胡言的牛鼻子。”陆青璃冲他的背影吐吐舌头做个鬼脸。

    那妇人本神情不定的站在一旁,此刻才走近轻声道:“宋公子,那两株牡丹是奴家和亡夫亲手所植,那道长说的亡人怨气纠结于此,奴家倒是有点相信,要不你们便将它挖出来,奴家带着走便成了。”

    陆青璃叫道:“凭什么,这牡丹花现在可是我们家的。”

    那妇人神情一黯,低头不语。

    宋楠道:“青璃,不要这么没规矩,大嫂也是好意,芳姑,你说呢?”

    叶芳姑道:“我不知道,这等事谁敢保证?若真是牡丹花碍了风水,便刨了去也行。”

    宋楠看出叶芳姑和陆青璃脸上的失望,笑道:“算了,这牛鼻子就是个大骗子,留着吧,我也挺喜欢那两株花的。”

    叶芳姑和陆青璃均面露喜色,窃喜郎君知趣知心。

 第一一八章 乡亲

    宅子买下之后,宋家便请了工匠对宅子进行修葺,平整场地,粉刷装修,补漏除杂,数日之后,宅院焕然一新;那原房主的母子两人倒也贤良,第二日便寻了住处搬了出去。

    门外的大枣树被连根刨除,外边院子里的大石磨子也被移到了边角处,另新添置了全新的家具用具,将原主人留下的大部分物事清除出去卖的卖送的送烧的烧。

    那两株牡丹得以幸存保留,但有心的叶芳姑还是剪了条红布扎在枝头上用来辟邪。

    有了这座大宅院之后,宋楠跟家中众人一样都心情舒畅,在京城有了房子,便觉得有了归属感,租住在那四合院中,逼仄不说,每月还有房东来收房租,心中总是有些忐忑不能安心。

    但几下里用度也几乎用光了宋家的所有积蓄,四个铺子生意虽好,每日约莫有五六百两的纯利进账,但开业不过四五个月,赚的又投入了一部分,伙计店面本钱税金等等全部算下来,也不过积蓄了一万六千两银子,花在这所宅院上便近六千两,又租了南边偏僻处的荒废大院子,添置了十几台烤炉,还给小公爷八千两本金,再送了江彬一千两的贺礼,平日里宋楠花起钱来也不留手;这一万多两银子就这么如流水般的干干净净。

    陆青璃拿着空空如也的银票盒子给宋楠看时,宋楠哈哈大笑不已。

    陆青璃道:“宋大哥,你还笑呢,钱都花完了,就剩下几百两了,铺子里还有一千两又不能动,咱们没钱花了。”

    宋楠笑道:“赚钱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花的痛快么?几个月花了一万多两银子,咱家这回算不算大户了?”

    陆青璃撅嘴道:“没钱了,宅子里还有许多地方不满意呢,马上大牛哥带人从蔚州赶来又要安家费,还要雇人手,可怎么办?”

    宋楠笑道:“你担心什么,那能要几个钱?铺子每日进几百两,还不够花么?放心吧,钱有的挣,只要人不趴下便成。”

    陆青璃语塞,既然宋大哥都不担心,自己还担心什么?只是一下子一万多两银子没了,心中着实的肉痛。相比以前,自己和姐姐一个月都花不了二两银子的日子,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过的;现在自己和姐姐手上的一只玉镯子都够以前活一年的了。

    眨眼间,十日休假时间过去,宋楠重回锦衣卫衙门做事,众百户见到宋楠自然是问东问西,将那日宋楠的无畏行为吹捧的天上少有地下全无。

    彭万里也着意关照了宋楠几句,不过宋楠对他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这次连其他坊间的千户都送来了慰问的礼金,身为正南坊千户,自己的顶头上司的彭万里却一点表示也没有。

    宋楠可不信他拿不出几十两银子来,自己也不缺他这几十两银子的礼金,只是觉得此人心机过于深邃,或者说是谨慎过头;刻意的跟自己保持距离,便仿佛沾上自己,今后便有什么霉运一般。既然如此,宋楠自然不会强求,这种人明哲保身,自以为左右逢源,殊不知无论是何种冲突之中,最招人恨的反倒是无立场的墙头草,他这一辈子,千户之职恐怕就算是到了头了,再想寸进却难了。

    ‘养伤’告假的这几日里,坊间倒也清闲,宋楠最想知道的是东厂番子们的反应,结果一问之下,却大跌眼镜,坊间的东厂番子和密探仿佛销声匿迹了一般,也不冒头,更不惹事,好像乖了许多。

    宋楠虽觉奇怪,但也没多想;重回衙门,每日带人东逛逛,西跑跑,倒也悠闲自在,时不时的往城管大队的驻地跑,约束这帮家伙们好生的办事,毕竟自己每个月可是要掏几百两银子花在这些人身上。

    唯一让宋楠觉得有些尴尬的是,每次去城管大队驻地,总是能见到小郡主的身影,这妮子也不知怎么了,好好的公爷府不待,偏偏喜欢耗在城管大队的驻地,每日操练鞭打这些家伙们,弄得怨声载道,还单独弄了间房舍,早出晚归,把这里都当成公爷府了。

    头一回宋楠见到她,还为当日的事情向她说了几句好话,小郡主也没说什么,只说事情已经过去了,她当日也冲动了些,双方都有错,两下里扯平了。

    小郡主平淡的态度,倒让宋楠心里颇不是滋味,说不出的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似乎小郡主不再粘着自己,倒好像失去了点什么;不过宋楠很快释然,嘲笑自己变得太过敏感,遂将此事抛诸脑后。

    十月十八,李大牛带着一大帮子蔚州父老终于到了京城,除了李家老两口之外,还有原来小石桥的七八家邻家夫妻,外加沾亲带故的几名老实后生;宋楠喜出望外,安顿好众人住下,当晚请了众乡亲在酒楼大吃一顿,又请众乡亲参观自家宅院,顿时将众人惊得目瞪口呆。

    “宋家哥儿,你这是发了大财啊,这么大的宅子,恐怕没个几百两银子拿不下吧。”邻人方大叔张着嘴巴问道。

    宋楠笑道:“五千两。”

    “我的个天爷啊。”众人差点晕去,五千两银子,这一辈子也赚不到这许多钱呢。

    许多人心道:宋家哥儿居然花了这么多银子买了这个宅子,却不去放高利贷,当真可惜!若是放利钱,一辈子吃利钱便可顿顿鸡鸭鱼肉,小哥儿虽有钱这笔帐可算的不精。

    众人议论纷纷,羡慕不已,同时也认为,小哥儿这宅子定是被人蒙了,在蔚州这样的宅子顶多八百两,宋小哥儿吃了五倍的亏,今后既然在宋家做事,这方面可要帮宋小哥把把关。

    宋母全程笑的合不拢嘴,本就是乡里乡亲的,在一起住了五六年,各家都熟络的很,宋母来到京城也思念蔚州的紧,这回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乡邻来家中做事,自然心情大畅。

    “楠儿啊,乡邻的叔叔婶婶伯伯大娘们来到京城,除了吃穿用度要照顾好之外,工钱可不能少了,否则我可不依。”

    宋楠忙道:“放心吧娘,怎可亏待他们,不但不亏待,工钱还要比在京城雇的人高呢,别人二两一个月,咱们蔚州乡亲每月三两,吃住全包。”

    众乡邻先是惊愕,继而鼓掌欢庆,连称宋家哥儿仗义,一名妇人笑的流眼泪,拉着宋楠的胳膊道:“好哥儿,不枉婶子当年还偷偷塞给你鸡蛋吃,我家狗儿都吃不到,你小时候瘦的跟小鸡子一般,婶婶心疼啊。”

    另一名妇人也道:“是啊,哥儿记得么,你十岁那年,天天赖在我家炕上,尿湿了几床被子呢。”

    宋楠尴尬欲死,边答应边求救般的看着叶芳姑萍儿等人,却见这帮没义气的个个捂嘴偷笑不已,十足的幸灾乐祸。

    还是大牛看不下去了,上前替宋楠解了围道:“各位婶婶大伯,楠哥儿现在可是京城大官儿,以前的那些事提他作甚?咱们来之前可说好了,吃喝工钱都好说,都是自家人,可大家要上心替楠哥儿在生意上担当;楠哥儿公务忙,诸位可不要让楠哥儿分心。”

    众人这才收敛,纷纷道:“那还用说,瞧好吧。”

    当下宋楠趁热打铁,十几个男的自然是去烤炉房做事,派了两个妇人去烧煮饭食,其余的五六名妇人便留在宅中做事,烧煮清扫栽花植树都是些轻巧活儿,最重要的是,宋母能有原来的乡邻作伴,少了许多的空虚苦闷。

    众人被送回住处安歇之后,宋楠才有机会问蔚州的情形,李大牛详详细细的将去蔚州的经历告知宋楠。

    宋楠离开蔚州之后,不久便有新来的蔚州卫指挥使到任,这人是个科举出身的文官,不懂武备,为人虽然有些酸腐,但却并不愚蠢,军务上跟江彬也是客客气气的商量,江彬实际上便成了蔚州卫的实际掌权者;蔚州北的十几处寨堡在大捷之后不久便开始了重建,到今年的五月已经全部重建完成,而江彬也被提拔为蔚州指挥使同知,自然是借了牟斌之力。

    当初宋楠被牟斌强拉进锦衣卫,江彬想清楚了要攀上牟斌的关系,不仅不反对,反而极力的支持,不得不说这步棋走的高明,也很快得到了回报。

    “楠哥儿,江大人给你带了回信,也带回了不少礼物,这回乡邻们随我赴京的官府路条还是江大人帮着张罗的呢,对我也是极为客气。”

    李大牛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了回信交给宋楠,还有两张银票,宋楠一看,竟然是两张一千两的。

    “这是怎么回事。”宋楠指着银票道。

    “江大人说了,他升官你送礼,你升了副千户他自然也要送礼,你送一千两,他回两千两,他说这一招还是在蔚州跟你学的呢。”

    宋楠无语了,眼前浮现出江彬黝黑的面庞来,若说之前跟江彬之间还有相互利用的成分,在经历斗王旦以及共御鞑子兵之后,两人之间已经有了相当真诚的兄弟情分在内了。

    宋楠扯开信封拿出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