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三国之坐断东南 >

第223章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223章

小说: 三国之坐断东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城作战?他脑子不是有毛病吧,黄巾势大,还想再上演一次当初的情形吗?”白建说道,“北海去了武安国,还有什么优秀将领?再说了,北海的郡兵,实力也不怎么样,以少击多,简直是找死。”

    “谁让人家是圣人之后呢?或许在他眼里,我们这些当初参与会盟的诸侯已经成为乱臣贼子了。国家有难,一力报之,人家这是求仁得仁。”刘风说道。

    虽然大汉的未来很多人都看在眼里,但是数百年来在儒家的影响下,“仁”和“义”成了某些士人评判是非的标准,即便知道大汉已经没有了,却依旧忠心于大汉。

    作为孔圣人后裔的孔融就是其中之一。

    “兵败是必然的,就看他能撑到什么时候了!”虞翻也说道,“而且青州之事,我们无能为力。”

    刘风记得,孔融是被黄巾逼到了朱虚县,困守好久,后来管亥上位围城,是太史慈前去平原郡请刘备解围,这才得以保全。

    但现在,时间提前了,太史慈在会稽,刘备也没有在平原了。而且黄巾军的实力更强,可不是只会围着孔融打了,其他各县被黄巾攻破的几率很大,就是不知道孔融会有什么抉择。

    青州其他郡国是指望不上了,臧洪信任刺史,单骑上任,能不能执掌一郡还不一定呢?可没有兵去救北海。

    “我们不参与,但是青州的局势要时刻关注,他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么为什么臧洪会成为青州刺史?难道就是因为他没有兵吗?”刘风又问道。

    “很可能就是如此,因为他手里没人,就算去了青州,也无法掌控全郡。而袁绍想要扩大地盘,青州是个绝好的选择,他绝不会推荐一个有实力的人去。”荀攸说道。

    “袁绍欣赏臧洪,也是想趁机收买他。但是臧洪和他的理念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他们的关系未必能长久。”

    “那么,袁绍进兵青州的几率有多大?”刘风问道。历史不同了,他可不会依照历史的进程去判断,而是让眼前的这些人才根据情报分析可能出现的结局。

    “若是没有鞠义的叛乱,袁本初绝对会进兵青州,但对他来说,还是冀州更重要些,这就不一定了。若是冀州战事能尽早结束,那就有可能。”荀攸分析道。

    “就是无论怎样,袁绍这会就必须动了。”刘风总结道。

    “是的,除非他甘心窝在渤海。”荀攸道。

    “那是不可能的,他的野心大着呢。”刘风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也该准备了。平越校尉,平的可不仅仅是会稽的山越。白校尉,说说军队的情况吧!”

    “是,主公,除去夷洲,现在我们共1郡14县,外加一个中型城市归云城,有兵420万,其中陆军370万,水军50万人。陆军之中,骑兵2万人,精锐军队的数量达到10万。”白建说道,“如果出征的话,水军只能做运输之用,每个县留5万军队,再留下100万守卫郡城,我们能出动的军队有200万人。当然,这不包括那数万异人。”

    “200万,不少了,足够我们夺下几个县了,然后以战养战,壮大自己。可以动员下去了,一旦袁绍动手,我们就进兵丹阳。”刘风命令道。

    “进兵丹阳,还是要经过吴郡的钱塘,这岂不是得罪了两家,为什么不先打吴郡?”太史慈问道。

    “自古丹阳出精兵,拿下丹阳,我们才能招募更多更强的军队,若是周昕控制了整个丹阳,对我们就太不利了。所以必须趁着丹阳一盘散沙的时候,快速拿下一部分丹阳之地。相对的,吴郡富庶,地方大族实力强健,各自为政,不成气候,再加上盛太守无意于全郡一统,就不用担心吴郡成为我们的大敌。再者,就算打下吴郡,整合全郡所需的时间也太长了。”见刘风将目光投向自己,荀攸解释道。

    “没错,吴郡再富庶,也不在官府手里,而是在地方大族。这些人,空有实力,却只懂自保,隐藏在暗处,也不会为守城出力,无论太守换了谁,都对他们没有影响,他们依旧是实际上的控制者。我们夺下各自为战的吴郡不成问题,但是想消化的却很难,只有以雷霆之势将他们扫清,吴郡才是我们的吴郡。而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有强大的实力。”刘风补充道,“夺下丹阳之后,我们才有机会积累这种压倒性的实力。还有问题吗?”

    “没有了,属下遵命。”太史慈道。

    “都回去准备吧,异人方面,我来协调。越是在这个是时候,我们越不能放松对周边的侦查。”刘风说道。

    ……

    众人散去之后,只留下荀攸、虞翻、阚泽和白建几人。

    “公达,别的地方还有什么消息吗?”刘风问道。

    “益州局势开始紧张,当初刘焉在一些当地大族的支持下平定黄巾,又借助其力镇压了一批反对自己的人,但现在,双方的矛盾开始激化,或许不久后就有一场决定益州最终归属的战争了。”荀攸说道。

    “益州据我们太远,鞭长莫及,不过我相信,君郎叔父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的。”刘风说道,“荆州的情况如何?”

    “荆南的实力远不如荆北,刘表的人马压着苏代打。但是苏代集结了荆南四郡所有的力量,还得到了一部分宗族的支持,短时间里不会有结果。但是一旦刘表取得胜利,立马就能控制除南阳外的全州。”虞翻说道。

    “这就要我们跟他抢时间了,督促我们尽快将豫章收入囊中,否则等到刘表扩张完毕,就一定会把目光投向扬州。北部的南阳、豫州和西部的益州,他都不可能去打的。”刘风说道,“看来,这天下大乱的时代真的来临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章、冀州局势(求收藏、订阅)() 
心里虽然一直期待着天下大乱,但在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刘风还是有些感慨。

    天下大乱,苦的永远是百姓,就真正参战致死的士兵,伤亡的数量也不会比百姓多。虽然这只是个游戏,但那种清晰的感觉,让刘风不会把他们当成一个个冷冰冰的数据。

    “天下是要乱了,就连董卓也不安分了,可能李傕、郭汜等大将出关,准备参上一脚。”荀攸道,“这下没有了守护洛阳的制约,关东军又该肆虐了。”

    “董卓要派兵出关?”刘风愣了一下,这些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情,在不同的环境下还是变着法的发生了。

    眼下的屯驻洛阳的杨懿,是董卓新任命的河南尹,前河南尹朱儁因为秘密联结关东诸侯想要再次讨董,又担心事败,秘密前往南阳,向袁术借了些兵马,再加上徐州刺史陶谦等人支援的一些,看看达到数十万,正谋划着反攻。

    刘风不禁要为荣耀九州悲哀了,四战之地的洛阳,想要安生还真是不容易。他之前背叛了董卓,若是李傕等人到来,只怕没他好果子吃的,能不能保住领地还不一定呢?

    不过这都跟刘风没什么关系,他要做的就是管好眼前自身的事,到底怎么做才不会将袁绍得罪到死,毕竟陈稳还有周昕都是他的马仔,他还幻想着以后从袁绍那里弄些好马呢。

    ……

    刘风再确认了一下武器装备、粮草、攻城器械等问题,几人这才散去。

    搬家的事只能再拖延下去了,等找个合适的机会再说。不过反正都已经办好手续了,等等也无妨。

    会稽郡动员的命令一下达,玩家们都兴奋了,尤其是会稽盟的那数万人,习惯了自由的他们,被约束在军营这么久,早就不耐烦了。更何况,战争就意味着财富。

    这些玩家,实力都在中级武将以上,入阶的也不少,经过刘风麾下的训练,战力已经和刘风麾下的精锐差不多了,尤其是智脑规则改变以来,对他们这些人最为有利,不至于在战场上随便就丢了性命,如此强悍的战力,也不会被随便拿来当炮灰。就算到了不得不舍弃的地步,收获也足以抵得上损失。而且有专人训练的情况下,他们实力恢复起来比别的玩家快得多。

    ……

    会稽这边紧急的动员先不提,冀州如今已经乱成了一锅浆糊。

    麴义突如其来的反叛,让冀州的几方势力都搓手不及。

    身为冀州牧,韩馥自然是屯驻于邺城的,和历史上不同的是,韩馥在冀州的日子并不好过。

    首先,刘备这个突如其来的河间相,划去了冀州的一片富饶之地,而且实力强劲,虎牢关下的雄风韩馥虽然没有亲眼见到,但是在大家不绝于耳的赞扬下,还是了解到了内情,让他对刘备很是忌惮。

    其次,是盘踞在常山的黑山军,几年下来,数百万的黑山军已经实际上控制了整个常山国,甚至不时在边界的赵国、巨鹿、中山骚扰,张牛角和张燕二人,一个在山里,一个坐镇山外,朝廷派去的太守县令、长形同虚设,若非对朝廷还有些忌惮,只怕早就扯旗独/立了。

    最后,就是身在渤海的袁绍了,袁家四世三公,袁绍又是关东盟主,声威卓著,自天下驱逐董卓之后,天下贤才多去了袁绍那里,让袁术气的大骂,时至今日,袁绍麾下已经有了众多的谋臣和武将,对韩馥的威胁还在刘备之上。毕竟当初韩馥以御史中丞的身份外放为冀州牧,是袁隗暗中操作的,就是为了给袁绍铺路,可惜后来是他自己起了贪恋,不愿意放权,这才导致了如今的局面。

    除此之外,大大小小的山贼和异人的骚扰,根本就不算什么了。

    按说除去这几处,韩馥还有冀州其他几个郡国,实力并不弱小,有兵有粮,但却行事瞻前顾后,以至于行事不像一州之长。

    他贪恋权力,所以霸占着冀州牧的位子不放(换个人来估计也是同样的选择),但是文人出身的他害怕战争,关东起义兵的时候,他就曾派人堵着袁绍的门,不让他妄动,后来被大义所逼,才不得不出兵。战争结束后,他小心翼翼的防着袁绍,生怕他会来夺自己地盘。

    一州之长行事至此,实在让人无语。他手下并不缺人才,这个时候,名份还是很重要的,身为朝廷任命的冀州牧,他是可以委任各级官员的,征辟人才,甚至下面郡国的长官也都认他,但可惜,他实在不是成大事的料。作为治世能臣可大方光彩,但要成为一方诸侯,就力有不殆了。

    麴义就是韩馥麾下的一员将领,实力强大,但位置不高,为人桀骜不驯,大凡有才华的人俱是如此。而且因为久在凉州,沾染了边地人的作风,所以不被韩馥所喜,当然了,韩馥也是怕他是董卓派来的卧底。

    联军会盟的时候,麴义就自告奋勇,想要在战场上扬名,可是到最后,韩馥却选择了更为老实的潘上将,让麴义一肚子的火无法发泄,只能加倍操练他麾下的士兵。

    诸侯罢兵之后,韩馥返回邺城,失去了潘上将后,平日里看麴义就更不顺眼了,不时给他找麻烦,让麴义恼火不已。麴义虽然嚣张了些,但却不是傻子,自然不会明面上顶撞韩馥,而是悄悄的做准备。

    不是没有人看到麴义的目的,比如说骑都尉沮授,他就向韩馥进言,要他收了麴义的军队,别换他人为将。但是韩馥拒绝了,只是因为麴义没有过错,无故夺去他的兵权面子上过不去。由此可见,韩馥是听不进手下的谏言的。

    悄悄准备了数月之久,麴义终于爆发了,趁着一次外出剿匪的时机,带着麾下30万人马,一路东行,离开魏郡,进入清河国。

    属下叛乱,韩馥当然气的调教,立即派出大将追击,可惜派出的人不给力,在魏郡边界清渊县境内追上麴义后,反被麴义伏击,50万人马折损大半,麴义收了十多万俘虏,悠然进入清河国。

    这就是目前冀州的局势,鞠义还在继续运动,估计是想要找个城池夺下,以期能和后续的追兵继续抗衡。

    麴义这一动,早就不甘于寂寞,想要扩张的袁绍和刘备,立即行动起来,更别说一向都不安分的张燕了。

    如今的冀州,就像是一块美味的蛋糕,但是他的主人却势弱被欺,于是手下那些人拿着餐刀,蠢蠢欲动,直接把自己的上司忽略了。

    但是怎么分,是一个大问题,谁来动这第一刀,也是个大/麻烦。(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一章、瓜分冀州() 
刘备出身贫寒,什么依靠都没有,只能凭借自己在底层人民中的声望,在乱世中奉行仁义,当然不会主动对自己的上官出手。

    袁绍的顾虑差不多,而且韩馥怎么说也是出身袁氏门徒,又是上司,袁绍也不能败坏自己家族的声望而主动攻击韩馥,哪怕他心里十分的想。

    而张燕,倒是可以,以他现在的实力,也有信心击败韩馥(在冀州一些顶级如沮授等谋士不出手的情况下,因为韩馥不会用人),但他绝不会做这个出头鸟。现在几方都有顾虑不敢出手,袁绍和刘备巴不得张燕行动起来,自己就有了出兵的借口。张燕看明白了这点,所以他也不动。

    冀州就这样陷入了僵持状态。按照历史的发展,是袁绍暗地里邀请公孙瓒来袭,答应事成之后平分冀州,但现在历史出现了偏颇,刘风不知道剧情到底会往哪发展。

    但可以肯定的是,冀州的这种局面比历史上复杂的多,不会轻易结束。

    ……

    渤海,南皮。

    太守府中,袁绍端居而坐,下面左右各有十余人,这就是袁绍的班底。

    如果有玩家能够进来观看的话,数数这些人的名字,就会吃惊的发现,袁绍的班底,在此时已经聚集了大部——除了被刘备截胡的张郃、高览。

    许攸、逢纪、荀谌、辛评、辛毗、郭图、高干、颜良、文丑、淳于琼、蒋奇、吕威璜、郭援等赫然在场。

    如此多的大才,屈居于一郡之地,难怪袁绍会着急了。这些人大部分是奔着袁绍的前程来的,若是没有合适职位来安排,伤了这些人的心,那绝不是袁绍希望的。

    在会稽,刘风虽然比不上袁绍,但也是觉得那么多的人窝在一个小小会稽郡,大材小用了,所以他也是急着对外扩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